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校对)第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36

  ====
  【注:出自毛不易的歌《消愁》】
第五章
岁月诗,永不止
  程燃在厨房里传来轻微的窸窣声中醒转过来,此时天还未亮,大约也是凌晨六点,只是单元楼栋里不知哪家的鸡已经开始鸣晓,厨房里的声音是徐兰起床给程燃弄早饭的动静,把蜂窝煤用煤钳夹入炉子,用手摇鼓风机辅助生火,尽管她手脚已经放的很轻,按以往来说程燃这个时候还根本没有知觉,但重生的程燃,兴许也是上辈子的生活习惯刻印在灵魂里,稍有动静,他也就立即惊醒。
  其实他之前还有一些关于重生不真实余韵的,此时在自己记忆中十几年前的这张床铺上眠觉醒来,他反倒完全接受了这个结果。
  昨晚睡得晚,他隐约听到了父母有争吵。此时一个跟头起身,两下笼好衣服,打开房门出来徐兰还有些意外,“我,我惊醒你了?”印象中儿子还从来没有这么早起床过。
  “没有,妈,我看你做饭。”
  弄得徐兰煎蛋都有些诧异,程燃看到自己母亲眼睛有些浮肿,明显是昨晚哭过的。
  一些事像是潮水一样涌上心头,自己的父亲属于老一辈的工程兵,当年家里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是老大,初中毕业,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应征入伍,后来在军营里自学,考进了军校。
  用当时父亲的话来说,他们当时部队就在煤矿,被子上都是一层煤渣子,根本没法入睡,他就在桌子上点灯看书,就那么硬咬着牙自学通过了军考,算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进入军校后他学习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工程兵团,但后来国家撤销基建工程兵,他转业进了蓉州的国资企业华通公司总部。因为技术上很强,程飞扬还担任了这方面的高管,结果因为对官僚体系那一套不擅长,最终在内部的争斗中被边缘化,程飞扬头上的一位领导倒下,哪怕程飞扬再有能力,也只能被“发配流放”,安排到了山海市这边的分公司,担任技术所所长。所谓的技术所,其实也就是有几十号技术人员的部门。
  后来程飞扬就在这里遇上了程燃的母亲,成了家生了孩子。平心而论,凭借程飞扬的技术能力,还是把分公司搞得有声有色,在山海市曾经也小有名气,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整个臃肿的华通系在市场上都开始逐渐溃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分公司自然也受到波及。
  在国资企业普遍不景气的这个时代,下岗潮也来临了……公司在考量改制分割的问题,现在是生存都成为困难。
  而母亲这边上班的国资饭店,也在和员工商谈买断工龄的问题。
  程燃记忆中的这段时间,父母是经常的争吵,为未来,为各种琐事,为生活的压力,甚至自己还一度成为他们的出气筒,哪怕没错在家里被看不惯也会挨一顿骂。古语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事实上幸福各有精彩,而不幸的人生,才大体都是相同的。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程燃都选择将这段记忆模糊淡化,因为大部分的回忆,都不堪回首,充满前半生的浓烈的挫败和家庭永无宁日的吼闹争吵。
  青春是岁月诗,应该永不止。但在曾经的程燃这里,那就是充满疼痛而伤感的乐章。
  现在的程燃,已经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
  徐兰做好了煎蛋面,程飞扬也起床了,给他从锅里捞了一碗,又给程燃捞了更大的一碗。
  对于程燃的这么早起来,程飞扬也有些意外,“今天星期六,这么早?”
  往日程燃要睡到十一二点邻近中午去了。
  “早点起来复习。把我所落下的东西补起来。”程燃说的是实话,手还残留着昨天李屠夫鞭笞的火辣辣痛感,反倒让击败李屠夫的动力十足。
  在现在的情况下,无论做什么,都不如顺利考上高中,带给父母的幸福和扬眉吐气感强。因为固有的国内应试教育制度,只有好学校才有好未来好人生的惯性思维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其实这也无可厚非,高考已经是这个社会阶层进取极少见公平的渠道了。
  徐兰和程飞扬对视了一眼,似乎程燃的突如其来变化,都让他们有些欣慰。但倒并没有真正在意。因为这种情况,其实不是没有,有时候程燃会因为学校里一些刺激,突然转性,好好学习,但这种劲头往往持续不了多久,最长一个星期,也就原形毕露。
  他们现在,也就把程燃认为是这种偶发性学习热了。
  “爸,听说你们技术所的下属,都愿意跟着你干,公司这边,也是只要你们都同意,就把技术所重组,进行股份制改革,总公司持一部分股权,其他都是技术所员工的,就代替安置了。”
  程飞扬非常矜傲的摆摆手,“大人的事情,小孩别管,你现在好好读书就行了!”
