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536

  七月二号,徐兰收拾行李,还为此专门买了个行李箱,各种各样换洗的家伙事都往里面装,程燃看着有点哭笑不得,“妈,我们也只是去考一天试,又不是搬家。”
  徐兰道,“出门在外的,有备无患。而且你爸先去了那边,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东西带够没有,还有难得出去一次,听说蓉城九龙批发市场的衣服很便宜……我到时候要去逛逛,你去蓉城,拜会亲戚这些,不带点特产啊,这些事就不指望你爸了!”
  蓉城十中考试是七月四号,二号晚上的火车,三号到了休息一天,四号就是考试,之后可能再蓉城呆一两天,又该回来了。
  程燃记得徐兰是不怎么经常出门的,以前车马不便,能出一趟差就是远门,飞机票是奢侈品,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承受,火车票也是一笔不小开支,因此去一趟蓉城的成本是很高,绿皮火车每一次启动,或许都意味着长久的离别,迷茫不知去处的未来。
  没有后世市中心的太古里,银石广场,这时候的蓉城九龙荷花池批发市场,简直是辐射全省的购物胜地,甚至在国内也名声远播,谁能在那里买到些什么衣服,拿回来都是足够给旁人炫耀的。
  这个时候也没有电子商务这种东西,一般一个城市都会有这么一个集中的商贸市场,汇集全国各地商家过来的货物,然后又从这里分销出去,全国城市都大同小异。
  自己老妈没怎么去过蓉城,但不妨碍女人对购物骨子里的热情,因为丈夫事业,儿子未来读书的问题,似乎找到了正当理由,要平时让她来蓉城旅游这类,她的回应一般都是去啥蓉城,浪费钱。
  看到徐兰一副如临大敌准备过来准备过去的样子,程燃轻声道,“妈,以后家搬过去了,还不是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那还早着呢。”徐兰道,“我这正好缺夏天的衣服,我去看看买点啥……”
  徐兰说的是“去看看买点啥”,而不是“去多买一点”,其实徐兰也有穿着打扮的时候,但每每一想到家里,程燃各种用度的地方,也就自然而然消敛了这个念头。
  现在仍然停留在以往的思维之中,只是她也慢慢感觉到家里情况改变所带来的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前单位里那个一向爱在她面前连给自己儿子买了个玩具都要出来显摆自己家境的袁春,现在嘴巴也闭得紧多了。
  单位里面私底下很多人讨论伏龙公司,对她投以羡慕又带着仰望的眼神。
  公司有个主管向来眼高于顶,不好打交道,现在对她居然客气很多。以往童经理那个较为内向腼腆的老婆来单位里面,都只是对她打个招呼点头之交而已,现在也会主动问起程燃的情况,然后说起她女儿童阗说程燃在一中是个传奇这种话,拉着她聊半天家长里短。
  甚至就连饭店的老总,都找到她坦言饭店未来改制,很多员工都要买断工龄,但她徐兰可以在未来饭店私营后占股,不需要像是其他人那样,拿一份钱走人。
  最后她还是不搞特殊,和其他人一样拿了补偿金,离开了以前的单位。
  好像有很多事情,以前的人情世故,都随着程飞扬伏龙的壮大,慢慢的发生了改变,徐兰有些难以适应。这段时间也正是从干了十几年的单位离开的空窗期,正好程燃也要去考试,也就当散心去一趟蓉城。程飞扬已经先一步和伏龙高层过去了,在定未来的公司地址,他们过去与他汇合。
  二号晚上,两人乘坐火车赶往蓉城。
  其实在交通工具选择上面,程燃还是倾向于飞机的,但以徐兰的观念,哪怕是现在家里坐得起飞机了,看到机票钱她也仍然会心痛的,所以不给买机票,最多就是硬卧。所以程燃就这么陪着她一并在轰隆轰隆的绿皮火车车厢里南进蓉城。
  清晨到了车站,程飞扬接的车,伏龙买下了原来一个经营不下去的城西老电子厂,厂方高兴得不得了,对他这个伏龙老总热情无比,还派了专车亲自送他来火车站接家属。把行李放进桑塔纳2000的后备箱,一家人又赶往程飞扬事前定好的蓉城十中外的明珠酒店。
  这是为了照顾程燃,十中本身就地处一环路内,外面有不少旅馆酒店,每年十中自主招生考试的时候,周围这些旅馆都是人满为患,多得是从省内各市县陪孩子过来考试的家庭,每次考试在外面就是翘首以盼,那叫一个壮观。
  如今也是如此,办理入住的时候,看到很多学生和家长,路边街道上就有不少举着“住宿”牌子揽客的家庭旅馆拉客者。
  在办理入住的时候,程燃试探问道,“能不能订两间房?”
  结果遭到了徐兰的一通骂,“还要两间房做啥?我是你妈,有什么不能住一起的?两间房多贵?”
