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吕布(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278

  庞统闻言脸色不禁一黑,的确,十年前的吕布可没有现在这么庞大的资源来培养儿子,以当初吕布的处境以及观念的话,更有可能培养出一个混世魔王来,吕玲绮虽然也的确有几分将略,但就算抛开性别不谈,她也只是一个合格的武将,而不可能成为吕布的接班人。
  “如今成都之事已了,不过这诸葛孔明当真难对付,士元有未发现,最近这诸葛孔明打仗越来越老练了?”法正看向庞统道。
  庞统闻言不禁点点头:“就像主公说的那样,孔明虽然天资横溢,但终究以前也只是纸上谈兵,若不是蜀中地形所限,他不可能有机会撑到现在,不过却也因此,孔明在军略之上,却是长进不少,不过荆州的消息,也该传来了,就不知这孔明要如何选择?”
第一百零九章
退兵
  “军师,不想此番蜀中作战,竟然会打到这个地步,绵竹关久攻不下,若再打不进成都,我军粮草恐怕无以为继。”诸葛亮行营之中,几名随军将领聚集在诸葛亮的大帐之中,商讨着破军之策,只是对于眼下战局,包括诸葛亮在内,都有些一筹莫展,庞统居中调度,而魏延、张任皆统军上将,荆州军这边,如今也只有一个张飞可与之敌,老将严颜如今还留在垫江养伤,虽然如今多了几个郡县,但于大局而言,若不能击破庞统这支兵马,就算占据再多的郡县也是无用。
  诸葛亮闻言,默默地点点头,此番西进入蜀,本就打的是速战速决的主意,毕竟刘备可不比吕布那般才雄势大,而且又占据了成都,有足够的粮草支撑,荆州这边先是联合曹操攻打洛阳未果,之后又被烧了不少,而随后诸葛亮西征蜀中,也几乎将荆州能够调动的粮草都带上了,虽然有江州的补充,但打到现在,也已经无法在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战斗。
  就在诸葛亮思索破敌之策之时,一名将领进来,将一封书信递给诸葛亮。
  “是何人送来的书信?”诸葛亮结果书信,随口问道。
  “回军师,是关中军送来的书信。”武将躬身道。
  “哦?”诸葛亮将书信展开,当看到书信内容之时,神情不禁一变。
  “军师,发生了何事?”众将看到诸葛亮脸色不对,连忙询问道。
  “幼常被擒!”诸葛亮叹了口气,苦笑道:“我本想让幼常前往成都,说动世家反叛,占据成都,断了关中军粮草,此战自然不战而胜,只可惜……是我害了幼常啊!”
  “说不定是那关中军诓骗我等。”一名武将皱眉道。
  诸葛亮摇了摇头,庞统字里行间那股子得意劲儿跃然纸上,而且如果成都真出了问题,庞统恐怕也没时间跟自己在这里瞎扯。
  既然断敌粮道这条路走不通,那接下来就只能攻破庞统了,只是要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做到,谈何容易?
