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吕布(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278

  襄阳,蔡府。
  放下手中的信笺,蔡瑁皱了皱眉,扭头看向身边的族弟蔡中道:“二弟,那吕布的使者如今到了何处?”
  “根据南阳传来的消息,已经进了南阳境内,算行程,如今应该已经到了育阳附近。”蔡中躬身道。
  “育阳吗?”蔡瑁冷笑一声道:“吕布乃豺狼之性,此番若让他说动主公与他联手,日后恐怕会为祸荆襄,不能让这些人活着抵达襄阳!”
  当初荆襄大动干戈围剿吕玲绮,却被吕玲绮跑掉,还顺走了一个文聘,这件事一直被蔡瑁视为奇耻大辱,文聘被抓,蔡瑁不怎么放在心上,但吕玲绮却让蔡瑁之后在刘表以及其他世家面前抬不起头来,每每提及此事,总会被人当成笑柄。
  如今吕布派使者前来说和,蔡瑁知道,吕布和刘表之间,其实没什么大仇怨,哪怕眼下荆襄之内排斥吕布,但并不影响两家的合作,可蔡瑁却无法咽下这口气,而且蔡家与曹操那边,暗中也有联络,这个时候,自然不愿意让刘表跟吕布联手。
  “大哥放心,小弟这就带人去截杀他们!只是……”蔡中犹豫了一下,看向蔡瑁道:“主公已经派了刘磐去迎接吕布使者,两国交锋,不斩来使,若这些人死在我们境内,日后恐怕不好交代。”
  “怕什么?”蔡瑁不屑道:“吕布旦夕不保,而且也没人知道是我们干的,南阳被吕布卷走了大量人口,本就盗贼丛生,说起来,这还得怪吕布,我们对南阳的掌控力还不够,你放心,我会想办法拖住那刘磐,为你争取时间。”
  “那小弟这就去办。”蔡中点了点头,当下便去点兵出行。
  看着蔡中离去,蔡瑁想了想,招来一名心腹家将道:“你持我令符,通令各处关卡,对襄阳派出的部队,严查,能拖就拖。”蔡瑁掌控荆襄兵权,虽说不是一手遮天,但只是拖延刘磐的行军速度,他还是做得到的。
  “是!”家将领了令符,匆匆出府,安排人前去四周关卡传令。
第三十五章
工部
  当初吕布率军出征河套的时候,就是阳春三月,如今再度返回,长安城好像没什么变化,依旧是碧草青青,但如果走进长安城,就能感觉到整个长安城里洋溢着一股说不出的繁华。
  走在大街上,不但能够看到各种昔日所没有的雕梁画栋,更有一些颇具异域风情的建筑出现,丝绸之路的重新开启,吸引了大量来自塞外诸国的商人进来,不但带动了整个雍凉的经济,也带来了不同的风俗文化。
  吕布提倡百家争鸣,为什么要提倡,因为这些东西,就是这个时代所缺的,无论文化还是各家学说,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实现升华,如今的儒术地位虽然尊崇,但还处在探索阶段,并未完全形成后世那种故步自封,不断内耗的怪圈子,作为华夏子孙,吕布骨子里对这些华夏传承下来的东西自然有着自己的感情,但不只是因为世家的关系,如果任由儒术这样一家独大的发展下去,几乎可以预见,未来走向腐朽是必然的,任何一门学术甚至推演到各行各业,一旦失去了危机感,就会向这方面发展,唯有竞争,有危机感,才能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就如同现在的长安,虽然一眼看去,有些乱,但在这乱之中,却在形成新的文化氛围。
  儒家有很强的兼容性,也许千百年后,当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各家学术被儒家一点点的同化,或者出现另外一门学术将儒家吞并,还是会走进故步自封的怪圈,但千百年后的事情没必要现在去操心,人活一世,匆匆百十年光阴,却想着千年后的危机,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至少现在,吕布要让这颗种子在自己手中种下去。
  各地的战斗还在继续,不过就像贾诩所说的那样,以各家目前的实力,除非发生什么惊人的变故,否则这种北方三足鼎立的局势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现在重要的不是继续拓展,而是稳固这一仗之中的战果,将这些战果完全消化,发展内需,只有内部稳固了,有了底蕴,才有资本再去向外发展。
  当吕布回到长安的消息传开的时候,原本笼罩在长安上空躁动不安的气息,逐渐平息下来。
  以前吕布在的时候,通常不怎么管事,大多数事情都是由陈宫的长安府以及律政司来协同管理,各行其是,有条不紊,但当吕布离开后,所有人心里都仿佛少了一份底气一般,吕布那强大的震慑力足矣震慑各族按照吕布规划出来的法令各行其是,但吕布离开,这些刚刚形成的法令在执行力上开始出现不足。
  尤其是在京兆一带的兵力源源不断的调出去,至使关中内部变得空虚的时候,这些法令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信力,却因为大量兵马的出征,致使缺乏了一定的执行力,加上没了吕布的震慑,西北方的奴隶、各族还未完全规划的羌人那骨子里还未完全化掉的野性就开始有些不受控制了。
  如今吕布回来,各地建立的市集一下子安稳了许多,许多归化出来的羌人一瞬间比兔子都乖,各地市场也重新恢复了稳定秩序,让包括陈宫、张既在内的所有人齐齐松了口气。
  “马均?”吕布把玩着手中有些笨重的连弩,看向低头恭顺站在自己身前的年轻人:“这连弩可是出自你的手笔?”
