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536

  但程燃又神秘一笑,“如果我猜的不错,你刚才故意说单元迷惑我,以你家的规格,住单元楼才怪,肯定是某个小别院,别忘了山海的红门小院。”
  姜红芍不露任何声色的微笑,“尽情发挥聪明才智……程燃,我看你很有前途。”
  程燃高深莫测道,“迟早要去你家翻一翻!”
  “你翻啥呢……”老姜哭笑不得,“我妈会把你轰出来。”
  “不好说不好说……”程燃笑得莫可名状,“万一你妈亲自请我怎么办?”
  “那好啊……要真那样,我权就当带朋友参观吧。”
  “能参观你房间吗?”
  老姜白了他一眼,“你说呢。”
  “有生命危险?”
  “可能会掉个脑袋。”
  程燃皱眉,“我们两个大清早一本正经的讨论生死掉脑袋这类问题好吗?”
  “那就说正事,”姜红芍道,“最近做的那个科技大赛最近一段时间要进行各组职责划分,这段时间都要开会,等过了之后,我再带你去逛逛学校,然后请你吃好吃的,好不好?”
  这难得的恳切和商量的语气是怎么回事?
  程燃立即又想到昨晚的那通电话,他似乎有些恍然,微笑道,“好是好,只是昨晚你电话你说……‘让我们先好好学习’的这个‘先’,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老姜睫毛挑动,眉如冷月新朔。
  “那后面干什么?”
  “后面也好好学习啊。”
  “……”
  片刻后,程燃道,“恕我直言,我认为你不是这个意思。”
  “傻,”姜红芍潋滟的笑起来,“我就是这个意思。勇敢的少年,好好读书创造奇迹。”
  眼看着可能人多起来了,她转身走回了教室。
  徒留程燃站在门口。
  别看老姜这个样子,大概也是在尝试着从阵脚大乱中整备过来,想要把事情扳回到她可以掌握的正轨上面,所以会打电话跟他说那一句话。
  和她相处这么久,她的那种聪慧和自控力早见怪不怪,此时在她的眼里,是既希望他一门心思保持上进,又不希望他误会是在疏远距离。所以才做出科技大赛筹备期过后请他吃饭的补偿。
  有铺垫有期待有余韵,真是处理得恰到好处,程燃很有些欣赏。这妮子不光是身材发育得优秀,智慧也成正比啊。
  冷不丁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是刚刚上了楼道走过来的张平,看着他道,“大清早发什么愣呢?”
  又循着程燃目光朝着教室里看了一眼,转过头来就一副“我懂了”的奸笑,“嘿嘿嘿——!”
  ……
  蓉城十中的日子进入正轨,全国性的洪涝灾害也在这一月里达到了尾声,今年五月颁布的房地产政策大拐弯,正式让地产市场从下半年开始产生威力,从此持续发酵,风云涌动间,这里面就有后世那些耳熟能详的地产界大佬踩上风口的身影。
  九八年孕育的另一件事便是“国退民进”运动的大规模推广,如果此前中国公司的改革是在经营机制,放权求活的转换上面,那么从这一年开始是产权的重组和清晰化,一定程度上,程飞扬的伏龙也是见证国内公司改革转折的一个代表。
  这个时期,有无数的民营企业从国有和集体改制过来,这个时候的报刊上面,到处可见各地官员的高调表态,封疆大吏一级的地方主政官员各种坚决言辞频繁见报,国有企业的退出速度和退出比例一时成为了政绩考核的指标。
  运动更是深远的影响了中国此后的经济。很多国企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由此中国的私营企业才有了野蛮生长壮大的空间。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并非就是平稳交接,产权变革产生的政商博弈之间,有辉煌的企业在多方利益群体的绞杀中奄奄一息,有激烈的争夺战打得见诸于全国媒体报端。
