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校对)第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9/536

  所以大家对接下来的教授团队翘首以盼,就连校长都就此开起玩笑。从李明石开始说起和这个科大团队的合作往来历程,再到本身就在会议室外面的休息凳上等到李明石助理从后门出来示意,程燃从前门敲门进入,这就是一个让所有人傻眼的过程。
  张松年揉了揉眉宇,他在之前和到南州的李明石打交道的时候,自知道了程燃和李明石不寻常的关系,这个时候看着他的出现也不意外,只是观其虽神情平静,那份自出现这种场合丝毫不怵的气魄,一看就知道应该是虎父无犬子。
  另一边的李靖平神色如常,更像是似乎早有所知,全程注视着程燃的走入,很多人想在这位大领导脸上捕捉到和他们相同的诧异惊奇之色,最后还是不得不无功而返,依旧是面如刀刻,不改分毫。
  最震动的莫过于科大在场的党政高层,其中几个研究中心的项目负责人心都凉了一大截,一个年轻的学生,科大虽然有24岁的博士生导师,但搜肠刮肚还找不出来一个这么更为年轻的科研人员或讲师。
  只有朱华清和黄培知道这是谁。
  因为一个当初在进校新生典礼上就见过,不去清北的川省状元。
  黄培则是端起面前的茶杯大口吞了茶水,整个过程两个眼睛瞪大如牛眼,鼓突着看着眼前这不科学的一幕。
  他们震动的看着眼前的画面,听到方才李明石讲得和科大的团队合作,然后李明石这个时候又笑了起来表示,“说实话,见到工作室创办人是这么年轻的时候,我大概和你们现在是一个心情,还以为他是某个教授的学生,不方便和我见面……”
  “所以方才我就算说出名字,也没有意义,卖个关子,也想让大家感受下我当时的心情。”
  李明石微笑,“我觉得这就是科大这所大学给我的惊喜,互联网是个新兴事物,是个朝阳产业,未来还有无限可能。而在互联网,乃至IT业的发展历史上,也有很多天才,他们年纪轻轻,就做出了开创性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这些都发生在国外……有时候我也会反思,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当然,我不是说的科研学术上面的人才,这方面的少年天才,科大就能找出很多来。我是说的,是拥有行业敏锐,决策和组织能力天赋的人。”
  “这样的人……很幸运我在科大找到了。”
  ……
  这个评价很高,引得在场的人都翘首而望,之前是对程燃年轻的诧异,现在则是另一种观感,对这个年轻人现在生出的是重新的打量。
  就连黄培都再度看了程燃几眼。
  “光有能力,未必能成为我们考核的标准,”李明石道,“重要的还有人品。我所知道的,因为工作室团队接了我们合作的原因,科大校方也出于好意,担心学生团队在校过早接触商业产生违法问题。所以对他们进行了审查。”
  这回在下方的人群传来一阵低低私语。
  黄培突然觉得坐着不是很舒服,这个时候校党高官朱华清也有意无意的看了他一眼。
  “而在审计过程中,涉及到和我们签了保密合同的部分,团队也维护了契约精神,哪怕可能面临的是校方的施压,甚至记过处分的地步,他们也没有违背约定,所有人都守住了防线。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高尚的品质。”
  在场的人都一阵面面相觑,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个插曲。
  科大都没想到李明石会直接把这件事当着市领导的面说出来。这种事难道不该一团和气才对么。
  而后人们反应过来了,这是CQ在变相表达不满,这也是应该的,毕竟牵扯着深入合作,对学校的考察当然不能是流于表面化的人浮于事,这可不是制度僵化的那些企业,这可是如今新兴野蛮生长的,脉搏最强的互联网企业啊。
  这就是这种企业的执行力吧。
  校长朱华清转向黄培,皱眉,“还有这回事?”
  除了朱华清,此时更多人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很明显,朱华清此时的问询,也就意味着黄培就是管这事的校高层领导。所以在此之前,黄培一直在对这个CQ看中,价值几千万的团队,进行施压胁迫?
