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424

  仿佛万马奔腾的声音自黑暗中不断传来,那是万马奔腾时才会出现的声音,忽必烈面色突然一变,宋人何时有了如此规模的骑兵?而且就算真的有,又怎么可能全部集中到这里?
  心中突然生出一股不妥,难言的危机感和不祥的预感自心头闪过,胯下战马的不安更强烈了,哪怕忽必烈不断安抚,也无济于事,不只是他,周围,所有蒙古骑士的战马都开始不安的躁动起来,哪怕马上骑士如何拼命抽打,也无法镇定下来,原本整齐的阵型开始散乱。
  “轰隆隆~”
  声音变得更近了,忽必烈突然发现,襄阳城头的人开始从城头撤离,原本灯火通明的火光也开始消失,天地仿佛变得漆黑一片,再远的地方,似乎有东西朝这边席卷过来。
  “轰隆~”
  地面开始摇晃,那席卷而来的东西撞击在襄阳城的城墙之上,整个天地都开始摇晃,空气中在这一刻,突然被潮湿的水汽所填满,忽必烈和阿术同时勃然变色,眼中露出深深地惊骇。
  “撤退!撤退!”竭斯底里的怒吼声中,忽必烈率先调转马头,这一刻,再也顾不上对战马的热爱,疯狂的用手中的马鞭抽打着战马。
  可惜,时间已经太晚,黑暗中人类的视线无法看到太远,加上蒙古战士大都来自北方,他们见过草原的广博,见过沙漠的无际,但长江的汹涌,大海浩瀚于他们而言,却太过遥远,当发现不妥的时候,却为时已晚。
  那接天连地的浩瀚大水,带着毁天灭地的气势席卷而至,忽必烈自信可以阻挡天下任何雄师的军营,在呼吸之间,被这毁天灭地的大水所吞噬,哪怕是骁勇善战,纵横天下无敌的蒙古雄师,在这大自然的天威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
  “怎么可能!?”一波浪潮之后,忽必烈在金轮法王高绝的轻功相助之下,被带到一座小山岗之下,怔怔的看着被大水席卷的干干静静的大营,足以横行天下,无惧任何敌人的二十万蒙古雄师,竟在顷刻之间,荡然无存,片刻之后,忽必烈猛地发出一声惨叫,仰天喷出一口鲜血,无力的瘫倒在地。
第七十二章
反攻
  襄阳城头,李轩、郭靖并肩而立,身后是襄阳城各级守将以及一众武林人士,就连即将临盆的黄蓉,此刻也拖着大肚子在小龙女的搀扶下走上城墙,黎明的阳光驱散了黑暗的笼罩,但此刻的襄阳城外,已经化作一片泽国,襄阳城的四座大门,早在昨夜就已经被早已备好的沙石堵死,虽然洪水滔天,但襄阳城内,却是安如泰山,甚至城中的百姓,都不知道昨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大水已经退去,昨日还森然有序的军营,此刻已经消失在视线之中,甚至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让人难以想象,就在昨日,这里还驻扎着二十万精锐大军,苦战数月,压的整个襄阳城一堵喘不过气来的蒙古大军,竟在一夜间化为泡影,那种巨大的落差感,一时间,让人如坠梦幻,有种极度不真切的感受。
  “那些战马真是可惜了。”拍了拍结实的墙垛,李轩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若非这次蒙古大军声势太过浩大,他倒是不想用如此极端的法子,冷兵器时代,战马可是宝贵的资源。
  “只有战马吗?”郭靖以及一干武林豪杰乃至襄阳守将的面庞狠狠地抽搐了几下,二十万蒙古大军,便是如今蒙古已经威震天下,囊括四海,二十万精锐的损失也足以让蒙古大伤元气,短时间内恐怕已经无力南下。
  也怪不得郭靖等人,大宋腐朽已久,莫说大胜,近百年来,在与外族的战斗中,已经很少有过胜仗,距离最近的,恐怕也只能追溯到昔日抗金名将岳武穆了,眼前一战,可说是有宋一朝三百多年以来,在对外族入侵的战争中一场辉煌的胜利,但此刻听来,仿佛还有些不满足。
  “王爷,蒙古大军已经覆灭,忽必烈此刻恐怕已身死,蒙古遭此大厄,必定元气大伤,我大宋,至少未来二十年内,不必担心蒙古南侵的问题了。”黄蓉脸上挂着笑容,蒙古经此一役,短时间内怕是无力再南侵,她们夫妻,也可以享受自己的田园生活,不必再管这天下大事。
  “二十年吗?”李轩脸上泛起一抹冷笑,果然,被人打压的久了,人类骨子里那股侵略的本能也被压抑了。
  “可惜,忽必烈还未死!”目光看向远方,李轩淡淡的摇头道,忽必烈乃蒙古真正意义上的开国君主,以蒙古如今鼎盛的国力,身为开国君主,又怎么可能没有丝毫龙气,若忽必烈身死,自己的龙气也该有所增长才对,但此刻,体内龙气虽因此影响天下格局的一战翻腾不休,却并未出现膨胀式的增长,以一位开国君王的龙气而言,就算不让自己龙气再度突破,也不该如此微薄才对。
  “王爷何以如此确定?”黄蓉有些不解的看相李轩。
  “因为我知道。”李轩淡然一笑,朗声道:“鸣炮,唐俊、罗峰即刻出战,命令水师,速速追杀残存的蒙古士兵,一个不留,全部格杀,不得有误!”
