帝御山河(校对)第8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4/1573

  ……
  杨纪看着梵能,心中大为震动。梵能这番话真挚、诚恳,显然都肺腑之言。这一翻精、气、神的理论,杨纪以前闻未闻,心中震撼极深。
  “精气神合一,精气神合一……”
  杨纪心中喃喃自语,有种另僻蹊径,豁然开朗的感觉。他获得了儒道传承,对于这个其实远比别人还要深刻。
  浩然长河本来就是天下无数文人士人的精气汇聚而成啊!
  小和尚一字万钧,以自己的修为居然都拿不起来。杨纪本来以为这里面会有很多的曲折,没想到答案却又是如此简单。
  “精气神合一,精气神合一,好一个精气神合一啊!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啊。”
  杨纪心中感慨道。红尘滚滚,沧海横流,在天下这个大洪熔中,想要不被外物诱惑,想要做到定精定气定神,谈何容易啊。
  八荒六合,莽莽乾坤,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做不到的又有多少?
  对于小和尚来说最简单的事情,对于别人来说恐怕恰恰是最难的事情。也只有小和尚这样心思单纯合一,守得住青灯古佛,十年誊写如一日的人才能做到。
  杨纪心中也不禁暗暗佩服。
  “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要么轰轰烈烈的活上一场,要么去死。人生如白驹过隙,才有抓住机会轰轰烈烈,才不枉此生。这种青灯古佛的生活非我所愿,这种道,不是我所求。”
  杨纪心中喃喃道。道不同为相为谋,虽然对梵能佩服,不过这种道并非杨纪所要。
  “小师父,多谢指点。”
  杨纪感谢道。梵能的精气神合一对杨纪来说确实是个极大的启发。
  “其实,这种东西只是小道,施主如果真的感觉,小僧倒也有办法帮助施主收摄心神,把散到各种的念头收摄起来。”
  梵能想了想,沉思片刻后道。
  “啊!”
  杨纪吃了一惊,随即大喜过望:“真的。”
  “精神气合一只是一种技巧,并不能增加你的武功,也不能提升你的力量,只是让你原本分散的精气神合聚,恢复众生本来面目而已。所以施主也不用太过感谢我。”
  梵能说着从誊写佛经的褐色小茶下摸索出一卷东西。这好像是一卷经画,又好像不太像。上面布了灰尘,显然放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大梵寺中有教人精气神合一的经画,所有师兄弟只要有心都可以去学。小僧以前也看过,不过那是寺中之物。小僧虽然钻研的佛经,但毕竟是寺中弟子,也无权转授大人。”
  “不过,我久读佛经,总以为寺中的经画有些过于复杂,而未得精气神合一的本意。所以私下另外作了一幅画,将自己研读佛经的心得付诸其中。施主可以拿去看看。”
  梵能和声道,说着把手中的那卷画作交到杨纪手中。
  “哦。”
  杨纪从梵能手中接过经画,心中将信将疑。和尚的话实在出乎他的预料,他本来以为这是一卷精气神合一的经画。但现在看来,仅仅只是一副和尚画的画作而已。
  “不知道他画的到底是什么?”
  杨纪暗暗好奇。
  武道一途一般只有达到武举人的境界,才能开始做那种最粗浅的经画。把自己心得付诸其中,传予后人。
  杨氏一族的拳意合一图就是这么来的。
  但和尚明显没有武举人的境界,他按自己的心理做出来的画作怎么样杨纪实在没有把握。不过,见识过和尚的种种不凡,杨纪倒也不敢轻视。
第三百零五章
山中寺行
  梵能卷起来的画作入书极沉,而且丝丝缕缕透出一股清凉,如同深海玄铁一般。见识过梵能誊写的那些佛经,页页沉重如山的情况,自己能够拿起他的画作,杨纪已经很惊讶了。
  “还好是很多年以前的习作,否则的话,恐怕还真的是连拿都拿不起来。”
  杨纪看着画卷上一层厚厚的灰,心中苦笑。
  在精气神方面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和尚心念纯一,杂念不起,抄经书都能抄个十年。但是是做不到的,事实上,能做到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他现在已经隐约感觉出来了,这和尚的精神力或许并不强大,但是他的念头精纯,这或许才是他看不到自己誊写佛经的种种异象,却能够写出一字万钧,连杨纪都做不到的经书的原因。
  画卷只有一尺左右,用一根麻绳系着。杨纪解开麻绳,吹掉画卷上厚厚的一层灰,打开经画,看清楚画卷上的内容,顿时吃了一惊。
  梵能说过他的画作很简单,但真的看到的时候才知道有多简单。整个一尺长宽的画卷上简简单单,只有一座非常质朴的小山。
  这座小山的笔法也很少,寥寥数笔,整个加起来,恐怕不会超过十个笔划。
  “这就是他所说能够凝聚精气神的画作?”
