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校对)第5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9/536

  但总体还是有一种期待的,像是看到俞晓在官网上到八强,或者到四强的位置。那差不多就已经是可以想象的极限了,往后大家倒是没怎么想过,毕竟俞晓从小到大也不是一个能扛鼎的人。
  不过到头来俞晓也是进了八强。亚联官网之后的推广就没那么用心了,毕竟这时候也不是什么大公司,人力资源有限,都是以新闻播报的程度发上这么一条。
  十一月的时候,皇城争霸战落下帷幕,谢飞白打来电话,因为这段时间开始之前俞晓都一直有跟程燃联系,汇报他的状态,两人有时还讨论起技战术战法之类,程燃虽说有两世灵魂,但说实话游戏没怎么玩,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就没有那个条件,自然不能如一般人那样有自由充分的大学生活,而到了现在俞晓这种国家队水平,一切先知的什么战法都没大用了,人平均每天开打的局数都让正常人咂舌,什么样的战术战法都演练过遇到过了,问题就在于真正比赛的时候猜准对手思路。
  按理说是比赛结束的时间,却是谢飞白来的电话,“中国总决赛综合实力前三才有资格前往韩国参加星际项目比赛,俞晓第四名,看来去不了韩国了。”
  这事公开来后让认识俞晓的也关注的一群人都感到惋惜。
  众人在Q群里安慰他,俞晓没回复。打电话过去没人接。
  最后只接了程燃电话,俞晓说不后悔,真的,能够见到以前听闻中的各路大神,最后竟然还能大家一起比赛,这本就好像梦一样,到最后没能走下去,但大部分人不就是这样的么。
  四强已经很厉害了,尽管可能过几年,没有人认识他这个四强姓谁名甚了,至少这段经历很有意义,就像是老子认识你程燃一样,能吹一辈子。
  ……
  俞晓收拾东西,准备打道回家的当口,教练让他多留几天,因为前往韩国的签证还没全部办下来,保险起见。最后果然出了差池,第三个选手签证出现了问题,补办已经来不及,俞晓替补上阵,取得去韩国比赛的资格。
  韩国汉城将汇集37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名选手。
  俞晓也就成了其中之一。
  十二月中旬,程燃从科大请假,和程齐作为联众代表前往了韩国,而谢飞白也跟着一起了。
  中国队在汉城参加的星际项目,在个人赛上面是不占优势的,拿项目冠军不太可能,大家到场才发现WCG还有星际双打的项目,赶忙给俞晓和另一位叫“阿迪”的选手报了名,两人在京城就相互配合,有相当的经验,22项目临时上阵,他们俩最合适。
  星际个人项目上,中国队方面接连失利,最好的成绩也都是排不上名次,俞晓在对阵一个美国选手“DHLII”的时候就失利了,后面这位美国选手又在八强赛被打败。
  但是2V2项目上却是出乎意料的胶着。
  一直蹒蹒跚珊的打到金字塔顶端的总决赛。
  本来这个赛事上联众方面是派副总任齐去的,只是因为程燃要前去给俞晓助阵,程齐也就一并随同了。
  一行人到场,汉城的WCG馆区以程燃的目光来看当然和后世没法比,这个时代真是略显简陋。然而那种紧张,炫目,热烈的气氛,却是无论哪个时期都是一样的。
  程齐拒绝了主办方给他一些个特殊待遇,某些项目场次作为颁奖嘉宾,或者说开场前致词,都一并推拒了,这里还是三星和韩国政府的主场,中国的协办单位其实都是凑个人气,就像是联众下辖的亚联游戏,也就是负担在中国区比赛的费用,汉城参赛,选手食宿所有开支,都是三星电子一并包揽,财大气粗。这就是彼时三星准备以国际巨头进军世界市场而必要的全球行销,和伏龙在各地大搞建设的战略倒是不同。
  没有参与一切商业活动的程齐也就跟程燃谢飞白在那两天随意的逛场馆,看有四个项目的中国队比赛,吃不合口味的韩国小吃食物,到的俞晓比赛当天。
  星际2v2总决赛,俞晓“Skykill”,和“阿迪”所代表的中国队,打德国队著名的两位世界级高手“基摩人”和“鱼泡眼”。
  那真真是一场激烈的比赛对决。双方激烈程度一度逼到2比2平。
  毕竟场馆不大,但现场数千观众业已全部沸腾,无数人对这白热化的比赛欢呼呐喊。
  到最激烈时,程燃也都离坐,和谢飞白,程齐一起挥拳,不能堕了气势啊。
  比赛最终在一场平推中结束,中国队冠军。
  那一瞬间,全场掌声雷动。
  程燃看到座位上已经几近虚脱的俞晓和他的队友,脱了耳机,望着四面八方的掌声呐喊,看得出还处于懵逼状态的一脸空白。
  中国队冠军。
  俞晓——第一届WCG星际双打冠军!
  俞晓在领奖台前拍下了一张照片,是程燃拍的,那是两个人站在主持人台前,背后是“THE
1st
WORLD……”背景幕台,两个人一左一右牵着一面五星红旗,俞晓叉着腿,很霸气的站在那里,但姿势不太雅观,另一只手举着国旗一角,肩膀耸着,在努力的举臂。后来据俞晓说,脑袋一片空白,还没从拿到冠军的信息中缓过气来。
  奖金6000美金。俞晓分了一半,拿到了3000,25000人民币。
  回国后的俞晓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中央五台体育频道已经开始关注电子竞技,不久之后五套会在下午五六点这个时间段播出专门关于电子竞技的节目,也就是说那时候就能像是后世看直播一样看到电视上播放的星际和各项目比赛讲解,中央五台采访了俞晓。
  蓉城本地报纸上都在报道俞晓的事迹,街坊邻居拿他的事迹鼓励小孩子,亲戚朋友则到处赞誉。就连伏龙大院里,大家说起俞晓都竖起大拇指。本来不读书停课跑去打游戏的大反派瞬间成了正面人物。
  俞晓在接受了采访后找到程燃,这小子表情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得意,“我二十岁了。还记得小时候咱们两个打赌吗?”