  那些曾经发活跃于政商界的风云人物,有人锒铛入狱,有人无奈移民,有人黯然归隐。曾经披星戴月创业杀出一条条血路的人物,有的走上更风光的高处,但高处不胜寒。有的毕生演绎的舞台谢幕,留下无限唏嘘与后人说。
  时代的洪流缓缓推动过去,随着中国改革向深处的推动,很多人回忆起那个遭受洪水灾难的年月。
  只有八个字的评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所幸的是,程燃知道程飞扬和他的伏龙已经不需要再经历这样的阵痛。
  在程燃蓉城开启的新生活里。
  一朵小花,正在世界的冰河间生根发芽。
第七十五章
修习内功和解围
  孙广振在美利坚西海岸旧金山落地,经历麻烦而冗长的入关手续,光是移民局官员的问题都回答了一个钟头,最后交了海关检验检疫表出了机场,和伏龙的人会面。
  伏龙在美国团队人数不多,但都是精兵强将,以前华通时代,可都是和他孙广振下过非洲的,当然他孙广振是最有海外经验的,不过这所谓的经验也仅仅在于当年受公司外派到法国参与一个代理谈判。
  而现在,他们来的是全世界一流科技公司云集,对手最为强大的美国,相比起来他们这帮人身处于硅谷核心圣克拉拉,就像是泥腿子。
  抓不住就拼命去追赶,赶不上就要进步,这一直以来都是程飞扬在会议上反复强调的基调。
  在遍地都是机会的时代,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机会主义,而忘记了自己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虽然手头上有程飞扬签署的授权命令,但孙广振却并不急,这段时间他每天和团队核心参加各个科技公司的公开路演。
  带他去的是孙广振一个老同学,这个老同学早些年留学到这边,后来拿了绿卡,在名为Cognight的光传输公司就职,Cog是全球领先的光传输公司,去年融资两点五个亿开拓全球市场,而自己这个老同学已经做到了经理级,年薪五十万美元,孙广振听得咋舌,这几天就在老同学开着路虎揽胜带领下,去斯坦福,去加州理工,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去科技研发中心,去报告会议厅,坐下来就听,了解相关的前沿技术。
  这天听完斯坦福的一个名为沃菲芯片公司CEO的公开课讲座后,孙广振出了报告厅,坐在斯坦福的草坪长椅上,和身旁的团队成员道,“什么感觉?”
  有人道,“绝望……技术差距太大了,可能我们永远也赶不上人家。”
  孙广振点点头,摸了衣兜里干瘪瘪的烟盒,想抽烟,看到不远处的禁烟标志,又把烟盒收回去了。
  “是啊……”孙广振伸出手,指向远处的那些镇上建筑,建筑不高,通常都是五六层,但在那里的每家公司,走近一看名字都忍不住让人顶礼膜拜,“进入到这里,看到周边那一个个公司的名字,三星电子,摩托罗拉,英特尔,ATI……我在发怵,这些都是可以影响世界科技进程和格局的企业,但我们似乎好像还尚未起步,走在这些街道上,才明白有多少东西是目前我们所没有,所需要学习的……多的不说,国内的技术人员大多都希望成为管理人员,因为轻松,而且似乎还有地位,说出去也很有面子,你在公司当管理层,和当一个普通技术员,在国内旁人看你是两种眼神。‘轻松’两个字,让我们空消磨了多少有潜能的人物。人人都想要摆脱金字塔底层,进入管理阶级。而在这里,一个技术大能,抵得上一百个管理人员。他们走到哪里,都受人膜拜,这才是技术的未来。”
  “想要改变这些,就要从制度上入手,我们无法改变国内的状况,但却可以改变伏龙,”孙广振野心勃勃,“最近调研的这些,你说什么技术原理,什么前沿算法,我都不关心……我关心的只是看到了一样东西,就是对技术的尊重。产品架构师不能再像是国内那样成天脱离开发部门,放在这样那样会议上面,以至于编程能力脱节。好的架构师一定要融入到产品里面,而且要当得上一个主要程序员的能力,随时能够顶上去。”