  杨纪大为意外。第一眼看这作画作平凡无奇,如果不是梵能说是他做的,放到其他地方杨纪甚至连注意都不会注意到。
  不过很快,杨纪就感觉出一些不同。
  梵能画的小山虽然简单,但是却给人一种异常坚固的感觉,而且还是越来越坚固的感觉。
  这是非常荒谬的,一个画作画好,从落笔的那一刻就固定了它的风格、味道。很少有像梵能这样,味道还能不断变化的。
  在画作的旁边,杨纪看到了两个小字。但即不是小篆,也不是隶书,而是杨纪不认识的两个梵文。
  “这是什么?”杨纪忍不住道。
  “金刚。”
  梵能老实道:“心无挂碍,则心如金刚;神无挂碍,则神如金刚;气无挂碍,则气如金刚,坚硬、致密,外物难伤。”
  “金刚是天地间最坚锐之物,于外则无坚不摧,于内则固若金汤。常怀金刚之心,则无畏无怖,勇猛精进,才能在武道上步步高升,在佛经上,也能明心见性,破除层层迷障,领悟佛陀奥义。”
  梵能双手合十,他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神色湛湛,宝相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杨纪心中大为震动。
  他本来觉得和尚的作画未免过于古怪,但听到他这番话,顿时明白了这画作的精义。这和尚武道不精,但却从佛经中领悟至理,悟出金刚之义。
  这画中的小山,代表的其实就是金刚之意。把自己的精气神炼化合一,坚如金刚,投身于佛理佛性之中。
  这和尚实在是发下了大至诚之心,才领悟这等金刚之意。也怪不得这和尚境界不高,写下的佛经文字却有这等气象了。
  这一刻,杨纪心中肃然起敬。
  再看向手中的画卷,杨纪心中的感觉顿时完全不一样。画中这座简简单单的小山,熠熠生辉,仿佛金刚一般。
  没有意外,这小小的一尺画卷恐怕就是天下间最上品的凝炼精气神法门了!
  “金刚至坚至硬,外物难伤。所有有金刚不坏之说,又取其他不动坚忍的意境,画作山形。——这和尚画的其实是一座金刚山啊!”
  杨纪心中了悟,已经彻底明白了和尚这卷画作的精义,也真正明白了他的珍贵。金刚不坏之意或许在那个佛道昌盛的时代算不了什么,但佛道破灭,经义失传,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恐怕是独一份的精义了。
  其价值无予伦比!
  “多谢大师。”
  杨纪俯首一揖,心悦诚服。
  “呵呵,施主不必客气。”
  梵能笑着摆了摆手,脸下一团和蔼,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
  “这卷画经只是我一时有感而发,随手涂画。排除私心杂念,将精气神合而为一,关键其实还在于自己。各人领悟不同,感受也不同。”
  “施主佛心深具,不如跟我一起誊写佛经,一则可以和我一起参研佛经、佛理,互相印证,一同精进;二则也可以帮助你收摄精气神,想来以施主在佛道上的慧悟,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能领悟。”
  梵能道,说到后来神情有些热切,显然对和杨纪辨论佛经、谈论佛理的事情非常上心。在深山之中难得遇到一个访客,而杨纪在佛经上的悟性更是让他叹为观止。
  在这个时代,别说找个一起辨论、谈论佛理的人非常困难,就算找个对佛经感兴趣的人都不容易。
  连大梵寺的师兄弟都执着于武道上面,对佛理不屑一顾,更别说是其他人了。梵能现在有种逮住杨纪不放的冲动。
  “阿弥陀佛,小僧私心作祟,有伟佛道了。”
  梵能闪过这个念头,忍不住心中低宣了一声佛号。
  杨纪却并不知道梵能在想什么,心中思考了一下,想到佛道的力量可以化解自己身上的阿修罗的戾气,爽快的点了点头:
  “也好。”
  随后的日子,杨纪便跟随梵能一起在寺庙中誊写佛经。杨纪本来是准备在小庙中待几天就走的。
  但这么临时一改变,在寺庙中待的时间便大大延长。
  和尚的话没有错,想要领悟精气神合一关键还在自己。和尚画的“金刚山”虽然奥妙,但杨纪的进境却并不是很快。
  杨纪心知肚明,这和天赋、悟性无关。而是自己心中的杂念太多,封王拜侯,求取功名,查探父亲死囚,获取强大的力量……凡此种种太多太多了。
  杨纪和梵能不一样,梵能从小是孤儿,在寺庙中长大,心无挂碍,也没什么想要求取的。因此这精气神合一的法门对他而言,实在是容易之极,恐怕一天就能学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4/15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