  自己父亲仍然还是这么霸道一言堂。但程燃却很想说自己能不管吗,这可是关系着我切身环境的大事啊……
  九零年代以前,安装电话可是一个不得了的工程,那个时候别说谁家里,就是一个单位装电话,也都是大手笔。就是在之后,动辄一部电话八九千的初装费,也不是普通人家可以负担的。也没办法,程控交换机技术都被外国垄断,瓜分了国内市场,以至于十分昂贵。到了九零年代,国内也已经陆陆续续开始生产得出中端的程控机了,这就大大降低了初装费用,使固定电话进入了千家万户。
  而父亲的公司国资华能企业,就是国内挑起脊梁,最早研制程控机的公司之一,当年很是辉煌,营收上亿元,后来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又加上体制的臃肿,导致是一年不如一年。其实作为一个老技术,经验和嗅觉上,程飞扬已经发现了传统的程控交换机已经落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高容量数字交换机。只是公司固执的走原来的老路,淘汰已经可以说是必然。程飞扬一眼看出了公司的衰落,只可惜人微言轻,根本不足以改变上层的意志。
  在第一线上面,自己父亲早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带人开始往这方面进行研究。他们所研制的“伏龙”高容量交换机理论已经趋近成熟,然而这个关键时刻,公司却顶不下去了,国有资产也要变卖或者另行重组。
  当时公司改制,就给出了技术所要不全部买断工龄下岗,要不自行重组一家公司自负盈亏搏生存的选择。程飞扬原本是要选择后者的。因为他对自己的看法和技术有信心,也不甘心曾经的奋斗和努力成果随着大环境的动荡付之一炬。
  但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他当时的判断呢……答案就是程燃。
  他中考折戟沉沙,没能考上一所好的高中,一中二中自然是不必想了,当时分数差距太大,就是抱着钱,也进不了。为了让他进入市四中就读,家里急需要一笔高价的费用。而这笔钱哪里拿得出来,要去向亲戚借,这对当过兵,一辈子没有求过人,骨子里极傲的父亲来说,他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因此,程飞扬一咬牙,拒绝了手头上一群下属希望他带领大家出来干的请求,选择了买断工龄,拿了那笔可能在未来看起来极其搞笑的三万块钱而已……
  但程燃知道,自己父亲,错过了什么,现在的九零年代,和前世大致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固话普及率极低,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目标规划,是2000年达到百分之六的电话普及率,然而事实上,随着新技术的更新换代,共和国的电话普及率直线拔高,甚至到那个时期已经远远超越了国家信息产业的预测,而再往后的时代变迁,固定电话进入千家万户,又从千家万户消失,代替其出现的只是人们随身的一小块屏幕,科技的进步发展,与魔法无异。
  自己的父亲错过的,不仅仅是一个风口,是当时几百万投入就能媲美国外几十亿研发机器的机遇,潜力巨大的市场,他还为了程燃放弃了梦想,放弃了“伏龙”,折断了自己的翅膀。
  想到这里,看着面前棱角分明,国字脸的男人,程燃心里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他道,“爸,你就选择自己想选择的,走自己的路吧,我会考上高中的!”
  作为重生者,他这句话拥有掷地有声的力量,甚至他都能感觉到自己由内往外发散的强大底气和自信。
  程飞扬点头,伸出一根手指指向程燃,转过来对自己母亲,沉声说,“还是买断工龄好了!留下一笔钱,到时候给他交学费!”
  程燃那就是一头黑线,不是说好了重生者的气场镇得住一切吗?这么不抱希望的态度是怎么回事,喂喂,有没有听我说话啊,作为一名重生者,我不要自尊的啊!
