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355

  “正有此意!”几名女兵咧嘴一笑,那豪放的笑容,将禁军看的瞠目结舌。
  一行人来到洛阳城外的时候,正看到一群女兵正在狂奔,任红昌几人也开始活动筋骨热身,然后自发排成队列,在往来行人愕然的目光中,开始飞奔起来。
  “人呐~”城楼上,早已经得到消息的叶昭靠着城墙,看着那些飞奔的身影,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帮女兵,已经在自己的训练下变得有些受虐倾向了,女兵出现在这个时代,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扭头看向身旁的张月道:“北宫校尉,你不能当,天子已经指名必须由宫中之人来当,这跟能力无关,陛下显然更信任这些人一些。”
  “主公放心,月只听命于主公。”张月躬身道。
  “我不能常驻北宫,日后她们的训练事宜由你来担任,至于宫中防务,新任北宫校尉会处理,记住,那是个讲规矩的地方,不归你的事情,莫要参与,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喏!”
第二十七章
重启州牧
  “你二人都很优秀。”一天假期结束,重新集结的女兵营给也找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将任红昌和李淑香叫到身边,叶昭看着二人,沉声道:“不过北宫校尉只有一个,红昌擅守,淑香善攻,斟酌再三,本官向陛下推荐了红昌作为北宫校尉。”
  “不是月姐吗?”任红昌和李淑香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或是失落,而是诧异的看向叶昭,无论能力还是威望,张月显然更适合坐这个位置。
  “北宫禁卫,考虑的并不仅仅是能力,还有出身,你二人出自皇宫,陛下也会更放心一些,所以这北宫校尉,只能从你二人之中择出。”叶昭笑道。
  任红昌有些懵,北宫校尉级别可不低,论官位可是与洛阳五校齐平的,还在一众城门校尉之上,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职位会落在自己头上。
  “恭喜姐姐。”李淑香有些羡慕的看向任红昌,不过三月来的袍泽之谊倒不会让她嫉妒。
  “北宫校尉虽号称校尉,然只有两部编制,也就是说八百人,未曾参战的三百女兵,也会被编进来,淑香出任军司马,领一部,另一人会从其他人之中提拔,此外还有四名军侯,各领一曲,八名屯将以及队率十六人,已经分好的不动,缺短的按照昨日表现进行擢升。”叶昭站在点将台上笑道:“另外陛下已划出一片地域作为女兵营训练之所,每日由一曲负责北宫寻常防务,其余三曲照常训练,张月负责训练尔等。”
  “不是将军训练么?”任红昌有些嘴欠的道,不过其他人也附和点头,三月来都是叶昭负责训练他们,已经习惯了叶昭,别看叶昭平日里骂的凶,但相比于从来都是带着一张面具,一副生人勿进的张月来说,她们还是觉得叶昭更亲切一些。
  “张月是本官亲自训练出来的,有她负责训练尔等,本官放心,况且……”叶昭看着任红昌的面色变得不善起来:“北宫乃陛下家眷所在之地,你是嫌本官这可脑袋在脖子上待得太过牢靠,想把它剁下来珍藏么?”
  他没事往后宫跑,就算他问心无愧,落在有心人眼里,那也绝对是秽乱宫闱的帽子跑不了,到时候他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卑职不敢!”任红昌被叶昭的表情吓了一跳,连忙退开两步道。
  “叙话就到这里,官印和佩剑是你的,至于铠甲,女兵营的铠甲会另行打造,过些时日会送过来。”叶昭挥了挥手道。
  “喏!”任红昌从叶昭手中接过印信和佩剑,犹豫了一下,看着叶昭道:“将军,红昌还有一事想要请教。”
  “说!”叶昭点了点头,看向任红昌有些扭捏的表情,有些不明所以。
  “红昌……”任红昌声音低下来,低声道:“昨日沐浴之时,发现手臂比之昔日粗壮了许多……”
  看了一眼叶昭身后的典韦道:“红昌日后,会否变成典将军这般模样。”
  典韦闻言,虎目一瞪,额头青筋直跳,闷声道:“某这模样如何?”
