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吕布(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278

  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湖口囤积的粮草尤为要命,伊阙关战事不顺,军中将士心生厌战情绪,这个时候,如果周瑜能将湖口拿下,那刘备那十万大军就完了,而留在荆襄的十万大军,也得缩水一半,当然,前提是周瑜能够抢占湖口,至于守,根本没有必要,周瑜会送刘备一把大火,将他的念想彻底给断了,再然后,趁着关中兵马没有反应过来之际,迅速占领荆襄,然后收拢那些荆襄溃军,平白就能得二十万大军,周瑜三分天下的计划就完成了一半。
  不过接下来吞并蜀中的计划却要搁浅了,他要说服孙权,联合曹操,再攻吕布,若能拿下荆州,光是江东这边,也能拿出三十万大军出来,联合曹操,势力比之如今,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强。
  吕布太强,陆逊的建议其实根本上是没有错的,但太早,至少如今江东很难跟荆州合作共抗吕布,因此,无论孙权还是周瑜,对于陆逊的建议都没有采纳,不是不对,而是时候不对,如果此时已经占据了荆州,周围不会有任何犹豫,就算没有陆逊,周瑜也会力劝孙权与曹操联手,先破吕布。
  关中这些年来的发展,周瑜怎么可能不知道,无论是财富还是兵锋、底蕴,如今的吕布已经足矣跟天下诸侯硬抗,他背后可不仅是表面上的五州之地,塞外西域胡人,对吕布可是趋之若鹜,他一句话,便可以调动十万胡兵心甘情愿的跑来帮忙打仗,这份恐怖的号召力下,如果孙曹相斗,决出胜负之后,再收拾吕布的话,恐怕到头来只有被收拾的份儿,所以吕布,一定要先打,而且要彻底打灭他,然后才是跟曹操决战的时候。
  周瑜的营帐里,吕蒙把着灯,跟周瑜一起研究地图,明灭不定的灯光下,周瑜一遍又一遍的确定整个行军路线以及全盘计划是否有疏漏的地方。
  “子明,你不用陪我,先去休息吧。”周瑜抬了抬头,看着昏昏欲睡的吕蒙,微笑着说道。
  “都督,没事,我不困。”吕蒙摇了摇头,鬼使神差地说道:“都督,你的计划是不是太险了?”
  周瑜已经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吕蒙,此刻吕蒙昏昏欲睡,脑子里想到了什么,就直接说出来。
  周瑜闻言不禁好笑道:“放心,只要湖口粮草没了,整个荆襄兵马都会乱,江夏可没功夫出来断我后路,况且,就算真的被断了后路,以我区区五百人的牺牲,换取整个荆襄之地,值了。”
  “我不是说这个。”吕蒙甩了甩脑袋,下意识的将脑海里面的想法说出来:“我是说,如果那诸葛亮已经有了准备,或者湖口只是一个假消息,是诸葛亮故意透露给我们的,那湖口根本就是他们故意诱导我们的,又该如何?”
  周瑜拿着地图的手突然一颤,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都督?”吕蒙不解的看向周瑜,却见周瑜面色惨白,目光也变得呆滞起来,心中不由大惊,连忙上前,推了推周瑜:“都督?都督醒来!都督醒来!”
  “子明,你刚才说什么?”周瑜面色难看的看向吕蒙,一字一顿道。
  “都督,末将……”吕蒙此刻彻底清醒了,见周瑜面色难看,摇头道:“末将只是随口乱说,都督算无遗策,谅那诸葛亮不过凭借其家门声名才有今日成就,不可能看穿都督的计策。”
  “不……”周瑜有些嘶哑道:“那诸葛亮能有今日,绝非侥幸,此人军略或许不及我,但若说使计,绝不在我之下,你可还记得当初刘备破襄阳的场景?”
