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536

第一百二十五章
很是沉穆
  唱片会死吗?正如陈木易一直以来放在嘴上的观点,唱片正在死去。曾经一张唱片的诞生记录着围绕这一切激烈的竞争,想要建功立业的浪漫情怀和那个年代音色为王的辉煌,但正如人也会从初生走向少年,再从少年到中年,中年迈向老年一样,最终CD和磁带也会如黑胶一样成为古董,封存在这段历史之中。
  这正是这个历程出现并变革的时期,在亚太,在欧美,数字音乐的概念已经提出,人们已经看到了这个风暴的前端,于是这庞大鱼群在生死存亡的端口,总会有一些探路者,去尝试接触这道涌流奔流的边界,去以自己前车之鉴,指向潮流的方向。
  所以程燃给秦西榛所出的主意,也非就是这个时代独一无二,至少有些先行者,其实已经在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
  然而亦步亦趋摸着石头过河,和程燃天行音乐这种来自另一维度,无论是立意,格局,筹划都已经成熟的整套体系来说,就纯粹是两个概念。
  传统的唱片业必然会逐渐走向没落和消亡,眼下的国内各大厂商,必最终经历那个宴宾客又楼渐塌的过程。一个行业会落幕,但这其中所承载的人类的需求,却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所谓唱片会死,但音乐却永不会消亡。
  未来数字化浪潮将席卷全球,迅速冲击市场,传统唱片业将在这个浪潮中迅速崩溃,欧美实体唱片业虽然经受冲击,但其实没有那么惨淡,这其中归结于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演出市场的成熟,还有作为世界互联网的发源端,他们能尽快掌握规则并适应。所以一些音乐人还能出歌赚到钱。
  但是华语乐坛是扛不住的,没有欧美最主要是美国市场那样成熟的机制,哪怕是现在掌握着大把明星艺人,“群星璀璨”风光无限的各大唱片公司,无论是华纳,索尼,福茂,环球,这些曾经在华语乐坛占据一个个山头的大物,最后也是束手无策,被打得七零八落。就是天王天后,也落得卖不动的结局。
  秦西榛不光是想做音乐,她还想为音乐做些什么,所以天行音乐不仅仅是提前做好迎向数字化浪潮的准备,还要在未来那个剧烈变革的冲击下,留下一些种子。
  程燃不由自主的想到秦西榛新专辑的封面,那是黄昏最后的一束光。
  这个女子迎立在那里,乌云晚霞的苍穹与灰暗的大地之间,只有她穿着衬衣裸着赤足的背影,她好像要接住那片下沉的天空。
  那是即将落幕的黄金时代。
  那是曾经十年的辉煌和落木萧萧后的颠沛流离。
  她接得住吗?
  ……
  十中迎来了新的开学,朱旭这个假期过得并不是太顺心,虽然他仍然是父母的骄傲,而且跟着父母在假期里参与的一些宴请场合,使得父母在圈子里大为面上有光。
  虽然介绍他是十中年级第三的时候,他父亲总是一种严厉而不满足的表示,没考到第一是不应该的,往往让饭局各方都无比感叹的劝说开解流露佩服羡意。
  甚至还出现了一位副厅级官员让自己女儿多跟他接触两家人多多走动的暗示,而他待人接物的谦虚平和有理,更是得到一个名声很大的长辈断言朱家此子未来必大有出息。家里在京城,也是家族里面身位最高的二舅专门从那个到处红木的办公室打来电话过问他的前程,觉得以他的优秀,可以考虑去RUC人大,在一位泰斗手底下本硕连读,参加对方挂牌项目的社会CNDA数据调查,苦是苦点,但相信他聪明且能吃苦,这个国家政府统计研究院主导的几个大型追踪和横断面调查项目出来后,有这个经历,未来需要这方面人才的部委是绝对求贤若渴。
  朱旭几乎就是在这样的赞美和期许,外人对有他这么个成绩优异前途无量的儿子这辈子也值了的评价中度过的假期。
  然而只有朱旭知道,这段时间他是怎么过来的。
  如果那样的事情没有发生,那么这样的假期日常,当然对他而言并无不妥,他也会坦然的享受那种四面八方的赞许,然而这次……他没有了这样的心情。