  程燃哭笑不得,他很想说自己现在卡里面就有一百来万躺着,有什么住不起的……但这种惊世骇俗的话还是别在徐兰面前说出来,他和程齐一起在搞桌游赚钱,他们是知道的,但具体赚多少,却是没有过问的,大概还抱着给孩子隐私,让他自由支配自己是多么开明的父母美滋滋的心态……
  要是这个数目一公开,估计现有的生活就乱套了,肯定多出很多节外生枝的东西,本来自己母亲最近就有点被家里的变化弄得无所适从了,还是不给她增加负担。
  不过最后徐兰还是开了两间房,给他房卡的时候就说,“你长大了,要有点隐私,但我提醒你啊!可别以为没人盯着自己关屋子里玩啊!没人监视看你不自觉嘛,到时候进不了你定下的高中,这可是你自己的事情……”
  从电梯上去一直到走廊,徐兰都在喋喋不休的叮嘱。可能在到达的时候,被周围人不停有办理入住前来考试的家庭的那种氛围给影响了,多少心头也开始紧张起来。自己老妈一紧张,嘴上可就说个不停。
  其实程燃知道这些前来考试的不一定都是参加的他的高二转学考试,有很多都是过来参加高一入学自主招生的。
  自主招生是教育局给这些高中的政策。而招生转校生则不在教育局政策之内,也不大规模招收,而且题目之难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其实过来参加转学考试的学生,反倒是并不会太多,估计也就一两百人。很多人其实之前连听都没听说过这个考试,只有打电话咨询,还要经过蓉城十中的招生部门询问确定你的学校成绩和排名,确定了资格后,才会让你来领取考试资料。
  走入自己的房间,才算躲了个清静。
  程燃放下包,听着徐兰在隔壁房间整理拉杆箱,说一会把洗脸帕给他拿过来。
  他扯着嗓子回应了句好,来到窗户边,摸索着窗绳,拉开窗帘。
  一眼就看到到了那座古香古色,自2000多年以来一直在原址坚守,风雨不动的建筑。
  红色铆铜钉大门之外是一溜六根红色气派的圆柱,支撑起绿琉璃瓦屋顶,在这幅门面后方,是影影憧憧的汉代古楼,带着历史的厚重气息巍然屹立。
  李鸿章曾在此题赠“天下翰林皆后进,蜀中佳士半门生。石室云霞思故梦,锦江风雨读书灯。”
  季羡林写就“古今一校,扬辉千秋”。
  何其芳在这里教过国文,曹葆华在这里教过英文,里面随处可见的一些石匾题字,是来自马识途,李放鸣,陆游范仲淹……
  这座经历两千年浩荡岁月的建筑物,就这么雄踞在此时无数看向她的人们面前。
  带着一股子无法征服的气息。
第二十八章
偷照片的
  程燃是三号上午到的,下午的时候去十中报道确认。四号转学考试正式进行。四号上午考语文数学,下午就是英语物化,只集中于一天,可能十中方面也是想到避免加重过来考试的家庭负担。
  四科考完之后,成绩会进行汇总,够资格的学生,要把期末在各自学校的成绩寄给十中,再由负责招生的部门根据这次考试的成绩和期末分数,筛选择优录取。当然,所谓期末成绩,影响也不大,最关键的还是要这场转学考试。
  到门口的时候,看到很多带着学生的家长等待着开门放人进入而忐忑不安,一个个抿着嘴,有不动声色观察周围人的,也有两耳不闻外间事,带着淡淡微笑高深莫测的,也有在利用这个时间默背什么公式和文言文的……明明只是一所高中,但这种和北大如出一辙的紧张感又是怎么回事?
  搞得自己也有些心慌起来了,伴随着咯吱!一声开门,保安出来,示意考生进入,所有人就像是竖起了耳朵的兔子,哪怕外表表现得再轻松的,此时也明显感觉到局促,程燃跟徐兰摆摆手,走了进去。
  进入正门后就看到汉阙楼群的前方一座古建筑的大殿,殿门打开,几乎到膝盖的门槛,进门后数层楼挑高的门堂大厅,红木的低矮摆桌,木栅栏,孔子的绘像,左侧照片墙上挂满的近代时期这所学校的风貌和周边的街景,右侧则是雕刻在巨大木简上记录这座学校的文字古籍摘录,都让人有种置身古时文庙书院的穿越感。
  像是周围的世界一下子都缓慢下来,徜徉过身畔的,都是古老的时光。
  然后还是散落着在几张搬过来的课桌后面身着正装给考生发准考证的教职员工把人拉回了现实。
  有人托着厚厚镜片打量着这些学生,有女的教职人员喊着,“领了准考证这边走,顺着指引路牌出去进考场!”,场面莫名有点反差的冲突感。
  每个人核对了考生身份,领了一块考试牌后,被引导着从走廊出去,通过一处古香古色的园林廊桥,进入旁边一座独栋教学楼的几间教室里面。
  路过这些假山亭廊,程燃望了一眼汉阙楼那边的操场和空地,银杏金黄的叶子铺满地面,偶尔有些声音,从建筑物那边传来,这个时候十中已经放假了,只是大概有些学校社团什么的搞活动,还有些学生在校,不过都是极少的部分。
