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校对)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536

  而聂云带的团队也出了几个嵌入式控制结构的成果专利,如果在微结构上顺利突破境界,有望今年冲刺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结成金丹。
  同时科大的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在这个年代更是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一个窗口,因此引得多方报道,还有多所大学前来参观调研,清华北大方面也来过考察,科大的校企实验室给他们研讨自己和企业共建实验室合作模式提供了范本和诸多管理运作方面的经验。
  所以这个实验室经常上媒体报道也不足为奇,再加上程燃属于实验室的负责人,他不主管项目,但是各项目的进程和方向他都尽在掌握,所以往往有时候面对媒体和前来调研的各方团体,程燃对总体都有清晰的把握,有时候也要出动他来进行解说。
  光是这样都已经足以让人感觉到诧异了,要是外界知道实验室的团队各研究方向都有他参与制定,恐怕还不知道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惊世骇俗。
  方向是一个项目极为重要的前置环节,一个项目的主攻方向,甚至决定这个项目的成败。这不是拍板就来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数据论证和技术支撑。
  有的人觉得有时候那是一种直觉,但这种直觉恰恰是在经过了大量知识积累才能灵感乍放。
  要说一个大一学生了解各项目进程方向都已经足够给予一个天才的评价了。本来科大天才不少,再加上程燃状元身份,倒也还是能受着。
  但如果说可以决定科研方向,那可能会直接被划为怪物,作妖的范畴。
  也是屡次给外界讲解实验室各项目进程这种行为,干脆让媒体盯上了他,所以这回黄培让他看的也是前几天记者过来专门对他这么一个实验室里“统筹人”的采访。
  这种采访无伤大雅,专业性太强,在广泛社会中引不起什么讨论,不比李明石那种热度,影响不到平时生活,只可能会在学术圈里受到关注,所以程燃也就接受了采访,说的无非也是对计算机领域浓厚的兴趣让他参与到各个团队的进程研究中,团队的各位老师专家也愿意跟他交流,才会让他这方面懂得多,不代表专业知识厉害,只是知道大家在干什么罢了,很是谦虚。
  当然关于他现在掌控着实验室资金流向,实际上他就是这个实验室幕后负责人这种事情,科大不会对外讲,他自然也不会说。
  黄副校长那平时就常在学校庆典活动的话筒里出现,还是很具辨识度的声音在那边兀自笑,“我还是觉得你采访中的这一条:‘还因为临时考察的讲解任务,经常因此耽搁了课程被专业老师时常批评……’这段,还是修改一下好了……”
  “毕竟还是南州的大报纸,这么写出来不太好看……而且你还是在为咱们科大做贡献嘛,有时候课程上面的缺失还是情有可原,相信相关教师还是会酌情予以宽容的,这点你放心,我们科大从来讲究科学管理,具体事件具体分析,我会跟你老师沟通的……”
  那边站在那里的杨牧一行,都目光略滞,面如千年风化的石壁。
  平时铁面铁脸,出现点校风校纪问题首先上纲上线的黄培黄副书记大副校长啊……
  彩虹屁这样拍的?
