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吕布(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278


第五十四章
法衍
  官渡之战的开始,比吕布记忆中官渡之战的开启要早了半年之久。
  似乎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很多事情的发展都加快了许多,袁术败亡提前了,孙策也早死了半年,还有刘备,还有马腾韩遂,这样的改变,对吕布来说是好是坏,至少眼下看来,官渡之战的开始,也让天下诸侯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北方,吕布大破匈奴,击败韩遂的事情,仿佛被人遗忘一般,但也因此,让吕布有了安心发展的时间。
  要做的事情很多,屯田只是其中之一,长安书院已经建立,那些被吕布强拉过来的世家不管自愿也好,还是不愿意也罢,之前吕布和韩遂之间开战,这些人也抱了一些侥幸心理,至少韩遂算得上是士族这方的人,若吕布败了,那他们就可以趁势而起,那样的话,被吕布强行带来长安不但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只可惜,韩遂一败再败,一点点将这些士族心里的那点儿念头打磨的一点不剩,不知该说韩遂无用,还是吕布太厉害,总之,在吕布回来之后,陆续开始有人接受前往长安书院教书的工作,尤其是这一次吕布还带回来一个女人。
  蔡琰,蔡昭姬!
  大儒蔡邕的女儿,如果仅是如此也还罢了,吕布却在长安书院建了一座名为藏书阁的地方,由蔡琰主管。
  藏书阁这个名字有什么寓意没人能够说出来,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听闻当初蔡邕收藏的四千余卷古书,令人扼腕的是,这些古卷已经流失在战乱之中,而吕布将藏书阁交给蔡琰打理,正是因为蔡琰博闻强记,其中大半都能记下来,吕布让蔡琰在藏书阁中恢复古书,为了提升效率,还专门找了十名通晓文墨的女子在旁帮衬。
  另有传闻,吕布在迎娶公主之后,将于明年会将蔡琰迎娶进来。
  蔡邕是海内大儒,名传四海,吕布如果娶了蔡琰,算起来,也是蔡邕的女婿,等于一只脚踏入了士林,这也算是这些人能够找到的一个台阶,将吕布拉入自己的阵营,而且又不是出仕,只是教书育人,也算是一桩功德。
  当然,真正的原因吗,这些过惯了体面生活的人,怎么可能忍受顿顿糙米饭还不管饱的日子,吕布说的很清楚,想过体面地生活,可以,教书去,长安养不起闲人,你不为我做事,每天一顿糙米饭,不让你们饿死,这就是最大的仁慈,想要给我摆架子,让我哄着你,中原或许可以,但在长安,别想太多了。
  什么大义,什么气节,英雄好汉也得为五斗米折腰,在失去了世家的光环和庇佑之后,没了生活来源,最终,这些人还是向吕布低头了。
  虽然恨得牙痒,却也无可奈何,道理上来说,吕布说的没错,只是这手段,软刀子割肉,逼得一个个往日里光鲜亮丽,名士风范的士人不得不放低姿态,低下那高贵的头颅,甚至放弃尊严去为吕布做事,对于这些世家来说,无疑是一大耻辱。
  也不是没人看得出吕布的目的,将知识的垄断权从世家手里解放出来,但看出来又能如何?要么保持你的气节,要么饿死,二选一的情况下,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冷战之后,越来越多的“名士”最终选择了妥协。
  甚至有人想要在吕布麾下出仕,不过对于这一点,不是不可以,但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能力、品德、祖宗八代,然后还要去陈宫手底下工作一段时间,名曰见习,见习完毕之后,才能上任,而且只能管治理,军权,吕布绝不容许世家插手。
  吕布很清楚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就目前而言,放着世家不用是不可能的,但军权必须绝对掌握在自己手里,枪杆子里出政权,伟人的话,无疑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而且,为了防止世家通过其他手段将影响力渗透到军中,吕布专门下了一条军令,校级以上将领禁止与世家通婚,同时,与世家有姻亲关系的人,在军中绝不能担任校级以上官职。
  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单是这一条命令,就算是曹操、袁绍,底下的人都得造反,不过这里是长安,这些所谓的世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能算是俘虏,自然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能量。
  在吕布回到长安两个月以后,贾诩也从白水羌回来,黑山城的轮廓已经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需要白水羌自己去营建。
  “主公这方法粗鲁了一些,不过胜在实用。”已经改成了骠骑将军府的吕布府邸中,贾诩放下手中的文案,伸了个懒腰,扭头看向身边一名中年文士道:“仲礼以为如何?”
