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424

  “先别忙着拒绝。”李轩摆了摆手,微笑道:“太师觉得,将弘农王母子留在这里是最佳的选择?”
  指了指伍琼的尸体,李轩淡然道:“先不说宫中那位不安分的小家伙,如今这洛阳城乃至整个天下,有多少人在等着太师犯错?今日若非本将军恰巧赶来,弘农王母子或许已经遇害,太师可知后果?”
  董卓面沉似水,看着李轩,冷声道:“老夫从未下令毒害弘农王,此事更是毫不知情!”
  “这个我相信。”李轩认真的点点头道:“但其他人会信吗?只要弘农王在洛阳出事,那在天下人眼中,便是你董卓暗中加害,并非是否你想,而是有人,需要这个名义,宫中那小家伙就算有天大的能耐,若暗中无人帮衬,有何本事在你眼皮子底下做出这等杀兄之举?”
  “弘农王留在太师手中,杀不得更要费心保护,那些藏在暗中的人,动不了你董太师,但若要暗害这对失势的母子,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缓了缓,李轩微笑道:“我知太师将弘农王留下,目的是为了震慑那小毛孩,同时也防止别的诸侯借助弘农王的名义与你分庭抗礼,但只要弘农王在洛阳一天,那些人的阴谋诡计就会不断落在弘农王的头上,能够躲得过一次,却未必躲得过十次百次,本将军倒是认为,将弘农王送出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为何要送给你?”董卓冷哼道:“这天下诸侯,哪一个不想要?”
  “因为你只能送给我!”李轩微笑道。
  “你如何保证不会以弘农王的名义反过来对付老夫?”董卓冷声道。
  “无法保证。”李轩摇摇头道:“但至少,两到三年之内,本将军无法利用弘农王来做任何事情,在下可非董太师,没有那么大的气魄冒天下之大不韪!”
  “哼!”董卓面色发黑,冷哼一声,冷然看向李轩道:“但将弘农王母子交给你,老夫又有什么好处?”
  “至少,董太师可以得到一个潜在的盟友。”李轩笑道。
  “哦?”董卓目光一亮,看向李轩道:“你愿意支持老夫?”
  “不不不,太师莫要误会。”李轩摆了摆手,看着董卓微笑道:“在下所说的是潜在盟友,如今诸侯虽然迫于太师军威,不敢反抗,但暗地里定然不会甘心,我料用不了多久,便会有一场大仗,我会参与进去,适当的时候,可以与太师分享一些信息。”
  李儒闻言目光一亮,看向李轩的目光里有些意动。
  “但老夫如何信你?”董卓冷哼道。
  “本将军现在,却是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不过对太师而言,这是一个赌博,输了对太师而言,也只是输掉了无足轻重,却又有些烫手的弘农王母子,而赢了所能获得的好处,想必不用我说,太师也能想到吧?”李轩微笑着说道。
  “好,我答应你!”董卓显然是个不折不扣的赌徒,并未犹豫太久,便答应下来,就像李轩所说,这件事,就算李轩失信,对他本身并没有什么损失,若是李轩能够守诺的话,那对董卓来说,却是在诸侯之中有了一枚分量不轻的间谍。
第六十六章
谋划
  离开北宫,李轩带着太后母子拜访了一番蔡邕,董卓愿意将何太后母子交给李轩,可并不意味着董卓就愿意将蔡邕也让李轩一起打包带走。