  年级成绩前十的人考入第二名,和年级排名在八十名开外的人考到十中第二名,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难度,前一种人站在那个高度,知道方向,知道自己的缺陷,知道那些一切不该犯的错误和失误,前十考到第二名,这是朱旭曾经办到过的事情,所以这是他能做到的事。
  然而后一种,当你在八十几名的时候,你其实没有看到过最高的山是什么样子,最好的风光是何模样,甚至根本就不能全面真正的审视了解过自己的能和不能,那么八十几名,晋升到第二名的难度,这其中的难度,岂止是数量级?朱旭自认为这是他绝不可能办得到的。
  而他办不到的事情,却有人办到了。
  这才是最无力的事情。
  就像是曾经一直在他前面的姜红芍,明明似乎就是一个项背的距离,却好像横亘着世界的断崖。
  对于他这样的高手而言,这样的事情,就像是心上面生出了一个缺陷,再也没有办法弥补缺合。
  一个假期都处于这种心境下的朱旭,却好像因为这突如其来的上学时段,发生了某些转变。
  去往十中的公车上,他在距离起始站第三站的十九路车上上车,忽然就看到了紧挨着车后门那一排位置上的那个女孩。
  那个女孩穿着简单的连身裙,上身是白色的T恤,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他上车的时候,她应该是向他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转向窗外,神情淡漠。
  公交车上就只剩她旁边的位置了,但就是有男生从她身边路过,宁愿站在一旁手拉着扶手,也不敢挨着她坐下。倒是一些个男生,有在悄然关注她。
  朱旭在她旁边的座位上坐下来。她没有看他,无形中朝内部坐进去了一些,给他留出空间,始终看窗外,而朱旭扫了一眼她的侧脸。
  忽然之间……觉得好像也未必没有人比不上姜红芍。
  两个人虽然坐在一起,却谁都没有和谁说话,一连几站路过后,那个女生都没有下车,所以朱旭感觉推测越来越近,他最后终于开口,“你们学校,不用穿校服?”
  那女生转过头确认的确是对自己说后,她道,“我第一天去报名。”
  朱旭想了想问,“这么说,你是高一?”
  那女生摇摇头,仍然是带着些淡漠的礼貌道,“我转学的。”
  尽管女生是处于礼貌的问答,但天还是聊了起来,毕竟朱旭也还是口才很好,而且当他想要和人攀谈的时候,很能拿捏到那种度数,让人不反感,也容易对他产生信赖。原来她不仅是转学,而且还是转学到十中,当朱旭问起转学考试很难吧,还有经意不经意的问起她考试成绩后,听女生说起,朱旭赞扬说她的成绩大概已经够的上前五十的名次了。
  看到女生为自己在十中可能的排名露出略微惊喜的神情,朱旭心生出一种难明的触动。
  姜红芍,太遥远了……而眼前,才近在咫尺啊。
  当意识到这一点后,朱旭像是忽然轻松了不少,他之所以在意那个程燃,是因为原来姜红芍是第一,而他不想把距离她最近的第二拱手相让。
  但现在,当是否要超过她已经无所谓了之后,眼下他忽然觉得,自己超脱了。追逐的日子太过疲累,而他已经厌倦。相反眼前这个不亚于姜红芍的女子,似乎是他现在对高三生活又再度充满欣喜的缘由。
  他几乎能想象当她为自己能在十中排名前五十的成绩惊喜,到忽而发现她面前的自己是年级最顶尖那个层次时候的表情。几乎可以看得到自己在她面前的频繁出现,她这张冷漠的面容逐渐在他面前土崩瓦解的样子。他能想象在他打球或者每一个炎热的夏日,她在他旁边站着小鸟依人的模样。
  那些曾经在他们在朗读活动的时候声情并茂讴歌的,小说里反反复复提及的青春,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朱旭觉得接下来的高三生活,能浓墨重彩的留下这么一笔,也是不会留下遗憾的了吧。
  果不其然在自己的攀谈交流之后,女生多少对他放下了防备,那张冷漠的面容多少也露出了对同学校友该有的态度来。
  他们从站台下车,走过街口,并肩走入校门的时候,朱旭看到了沿途很多张男男女女张开合不拢的嘴巴和惊异的神情。
  朱旭几乎可以想象,大概要不了多久,有关他和这个女生关系的猜测和绯闻,就会传开来。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的姜红芍,会不会有所悔意?