  “报~荆州大捷!”便在此时,营外突然响起一声悠长的长呼,一名风尘仆仆的荆州将士一脸兴奋的冲进了大营,被人拦了下来,嘴里却还在兴奋地道。
  “什么?”诸葛亮闻言面色一变,连忙站起身来,声音有些焦急道:“快,将此人传唤进来。”
  很快,那名传来捷报的荆州将士便被人带到了帐中。
  “荆州有战事?可是吕布入侵?”诸葛亮将来人招到身边,沉声问道。
  “回军师,非是吕布,而是江东,九月初时,江东偷袭江夏,如今已经被主公击退,并反攻入柴桑。”来人一脸兴奋的道。
  “你且细细道来!”诸葛亮面色惨变,厉声道。
  “是。”来人连忙将前前后后的事情说了一遍。
  时间的推回到九月初三,吕蒙趁着大雨在江面上设伏,全歼陈到江夏主力之后,一举进占江夏。
  陈到可是在汝南时就追随刘备,也是刘备麾下顶尖大将之一,陈到一死,刘备心中大怯,却又担心此事影响了诸葛亮征蜀大事,因此没有第一时间将情报送入蜀中,而是在崔州平的建议下,收缩防线。
  而孙权眼见得了江夏,在站稳脚跟之后,趁着荆州因为内部空虚的空荡,步步紧逼,虽然陆逊曾劝孙权见好就收,只是江东众将一力主战,吕蒙更是跨过汉水,步步紧逼,江东众将情绪高涨,最终,孙权在权衡厉害之后,决定先破荆州,并邀请吕布出兵伊阙关,牵制关羽的南阳兵马。
  事情也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吕蒙在得了孙权命令之后,带着太史慈、蒋钦、周泰、朱然等江东众将一路势如破竹,刘备在准备不足,又失去江夏精锐的情况下,几乎连战连败。
  众将听到这里,虽然已经知道事情过去,但还是忍不住揪心,没想到,他们离开这短短数月的时间里,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
  “继续说。”诸葛亮默然的坐在帅位之上,沉声道。
  “是。”那将领接过旁人递来的一碗茶,仰头一饮而尽,兴奋道:“江东水军虽然厉害,但若论陆战,却还是我荆州军更强些,主公收缩防线,却是为了将江东水军给引到陆上来,就如同那些江东狗贼偷袭陈到将军一般,主公将战线收缩到卧牛山一带,同时命人去许都送信给曹军。”
  “曹操也出兵了?”诸葛亮面色一变,沉声道。
  “不错。”那武将点点头道:“趁着柴桑空虚,江东军主力攻入荆州之际,曹军以毛玠为将,攻入庐江,主公则暗中将关羽将军调回,与黄忠将军联手,反攻江东军,在伏牛山下一场大战,关羽将军亲自出手,于万军之中,刀斩吕蒙,阵斩蒋钦,江东军大败,收降两万江东军。”
  诸葛亮默默点头,以关羽的性格,那吕蒙既然敢杀关平,恐怕关羽绝不肯善罢甘休,如此也好,算是给了江东军一个下马威,也好叫孙权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不理智的事情。
  “不止如此!”那将领兴奋道:“关将军大破吕蒙,夺回江夏之后,趁着柴桑空虚,一举攻入柴桑,孙权数度派人前来求和,却被关将军拒绝,并趁势兴兵,一路大破南昌、庐陵,整个豫章已被我军拿下,江东六郡,如今也已只剩下吴郡、会稽、丹阳、九江四郡。”
  “那曹军呢?”诸葛亮闭上了眼睛问道。
  “曹军占据庐江之后,便没有继续进攻,似乎是北边吕布打上来了,管将军还在继续用兵,如今,怕是已经又拿下一两郡了。”
  “好!”帐中,也不知道是何人大喊一声,兴奋地一拍大腿道:“我早就看这江东贼子不顺眼了,明明是他周瑜背毁盟约,却将账算在了我们头上,关将军这一仗打的解气,好叫那孙权小儿知道我军的厉害。”
  “知道个屁,用不了多久,等关将军打下江东之后,那孙权小儿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另一名将领冷笑道。
  诸葛亮默默地闭上眼睛,心中百感交集,一股说不出的苦涩涌上心头,哪怕是一直以来,自负足智多谋的他,此刻也感觉到一股无力感压下来,让他生出一股难言的疲倦。
  “军师,大喜之事,您怎的如此……”一名将领发现诸葛亮面色不对,连忙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停止议论,扭头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没有回答,良久才睁开眼睛,看向众人,摇头道:“通知翼德将军,准备退兵吧。”
  “啊?”一群将领闻言不禁有些发懵,不解的看向诸葛亮,形势一片大好,怎的突然要退兵呢?