  蓉城入夏已经展现出了闷热,聒噪的蝉鸣在耳边作响,蓬茂的小碎黄花藤从石花架上倾泻而下,空气中全是这种木香花的微甜气息。
  程燃想到过往的某个时刻,姜红芍就可能从这样的石板和院廊间走过去,这真是一种……微微奇妙的感觉。
  那是曾经隔海相望的两种人生,靠近交汇在一起的奇特,像是两个弦世界的重合。
  程燃又会想到那个他离开的世界,在那里,所有人的人生,依然会继续向前吧,痛苦的可能是明白自己不在人世了的父母,身边的朋友,类似俞晓,杨夏这样,会感觉到惋惜吗,至于姜红芍……也可能是有朝一日和山海那些朋友们聊起天来,知道他这个叫程燃的人的去世,那是他们还不曾发生过任何故事的世界。
  苟且偷生的程燃,觉得现在这样活着也挺好。
  顺着路走入教学楼考场,教室在二楼,这里设置了四个考试教室,程燃在其中的一个,进去坐着,微风徐来,地上闷热,教室里因为周围植被的茂密而凉爽,这本是很愉悦的一幕,但是程燃环顾周围,每个人仿佛都屏着一口气,有的人望着窗户出神。
  程燃顺着那些目光看过去,就恍然大悟了,窗户外面,显出那些汉阙宫楼。
  他们用作考试的这栋楼,并不是那些连体仿古楼的一部分,而是独立成栋。
  在很多人看来,就像是在提醒他们,他们仍然不是十中的学生,想要进入到那里就读,就只能在这片战场,证明你自己有这个资格,可以无视严苛的教育划片之规定,以前学校的束缚,被这所高峰班的学校所接收。
  那些目光是渴望,是憧憬,还有那种因此而激起的不甘心的斗志和傲气。
  进入教室的两个老师开始发试卷,因为是转学考试,似乎没有正式统考那么严肃,十中打了一道铃声,铃声在空旷的外间回荡,示意考试预备,一切寂静下来。
  在一连串哗啦啦翻阅试卷的声音中,监考人说明了一下注意事项,和一般的考试差不多,只是这一次没有以往那种会有人交头接耳的情况发生,不会有私下窜通的情况,因为有资格过来考的,无不是认为自己可以过来就读这个学校的,在以前的地方,肯定也是拔尖的学生,不会有希望蒙混过关的人存在。
  在最后一道铃声响起后,监考人示意可以答卷,程燃深吸一口气,他又想到了老初一中毕业的那天夜里,和姜红芍在山海环湖路乘车送她回家,说起她先来十中一步,他随后来找她的约定。
  姜红芍当时想都没怎么想就顺口说了句好啊……
  可明显是礼貌而不失尴尬微笑的回答嘛。
  而现在置身蓉城十中的考场,看了看窗外,程燃笑了笑,埋头答卷。
  ……
  语文和数学考完,程燃中午出来,和徐兰在街道对面的一家面馆吃了个午餐。
  原本徐兰说让他去吃顿好的,补充营养,程燃还是说算了,就吃点简单便餐,吃得太好反倒要耗费能量消耗,下午考试又昏昏欲睡的。这当然只是托辞,徐兰想了想也有道理,和程燃吃了面条后,就强行把他押回酒店睡个午觉。
  一觉醒来,下午考英语和物化。
  六点钟是物化最后的交卷时间,程燃在五点半的时候做完了最后检查,交卷走出教室。他交卷的时候,还有人抬起头看他,像是奇怪这个前几堂都是最后交卷的,怎么在最后一堂提前了半个小时,这是沉不住气了?或者是自知自己考得不好,自暴自弃?有人心头庆幸的这么想了一下……
  程燃整个考试全程,其实都保持着最晚才交卷,其实也不是题目困难,而是他做完往往也就是最后十几二十分钟了,他基本上就利用最后的时间检查一下。只是前三科检查下来,好像也发现不了什么纰漏,没有注意做错的地方。
  这只有两种结果,要不然就是他以前为蓉城十中准备的试题训练规划得非常好,完成度也很高,于是在这里厚积薄发,孕育了成果,做到了一鼓作气又有极高正确率完成答卷的地步。
  否则就是他其实能力到了界限,已经无力发现自己的错误。
  无论是这两种的哪一种,都是不可改变的既定局面了。
  最后物理化学他还提前了四十分钟做完,检查了十分钟,发现估计和前三科都是一样的结果后,他决定提前交卷。
  不知是不是在此之前做得那些资料题包含了十中历次考试难题的原因,这一次的转学考试,反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在他做的那些历次题目中,这次难度只能算中等。
  出了教室,程燃原本打算直接出门,但一面在银杏树从边上的荣誉橱窗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停步,沿着花园金黄的碎银杏叶,来到那个橱窗下面。橱窗上面的标题是“年级优秀学生名单”,上面有照片,每张照片下面都有一些文字的介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