  “一个从技术层级领域的人必须要有直接和最高层沟通的权限,这样就保证了技术大能的话语权,要给他们最优待的工资待遇,他们将是佼佼者,也是引领无数伏龙手下技术员的丰碑……”
  “我想了很多,这几天每天都写报告,邮件发给程总……看得越多,越是敬畏,越知道我们当前是一条什么道路,”孙广振手头上有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最近时间的各种心得,这个笔记本他随身携带,核心一页上面,写满了很多公司和人物的名字。
  这个时候他摩挲着笔记本,翻到那一页,道,“我们要弯道超车,就不能因循守旧,这上面我记录了当前有潜力的一些小公司名单,如果现阶段买下有点困难,我们就给他们投资,和他们合作,这样我们的起步就是从无到有了。程总嘱咐我这件事要办的低调,这将是我们扩展技术内功的起始。”
  孙广振又想到了那天在程飞扬家里面的聊天,本因为在美国的争夺落败灰头土脸,那个少年当时说了一句话,孙广振原本也是找个台阶下,本算是多少挽回点颜面,结果换个思路,来到加州,带给他的震撼和冲击,就像是一瞬间打开了新世界。
  孙广振把笔记本递给众人,众人一一挨着研看,一大群大老爷们儿,就这么穿着过时的西服,站在斯坦福的绿地草坪上,埋着头看那一页写满密密麻麻心得体会的手抄。令过路的斯坦福学生一度认为这是新成立的某个邪教。
  上面有孙广振总结的条条款款,在美国的战略思路,看得人心潮澎湃。
  所有的内容,总而言之,都有溢于纸端的“要技术!要技术!要技术!不惜一切发展技术!”
  孙广振深深看了一眼远处那些世界著名公司的楼厦,说出了此后伏龙圣克拉拉研究所前塑立起铭文的一句话,“他吗的,没有真功夫,靠花拳绣腿,是打不出世界一流企业的。”
  ……
  消息传回来,孙广振要在美国留上一段时间,他们租下了圣克拉拉的一栋别墅,前身是一个小半导体公司,伏龙花了点钱买了下来,可以就地使用设备。下一步就是扩充人员,将在加州各个学校,先优先招收华裔。
  程飞扬得到消息,批示美国事宜交给孙广振全权负责。
  这个时候的美国硅谷,这个一夜之间就能诞生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地方,一年的产值,占据着这个时候中国GDP的四分之一。这个汇集全球前沿科技和最具创造力的人才,甚至吸引了无数中国最高学府的学生漂洋过海来此进修筑巢美国梦的地方,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压根没有一家中国企业的落脚之地。
  孙广振此去这个全球技术圣殿中心,在伏龙内部被寄予厚望。
  同样随着孙广振消息传回来的,还有他捎给程燃的一封信。
  上面书写了在硅谷的所见所闻,并让程燃要好好读书不要辜负程飞扬期望,里面甚至还有隐约看好他接班的玩笑话。
  程燃抬起头来,这个时候正是他在公交车上摇摇晃晃抵达文庙街路口站台的时候。
  公交车门吱嘎的声音打开,无数人下车去,程燃收起信,放回书包里,沿着街道走入十中校门。
  尽管一直声名在外,真正置身其间,程燃还是不得不承认,十中是一所奇妙又美丽的学校。
  大气,古典的建筑物给人一种舒适的观感,学生在这里来来往往,仿佛世间一片安宁。
  但好像意外总是不期而至。
  在前往教学主体楼的园林道路上,三五一簇的学生行进着,身旁几个男生的对话进入程燃耳畔。
  他转过头,几个男生眼睛直勾勾的,互相手肘撞了撞身边人,“喂喂……看前面的女生!”
  “那是秦芊啊!上次文艺汇演领舞的,她妈是省歌舞团的,她也是在那里从小训练的……上次表演多少人直接流了鼻血……”
  “她裤子怎么了?啊……”
  “她没发现啊……要不要跟她说?”
  “谁去说,你去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