  “自然记得。”吕蒙点点头,刘备以三万杂牌军去攻打有两万精兵驻守的襄阳,最终却以极小的代价将蔡蒯两家玩儿残,两万精兵几乎都被刘备收降,那一战,跟军略什么的扯不上关系,但不可否认,十分精彩。
  “若非吕布占据汉中的消息出来,我敢肯定,诸葛亮到最后,可以兵不血刃的将襄阳收服。”周瑜叹了口气,喃喃道:“诸葛亮此人,行军打仗或许及不上当世名将,但若论心术,不在当世任何顶尖谋士之下,此人极擅揣摩人心。”
  当初襄阳一战,很多人都觉得莫名其妙,本该有一场惨烈厮杀,到最后,却襄阳内部自己乱了,很多人都以为那是刘备的运气,但周瑜却仔细研究过前前后后,从许多蛛丝马迹汇总过来的消息,让周瑜逐渐理清了脉络,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周瑜才真正重视诸葛亮。
  “那现在怎么办?就此放弃?”吕蒙迟疑的看向周瑜,他知道,为了这一天,周瑜可是筹备了很久,而且就如周瑜所说,若错过了这次机会,恐怕再难找到这样能够一举将荆襄收复的机会。
  放弃?
  周瑜闻言,摇了摇头,为了这一天,他谋划了太久,几乎将未来都赌在这一仗之上,此时放弃,不可能。
  “我们假设,若你是诸葛亮,并且已经提前洞悉了我的谋划,你会如何做来引我上钩?”周瑜深吸一口气,吕蒙突如其来的想法,让他心绪有些乱了。
  “我是诸葛亮的话……”吕蒙闻言,不由皱眉沉思起来:“那这湖口肯定是一个障眼法,但真正囤积粮草的地方,应该离这里不远,湖口的位置,是最适合连接南北的,而且荆州军也确实将粮草运往了这里,就算粮草不在湖口,但定不会距离这里太远。”
  “不错。”周瑜闻言,点了点头,丝路也渐渐从之前的沮丧和颓废中恢复过来,目光恢复了清明,看着地图,手指不断在地图纸上比划着:“那么多粮草,诸葛亮若想转移,不可能逃过细作的查探,所以,他的粮草,最多也只会在这里……”
  “湖阳?”吕蒙惊讶道,湖口实际上就是湖阳外的一座港口县,比邻新野,走水路可通洛水,运送粮草十分方便。
  “不错!”周瑜点点头,冷笑道:“据我所知,荆州的粮草在运往湖口之前,都会经过湖阳,恐怕在路过湖阳之时,其中很多一部分粮草已经直接被掉包了!”
  “那……”吕蒙扭头,看向周瑜道:“我们攻湖阳?”
  “不,计划不变,还攻湖口,不过不是我去,选一支人马按照计划偷袭湖口!”
  “佯攻?”
  “也不算,但这些人,怕是回不来了!”
  “……”
第七十四章
大雾弥江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长江之上,一夜之间被大雾弥漫,站在江边,放眼望去,一丈以外的东西都已经看不清了,仿佛置身于一片白茫茫之中。
  “将士们,今日之战,我们或许会死,包括我在内,都一样。”周瑜一夜未睡,但精神却出奇的好,只是脸色有些苍白,从吕蒙手中,接过酒碗之后,朝着站在他身前的将士高高举起,慨然道:“但我们是军人,从参军的那一天开始,命就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在他身前,有一千五百名将士,这话其实是有些打击士气的,但周瑜却没有担心,这一千五百人,不但是军中精锐,也是跟着周瑜最久的将士,说句不客气的话,除非孙策复生,否则,别说去打荆州,就算现在周瑜要他们直接冲进建业去砍孙权,他们都不会皱一下眉头,哪怕明知道是死。
  “我已安排过后事,若诸位战死,无需担心家小,自会有人照料!”周瑜看着众人,深吸了一口气道:“上船。”
  “都督,还是我去吧。”吕蒙拉着周瑜,沉声道:“江东可无吕蒙,不可无都督!”