  面对那些目光,黄培强撑起笑容,“学校根据管理章程有权监督天行社工作室团队,一度以为他们在一些进出入账目上有所隐瞒另有隐情,主要还是担心商业违规行为……倒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此时的黄培笑得很是别扭,两条法令纹略显僵硬。
  李靖平笑了笑,“黄校长职责所在,担心团队走上歪路,对学校和他们自己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按照规章制度审查,无可厚非。审查可以理解,不过爱之深责之切,以至于操之过急了一点,还没有定性之前,就要记过处分,就算是挥舞大棒子吓唬一下不听话的学生,操作还是粗糙了一点嘛!”
  但黄培的脸“唰!”一下就红了,李靖平这话在这种场合,说得像是开玩笑,但其实未必不是在幽默中连带着批评意见。只是人家说话艺术高,没有直接劈头盖脸而已。
  但做过地方官员的黄培哪还不明白这其中含义。
  黄培烫着脸颊点头,“市长批评的是,我的学生工作还是粗糙了点!至于程燃同学,这件事情是我没有监管到位,我对相关校方人员在对你们审计过程中的过失行为,向你道歉。”
  黄培话音落下,下方在短暂的停滞后,政府方面有人适时鼓起掌来。
  哗哗哗的掌声随即扩大。
  覆盖了整个会场。
  也掩住了那份冷场的尴尬。
  黄培背心微微冒汗再看那个年轻人的时候……他不动如山。
第七十五章
不吐骨头
  一个年纪轻轻就志气不凡的大学生,在校建立了团队,却因为从事商业活动,被学校审查,这看上去有些悲剧,甚至更进一步面临记过退学的逼迫威胁,却也就是坚持保密协议不公开,从而打动互联网公司,特地找到大学寻求合作,引入数千万级资金的合作意向,这是什么,这就是一出现代戏剧。
  若不是因为这上面涉及到科大,在场的人知道绝对可以成为外面媒体最想要最卖座的那种语境格式。
  接着就是市长一番劝勉中夹杂批评,黄培顺势道歉。下方政府班子跟着的秘书最擅长把这种尴尬的场景化险为夷,率先鼓掌带动,瞬间气氛就变成了有则改之的民主评议,在这种氛围下没有人会丢脸,只有开诚布公的坦率。
  科大校方下面的一些人知道黄培其实并不是真的就是碰了市长的软钉子,黄培虽不是眼高于顶那种有几分清高脾气的学者型官员,是搞行政出身,但就算是再遇上县官不如现管,一位在南州根脚没有踩热的副市长,他未必会这样被逼的爽快道歉和检讨。
  至少清楚黄培的人,知道他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近人情之脾气,但绝对不是个软骨头。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黄培会立即转变对程燃之态度?划重点。还是白花花的经费啊!
  合作意向啊,框架啊,还有这框架下面未来科大可以继续引入的模式!
  当着市长面道歉算个什么,这些才是真枪实弹的东西。
  一个高速成长的互联网公司带来的是比南州市给科大一年科研拨款还高的经费投入,黄培要是把手上这个机会从手指缝里漏给除科大以外的南州任何一所高校,他都会被人嘲笑!
  方才调研考察的时候可是了解过了,哪里只有他们科大,人CQ一有在南州落地的计划,南州几所高校都望风而动,虽说科大南州第一的地位不容撼动,可就在南州下面都还有两所综合实力一流水平的大学在死咬追赶,他要面子,人家可以不要面子。
  到时候这点脸面要是挣住了,那么在更大范围的竞争中,就不只是丢脸了。特别是科大那些个老教授老专家,真以为校高层可以为所欲为,这些人嘴里吐出的东西可毒得很,知识分子搞起事来你防不胜防,而且人脉七拐八绕,一会从哪个领导认定他黄培担任科大副校长没干什么好事,这种印象可是插刀子的。
  八千万,从科大嘴边晃一圈再出去,那他这个锅就背定了。
  但问题在于黄培已经表示了低姿态,却发现压根就没有在程燃身上得到他所期望的事情。
  那个年轻人无动于衷,竟然眼底没有半点波动,没有一个副校长的纡尊降贵带来的受宠若惊,被感染,感动,化干戈为玉帛,从而被他纳服的情形。
  相反对方就像是稳坐钓鱼台,手上的渔杆仿佛在等待着更大的渔获。
  你以为你是谁,姜太公?
