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吕布(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278

  当时赵云已经班师回朝,张辽在冀州防备曹操,无暇去管辽东战事,当初攻破幽州,被张辽用来留守幽州的两员降将马延、张南先后战死辽东。
  这一下子,却是碰了吕布的逆鳞,哪怕是降将,也是他吕布的人,若是在跟曹操、刘表这些诸侯交战的时候战死也就罢了,小小百济,也敢杀他的人?
  刚刚新婚不久的赵云再度被派上战场,毕竟他对辽东最熟,不过赵云也只能将百济人赶回三韩之地,但对此,吕布并不解恨,而且这弹丸小国,野心倒是不小,奈何孤悬海外,要劳师动众出征,以当初幽州的财力根本不足以支持。
  恰逢当时甘宁在渭水训练水军初成,吕布有意扩张海军,便拜甘宁为横海将军,在辽东、渤海一带建立水寨,召集当地精熟水性的渔民组建海军,拿百济练兵。
  这一下子,整个三韩之地就遭罪了。
  如果是陆战,百济国不怕,他们有地势之利加上人和,想要打进去,吕布就算调集十万大军去打他们也不惧,但从海上打就不一样了。
  甘宁可是水贼起家,当初八百锦帆营纵横长江流域来去如风,到了海上,虽然海上行军比之长江大河更加复杂,但在熟悉之后,甘宁的本事一点点发挥出来了。
  尤其是为了提高海军的战斗力,吕布专门派了一支工匠常驻渤海水师,而且在此前已经弄出了不少战船的设计图纸,尤其是吕布将龙骨的概念灌输下去,在经过一年的试航之后,随着第一批龙骨战船被造出来,甘宁水师的战斗力更如虎添翼。
  长江风浪不及海浪,若是在长江之上,龙骨船未必就比如今的艨艟战船有多大优势,但若到了海里,无论安全性还是稳定性或是载重量,龙骨战船都是成倍增长。
  长达三年的时间里,甘宁纵横海域,打的三韩之民不敢靠近海滩,其间也不是没有反抗,东拼西凑起来的三万水军被甘宁打的全军覆没。
  海战或者说水战跟陆战不同,不是人多就一定有用,对船只的依赖性极强,百济的海军基本上都是一些渔船东拼西凑起来的,真正的大船不多,而且在甘宁之前,百济国可没什么海战观念,更别说相关的军事人才了,甘宁本身就是水战将领出身,都花了一年才算摸透了海战的门道,百济国没有水战人才,只能把陆战将领派出去,结果自然可想而知,甘宁当时是将对方引入远离海岸的地方,而后借助海浪,将三万百济水师彻底沉默,从那时起,百济被打的一蹶不振。
  甘宁却是借着机会,不断掠夺百济人口、财富,当初十万户人口,五万常备军的百济只是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人口锐减至不足三万户,军队更是凑不出一万,整个国家钱粮都陷入极度紧张的状况,沿海一带,百里无人烟。
  这一次,是趁着寒冬,甘宁水师所在的海域出现大面积结冰,百济才敢派人扬帆出海,横渡渤海海域,自青州登陆,前来朝见天子,希望大汉天子能够看在他们举国投降的份儿上,约束吕布、甘宁,让他们不再为难百济,放百济百姓一条生路。
  皇宫,大殿之上,满朝文武听着百济使者的哭诉或者说哀求,心中却不是滋味。
  这些三韩使者信息闭塞,不知道大汉如今的状况,但这满朝文武心里却是明镜儿一般。
  这分明就是被吕布给打怕了,才前来朝拜愿意举国归附,但却不知,如今他们眼中的大汉朝已经四分五裂,吕布如今一方诸侯,无论是吕布还是甘宁,朝廷根本没能耐让人家做任何事情,百济使者这完全是投错了门路才跑来许昌。
  堂堂皇室正统,对周围这些蛮夷的威慑力却比不上一路诸侯,尤其是不少人都知道,如今长安吕布在西域一众番邦之中的地位,远胜大汉,那些域外蛮夷只拜吕布,对许昌皇帝却是完全无视,这一次,无论曹操麾下的臣子还是汉室忠臣,心中都是生出一股难言的屈辱。
  “曹司空,您看这……”刘协犹豫了一下,将目光看向曹操。
  他自然是很希望曹操跟吕布开战,在他看来,吕布就算再强,也最多与曹操势均力敌,若双方开战,刘协自然好施展一些手段,但他也知道,自己在这朝堂上只是个摆设,就算有心答应百济使者的请求,也要看曹操的意思,若自己贸然答应,而曹操拒绝,两人意见相左的话,自己这大汉天子还有何威仪可言?