  “王爷……”郭靖张了张嘴,毕竟跟蒙古,有那么一份香火情存在,保家卫国,自是义不容辞,但若要他亲手去屠戮,却是不愿。
  “郭兄!”李轩扭头,看向一脸挣扎的郭靖,叹口气,拍拍郭靖的肩膀道:“此战,本王亲自督战,郭兄和一众义士此次协助御守襄阳,此份功德和恩情,李轩铭记于心,此战已了,大家可以先回城歇息,我知郭兄想说什么,只是此事关乎国运,或许在郭兄看来,能够保我汉民二十年,已是难得,但于我而言,却不想看着我汉家江山,就此沦为胡人牧场!”
  “这……”听着李轩斩钉截铁的话语,郭靖有心劝阻,但到嘴的话,此刻却感觉有些苍白,他本就不是善于言辞之辈,此刻被李轩一阵抢白,却是想不出理由来反驳。
  “靖哥哥,王爷的话,也有道理,此事,你就莫要再管了。”黄蓉微笑着拉了拉郭靖的衣袖,她是个自私的人,家国天下那些事,在她看来,离自己太遥远,若非郭靖,她是绝不可能去过问襄阳之事的,如今襄阳大势已定,此刻的她,只想尽快跟自己的丈夫,儿女回到桃花岛,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日子,至于天下大势,从这一刻起,跟他们已经再无关系。
  “王爷,未得调令,贸然出兵,朝廷那里,恐怕不好交代。”说话的,是一名原襄阳守将,明教宋承宪,当初并未跟着吕文焕等人一起罢职,本身也有足够的能力,此刻却是一脸忧心的道。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放心,若朝廷真的怪罪下来,此事便由本王一人承担吧!”深深地看了对方一眼,李轩目光扫向一干襄阳将士,朗声道:“众将士,我知道,未得朝廷调令,亲启战端,不合法令,但今日,我想问问诸位,蒙古人占我河山,戮我汉人,身为军人,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原本属于我们的土地上,杀戮我们的同胞,如同玩物一般,玩弄虐杀我们的女人,而我们,却只能窝囊的站在这里看着他们肆意践踏我们的尊严。”
  “今天,我,李轩,就要抗命一回,用手中的兵器,去拿回我们失去的尊严,此事,有违朝廷法令,不愿意走的,本王绝不为难,愿意走的,以后便是我李轩的兄弟,开城!”
  “哗啦啦~”整齐的脚步声中,宋承宪突然发现世界变了,只因为李轩一句话,满城将士几乎全部站在了李轩的身后,置朝廷法令于不顾。
  宋承宪面色有些难看,摸了摸怀中的令牌,他在襄阳,虽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城尉,但暗中,却还有一层身份,乃是朝廷的督军,也就是朝廷安插在襄阳城的眼线,一旦军情有变,可随时亮明身份,地位等同于钦差,夺取军权,不止是他,就是当初随吕文焕一起罢工的将官之中也有几名,地位不等,但暗中却都有联络。
  只是此刻,宋承宪却有一种感觉,就算他此刻亮明督军的身份,也未必会有什么用,就算他此刻真的亮明身份,夺取军权,宋承宪相信,不用李轩动手,暗地里就会有大批的弩箭把他射成筛子,事后,只要装作不知,以烈士报备上去,没有证据,朝廷又怎么可能为了他一个毫无实权的督军去得罪威震一方的诸侯?