  诸葛亮站起身来,一直以来,都是一排仙风道骨的风范,众将此刻突然发现,诸葛亮的背似乎佝偻了一些,整个人,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一般。
  “诸位且回去休息,通知各路将领,今夜退兵,不得有误。”没有解释什么,诸葛亮挥了挥手,示意众将退去。
  “末将告退。”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已经习惯了诸葛亮这种说话做事的方式,也不敢再问,告辞一声之后,各自退去。
  本来热闹的大帐之中,不到片刻功夫,只剩下诸葛亮一人,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着空荡荡的大帐,心中升起一股难言的寂寥之感,江东已历三世,怎会如此轻易被关羽攻破,就如同刘备之前将吕蒙的大军引到陆上来打一样,江东一来是没有想到吕蒙会败的这么快,准备不及,才让关羽势如破竹般攻下豫章,但接下来呢?当江东整合兵力,重新攻打过来之后,恐怕也就到了还债的时候了。
  他走前,曾留书告诉过刘备,对待江东,万事得忍,只是他没想到,孙权会杀了陈到、关平,一个是刘备倚重的大将,一个是刘备的子侄,关羽的儿子。
  必须尽快赶回去,如今既然已经撕破脸,而且已经攻下了豫章,那当务之急,也只能一鼓作气,在孙权未能将力量全部集结起来之前,把江东给平了,至于蜀中……
  不是不想,只是人力有穷而时,眼下荆州战局已经打到这个地步,他不信吕布会无动于衷,而且庞统就算得了蜀中,只要扼守要道,庞统想要自蜀中出兵,攻入荆州,却也千难万难。
  想到当初自己定下的三分天下之策,如今已经成了泡影,没了蜀中,就算拿下江东,面对吕布,败亡恐怕也是时间问题。
  三日后,诸葛亮开始全线撤军,大军源源不绝的退回了江州,庞统这边得到了消息后,张任、魏延出兵追击,都遭到了伏兵,败退而归,对此庞统也只能有心无力,诸葛亮要走,他现在也拦不住,蜀中的地形太适合伏击了,而诸葛亮为人谨慎,怎可能不防着庞统追击,此刻追击,恐怕讨不了好,庞统也只能等诸葛亮退兵之后,才开始一步步收回益州南部郡县。
第一百一十章
封王争论
  相比于中原各地的烽火遍地,洛阳作为昔日的都城,已经被战火毁掉过一次,此时却仿佛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这一天,是建安十四年十一月初七,吕布迁治于洛阳已经过去一年了,一年的时间里,要说跟长安比,终究是还差许多的,人口、规模,长安在五年的时间里可是经过数次扩城才有今日之盛景,不过格局上,洛阳终究更大气一些。
  毕竟长安是在一步步探索中逐渐兴盛起来的,而到重建洛阳的时候,吕布这边,已经有了完整的规划团队,有专业人士策划,还有风水师测量风水,整体布局上,给人一种更加恢弘大气的感觉,如果说长安是明主片玉,让人眼花缭乱,那洛阳建成之后,就如同串好的明珠项链,未必就比前者更美观,但每一栋建筑、街道都力求放在最适合的地方,力求简洁、优美而缜密。
  如今洛阳还未完全建成,但南来北往的商户已经开始在洛阳定下驻地,或是作为中转站,或是直接将商行的总部定在洛阳,商人逐利,在这方面嗅觉是很敏锐的,吕布既然要将治所迁于洛阳,那接下来,经济中心也会逐步从长安迁移至洛阳,长安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洛阳未来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地位,随着吕布将自己的基业放到这里,也说明这长安会有无限商机。
  虽然比邻前线,但年初时天下五路诸侯联合讨伐吕布,最终却被吕布打的孙子一样缩回去,只要有吕布在这里,那长安就是天下最安全的城池,也是在那一仗之后,开始有大量的商户将根基迁至洛阳。
  如今北方已经彻底进入了冬季气候,气温也随之降了下来,南方的地域还好些,但北方,大多数人早已收了营生,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在缺乏娱乐的年代,尤其是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实在没有太多事情可以做,哪怕是热闹的长安和如今的洛阳,在这个时节里也会变得冷清许多,但今天显然是个例外。
  一大早,街头上便是兴奋地人群,一个个走街串巷的讨论着什么,酒楼里更是聚集着各家学派的学子,一个个兴奋地讨论着什么事情。
  一些从外地来的商户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一打听之下才知道骠骑府里传来了消息,冠军侯,骠骑大将军吕布将在岁末年初之际,受封为王。
  封王!