  “是草民与数位大师努力的结果,不敢独领此功。”马均摇了摇头,拱手道。
  站在一旁的蒲大师摇头道:“马先生提供了如何连发弩箭的重要机括,加上几位来自西域巧匠的帮助,才能制造出这批连发弩,若无他,就是我们人再多,也没办法弄出这批连弩。”
  “帮了我大忙了。”吕布看向马均笑道:“有功必赏,这是我军的规矩,不知马先生可愿在我麾下任职?”
  “任职?出仕?”马均和蒲大师同时一惊,不可思议的看向吕布,这不是代表工匠也可以当官了?
  “别太激动,是官,但要说权利,可没有多少。”吕布摇摇头道:“我欲以之前的匠营为基础,设立工部,专门研发军备以及一些可以利民的民生技术,蒲大师暂任工部中郎将,秩比三百石,马均副之,为工部司马,秩比两百石,此外我会着律政司制定一套奖惩制度,凡是做出有利于民生或是军事的东西,都会有相应的奖励,但工部直接隶属于骠骑将军府,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利,但会有一定优惠,并且凡是工部匠人,都会受到官府保护。”
  虽然有诸多限制,但尽管如此,还是让蒲大师和马均激动不已,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利,三百石俸禄在朝廷大员面前,也真不算什么,但这却是一种认可,无形中提高工匠地位的认可。
  马均连忙跪倒在地,躬身叩首道:“参见主公。”
  “好好干。”拍了拍马均的肩膀,笑着看向蒲大师道:“风车铺展的如何了?”
  蒲大师微笑道:“已经有雍凉境内,已经架起三百座风车,另外主公提供的土炕也已经在民间推广开来了,颇受好评。”
  “这个我知道。”吕布笑着点点头,之前陈宫给他送来的书信里已经提过土炕在这个冬季发挥的作用,吕布没动半个大钱,甚至还靠着从张掖采来的煤矿大赚了一笔,却收获了大量的民心。
  “连弩可以试着再改进一下,我说说要求,一种是类似于弩车的大型器械,可以不断射击出更多的弩箭,一种则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尽量弄得轻巧一些,连发数则不需要增加。”
  “遵命!”两人一副斗志满满地样子,刚刚得到吕布册封,虽然在旁人看来不是什么大官,甚至有些私兵性质,但就算这样,也足以让这些工匠死心塌地的为吕布卖命。
  “下去吧,明日会有人将所需的钱粮送去,就以昔日匠营那块地为根基组建工部。”吕布挥挥手道。
  如今骠骑营、夜枭营都已经成军,而且雍凉日趋稳定,昔日的大营已经没有了多少实际价值,索性拿来作为工部的基地,毕竟这算是吕布的军事机密,设在长安,一来有些影响民生,二来建在城里,隐秘性上也会有问题。
  “臣等告退。”两人一脸严肃的向吕布一拱手,斗志昂扬的离开,决心大展拳脚,不枉吕布如此看重他们。
  “主公可是要启用墨家?”陈宫一直默不作声的坐在吕布下手的位置,看着吕布道。
  “墨家讲究兼爱、非攻。”吕布想了想,摇头道:“太过理想了,如今天下大乱,缺乏他们生存的土壤,这事,等天下太平之后再想吧。”
  墨家的主张并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用现代的话来说,墨家的主张就是发扬真善美的,但这也是时代所不容的东西,诸侯割据,如果真的让这种思想主导了思潮,那吕布壮大容易,但想要对外作战,反而会受到这种思想的桎梏。
  “况且,现在哪还有真的墨家?”笑了笑,吕布看向陈宫道。
  要将所有工匠都算成墨家明显有些扯淡,这时代的工匠大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连大字认得的都不多,还能指望他们传承墨家一脉的学说吗?