  眼下随着这场大胜,李轩在襄阳城的威望已经达到一个巅峰,就像人家自己说的那样,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算他此刻有虎符在手,但军心所向,李轩此刻俨然已经成了襄阳守军的军魂,哪怕没有虎符,一声令下,也能号令军队,虎符对他而言,形同虚设。
  感叹着对方的手段,宋承宪却没有头脑发热的跟上去,这襄阳城,还是需要有人来守的,在大宋眼下腐朽奢靡的官场中,宋承宪算是比较务实的一类,不过眼下来说,蒙古大军已经泯灭在那一场洪水之中,所为防务,也不过是清理一下战争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而已。
  襄阳守军几乎被李轩一口气全部带走,留下来的,也只有几百个老弱病残,不愿意再继续上战场拼命的,偌大襄阳城,一下子变得空旷起来,就连那些平日里桀骜不驯的武林人士,此刻也跟着李轩出城了。
  “郭大侠,当初那帮人把你给赶出来,如今怕是要巴巴的来求您了。”回头,看着一脸纠结的郭靖,宋承宪笑了笑道。
  “宋将军说笑了。”郭靖苦笑着摇摇头,回头招呼留下来的武林人士,却发现已经少了一大半,有些愕然的看着在小龙女搀扶下的黄蓉道:“蓉儿,大小武他们呢?”
  黄蓉闻言不禁苦笑一声:“已经跟着王爷一起出城了,若不是我看的紧,恐怕就连芙儿这丫头,都得被这位王爷给拐跑。”
  “娘!”郭芙倒不是被李轩那阵言语说动,只是单纯的想要去凑热闹,此刻闻言,忍不住有些不满的娇嗔道。
  “真是胡闹!”郭靖虎着脸,发泄般的吼了一声。
  “靖哥哥,这里风大,我们先回去吧。”黄蓉微微一笑,也不劝阻,她知道,郭靖这是在发泄。
  “嗯。”心情有些低落,不过目光触及妻子那已经高高隆起的小腹,眼神也变得温柔起来,点点头后,暂时将心头的烦闷抛开,陪着妻子王城内走去。
  “郭大侠,郭夫人,我也该告辞了。”小龙女站在城墙上,目光扫过已经远去的大军,回头,就那么云淡风轻的说道,语气有些冷漠。
  “龙姑娘不向王爷告辞吗?”黄蓉回头,看向小龙女,这段时间,她跟小龙女有过几次长谈,对方和过儿之间已经产生了朦胧的情愫,只是这屡情愫并未释放出来,而黄蓉,也不想让这情愫释放出来。
  “不了。”小龙女摇了摇头,向两人点点头之后,飘然离去。
  黄蓉张了张嘴,想要劝阻,在她看来,小龙女和杨过确实不合适,只是如今,她身孕在身,却是没有太多精力去管杨过的事情,最终也只能叹口气,该说的已经说了,剩下的,也只能任其自然了。
第七十三章
李代桃僵,名将陨落
  襄阳城外,五十里处,水势到了这里已经渐渐停歇下来,荒野之中,尸横遍野,人的、马的,还有一些没来得及进城的百姓,也遭了灾,哪怕李轩事先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将周围的住户迁入村庄,但在这个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几个月的时间,想要完全杜绝伤亡,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襄阳城外,大片的庄田也毁在洪水之中,若无相应措施,今年的冬季,襄阳城恐怕就要饿殍满地了。
  泥泞的道路上,一队人马狼狈的自一处山岗中飞奔而出,紧随其后的却是一波箭雨,几名走在后方的蒙古战士瞬间被密集的箭雨钉死在地面上。
  “王爷快走!”尹克西、尼摩星和潇湘子簇拥着一名一身名贵裘衣的男子没有停留,带着残存的蒙古战士继续飞奔。
  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几人脸上,都浮现起绝望的神色,昨夜的大水,或许可以找到残存的幸存者,但战马,在那样的洪水中,却是断无可能留下,哪怕生还的,也早已自己跑掉,此刻出现大规模的骑兵,绝不可能是自己人。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哪怕是尹克西三人自负武功高强,此刻,面对这样的形势,也不禁心生绝望。
  “上山坡!”一身贵气的男子目光扫过周围复杂的地形,双眉一扬,以蒙古语沉声道。