  对许多人来说,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因为自汉高祖时期就已经定下了异姓不得封王的说法,吕布并非汉室宗亲,有何资格封王?
  不过这样的声音,在吕布治下是很少的,随着吕布威名日盛,对许多关中百姓来说,甚至只知道吕布却不知道当今天子是谁,吕布封王,在百姓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甚至觉得有些晚了,以吕布如今的地位还有占据的地盘,别说封王,称帝都可以了。
  至于那些反对的声音,则没人在意,这世上总有些人觉得别人做什么都是错的,反对着吕布,却又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吕布带来的种种好处,对于这种人,在关中是不怎么受待见的,但吕布在言论方面,只要不是恶意煽动闹事或者诋毁政策方面,对他个人的一些言论,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
  不遭人妒是庸才,就像当初跟人说的那样,不怕人骂,就怕没人骂,一个社会,如果只有一个声音的话,那才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当然这些人也不能惯着,一些中肯的意见吕布会收集,但一些为了骂而骂的人,抱歉,这辈子富贵、仕途怕是跟你无缘了,别特么跟我提你是什么名士。
  从长安到洛阳,吕布身边从来不缺乏名士,每年都有大量关东名士组团过来开骂,不过通常都很难见到吕布的面。
  虽然还没有正式封王,但吕布势力从上到下,都洋溢着一股莫名的兴奋,某种意义上来说,吕布封王的话,就等于独立于朝廷之外,自成一个体系了,跟着吕布的人,大多数都属于寒门出身,对朝廷的归属感不是太强,加上时逢乱世,这天下大势,这么多年来,汉室的余威也差不多散尽了,许多人心思里,自然有几分成为从龙之臣的打算,以眼下天下大势来看,吕布显然是最有机会问鼎那九五宝座的诸侯。
  洛阳城里,四处热议着这个消息,而作为当事人的吕布,却坐在骠骑大殿里,看着一群为了王号争得面红耳赤的臣子。
  关于该选择哪个王号来命名,这本该是礼部的事情,谁知道杨阜找了几个才学名声挺高的人一起讨论,最后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讨论到他的骠骑大殿里来了。
  有人认为吕布发迹于秦地,当以秦为国号,不过很快遭到一群人的口诛笔伐,毕竟吕布封王的王号以后很可能就是国号,会记载在史书上的,而他们这些人,很可能因此而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名留青史,这可是许多文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秦与先秦国号重复,最重要的是,始皇帝一统天下,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无论吕布有如何大的功绩,在意义上很难跟始皇帝并列,不免被始皇帝光芒所遮掩,但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吕布做出来的功绩可是一点都不比始皇帝差,甚至接下来建立的朝代,要盖过始皇之威,自然不想因为国号的问题被后人混淆。
  秦之后,便是晋了,毕竟吕布出身并州,将晋定为国号,也算是个中规中矩的选择,但这个王号显然也不能被众人所满意。
  之后甚至有人说长安王或洛阳王的,直接被撵出了大殿。
  看着一帮学者在这里争得面红耳赤,一言不合就是引经据典,没有一定文学底蕴吕布其实挺无聊的,却又不得不做出一副认真听的样子,免得被人说没有威仪。
  “文和啊,你怎么看?”百无聊赖之下,吕布扭头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贾诩,不得不佩服这家伙的定力,这吵了都有三天了,贾诩从始至终都是这么一副模样。
  “这要看主公如何选了。”贾诩睁开眼睛,看了吕布一眼,微笑道。
  “怎么说?”吕布好奇的看向贾诩。
  “其实秦也好,晋也好,不过是个代号,但诸位大家所争的,还是名留青史这份荣耀,主公若无特殊要求,任他们争便是,到最后决定之时,若还无法给出答案,到时候主公做出选择即可。”贾诩微笑道:“当然,主公若是有其他要求,也可告知诸位大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