  陈宫闻言不禁莞尔。
  “对了,公台。”吕布扭头看向陈宫道:“我总觉得今年北方格局会发生大变动,恐怕还有大战,尽量多准备一些物资,以备时变。”
  虽然记不清了,但吕布记得官渡之败后,袁绍没多久就死了,而且是旧病复发,并非战所致,到那时,眼下三足鼎立的格局必然出现新的变故,虽然现在不一定会发生,但还是多做一些准备好,一旦真的袁绍死了,吕布就可以立即进军冀州、幽州,就算不能尽得冀州全境,但幽州一定要拿在自己手中,到时候,至少在底蕴上,吕布丝毫不比曹操差,更重要的是,一旦幽州被吕布占据,就等于切断了曹操的马源。
  不过这话一说,却将陈宫给惹毛了。
  “主公,你可知道今年连翻调兵,雍凉境内已经空虚,若非主公及时赶回,恐怕会生出动荡,去年一年虽然收成不错,但之前高顺调兵、魏延调兵、张辽调兵,哪还有那么多粮草再度开战?现在我军可是同时面对曹操与袁绍的压力,主公可知道,仅仅半年的时间,张掖那些鲜卑奴隶就发生了十几次暴动,我军哪来的兵力?还有黑山贼归降,就算以工代赈,也要消耗不少粮草。”陈宫一脸悲壮的看着吕布,现在再调兵,那陈宫得去卖身了。
  “又没粮了?”吕布有些头疼的挠了挠头,好像自从自己接掌雍凉以来,自己的粮草就一直不够,真的很羡慕袁绍一次就调动十万二十万的,哪怕官渡之战以后,仍然这么富裕。
第三十六章
何人可用
  如果袁绍真的挂了,这个兵是一定要出的,只是看着陈宫一脸随时罢工的表情,吕布也知道,想要再让陈宫来想办法,优点为难他了。
  不止是粮草,兵马也是问题,如今吕布手中能打的兵,几乎都铺在河洛、并州和西域一带,眼下长安不说真空,但守卫力量确实薄弱,这还是吕布将当初准备攻打黑山的三千人马原封不动的带回来,缓解了不少压力,不然情况会更糟糕。
  并州、河洛的兵马肯定不能动,这两个地方不容有失,当然,也可以放弃大片土地让袁绍跟曹操争夺,只是那样一来,吕布这一年来的苦心经营就都化成跑赢了,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不过是一个假设,如果曹操跟袁绍执意要灭了自己然后再争夺北方霸主的地位怎么办?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而且并州加上召回来的黑山军,近两百万人口,吕布可真舍不起,那几乎是吕布如今治下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本来人口就比不上袁绍跟曹操,一下子砍掉自己三分之一的人口,那也别玩儿了。
  至于西域的三万大军也不能轻动,不仅仅是要镇压张掖的奴隶,更重要的是,震慑西域诸国。
  西域太乱,一城一国,虽然都很弱小,但每一个小国,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风俗,当初庞统在的时候,还能处理的井井有条,但后来吕玲绮离开,将庞统送到了吕布这边,西域那边,只能依靠庞统留下来的一些方法按部就班的执行,但时势在变化,用不变的方法和手段去处理日新月异的问题,时间长了,肯定不行。
  西域需要一位至少在内政上不比庞统差多少的人才去管理,只是这种级别的人才,吕布手底下就三个,让谁去?