  “是!”一众蒙古战士轰然应诺,随着男子呼啦啦一阵跑上一座荒丘,即便此刻山穷水尽,却依旧训练有素,迅速分作两队,一队屈膝,弯弓搭箭,将箭簇指向荒丘下方,另一队立在后方,引弓站立,裘衣男子在尹克西三人的护卫下,迎风而立,一双虎目不怒而威的看向下方迅速会聚在一起的两波宋军。
  随后赶至的两拨宋军迅速汇聚在一起,却并未急于攻山,而是在山坡下列阵,将不大的山坡团团围住,裘衣男子见状,眼中闪过一抹阴霾,眼前这支宋军的水平,却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
  列阵的宋军突然自中间分开一条通道,裘衣男子目光看去,却见在几名高手的簇拥下,一名顾盼生威的男子龙行虎步自人群中走出,淡漠威严的目光向这边扫来,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碰撞。
  “是他!”尹克西三人在见到这名男子的瞬间,神色不由大变,尼摩星正想说什么,表情突然一滞,借着双目渐渐布满血丝,在裘衣男子惊怒的目光中,突然虎吼一声,朝着列阵在前方的蒙古战士发动攻击,一掌将一名蒙古战士的脑袋拍碎,借着身体猛的前冲,狠狠地将身前的两名蒙古战士撞飞出去。
  “快拦住他!”没想到对方会在这个时候发疯,裘衣男子大叫一声,向身边看去,却惊悚的发现,尹克西和潇湘子两人此刻七窍出血,目光涣散,被他一碰,无声的颓然倒地,竟是再没了生息。
  “杀了他!”此时此刻,虽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看着在人群中横冲直撞的尼摩星,裘衣男子大吼一声,周围的蒙古战士轰然领命,弯刀长枪齐齐朝着尼摩星杀至,尼摩星此时神智已失,一身武功发挥不出来,全凭一身蛮力厮杀,瞬间便被乱刀砍死在人群之中。
  “可惜了。”李轩摇了摇头,趁着对方混乱的这段时间,身后的宋军却已经成功攻上了荒丘,一张张强弩对准了杀奔过来的蒙古战士,无情的发动了机括,一阵凄惨愤怒的怒吼声中,数十名蒙古战士覆灭,山丘上,只剩下裘衣男子愤怒的看着款步而来的李轩。
  “你不是忽必烈。”目光在对方身上打量片刻,李轩眉头微微皱起,虽有威严,却无皇者应具有的龙气,李轩看着对方,淡淡道:“但能有如此气势,想必在蒙古也非无名之辈,告诉我,你的名字。”
  “阿术。”裘衣男子冷冷的看着李轩。
  “难怪。”李轩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目光落在对方身上:“李代桃僵,忽必烈为了小命,倒是舍得下本钱,阿术将军,既然忽必烈视你如草芥,不防考虑考虑来本王麾下如何。”
  “闭嘴!”阿术断喝一声,冷冷的看着李轩:“老鹰岂会和一群野鸡为伍?”
  “成王败寇,事实证明,老鹰也有折翼的时候。”李轩耸耸肩,嘴角带着一抹嘲讽的笑意:“二十万精锐,这一次,哪怕是蒙古,也足以伤筋动骨了吧?”
  “哼,不要得意,你们不过是使用阴谋诡计,等王爷重整旗鼓,定会用襄阳城满城人头,来祭奠这些死去战士的英魂!”阿术冷笑一声道。
  “这算是丧家之犬的狂吠吗?”李轩看着阿术,有些遗憾地道:“可惜,未来如何谁也说不清楚,但至少,阿术将军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哈哈,马革裹尸,本就是军人最高的荣誉,蒙古男儿,可有怕死之人?要杀便杀,你们宋人,就只会徒呈口舌之利吗?”阿术朗声笑道。
  “是条汉子。”李轩点点头道:“本王也不折辱你,不过临死之前,附赠一个消息,伏牛山的人马,三天前已经出山,南阳、新野如今恐怕已经插上我的王旗了,只希望你的王爷,不要自投罗网。”
  “哼!”阿术闻言,面色变得难看起来。
  “果然,忽必烈此刻恐怕是往那边去了吧。”看着阿术的面色,李轩心中了然,微笑道。
  “你敢匡我!?”阿术脸上泛起一抹怒色,狠狠地瞪向李轩。
  “败军之将,我为何不敢?”李轩冷笑一声,挥手道:“送他上路吧。”
  阿术怒吼声中,被两名宋军拉下,手起刀落,转瞬之间,蒙古一代名将的头颅滚落在地,至死眼中都带着一股浓浓的不甘。
  “传令其他军队,停止追杀境内蒙古士兵,新野集合!”李轩目光扫过尹克西三人的尸体,有些遗憾的摇摇头,本是为忽必烈准备的大礼,最终却被对方逃过一劫,不过这样也好,忽必烈,就让自己亲手去杀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