  “我未必会死,子明说这话,未免丧气,便是诸葛亮有了准备,胜负之数,也是五五之分,更何况,诸葛亮未必能猜到。”周瑜拍了拍吕蒙的肩膀道:“还有,江东,谁也不能没有,唯独我周瑜可无。”
  “都督怎能如此说?”吕蒙摇摇头:“都督是江东支柱,江东不可没有都督。”
  “这话,与我说说便罢了,但千万别在他人面前说,小心惹来杀身之祸!”深深地看了吕蒙一眼,周瑜拍了拍吕蒙的肩膀道:“记住,若我未能回来,有什么不懂的事,多与陆逊商议,此人之能,不在我之下。”
  “末将一生,只服都督一人!”吕蒙断然道。
  “这天下很大,能人辈出。”周瑜摇了摇头,披上了白色的披风,看着被大雾笼罩的江面,身披白衣的将士正在以绳索将小舟连在一起,以免走失,有水鬼入水确定方向,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周瑜扭头,看向吕蒙道:“记住,密切监视江夏动向,一旦江夏兵马调动,不要犹豫,立刻出兵,先攻占江夏,再说其他。”
  “喏!”周瑜的话,听起来有些像交代后事,吕蒙突然有种很难受的感觉,但面对周瑜的目光,他不得不点头答应下来,眼看着周瑜抖了抖披风,登上了小舟,在水鬼的带领下,很快,数百艘小舟就这么消失在浓浓的雾气之中,放眼看去,连模糊的身影都无法看到。
  想到之前周瑜交代后事一般的话语,吕蒙只觉心中万分难受,就这么默默地等在江边,或许待大雾散开的时候,都督会凯旋归来吧。
  江面之上,仿佛一下子置身于无尽虚无之中,除了舟楫划过江面时产生的声音,整个江面,死一般寂静。
  “少爷。”周瑜的船上,一名中年男子身穿白色铠甲,来到周瑜身边,陪着周瑜坐下来,看着江面,笑道:“少爷对吕蒙似乎很看重?”
  中年人乃周瑜家将名叫周安,跟周瑜的关系就如同黄盖、程普、韩当与孙权的关系一般,几乎是看着周瑜长大,只是周安没有黄盖他们那么大本事,但对周瑜的忠心却绝不逊色于黄盖等人对孙氏的忠诚。
  “是个将帅之才,可惜无人能识得他的潜力。”周瑜摇摇头道。
  “少爷此番,似乎抱了死志?”周安看向周瑜,皱眉道:“小少爷尚年幼,少爷可曾想过他们孤儿寡母,若没了少爷,日后该如何生存?”
  周瑜眼中闪过一抹痛苦的神色,摇了摇头道:“说不上死志,若能攻破荆襄,我自然也希望能再会一会吕布,一雪当年之耻!”
  脑海中,不禁想起了当年那少女的音容笑貌,只是此时再回想起来,周瑜却愕然的发现,曾经令自己魂牵梦绕的容颜,在岁月的洗礼下,已经变得模糊,所剩下来的,只有那份对吕布的仇恨,听说她在吕布身边过得不错,很得吕布宠爱。
  岁月就像一把无情的刮骨刀,很多东西,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变淡,若是几年前,每次听到这个消息,周瑜都会感觉心如刀绞,但时至今日,周瑜也有了自己的妻子,还为自己生了儿子,此时再听到这些消息,有的只是一种淡淡的苦涩和遗憾。
  “那为何……”周安不解的看向周瑜,之前周瑜跟吕蒙说的话,感觉根本就是在交代后事。
  “安叔,你可了解仲谋?”周瑜摇了摇头,突然反问道。
  “这……”周安苦笑着摇了摇头:“老奴一介武夫,可没这份识人之能,不过与孙将军似乎有些不同,或许这就叫帝王之姿吧?不过总觉得没有跟着孙将军一起的时候畅快。”
  帝王之姿?或许吧!