  中年文士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整天都是一副全天下欠他几百万的臭脸,看向贾诩道:“乱世,自该用重典,主公的方法对这些人来说还是好的,但还需做出相应完整的规划,如奖惩制度,比如说某位名士若教导出可以治理一方的俊才,可以酌情提拔或者奖励,相反,若一直表现平庸的话,便将这些人贬入郡学,一来可以更好的推广主公所说的三学,同时也能隐隐释放出一些信息,眼下主公虽然雄踞关中,坐拥雍凉,但所缺乏的人才太多。”
  中年文士,便是贾诩书信请来的法衍,在蜀中并不如意,无论是已故的流言还是如今的蜀中之主刘璋,对法衍所推行的法家都是持着排斥的态度。
  毕竟刘焉能够坐稳蜀中,靠的就是蜀中大族支持,若推行法家,自然会侵害到世家的利益,所以法衍虽然在蜀中待了十年,却一直郁郁不得志,也是因此,在收到贾诩的书信之后,便毫不犹豫的收拾行装,带着家人奔长安而来。
  在法衍看来,主公是谁并不重要,只要能够让他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将法家学说推广出去,便是千夫所指的恶徒,法衍也愿意效忠。
  “主公有意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建一部,名为律政司,专门负责推行律法,想来仲礼不久之后,便会得到升迁重用,不必再屈居于吾之下了。”贾诩笑道:“本来长安书院还准备独开一门法学,以仲礼才学,当可开课授徒,只是此事,怕是要缓上几年了。”
  “几年?”法衍闻言皱了皱眉道:“文和兄,我倒是有一人可担当此任。”
  “哦?”贾诩闻言看向法衍道:“仲礼兄还有同门?”
  “文和兄莫要挖苦在下。”法衍苦笑一声:“法家早在先秦时期已然没落,在下所学也仅是家传,何来同门。”
  “那……”贾诩疑惑的看向法衍。
  “举贤不避亲,衍有一子,虽然顽劣,不好法学却喜欢钻研儒门,但家学却也未曾拉下,独当一面尚待磨练,但若只是推广传授,却也勉强可以胜任。”法衍僵硬的脸上挤出几分笑意道。
  “若是如此,我可代仲礼向主公举荐,至于能否录用,却非诩能决定。”贾诩闻言笑道,这本不是什么难事。
  “多谢文和兄引荐。”法衍点头道谢,即便是此刻有求于人,一张脸也是刻板无比,正常人还真难相处。
  “不知令郎名讳,我也好向主公举荐。”贾诩摆了摆手,法衍笑的时候比不笑看起来更让人尴尬。
  “法正,字孝直,虚度二十三载。”法衍道。
  “哦。”贾诩点点头,记下了这个名字,至于有无才学,见面之时自有分晓,才学这种东西,是没办法骗人的,在贾诩这些智者面前,一眼便能看出深浅,不过就算法正真的不学无术,贾诩也会建议吕布将其收录,这是王道,通俗一些讲就是御下之道,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
  “大人,别驾张既求见。”这时,一名卫士进来,向贾诩道。
  “请他进来。”贾诩闻言点头道。
  张既在吕布大胜归来之后,便选择了向吕布效忠,作为寒门子弟,张既没有世家包袱,在确定吕布志向之后,便选择了出仕。
  忠诚谈不上,但做事情却是兢兢业业,颇得陈宫赞许,月前向吕布举荐,升任雍州别驾,吕布和陈宫都有意再过一段时间,将张既放到西凉去担任刺史之位。
  不一会儿,张既跟着卫士走进来,对着贾诩躬身道:“见过先生。”
  贾诩如今挂着军师祭酒的官职,实际上,算是吕布的门客,单以官职而论,是没有资格接受张既这个别驾参拜的,不过作为吕布的谋主,贾诩的地位可不比陈宫差。
  “德容不必多礼。”贾诩微笑道:“不知德容此来,可是有要事?”
  张既点点头道:“不知主公何在?”