  黄培无形中觉得……有些棘手,麻烦了起来。
  ……
  “我们预计采取项目委托的模式,产学研各方以项目为载体,以实验室的形式建立起密切联系,但是实验室项目主体委托人由程燃担任,实验室设立于计科院,由所在院系成立管委会进行监督管理。”
  “我方承诺每年实验室研究经费不低于两千万,最少持续四年,经费由项目委托人分配使用,并形成年度计划,报所在院系监督。”
  “程燃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出产成果之后,如果是有形利益,则将50%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给研发团队和转化贡献人,CQ公司获得剩下50%。如果是包括著作权,技术专利,品牌声誉之类的无形利益,同样按照五五原则或者以双方就贡献程度另行商议的比例进行分配。”
  一条条,一项项。
  黄培终于看清楚了,原来是在这里等着的,他开口,“我认为不应该由项目主体委托人负责经费的申领和分配!……程燃年龄尚浅,怎么可以掌握那么大一笔经费的开支,这在此前前所未有。”
  科大方面现在都盯着这笔八千万意向经费,结果经费居然不经过校方,而是由项目委托人程燃负责,岂不是科大方面都要受他钳制,而不是他黄培钳制对方?
  李明石道,“我们会派遣相关专业人士为程燃提供详尽的经费预算制定计划,同时又有管委会负责监督资金的配给,如果黄校长是担心程燃对资金的分配管理出现问题,大可不必,在我们看来,只有项目的委托人能够真正清楚自己团队的研究方向,把控相关细节。”
  “我不是这个意思。”黄培道,转向程燃,目光慈祥,“程燃此前毕竟没有相关项目的研究经验嘛……很容易走弯路,应该再历练历练。”
  李明石道,“互联网是个新兴产业,在这条路上,每一步都是前沿,从来就没有既定的老路可以遵循,如果黄校长担心走弯路,那么任何人来执掌项目,都可能出现弯路,凭借我们此前和团队的合作,我们相信团队,也做好了团队犯错走弯路的准备,毕竟技术成果转化,从来都是需要抱着失败的决心的。这一点上,我们愿意信任选定的成员。”
  黄培心头焦灼,此时外围的校方代表人士,都知道经费的支配权才是最大的权益,黄副校长这居然是再跟一个大一的学生拔河?
  “如果成果收益转化你们和团队五五分配,那么我们科大呢?岂不是没科大什么事了!?”黄培有些火气,程燃拥有掌控项目,分配经费的权力。校方,他这么个副校长,甚至还隔着一层计科院,才拥有监督权,想着足够窝囊。
  而先前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程燃,开了口,“科大的收益可以在团队的贡献转化分成里面分配,可以有百分之十。”
  低低的哗然。
  校长朱华清抱着茶杯再喝了一大口茶。
  黄培则是面色青一阵白一阵,沉声道,“百分之十的占比太低了!成果出不来,谈占比毫无意义。”
  现场都是绷紧了的火药味。
  关系着利益分配,党政一把手朱华清不便发言和程燃争论,黄副校长当然要全面担起这个职责。哪里还顾得上此时周围政府的观瞻。
  而在人们眼中,场面简直就成了程燃这么个青年人,和科大副校长的辩论驳斥。
  这简直是一力在挑战至高权威。
  但他背后站着个李明石,人家就认科大这个团队,简直形成了三角制衡的关系,让人觉得今天这场争执,只怕也是科大行政历史上闻所未闻的了。
  黄培攻击程燃的年轻无经验,导致成果率不高的可能。这样科大就并不划算。
  程燃则是不予其在年龄问题上周旋,“在实验室建立的时候,企业会赞助先进的微机,投入先进的实验设备,中试基地,还有相关软件系统,可以建立一个前沿的信息化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培训使用,这些都是为学校添置的固定资产,都归学校所有。”
  “学校节约了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成本,师生有机会参与前沿技术的设计研发,将会产生一系列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技术方法,实验规范。会有很多有影响因子的论文从这里发表出来,填充科大的论文库……”
  这话蛇打七寸,在场很多校方人士都不由得凛然,确实如此,表面上看程燃的团队相对独立,然而共建实验室是属于计科院的,而这个实验室所提供的资源培训,是能够让科大产生出攻占高地论文的。同时研发成果哪怕是科大只占百分之十,但说出去影响力也是在科大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9/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