  哪个都不合适,陈宫现在主管吕布内政,贾诩跟在吕布身边作为智囊,李儒目前在帮吕布搞三学计划,每一个都离不开,吕布的目光不由看向一旁的庞统。
  正坐在椅子上昏昏欲睡的庞统突然打了个寒颤,警惕的看向四周,却发现吕布正以一种诡异的目光看着自己。
  咕嘟一声,咽了口口水,庞统不动声色的向旁边挪了挪,尽量让陈宫遮挡住自己,这武夫脑子里肯定没想好事,庞统算是看出来了,这吕布仿佛有双重人格一样,战场上叱咤疆场,有时候连他都能被吕布将情绪给带动起来,但下了战场,却冷静的可怕,玩儿起人来,可比吕玲绮那恶婆娘恐怖多了。
  摇了摇头,吕布收回了目光,庞统目前来说也不太合适,不是忠诚问题,而是没有足够的魄力,他当初治理西域,完全是依托吕玲绮和赵云的威名建立起来的,现在再回去,没了吕玲绮和赵云,庞统还真不一定能够玩儿的转。
  “让徐荣调十万奴隶进入并州,帮助恢复民生。”想了想,吕布看向陈宫道:“若真有事,到时候,就让这些奴兵上阵吧。”
  “奴兵?”陈宫不是很理解的看向吕布。
  “嗯,让法衍制定一套制度,从这些奴隶中,根据他们平日的表现,选拔出一些表现优秀的奴隶,然后调往并州,若真有战事发生,我就亲自带他们上战场,许诺他们,杀一人者,可免去劳逸,赐二等民身份,杀十人者可获得汉人身份,若能继续立功,便与其他军士一样,可以获得赏赐以及官爵。”吕布淡然道。
  够狠!
  庞统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心中却不禁为吕布竖起了拇指,这么一来,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瓦解这些鲜卑人和匈奴人的反抗心思,而且优秀的都被挑走了,剩下的就算不满也翻不起什么浪,什么时候吕布又缺人了,再过来挑一批,反正只要草原上还有胡人,那西北的奴隶营里面就不会缺人。
  至于那些奖励措施,听起来似乎对这些奴隶很优待,但只要仔细一想可不是那么回事,战场上,你能杀人,人也能杀你,一场仗打完了,能够活下来的都不多,杀一人或许可能,但杀十人还能活下来的,那可真算得上是勇士了,接纳了也不亏,更何况这些人还树立了榜样,让奴隶营里的人有了盼头儿,不说完全化解了暴动,但这一招,的确能够一点点将这些奴隶分化,就算暴动,控制起来也更容易了,更重要的是,心里有了希望,这些人到了战场上在这股希望的促使下,会变得异常凶猛……
  庞统突然不想往下想了,越想越恐怖啊。
  陈宫皱眉思索了片刻,目光一亮,向吕布点了点头,不止是因为奴兵不需要调动如今的人口,更重要的是,他们省钱啊,军饷不用发,军粮……比奴隶营里丰富就行,同样是五万人,奴隶营所需的军粮是同等数量部队的一半甚至更少。
  而且这些人平日里也不用养,并州现在开始各种修缮,这些奴隶的军粮本来就是算在以工代赈里面的。
  一本万利的买卖,陈宫现在举双手赞同。
  “此外西域……”吕布看向陈宫:“我欲将西域三十六国合围一州,只是由何人去治理,公台可有推荐之人?”
  三大谋士是肯定不能动的,但三人之下,何人可以胜任?吕布现在虽然有不少雍凉豪门人才投效,但这些人才中,吕布却是想不出一个能够胜任这个位置的人才。
  “这……”陈宫苦笑,无言以对,吕布想不出,他更想不出,韦康、赵岑之流,在陈宫看来,治理一郡或许可以,但西域不同中原,治理者要善于变通,因地制宜,这些人,包括张既、姜叙,都不行。
  “侯爷手中不久前不是抓了这么一个吗?何须舍近求远?”庞统靠在椅背上,撇了撇嘴道。
  “沮授?”吕布目光一亮,当日夜枭卫将沮授抓回来的时候,沮授是摆出宁死不降的态度来面对吕布,按照惯例,被吕布收押了,以后或许可以当成政治筹码来跟袁绍交易,如今想来,以沮授的本事,倒是的确适合这个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