  “军营或是匠营吧?”贾诩不确定地说道,这段时间,吕布每日不是操练兵马,便是纠集一帮匠人组建了一座匠营,每日叮叮当当的鼓捣,就连贾诩也不知道吕布在鼓捣什么东西。
  “究竟何事?”贾诩看向张既道。
  “近来白水、破羌还有烧当羌人多有动荡,在集市每每与当地汉民发生冲突械斗,昨日有一支烧挡羌不满被骗,公然杀戮了一支商队,此事不好解决,想请主公定夺。”张既沉声道。
  “哦?”贾诩挑了挑眉,站起身来看向法衍道:“府中之事,就请仲礼多操劳一些,我随张大人去见主公。”
  “大人自去。”
  贾诩招呼了张既一声,两人从府中选了两匹快马,朝着长安城外奔去。
第五十五章
马中三宝
  长安城外二十里的地方,被吕布圈出方圆足有十里的地方立下一座军营,长安有三千戍卫营负责日常治安和城池巡逻,还有吕布自各军之中挑选出来的五百精锐被带到这座军营里面,作为骠骑将军府的直辖卫队,人数虽然不多,却都是吕布精挑细选出来的,以雄阔海、周仓为副将,何仪、何曼为统领,在这里接受吕布的训练。
  同时,在这里,吕布让人建起了一座巨大的作坊,从各地聚集过来的各类匠人,都被安排在这座作坊里面。
  灼热的日头炙烤着大地,五百名披盔带甲的壮汉肃立在校场上,承受着烈日的炙烤,跟前的作坊里面,一座座火炉中火烧的正旺,逼人的热浪,即便距离校场还有一段距离,校场上这五百战士都能清晰地感受到。
  “娘的,这主公也受得了?”雄阔海抹了一把脸上淋下来的韩遂,不时地扭头看一眼作坊的方向,隐隐间能够看到不少精赤着上身的壮汉挥动着铁锤,叮叮当当的声音伴随着逼人的热浪涌出来,哪怕已经习惯了这些声音的战士都感觉有些心烦意乱。
  “都站好了,现在只是基本训练,不准偷懒,我不知道主公为什么会把你们这群猴儿崽子给挑出来,不过既然是主公挑的,作为骠骑将军府的精锐,你们未来,就必须成为全天下最精锐的兵,别他娘的给我丢脸!”周仓扛着大刀,洪亮的嗓门儿震得人耳膜直响。
  便在此时,马蹄声响起来,贾诩和张既带着一队人马在大营外交了战马后朝着这边过来。
  “军师?你怎么跑这儿来啦?”雄阔海扭头,看着贾诩意外道。
  “有事找主公,主公呢?”贾诩看了一眼在烈日下军容整齐的五百名战士,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虽然只是在那站着,但气势已经出来了,五百个人站在一起,给人一种面对山岳一般不可撼动的感觉。
  “在里面。”指了指作坊的方向,雄阔海看了一眼张既道:“你们还是别进去了,那里的温度,连我们都受不了。”
  说着,不等贾诩回答,便已经跑向作坊的方向,吕布曾说过,这作坊里出来的东西,都是机密,越少人知道越好,虽然不知道有什么机密可言,但张既毕竟还不算吕布领导层核心圈子里的人,能不进去,就不进去。
  不一会儿,坦胸露腹的吕布从作坊里出来,钢铁一般的肌肉有种难言的流畅感,被汗水浸湿之后,闪烁着古铜色的光泽。
  “文和,德容?你们怎么来了?长安出事了?”吕布带着众人来到一处阴凉处,早有人摆了三张椅子过来,请三人就坐。
  “主公,日前羌人跟商旅发生了冲突,杀了几人,现在闹得不可开交。”张既沉声道:“主公有意令羌民归化,但羌民生性彪悍,极难管教。”
  “难管教?”吕布冷哼一声:“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来。”
  事情的过程倒是并不复杂,在白水羌、烧挡羌、破羌相继被归化之后,为了避免因为传统风俗之类的冲突,吕布让羌人自己建城,将军府出人帮忙布局规划,治理则由羌人来治理,同时为了促进羌汉之间的交流,吕布又在各郡专门分出一县,由羌人和汉人共同管理,作为市集,令来往商贩与羌人可以互通有无。
  不过很多时候不少商贩为了提升利润,会将羌人带来的一些皮毛、稀有资源等东西压低价格,然后再运往他处高价贩售。
  这一次却是商贩这边将价格压得太狠,加上言语中有些歧视,引起了羌人的不满,从一开始的口角发展到后来动手,结果闹出了人命。
  “这种事情,也要来问我?”吕布皱了皱眉,看向张既的目光里有些不满。
  贾诩解释道:“此事原本不难判,杀人偿命,事情起因是商贩而起,商贩一方也有些责任,不过如今主公大力归化羌人,若依法来办,怕会引起羌人的不满。”
  “既然有法可依,便要依法办理,我是要让羌人归化,但没想过要让羌人跑来骑在汉人的脖子上。”吕布冷哼一声,沉声道:“既然是在我的治下,羌人汉人都一样,另外随后命律政司根据市场价格,规定物价,让买卖双方有个尺度可以衡量,那些商人也别太跳脱除了圈子,此事羌人固然有错,但起因却在这些商人身上,必须对羌人做出赔偿。”
  “律政司?”张既不解的看向吕布。
  “律政司是主公新设的一部,专门负责律法完善和维护,如今还未正名,正好借此事将律政司推上前台。”贾诩微笑道。
  “不知是由何人执掌?”张既问道。
  “法衍法仲礼,以后刑狱之事,都会交由律政司来执掌,至各州各郡乃至县城,独立于刺史府之外的机构。”吕布笑道。
  张既闻言,心中却是一惊,吕布不但要启用法家,更是进一步分化各州郡刺史、太守的权利。
  “此事就照此去办吧,德容,你先回去,我和军师还有事情要说。”吕布摆了摆手,对张既道。
  “属下告退。”张既闻言微微一礼,起身离去。
  张既离开后,贾诩舒适的靠在椅背上,摸着扶手向吕布笑道:“匠营弄出来的这些东西,倒是方便了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