第九十七章
穷途
  微电子院。陈越办公室。
  陈越正打着电话,拿着话筒微笑,“周厅长你也是知道的,现在的前沿技术研发,想要往前走,就不能条条框框划定死,不能放手做,即便有能力,也会被缚住手脚……
  我们前期准备就非常的下力气,光是我返聘的我那些美国同学组成的Alpha团队,就要有能把人留下的付出吧,虽然这付出比美国方面给他们开的工资,低了太多了啊……我那些朋友同学,都是看我的面子……还有确实想为国家做点事……光靠立项上面的资金,后续不拨,我们弄不动啊……”
  “是,是……国家上面是拨了款的,但你知道款项也很有限,而且整个课题分支子课题也很多,这些都要南州市里给予支持……”
  电话那头传来隐约的声音,“张松年搞出的模式……后面是李靖平在推动的……不是我不配合你们,我也希望我们南州出几个重大项目成果,但是没有可操作空间,李市在这上面抓得很严,给你们评估的专家组那边也不好通融,不光是你们科大的,还有清华的赵同光,人家是很笃定,你们课题组的二号项目软核虽然成形了设计实现,不过核心技术却还是参考美国一款方案的,本质上还是没有达成二期经费投放的要求……”
  等这通和南州科技厅的电话结束,陈越坐在原地,神色凝重。
  进门向他来汇报的张鑫俞更是心头绷着一根弦,只敢上前把东西搁对方桌面上,道,“院长,你让我做得核销,已经做完了……”
  陈越点点头,让他放着。
  张鑫俞出门来,后面有其他的分属不同子课题的人在等着他出来,然后把其他资料交给陈越。
  就像是觐见太上皇。
  张鑫俞现在是有这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现在再来想着当初他出卖了出走的聂云,人现在已经是科大和CQ共建实验室的集成电路设计团队的主导了,就在这段时间就有两篇论文问世,虽然说不是在顶级影响力期刊上发表,但这也代表着他正处于一个上升通道。
  这让以出卖聂云换来在陈越团队序列更进的张鑫俞感觉完全不是滋味,是的,有些事是不好说的,也是不能说的……就像是他确实赢得了陈越的信任,陈越也让他接手了……现在在做的事情。
  张鑫俞不笨,就算他不明白其中一些个奥秘隐晦,但他很清楚,现在他手上做得那些来自于一家事实上只有注册没有任何业务的科技公司上面所走的合同账目,列支,所核销的国家经费,都是不能说,不敢说的事情。
  而且就算是帮陈越沾手了这上面的事情,他也仍然不属于核心,陈越手头上有好几个他这样的人,分别属于不同的课题领域……
  而这些比起那些外围的研究者来说,可能稍微要好一些,至少张鑫俞现在就能用陈越的名义,拿到不少好处和得到很多地位上的尊重,不久前就有个女学生因此给他上了手,换以前哪有这样的机会?
  然而他仍然心知肚明自己在心思深沉的陈越那里并未进入真正核心。
  陈越那边真正受信任具有核心地位的,是他那几个从美国聘用回来的人员,被叫做“Alpha团队”,负责陈越课题中的核心研发,而他们所接触的那些技术内容,都是他们这些外围所不能触碰的。
  现在的问题是南州市的政策变了,再不是立项就给全部的经费,还有项中审查,项目要分批次获取经费。陈越现在的经费来源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划拨的重点项目经费,这还是直接立项后就整体拨款的,只是这上面的经费调用需要发票开销所支撑才能冲账。其次就是以前弹性最大的,南州的科技扶持经费,这笔经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版块,设计陈越的大课题下面十几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经费有的在百万,有的在几百万之多,在陈越的关系网和行政能力上面,能在这上面陆续拿到的经费也是很高的。
  但眼下随着南州的政策改革,这一块就出了问题。
  差不多半数以上的子课题,现在经费二次划拨都发生了阻滞。
  张鑫俞觉得最近都不敢出现在陈越的面前,很担心一个不留神,就触怒了陈越逆鳞。
  更让张鑫俞不敢想的是另一个可能。
  如果陈越的所谓科研只是镜中月水中花,最后破灭了,那么陈越这个级别的存在如果倒下,那么他们这些树下的猢狲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他现在真的有些觉得恐慌了。
  再看聂云,身处校企共建实验室,不高调但是却在稳步推进的研发进程,他承认他嫉妒他,嫉妒他的能力,嫉妒他在离开了陈越之后,居然这么快就能在有贵人支持下自己带领出一个团队。
  当初面对着和聂云决裂,张鑫俞面有歉意但却并不会多在意在他看来像是流浪犬的聂云,然而现在这一刻,他真的感觉到后悔了。
  ……
  陈越在科技厅那边得不到准确的结果后,又跟黄培谈了话,本意是打算以黄培出面,以科大的影响力疏通专家组那边,不就是一些签字费的事情。
  再给黄培的话语中,陈越语气还是有些激昂,“真是胡闹,这些人,只知道一拍脑袋就下政策……在一些前沿领域,是没有办法准确预判到哪个环节哪个资金量的,如果还要项目人为前期垫资筹款来研究,把经历投入到如何去揽钱上面,那好好一个项目,最后可能都得黄了!”