  如果说弘农王母子对目前的董卓而言是个烦恼的话,那蔡邕留在洛阳,对董卓阵营的影响可就有着重大的意义了,那可是名扬天下的一代大儒,多少士子将之奉为偶像,只要有他在,哪怕蔡邕只是在名义上加入董卓阵营,对董卓来说,也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这样一尊宝贝,哪怕是什么都不干,摆在家里供着,董卓都不可能让李轩带走,更何况蔡邕还是李轩的丈人,有了这一层关系,日后就算双方反目,蔡邕也是一个李轩不得不顾忌的王牌,所以,无论如何,董卓都不可能任由李轩带走蔡邕,这一点,李轩自己也非常清楚,是以在拜访以后,李轩甚至没有留下人来保护蔡邕,他很清楚,只要董卓还在一天,就没人动得了蔡邕,自己留下人手,只会引起董卓的不满。
  拜会过蔡邕之后,李轩就带着人马,以及太后与弘农王车帐,离了洛阳,一路上,何后并未与李轩搭话,虽然感激李轩在危难时刻挺身相救之情,却也恼怒其竟然不顾自己与辩的感受,与董卓暗中结盟。
  出了洛阳,李轩并未返回北邙山庄,那里如今已经成了一处空营,按照李轩和董卓暗中达成的协议,董卓放弘农王与何太后离开,而李轩责率所部退出虎牢关之外,当然,在名义上,是李轩为救弘农王与太后,甘愿放弃在洛阳驻扎的资格,护送太后与弘农王离开,返回治地。
  随着李轩的退出,洛阳一带,最后一支能够与董卓抗拒的兵马也消失,董卓声威之盛,威震海内,令天下群雄侧目。
  而李轩带着兵马退出虎牢关后,并未远走,而是屯驻在梁东一带,秣兵历马,静待时变。
  梁东地处虎牢关东部,紧邻酸枣,向北可以威胁孟津,处于诸侯与董卓势力之间的交汇点,在诸侯彻底撕破脸皮之前,这里应该还算洛阳地界,但董卓将自己的势力以虎牢、孟津等雄关隔断,而诸侯眼下也不愿去面对不时自虎牢关一带游弋出来的西凉铁骑骚扰,因此,梁东、酸枣一带随着董卓声威日盛,也渐渐摔落下来,当李轩兵马抵达梁东之际,这座城镇甚至连当初的马城都不如,官员一个没有,城投上也只有几个老卒负责巡逻,见到李轩军容整齐的军队过来,甚至比见了亲爹都欢快,甚至没有询问来历,便将李轩大军迎入城中,让李轩轻而易举的获得这座城镇的实际掌控权。
  “若所谓诸侯都是这等货色,我看这一仗也不用打了,董卓赢定了。”不耐烦地将一脸奴才相的军侯打发走,赵敏不屑的撇了撇嘴道。
  “此处处于诸侯势力与董卓势力的枢纽地带,诸侯目前显然还不愿直婴董卓锋芒,是以这里驻扎的,都是被诸侯弃之不用的杂兵。”黄蓉笑着摇了摇头道。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就在这里干耗着?”赵敏不满的道:“三万多人马,虽说不算多,但若全凭我们来支撑粮草供给的话,这小小城镇,如何能够供应起三万大军消耗?”
  “粮草方面不必担忧,自有人会为我们送来。”李轩笑道。
  赵敏一怔,随即恍然道:“你是说……”
  “不错。”李轩点点头,大马金刀的坐在帅座之上,朗声道:“在此之前,先让士卒们好好休整一番,再去迎接我们的客人。”
  果然,次日傍晚,有人自称东郡太守门下,为大军送来大批粮草辎重,同时还送来了一封密信。
  “你看,这梁东是个好地方,有人希望我们留下来!”摇了摇手中的密信,李轩微笑着说道。
  “自董卓行废立之事开始,汉室余威已经荡然无存,已经无法震慑诸侯,眼下诸侯并起已成定局,无论董卓胜负,于我们而言,其实都无太大好处,何不趁此机会返回龙城,休整兵哥,以图大业?”黄蓉不解的看向李轩,能够得到刘辩母子,只需要适当的时候抬出这面旗帜,就可以让李轩占据了大义的名分,可以说,就算李轩就此退出这场战役,这场战争,无论谁胜谁负,李轩都已经是最大的赢家,已经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年初的时候,我已经发出信函,让鹏举开始对西部草原用兵,草原上的事情,有鹏举、子龙足以,但这洛阳之中,还有一件我必得之物!”李轩眼中闪烁着一抹奇异的光芒,微笑道。
  “哦?”赵敏忍不住好奇道:“小女子倒是很好奇,究竟是何物能令我的夫君都生出贪念?”