  程燃愣,“打什么赌?”
  “就是赌你我二十岁的时候,谁会功成名就更有名……”这小子对他比了个“耶!”的手势,一脸的揶揄,“现在好像,哥们儿我先行一步了。”
  程燃哭笑不得,“滚蛋,能耐成这样,兵站!”
  程燃看上去像是在说星际游戏里人族造海军陆战队的建筑。但这句话化用过来是只有两个人听得懂的“边儿站!”
  俞晓哈哈一指,“基地!”这就是指游戏的大本营建筑了。
  两个人一唱一和,插科打诨,有如曾经少年。
  只是俞晓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话,还是说的太早了些。
  2002年,春季。
  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一则重大研究领域突破的讯息。
  惊动了中国相关业界。
  科大高新大厦,芯片研发中心。
  陈越“国芯一号”……
  横空出世!
第一百零二章
风暴
  科大高新大厦。陈越办公室。
  陈越手下Alpha团队的王文,低声汇报,“工程样片已经流出来了,而且根据处理器的架构,联系到的ARM那边,他们同意授权我们使用处理器硬核,只是目前谈判的结果是仅限于大学计划授权,也就是说仅限于在大学IC领域进行研究教学,如果要应用商业领域,还需要商业授权,这就很难谈了,而且价格会呈指数级提升。”
  陈越道,“这个暂时不成问题,有个大学教学授权就够了,后续再来慢慢谈,我估计他们那边,也是这么来的……”
  ARM公司还暂时鞭长莫及,放在南州这块地界出现的事务,芯片有个初期的授权堵悠悠之口就够了,因为一旦他们的芯片发布,基于什么架构来的肯定是瞒不住的,你用了ARM架构,那么自然就需要有授权,他们先谈下一个授权,至于基于这个授权进行具体细节的操作,料来ARM公司也无暇他顾。
  王文点头,“是,正是因为MIPS生态碎片化的前车之鉴,ARM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所以对授权限制就很严格,一般的授权,合作伙伴可以参于指令集的制定,但禁止私下修改,只能贡献自己设计的新指令,但是否能添加到指令集里面,则由ARM协商决定。但我知道一些企业宣称可以扩展ARM指令集,就是私下添加了新指令,但只供专用的系统使用,不影响ARM生态,大概也是可以的,ARM也不会就此来找麻烦,不威胁他们生态,他们大概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就是唯一的一个问题。工程样片到手了,但是我们测试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功能无法实现……很多调试的IP接口并没有开放,所以能干的事情并不多……”
  王文话到于此便适时住嘴,源代码的来源是整个芯片研发中心参与者心照不宣的禁区,所以当然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流出来的工程样片,很多功能无法实现,会有那么多的缺陷。
  “我们是这样,那边也同样是如此,而且按照现行的情况来看,他们源码还没有形成工程样片。我们要更快一步。”陈越道。依据微电子院这个芯片研究中心的设备和聘请的这些Alpha团队,他陈越天然就比聂云那个团队有更多的资源,国外的,国内的,甚至就连工程流片,他们也都在第一时间拿到。
  “工程样片出现的问题,后续再来调整。现在是我们要赶上863计划,就以现有的功能和样片,可以进行成果发布了。”
  陈越抬起头来,看着窗外,“阵地只有一个……谁先占住,后面的人就只有下山一条路。”
  ……
  2月,素有南州政府宾馆之称的锦江宾馆礼堂,金碧辉煌的会场,一场南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持,邀请了国家科技部,政府,科技界教育界人士的“国芯一号”中国首款自主研发高端嵌入式芯片新闻发布会在场召开。
  会场到场的其实多数是已经提前得到了相关消息,甚至已经经过了一番内部博弈之后,前来接受荣誉落地的相关人物。
  同时到场检验的专家组,基本也是此类情况。
  国芯一号通过相关的专家组检验发布。
  用当时在场的无数记者口吻来说——算是“横空出世!”
  各个主流报刊媒体相继报道这场南州平地卷起的旋风。
  《中国科技报》报道:“……这款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诞生,意味着在相关领域,进口芯片一统天下的格局将被打破,我国将在相关嵌入式芯片登上国际竞争舞台,这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首都日报》报道,“……普通市民未来将可在信息家电领域享受到嵌入式“中国芯”的好处,首先在手机,MP3,数码相机,变频空调和掌上电脑领域,采用国产芯片的设备会更便宜了,其次还可能节省电费!产品耗电量会下降一半……据悉,明年国芯一号还将实现集成度更高,带动录像+CD机等复合产品的开发……”
  “《国芯一号生逢其时!》”
  “《国芯一号,IC时代的弄潮儿。》”
  “……”
  新闻和赞誉雪片般出现在报纸杂志之上。
  和所有科技向产生突破的重大报道相同,与国芯一号相关的都随之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场面,科大瞬间进入人们视野,再度引领一时之风头。
  南州成为龙兴之地,再度证明了IC产业园在南州落地的必要和重要性,和IC相关的课题产业迅速在新闻中展开连续报道,有的甚至达到了密集科普的地步。
  科技界在因为这个消息振奋,而媒体也随之放大这种振奋,带动全民的热情,同时为国家正在进行的产业政策普及知识点,掀起产业突围的民众关注度。
  很多普通人可能此前从未听过IC是什么东西,但自从身边的二大爷三舅妈都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家对半导体,集成电路这个东西大致就有了印象。
  那是现代社会的心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9/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