  “我看南州的行政层面就非常的乱来……他们这么搞,是要出问题的……我要是联系到他们的主管领导,我是要意见的……”
  这是陈越难得在黄培面前,表现出这种心头的真实怒意。
  然而他随即也能感受到黄培的冷意,“陈院长,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可你要让科大想办法,现在科大也没办法,人机构的专家给出评估意见都是备了案的,要二次验收科大出了面,后续如果出了问题,是要追溯责任的……”
  陈越明白了,此前黄培扶持他们微电子院。而现在,他换注押宝了。
  这都是那个共建实验室搞出来的事情。而究其根本,竟然只是那个叫程燃的创立了个学生协会社团!
  很好……
  这是把人逼到了绝路了。
  那就不要怪我了。
  ……
  在科大外面的一间饭店包厢里面,陈越和人见了面,那是个面容瘦削的年轻研究员,环视陈越选的这个豪华酒店的餐厅包间,把手上的资料交过去,但手还在兀自有些发抖,拿旁边的水喝了口,道,“这是最后一期的技术资料了……只剩测验,验证,甚至最后流片的工作……当然这个过程还有一大段时间……”
  陈越点点头,“你做的很好。”
  “我的那些……”
  “你放心,我会遵守承诺。”
  陈越的车径直去往了科大微电子院的实验室,在那里,整个被通知的Alpha团队所有人都已经到了。
  陈越把手上的资料放在了他们的面前。
  “结合前几期的信息,尽快完成最后的验证……你们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我相信你们在现成的信息面前,没道理比他们更慢……我们尽快把成果拿出来,就可以率先发布了……”
第九十八章
炸毛
  湾岛。
  作为长安会会长率队前来湾岛开庆祝会的柳高,得到那个确切消息后,关在酒店的套房里面,愤怒的拨着电话,“说白了,那是人家给他们机会,他姓李的都不把握,李韵到底是想要做什么,摆在面前事情,双方的股权置换,这就能让两家人更进一步,换算下来,李韵能够从中得到的股份价值还要更多,人家摆明让她占便宜,有便宜她居然还不占,她终止了股权互持的提案,这是要造反!这是李韵要造反!”
  柳高踱步走来走去,与之相对隔壁这家湾岛最著名酒店昂贵的顶层套房内,长安会成员富豪和经纪公司找来的湾岛名媛小模作陪的赌局正如火如荼。
  一力主导这种商业利益人情交换经济密会的柳高,显然现在已经无暇顾及这么个活色生香的场面,此时正大发雷霆。
  “不,李韵再大胆,晾她也不敢一意孤行,这事如果没有李靖平的点头,李韵她不可能这么做……”坐在沙发上揉着头发,柳高对电话里破口大骂,“不识好歹!我以前说李家人是白眼狼,这个评价真是给他们差不了多少!”
  “我为什么不冒火,明明就是两全其美的事,这是陆家人那边的表态,牵一发而动全身,意味着人家出具了一个共识,定下了未来的方向,结果李韵拒绝这种换血,那就是在阻挠融合!李家人……就是姜家的绊脚石!”
  柳高有理由怒火中烧,因为他实际是李家在经济上后盾的李韵,和陆家人这边经济融合的牵头人,实际上这是一个互信仪式。
  李韵把旗下公司的部分股权拿出来,置换成陆家公司的股权,双方以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意味着缔结真正的联盟。
  而且一旦事成柳高从中还能得到陆家许诺的诸多好处,结果没有想到李韵最后否决了双方主要公司的股份互持,相反只丢了不痛不痒的一些外围公司出来应付,任谁看上去都知道这是诚意欠奉,直接透露出来的信号就是显然对人家的格局走向的看空。
  那么也就意味着双方之间甚至也没可能走向构建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同盟这一步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不光是这场李家和陆家股权互持过程中柳高可能拿到手的利益打水漂,甚至直接关系着柳高一直以来对家里上下潜移默化所做的工作努力的白费。
  柳高盛怒之余,更是感觉到了强烈的威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