  “陛下,臣以为兹事体大,还要商议一番,而且如今渤海冰封,短时间内那甘宁的水师也无法动弹,不如让百济使者先行安顿下来,待我等商议出一个妥善的方法之后,再通知百济使者。”曹操躬身道。
  “好,那就依照司空之意,请百济使者暂且安顿在驿馆,好生款待,待来年冰雪消融之前,朕必定给诸位一个满意的答复。”刘协微笑道。
  “谢天朝陛下!”一群百济使者没有发现其中猫腻,跪拜之后,缓缓退出。
  曹操眯着眼睛,目光扫向刘协。
  这小皇帝的城府倒是越来越深了,这是在逼自己于海水解冻之前做出决定呢!
  “司空何以蹙眉?”百济使者走后,刘协见曹操面色不善,连忙笑道。
  “陛下觉得,那吕布会答应放过百济吗?”曹操反问道。
  “他该不会连这点事情都要违逆朝廷吧?”刘协小心道。
  “这可不是小事!”曹操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吕布自五年前便已经开始攻打百济,五年时间,为这百济兴建水师,训练水军,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如今陛下一句话,百济内附大汉,吕布却一无所获,陛下觉得,吕布会善罢甘休吗?”
  “他已得了百济无数人口财货,还想如何?”刘协皱眉道。
  “只看吕布这些年对外族态度,若不让百济灭国,吕布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荀彧站出来,轻叹道:“陛下若此时下令让吕布停止对百济攻伐,臣以为,吕布不但不会尊奉,反会变本加厉,到时候,陛下之威严,才会荡然无存!”
  “陛下,臣倒是有一法,即可令百济信服,又可安抚吕布。”大殿下,有一人站出躬身道,众人看去,却是国丈伏完。
  “哦?”刘协正被曹操逼得有些喘不过气来,此时闻言连忙道:“国丈快说。”
  “曹司空所虑者,乃关中吕布兵势!如今关中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广纳四方蛮夷,人口日盛,兵锋日强,陛下虽是天子,但如今南有江东孙氏虎视,西方刘表虽为宗亲,却未必与司空一条心,因此司空才不敢妄动,致使吕布日渐势大,下官所言可对?”
  曹操眯眼看向伏完,点点头道:“国丈所言,也不无道理,却不知国丈有何妙计?”
  “不敢。”伏完微笑道:“但吕布虽强,却刚愎自用,不尊朝廷,篡改法度,欺辱世家,天下诸侯,莫不对其恨之入骨,却因相互猜忌,不敢擅动,任其壮大,臣有一计,可令天下诸侯尽弃前嫌,共伐吕布!”
第十四章
大事件
  朝堂之上,随着伏完的话语,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伏完身上,曹操眉头微蹙,他也有联合天下诸侯共诛吕布之心,眼下契机已经出现,接下来,诸侯联合,共讨吕布只是时间问题,曹操愿意等,但此刻伏完将这件事提出来,隐隐间,曹操已经察觉到一丝不妥。
  “昔日高祖起义,暴秦何等强势,依旧被诸侯推翻,楚怀王曾言,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陛下何不赐下异姓王称号,先破吕布者封王?有此一诺,何愁天下诸侯不尽心?”伏完躬身拜道。
  “嗯?”曹操目光中闪过一抹厉色,回头看向伏完,伏完却拜倒在地,不与曹操对视。
  “这……”刘协皱眉道:“非刘勿王,此乃祖宗定下的规矩,如此做法,岂非违背祖制?”
  “陛下!”伏完叩拜道:“那吕布虽然可恶,但有一句话却说得不错,时移世易,如今我汉室江山风雨飘摇,若继续抱残守缺,只能看着大好江山一步步衰弱,最终落入乱臣贼子之手,高祖定下祖制,也是为了我大汉朝能够更好的延续下去,如今山河破碎,北有吕布豺狼当道,无视朝廷律法,南有江东孙氏割据一方,已成我大汉朝心腹之患,若不能阻止吕布继续壮大,大汉朝四百年基业堪忧,望陛下三思!”
  曹操目光死死地盯着伏完,良久才冷笑道:“国丈是否少说了一人?北有吕布豺狼当道,南有孙氏格局江东,朝中还有我这个大奸臣把持朝政!”
  伏完身子一颤,匍匐在地,不敢多言,却也没有反对,在大多数人心中,曹操把持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在许多人心中,对曹操的恨意犹胜吕布。
  朝堂之上,一时间鸦雀无声。
  “司空,国丈所言也不无道理。”刘协心中有些压抑,一方面这是要封异姓王的节奏,而另一方面,他看得出来,曹操这一刻是真怒了。
  为什么?