  “少爷为何问这个?可是有何苦衷?”周安看向周瑜,不解道。
  “其实也没什么苦衷可言。”周瑜摇了摇头道:“如今仲谋敬我,非是真的因为我不可替代,我虽自负,却也知道江东才俊何其多,鲁肃、陆逊之才,皆不在我之下,仲谋之所以敬我,乃是因为我是伯符的结义兄弟,江东这份基业,有我一份功劳。”
  “那不是很好吗?”周安不解的看向周瑜。
  “若是伯符,自然没什么问题,他自信有驾驭我的能力,那家伙总是这么毫无理由的自信。”周瑜摇了摇头笑道:“但换成仲谋的话,就不一样了。”
  “跟随伯符以来,我锋芒太露,这江东将士,有一半只认我而不认仲谋,安叔也说了,仲谋有帝王之姿,但安叔或许不知,这帝王疑心是最重的,自仲谋上任以来,不声不响的将贺齐、宋谦、太史慈这些昔日忠于伯符的悍将、精兵调去镇压山越,固然有山越的原因,同样也是为了分我兵权。”
  这些事情,周瑜其实很早就察觉了,但只能憋在心里,如今在这大江之上,大雾弥漫,隔绝一切,他也终于能将藏在心里的许多话说出来,这是连吕蒙都没有说过的。
  “仲谋在忌惮我,而且不同于伯符,仲谋的手段颇为狠辣,尤其是对自己人。”周瑜叹道:“当然,这些年我屯兵柴桑,做出一心想要收服荆襄的样子,也算是安了他一些心思,但这不够。”
  “只要我在一天,仲谋就不会放心。”周瑜看着弥漫着大雾的江面,苦涩地笑道:“一开始,他只会针对我个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忌惮会越来越深,现在,对我周家,仲谋多少会记着几分香火情,但这份香火情会随着我的存在,越来越薄,而对我的忌惮也会逐渐转移到我的家人身上。”
  “不只是仲谋,包括江东那些世家,都是如此,我在一天,他们就始终被压着,最终会化成怨恨。”周瑜看着茫茫的江面,幽幽道:“等这份怨恨爆发出来的一天,我周家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既然如此,何必还要为他效力?以少爷的本事,无论去到哪一家诸侯,都不会慢待少爷。”周安声音中,压抑着一股难言的怒火。
  “安叔,你不懂。”周瑜回头看了一眼早已消失在视线之中的江岸,眼中闪烁着一股难以言明的光芒:“这江东基业,是我和伯符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我不可能亲手将他毁掉,若我叛出江东,会有大批将士跟着叛逃,到时候,江东就真的完了!”
  “那少爷也不能因此就送死!”周安发出低沉的咆哮声。
  “未必就是送死!”周瑜摇了摇头,微笑道:“此战若胜,我军便可长驱直入,一战而定荆州,到时候,随着我军基业的大增,江东就不止需要一个大都督,鲁肃、陆逊这些人都有机会,无形中,可以平抑世家对我的怨气,于仲谋而言,也可以用这些人来压制我,而随着这些人才华的展露,在军中威望的提升,削弱我的同时,也同样会引起仲谋的猜忌,这样一来,他要平衡,就不会再忌惮于我,反而会依靠我来帮他压制江东世家,那样一来,这盘棋就活了。”
  这也是周瑜要处心积虑为孙氏开疆拓土的一个重要原因,江东太小,容不下太多的统帅,而一个统帅,手握兵权,打败仗还好,若打了胜仗,就很容易遭到孙权的猜忌,这些年,周瑜想要打出江东,却始终未果,固然有外部的因素,但同样,江东内部,也是掣肘周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周瑜这等顶尖人才,又怎可能不惜命?
  “那若败了又当如何?”周安有些不安的看向周瑜,这才是最关键的。
  “败?”周瑜看向周安,摇了摇头道:“不能败,如果败了,也就没有回去的必要了,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周安看着周瑜,喉头耸动着,却说不出话来,最终化作一声压抑的咆哮,在江面上传开……
第七十五章
算无遗策的真正含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