  “传国玉玺!”李轩沉声道,传国玉玺,可不仅仅是正统的象征,更是经过大汉四百年国运冲刷,蕴含大汉四百年龙气,如今大汉国运衰颓,龙气也将开始不断逸散,但即便如此,其中所蕴含的龙气依旧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对普通诸侯而言,那只不过是一块代表着正统和皇权的石头,但对离轩而言,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传国玉玺!?”黄蓉蹙眉道:“听说自先帝刘宏驾崩,宫廷大乱之后,就已经不知所踪,董卓如今发往各地的法令,正是因为少了玉玺的印章,被诸侯哧之为矫诏,不以理会,夫君知道此物在何处?”
  李轩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双眼,嘴角一咧道:“别忘了你家男人的本事,嘿嘿,夜色已深,不如……”
  “妾身还有军务在身,有些不便,今夜就由敏儿妹妹伺候夫君吧。”迎着李轩那火热的目光,黄蓉满是成熟风韵的俏脸一红,推了身边的赵敏一把,起身朝着门外走去。
  “琰姐今晚让我陪她下棋!”赵敏不等李轩说话,起身一溜烟窜出了书房,留下一脸目瞪口呆的李轩。
  “这是哪出?”李轩茫然的看着转眼间变得空荡荡的书房,说好的欲拒还迎呢?这些女人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第六十七章
矫诏出
  初平元年三月,在李轩屯驻在梁东的第五个月,曹操刺董失败之后,发矫诏遍告天下,号召天下各路英雄起兵勤王,共同匡扶汉室。
  “操等仅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得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孟德这文采有长进。”李轩坐在自制的太师椅上,随意的看着手中的诏书,微笑着点评道,随后,目光有些似笑非笑的看着在他身前,眼中闪烁着莫名光泽的何太后:“太后可是在希望能够获得这些人的支持,助辩重登皇位?”
  “李卿觉得不妥?”何太后咬了咬牙,在李轩那仿佛能够洞察人心的目光下,有些心慌,随即又咬牙看向李轩道:“总比某些人与那董卓狼狈为奸强出百倍,哀家听闻,如今各路义军已经群起响应。”
  “没什么不妥。”李轩摇了摇头道:“诸侯联盟,若能有前任皇帝站出来,在大义上,诸侯将更有说服力,不过你们一旦亮相,微臣估计,这讨董联盟得提前结束。”
  “什么意思?”何后怔了怔,不解的看向李轩。
  “不明白?”李轩看向一脸不解的何后,摇头叹道:“想要知道这些,你先得搞清楚诸侯为何要兴兵讨董?”
  “自是为了匡扶汉室!”何后理所当然的道。
  “匡扶汉室?”李轩一脸惊讶的看向何后,仿佛第一次认识她,那眼神中所透露出来的表情,让何后感觉这一刻,自己就像一个白痴。
  “李卿有不同见解?”面色有些难看的别过头去,颇为不满的道。
  “匡扶汉室,只是诸侯拿来讨伐董卓的一面旗帜,真把这话当真,那你就输了。”李轩摇头笑道。
  “荒唐!”太后冷艳的脸上泛起一抹铁青之色,看着李轩,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那你说,他们为何要讨伐董卓?”
  “嫉妒!”李轩叹了口气道。
  “嫉妒!?”何后眼中露出一抹茫然之色。
  “不错,就是嫉妒。”李轩笑道:“因为董卓做了许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所以,诸侯才联手起兵,讨伐他,若辩在这其间出现,也就是说,在大义上就有了一面不弱于董卓的旗帜,将辩掌握在手中跟董卓掌控刘协,其实本身并无太大区别,所以,一旦辩出现,一开始,大家或许会众志成城,但攻势一旦受阻,诸侯的心思不齐,十八镇诸侯,听起来规模不小,但同样也代表着十八种不同的心思,既然无法攻灭董卓,那将辩掌握在手中也是不错的选择,甚至要比攻打洛阳更加容易,因为朋友永远比敌人更好对付!”