  走入校门开始,朱旭就在为她介绍学校的一切,还说了自己可以带着她去找班级报名,没关系,帮助新同学是应该的。
  在收获了女生的感谢后,朱旭微微一怔,他看到了他最不想见到的那个男子,此时领先他们十几米,在教学楼的红色立柱旁边。
  程燃分明看到了他们,目光落在了他身边的女孩身上。
  看到程燃的眼神朱旭就是一阵的虚荣,心想自己眼光果然不差,这家伙就是个不靠谱的人,姜红芍迟早会悔不当初。
  然后他就看到身边刚才一直和他并肩的女生快步上前,穿行过清晨红彤的树荫,来到那个男子的面前皱起眉头,“程燃!你昨天和俞晓走的时候是不是把我的公交卡一起带走了!就知道借给你们看新的熊猫卡肯定会搞忘……你们两个一向不靠谱……”
  “还有,我才充了值的,你今天是不是用了我的卡!”
  “用一下无所谓吧这么小气。”
  “还!给!我!……讨厌死了!”
  朱旭站在这头,看着刚才和他恰到好处客气交流的女生,那种从头到尾在他面前都有的那一丝隔阂冷漠在此冰消雪释,取而代之自然流露的这种邻家少女气息。
  他突然很是沉穆。
第一百二十六章

  时如静水流深。
  程燃重生后的高中第三学年,就这么到来了。放目看这段的历程,很多事物在潜移默化的推移改变着,有新的蓬勃的生机在生出,有旧的事物逐渐隐没,像是脚下的大地和头顶更迭的星辰。
  程燃协助父亲创建的伏龙公司,在全国各主要省市都设立了研究所,办事处和技术中心,经过艰难苦战技术攻关后的新接入网产品,令伏龙交换机网络地位迅速提升,从最早只能在县级和少数不发达地市级网络运行,到开始向国外公司把持的更高端市话网络宣战,硬生生用产品力在地市和省会城市撕开一道一道的口子。
  蓉城中央研究部,上海研究所,深城技术中心,京城研究所,杭州技术部,美国圣克拉拉芯片所……
  一个一个的名字,代表着一群又一群的伏龙人,在那里的扎根和奋斗。
  然而这些开拓步伐后面的代价,其实很难为人所知晓。
  譬如之前伏龙上马的ECT集群技术,这是一种欧洲广泛应用于企业内部无线通信的技术,项目组加班加点投入工作,其间走了不少弯路,每一个弯路都足以让这个项目宣告流产。
  但项目组全体仍然苦苦攻关,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中国无线管理委员会恰时颁布了ECT可以使用的工作频段,结果国内法律规定的频段和伏龙机遇欧洲标准开发的频段不重合,但伏龙内部却并没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等披星戴月把商用的实验系统测试完毕,准备大规模投入市场的时候,才发现中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不给于伏龙非中国频段的系统市场准入证,而即便中国无委会能够通过,不符合无委会中国标准的手机无法进口,所以手机配套问题也是彻底无解。
  那么就意味着让人痛心的结局,伏龙无线研发部的ECT羡慕组所有成员,浪费了上千万研发费用付出了无数心血的系统,只能躺在实验室里,白开发了!
  项目组组长张晋是个单眼皮,总是蓬乱着头发的年轻人,浑身洋溢着对工作的激情,拥有无限活力。
  在攻关研发的那些日日夜夜,他所率领的所有年轻的项目组成员在实验室里加班,播放着后街男孩和西城男孩的歌曲,每天晚上的音乐热情澎湃,弄得其他部门加班都是纷纷绕道经过,但却记住了他们在音乐下认真工作的忙碌身影。
  然而,现实给年轻上了沉重的一课,辛苦和努力并不能完全带来回报,当一切努力都被宣告等于零,他们没能跑赢政策和市场的时候,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叫张晋的单眼皮年轻组长,深夜跪在实验室痛哭流涕的场面。
  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
  伏龙就和这些年轻人一样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知道更多残酷的事情,譬如付出不一定有回报,譬如市场不相信眼泪,譬如扼杀你也有可能是国家意志的举措。
  市场的风险,技术的风险,政策的风险,周边配套的风险,还有那些如同开了挂般的强大对手,这世界的乱舞群魔……
  就是程飞扬的前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