  曹操现在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无论对吕布还是对孙权、刘表这些诸侯,先天上就有大义的名分,这也是他最大的优势,但一旦封王,虽非帝,但在一定程度上,封王就等同于封国,就算曹操掌握天子大义,但在这份大义下,也无权对一个封国的王爷指手画脚。
  所以,这个王一定要他自己去争,绝不能让其他诸侯抢去,但就算曹操争到了,他就必须放弃眼下手中的权利,无论胜负,他曹操都是输家。
  “陛下!”曹操豁然转身,看向刘协森然道:“陛下可知,这封王的后果?”
  “这……”面对曹操的气势,刘协有些畏惧。
  “一旦封王,天下将再不是大汉天下,一旦封王,不管陛下是否愿意,就算未能得封王爵的诸侯也会纷纷自立为王乃至称帝,到那时,大汉四百年基业,才是彻底断送了!”曹操看着伏完森冷道:“此人,分明是要祸国!”
  “陛下,臣一心为汉,绝无半点私心,望陛下明断!”伏完伏地不起,声嘶力竭道。
  “司空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大儒孔融站出来,皱眉道:“若已然定下盟约,诸侯事后若是自立,大可集重兵而灭之,我等手握朝廷大义,难道还要惧怕宵小篡国不成?又或是曹司空自己有不臣之心?”
  “嗯?”曹操闻言,目光一冷看向孔融,孔融一身正气,怡然不惧的看向曹操。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将胸口那股烦躁感压下去,耐心道:“此例一开,诸侯效仿,如何去灭?封王之事,绝不可行,请陛下退朝!”
  “曹孟德!”孔融闻言不禁大怒,戟指曹操,怒声道:“你敢对陛下不敬!”
  曹操没有理会孔融,有些道理,跟这些书呆子真没法说,再次向献帝拜道:“请陛下退朝!”
  刘协脸上闪过一抹屈辱的神色,有心跟曹操勥一下,但见曹操步步紧逼,气势越发凌厉,心中一怯,涩声道:“诸位臣公,朕今日累了,退朝吧。”
  “臣等告退!”一众臣子却是不理会孔融的怒骂,躬身告退。
  曹操冷冷的瞥了瘫倒在地上的伏完一眼,冷哼一声,甩袖而去,封王,绝不可行,小家伙鼠目寸光,若真的封王了,那他这个皇帝还有什么用?
  “主公!”回到曹府时,荀彧、荀攸、钟繇、陈群等一众臣子已经等在了曹府之中,见曹操回来,齐齐下拜道。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百济,竟然引出如此大的事端!”见曹操沉着脸不说话,径直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荀攸先引开话题道。
  “主公,陛下年幼,见识浅薄,恐有人暗中挑拨陛下,封王之事绝不可行,主公还要加强皇宫守卫,避免陛下与那些人接触。”钟繇躬身道。
  “长安岂是那般容易破的?”曹操终于将那股气给压下去,闻言摇了摇头道:“吾非是担心破长安者为王,而是此事若是传开,汉家威信何在?”
  这是个平衡问题,如今曹操位列三公,吕布为骠骑将军,刘备、孙权、刘璋地位也是相仿,只要这个平衡没打破,就没问题,但一旦任何一个人封王了,其他诸侯恐怕都不会再有顾忌,用不了多久,便会以各种理由自立,到那时,大义不在,诸国并立,那就是国战了!
  曹操目光看向沉默不语的荀彧,深吸口气道:“文若,你有何看法?”
  荀彧抬头,看了曹操一眼道:“属下担心,此事若是临时起意还好,若是蓄谋已久的话,只怕还有后招。”
  “后招?”曹操闻言一怔,随即面色大变,豁然起身,扭头厉声道:“通知元让,封锁四门,任何人不得出入,诸位,随我进宫面圣!”
  “喏!”众人连忙起身,陪着曹操,朝着皇宫的方向快步赶去。
  许昌城门处,一支骑兵踩着飞雪来到城门口,被门伯拦住。
  “我乃越骑校尉伏德,有要事出城公干!”为首一名骑士取出一面令牌扔给门伯。
  “属下拜见大人!”门伯看过令牌,不敢阻拦。
  伏德行色匆匆,背着背囊迅速出城,便在伏德刚刚出了城门,城中突然传来一阵号角声,门伯听到号声,面色不禁一变,厉声道:“快,拦住他们!”
  哪里还拦得住,伏德已经出了城门,快马加鞭的朝着城外飞奔而去。
  门伯面色惨变,厉声道:“城中不知出了何事,快,吹号通知大军追捕!”
  “是!”一名士兵连忙摘下背上的号角,鼓足了腮帮子吹起来。
  “呜~呜呜~呜呜~”
  苍劲的号角声响彻许昌城上空,无数卫队闻声而动,皇宫里,听到号角声,曹操面色一变,扭头看向宫外,仔细聆听着号角声,良久,面色变得阴沉下来,扭头看向身前不远处的伏完,怒骂道:“匹夫安敢欺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