  何后感觉身体有些发寒,李轩的话她不想相信,更不愿相信,但李轩的话,却一次次冲击着她的认知,她并非不懂世事的青涩丫头,多年的宫廷生活,更让她知道人心险恶,以前,只是不愿意往这方面想,她需要一些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动力,但如今,那层虚无缥缈的希望却被李轩毫不留情的打破。
  “那李卿呢?哀家还可以信任你吗?”何后有些凄怨的目光最终落在李轩身上,如今,环目四顾,所能够依靠的,貌似也只剩下李轩了。
  “你说呢?我的太后?”李轩嘿笑一声,伸手,在女人的惊呼声中,将何后拉入自己怀中,指尖熟练地一挑,那华贵的绸装,顺着柔滑的肌肤滑落,露出大片雪白的温软,大手毫不客气的将一团柔腻窝在手中,感受着其硕大和温润。
  “佞臣!”高贵冷艳的太后,发出一声哀怨的低吟,有心抗拒,奈何身体却违背了她的意志,在李轩满是男性阳刚气息的怀抱中,可耻的沦陷,违心的迎合着对方的爱抚,嘴中更发出令太后羞愤欲绝的声音。
  门外,正联袂而至的黄蓉和赵敏顿住了脚步,听着房间中传来令人血脉喷张的声音,两女一怔,随即对视一眼,能够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和愤懑,赵敏粉面通红,银牙暗咬,想要进去,却被黄蓉一把拉住。
  无论怎样,李轩是三军之主,作为他的女人,当维护其尊严,如果就这样冲进去大吵大闹,不但无法解决问题,更会颜面扫地。
  “曹孟德使者就在门外,我们如何回复?”赵敏不满的道。
  “就说他……昨日太过劳累,至今未醒……总之先拖上一拖吧。”摇了摇头,黄蓉有些无奈的道。
  “啊~”房间里,何后的理智终于在一波波快潮之中彻底被摧毁,发出浪入云霄的尖叫声,透过门窗的缝隙,依稀可以看到此刻那往日里高贵冷艳的何后,如今却是美眸翻白,娇躯一阵痉挛,甚至不知廉耻的主动将那成熟而丰满的胴体紧紧贴在李轩宽阔的胸膛上,螓首一抬,主动献上香吻,与往日的端庄冷艳,几乎判若两人。
  “真看不出,这太后平日里端庄冷艳,骨子里去这么……”赵敏忍不住啐了一口,没有说下去,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也有些发烫,回头看向黄蓉,比自己的情况似乎也好不到哪去,两女相视一眼,齐齐逃也似的离开,这个地方,真的不适合继续留下,否则准出事。
  “诸侯已经陆续赶往酸枣会盟,我们也差不多该动身了,只不过将以谁的名义?”赵敏有些心不在焉的问道。
  “自然是夫君的。”黄蓉平静了一下有些慌乱的心神,淡淡的道,无论是太后还是刘辩,都是李轩手中的暗子,目前还不能亮之于人前,否则诸侯讨伐的目标就得改一改了。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四月,各路应诏诸侯陆续抵达,加上李轩,共十九镇诸侯,各路诸侯,兵马多少不等,军容最强的当属袁绍,这段时间以来,在冀州混的风生水起,治下虽然只有渤海一地,但因其门阀背景,生生拉起一支四十万人的部队南下,实力之雄,当属第一。
  其次就是南阳太瘦袁术,不得不说,袁隗的眼光极其老辣,给两人谋划的治地都有不错的潜力,袁术虽然不如袁绍那般倾巢而出,却也带来了二十万大军和无数粮草辎重。
  除两人之外,其他各路诸侯少则三五万,多则十万,汇聚了百万大军于酸枣,光是军营,就立了七百余里,放眼看去,蔚为壮观。
  袁绍抵达之后,诸侯之中,除了距离较远的公孙瓒、马腾等诸侯尚未抵达之外,其他已经决定立场的诸侯已经基本到位,没有立刻组织发病攻打洛阳,而是摆起酒宴,宴请各路诸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