  ……
  ……
第六章
充实的生活
  程燃知道,父亲别看着宽厚,性格爽朗,但实际上,认定的事情,绝不会轻易改变。他是属于那种不光听你说什么,还要看你怎么做的人。根据养育程燃从小到大的大数据判断,程燃就是说得天花乱坠,那也不可能改变他的决定。
  唯一能改变他决策的,让他重回正轨的,就是程燃真正做到的事情,实实在在的结果。这个时候如果自己挣到一笔钱,来缴纳上高中的高价,也未必能改变自己父亲的决定,甚至可能惹出信任危机之类的麻烦。
  所以考上一中,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学习永远都不算晚,前世他过劳死,就是被太多的事务绑在身上,后来连空了看看书充实自己的时间都很少,至于潜心深造,更是奢望。
  所以此时对于学习,程燃充满了一种即怀旧又憧憬,甚至还有对知识的敬畏和虔诚,重生一次的生命,不留遗憾固然很重要,但岁月迁移,有什么让你不悔当年的时光,答案是做有意义的事,或者提升自己。
  他只是想成为一块海绵,孜孜不倦的汲取那些曾经被他忽略了的知识。一丁点,都能让他如在干涸的沙漠里啜一滴露珠。
  先从第一个目标开始,所以吃过饭程燃就在房间里呆着,拿出初中三年的各科资料翻阅。
  后世的程燃虽然没能上极好的大学,但在高中阶段痛定思痛,最后也没被拉太远,进入了一所211大学的非重本专业,因此曾经的基础还是有的,别提工作多年,旅行和涉外的出差,英语这方面已经是驾轻就熟,初中的内容,大多考的是听力,是语法情境的运用,对他而言几乎没有难度。除了一些很死板的句式和口语化有差别,他一时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之外,其他大多一目了然。他手上拿着的其实也是学校发的去年的山海市中考试卷,想看看就以现在的水平去答卷有什么问题。
  结果是没有问题,后面一比对答案,扣了十分,扣分项在一些生僻语法的运用上面。极个别的单词即便他不认识,但也能够通过组合词,结合上下文判断出其含义,因此英语对他的问题就是再细心一点,再做几份卷子,出现过的问题弥补了,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大碍,拿满分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真是一个让人动容的结论啊……
  语文。看了几张卷子,一些生僻字或者读音考到了他,譬如“菡萏”,“毰毸”,“濩落”,“瀺灂”……这些可以通过突袭生僻字考点来提升正确率。成语用法,字词用法,没有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居然是在文言文,还有阅读理解题上面,文言文填空这是实打实的需要死记硬背,差了一个字都不行,程燃丢了很多,现在要再捡起来,也只有提升阅读量。
  至于那些基于散文分析的阅读理解题,才是让程燃头疼,倒不是理解分析一篇文章,而是要问你人家描写一个情境,背后体现什么样的内涵,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寄望乃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古怪联想……
  程燃记得曾经有作家说他的文章被录入语文题中,他自己去做,结果都是错的,自己写的文章还不知道标准答案里作者的思想心境……这种阅读题目,也只能和研习文言文一个策略,那就是多看正确的答案,最后照本宣科应答,没有什么自由发挥余地。
  至于物理和化学,其实初中时期的这两门都不难,物理基本上都是一些和生活现象有关的应用类,大体就是热力学,电阻电压电流这些内容,题目设置的难点多半也是围绕安培定律,电路求滑动变阻器变化电流电压的改变这一类题目。化学考教的是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实验过程,有的有小陷阱,主要考教细心,但这基本上是低级的出题者,高明一点的出题会把实验题融合着各种反应花样的考一遍。从高炉炼铁的置换反应各种附加反应延伸到稀硫酸除锈。
  总体而言,这两科还是在于要对公式定理的熟记,要重新拾起来,以此刻的程燃来面对,其实不难。
  至于数学,公式和定理稍微生疏了一些,但这些都是能够补上来的,而且这个时候数学的考题,大部分都是大纲内的内容,但一部分拉分题,则其实是有超纲的嫌疑,没有办法,这就是区别一些顶尖尖子生的手段。其实以现在数学的主要大纲题而言,忽略掉马虎的因素,很多尖子生几乎可以完全拿满分,这个时候就需要部分题目的出现,以拉开距离。
  这些题目,有的甚至是奥数,以及高中才会学习的内容,这所考的,就是部分学生对于题库的掌握程度,然而对于程燃来说,他是最不怕超纲内容的。高中所学习的数学,虽然很多都忘了,然而有的东西记忆点,始终在那里,触类旁通,很多对他而言不算什么难度。当然这个前提是他还是需要系统的复习一遍。
  也遇上了一些很有趣的数学题目,譬如这道,“为了了解某市老人身体健康情况,随机抽取部分老人进行调查,下列抽取老人方法最合适的是:A.抽取一百名女性老人。B.抽取一百名男性老人。C.抽取公园内一百名老人。D.在城市乡镇选10个点,每个任选五名老人。”
  虽然可能有些忘乎所以,但有些题的确在现在的他看起来觉得可能小孩都能回答……而且这种题真的就在历届中考上面出现。
  至于思想政治,程燃后世接触这些不少,现在看来很多东西也是需要一个回顾捡起来的过程。
  他在总览了一遍初中历届中考习题集之后,制定了一个复习计划。
  英语:基本上不用复习了,每天看一些英语阅读册,有条件,就找些外文报纸看。
  语文:计划四天时间,把最主要的文言文,课本上的著名散文杂文总体梳理一遍。
  物理:五天时间,所有的定理复习。
  化学:五天时间,同样是复习定理,化学方程式,反应合集。
  思想政治:七天时间,死记硬背,有基础,这个时间够了。
  数学:五天时间,主要公式,每天一套中考试卷,查缺补漏。
  另外,早晨起早晨跑,虽然体育分一般都会全过,但程燃的锻炼,却并不是为了成绩,而是珍惜现在这幅年轻的,没有被酒色损害的身体,他要将一切恶习扼杀在萌芽中,健康这个词语,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这是多少财富和地位也换不回来的事物。
  整体下来,大约用不了一个月,他就能将初中的知识,全面的掌握下来了吧。
  一个充实的,前所未有的新生活,就这么拉开序幕……
第七章
少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