  “这……天赋异禀!”任红昌很中肯的评价了一句。
  在这个时代,天赋异禀可不是什么好话,一般人长得丑,别人不好直接说出来,就会说一声天赋异禀。
  典韦脸上的肌肉跳动了两下,却没有说话。
  叶昭扭头,看了看典韦,脑海中不自觉的出现任红昌浑身坟起来肌肉的模样,忍不住失笑的摇了摇头道:“这倒不必担心,人的样貌是天生的,女子再怎么练也不可能练成典韦这般粗壮,本官力气也不小,也没长成这般模样,稍后本官给你们个方子,早年一方士相赠,对此有奇效,尔等照方抓药,内服外用,应该就差不多了。”
  “多谢将军!”任红昌等一众女兵闻言不禁大喜,连忙向叶昭拜道。
  解决了这帮女兵的后顾之忧以后,叶昭留下张月负责安排训练事宜,之前那一仗有些讨巧,若真刀真枪的上,这帮女兵就算按照叶昭放风筝的打法能赢也是惨胜,更大的可能是被碾压,所以接下来的训练不能停,不说能达到张月这般无声无息杀人的地步,但至少要配得上北宫校尉部的名头,那可是跟洛阳五校齐名的,而且职责也重大,战力太渣可不行。
  而叶昭则是前去卫尉府,直属于他的两校人马也该好好安排一下,强将手下无弱兵,叶昭怎么说都是被人当做当世名将来看了,这顶帽子他还得撑住,另外还要跟南宫校尉接触一下。
  莫看南宫校尉官职在他之下,但刘牧可是正经八百的宗亲,有侯爵在身,而且还是乡侯,身份比他还高,别说两宫校尉直属天子,就算没这份关系,他这个卫尉都未必能够调动人家。
  比较不错的是,叶昭与刘牧之前共事过一段时间,交情也有一些,此番相见倒还和谐。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叶昭这个卫尉就清闲多了,除了训练将士之外,大多数时间都在洛阳城溜达,而且还是正大光明的那种。
  曹操在他当上卫尉之职后的第三天就走了,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显然不是一个太平年景,西方西凉之战还没打完,冀州黄巾余孽复起,九州烽烟再起,似乎又有大乱的趋势。
  刘宏以司隶校尉袁绍为中郎将,主持冀州、青州战事,曹操本是准备被派往西凉参战,但因为事起突然,便被调往袁绍麾下,跟随袁绍同去冀州平定冀州叛乱。
  袁术在赌斗之后,当了洛阳令,却并未上任,隔了两月,袁隗请奏,希望将袁术发往南阳担任太守。
  经过两年的修养,南阳恢复了几分元气,虽未恢复鼎盛时期,但也恢复了生气,此处底子本就厚,又士族扎堆,对袁术来说,虽然有流放之嫌,但若以叶昭的眼光来看,这对袁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若好好经营,等到天下大乱之日,袁术能先一步抢占先机。
  可惜,袁隗真的是让袁术出去反省反省,哪怕如今天下割据已经有了雏形,但毕竟还有朝廷在这里压着,如今权利的核心也还在洛阳。
  至于袁术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不过叶昭此时可管不了袁术如何,铺设了近一年的计划,终于在过了七月之后彻底完善,刘宏有些迫不及待的发动,汉中书局在苏固的主持下生意兴隆,纸质书籍直到此刻才第一次正式面向士人。
  一年的谋划可不仅仅止于此,在汉中书籍大卖之后,荆州、三辅之地闻讯而来的商贩,大批量的将书局准备了一年时间的书籍销往各地。
  叶昭建议刘宏将书籍的生产方式泄露出去,如此一来,根本无需刘宏推动,那些见到商机的商人会成为推动这次文化革新的主力,也可以分散世家的注意力。
  可惜,汉中书局送上来的丰厚钱财迷昏了刘宏的眼睛,否决了叶昭这个提议。
  世家又不是傻子,若按照叶昭的方式,至少可以混乱一下这些人的视线,延续几年大汉的国运,但刘宏拒绝了叶昭的提醒之后,不过三月时间,事情差不多便被世家给摸透了。
  然后,一直关注此事的叶昭再一次见识了世家的手段。
  汉中黄巾余孽复起,并且一夜间杀光了包括苏固在内的满门,火烧汉中书局,阻断汉中要道,同时荆州、三辅等地也陆续出现大小黄巾余孽,一时间,仿佛整个天下又回到了中平元年一般,其中尤以三辅、荆州之地闹得最凶。
  叶昭仔细探听过,大多数购买书籍之人,经这么一闹,基本上死绝了,而在之后,黄巾余孽并未有收敛的意思。
  “陛下,臣愿率军荡平三辅之地黄巾余孽!”朝堂之上,叶昭出列,躬身道。
  “不可!”宗正刘焉出列,微笑道:“修明乃卫尉,担负护卫陛下之重任,不可轻动!”
  叶昭回头扫了刘焉一眼,没有多说,刘宏皱眉看向一众公卿,有些后悔没听叶昭的谏言,搞得如今黄巾余孽复起,对于刘焉的话,他也比较赞同,此时此刻,他更能感觉到孤立之感,身边有叶昭这么一个能为自己分忧之臣,多少能让他感觉到一些安全。
  当下询问道:“皇叔说的不错,然还有何人能为朕分忧?”
  “陛下可命皇甫嵩暂且回军清缴三辅余孽!西凉大战正炙,三辅关乎我军粮道,不可不慎。”袁隗适时道。
  “准!”刘宏此刻已经无法可想,沉声道:“那汉中、荆州之地叛贼又该由如何?”
  洛阳精锐已经被袁绍带去平定冀州叛贼,洛阳如今守备兵力已经有些不足。
  “陛下,臣以为,当重启州牧,臣愿担任益州牧,清缴汉中一带逆贼。”刘焉突然上奏道。
  叶昭眉毛一跳,时隔三年,州牧之议再启,是老家伙觉得时机到了么?
  见刘宏目光看来,叶昭沉思片刻后,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天下乱象已现,自己也是时候开始为自己谋划了。
第二十八章
动荡年月
  州牧制的重新启用,也代表着皇室对于地方掌控力的进一步削弱,州牧不同于刺史,有直接调动兵马,对州内郡县官员皆有任免之权,军权和人权落在州牧手中,朝廷对地方官场的影响力会大幅度削弱。
  叶昭不得不感叹世家这次时机选择的足够准,西凉战乱未平,冀州黄巾余孽复起,将洛阳的兵力都调动,致使此刻世家出手,令朝廷陷入无兵可调的尴尬局面。
  至于汉中、荆襄乃至三辅的黄巾余孽,虽然这些大臣吹嘘的多厉害,叶昭却是一个标点都没信。
  三幅不说,荆州的黄巾可是他参与平定的,就算真有少数漏网之鱼,这个时候不龟缩在山里当自己的山大王却跑出来搞事,那根本就是嫌死的不够快,而且这次所谓的“黄巾余孽”出现,针对性极强,汉中苏固连同保护苏固的人马死的一个不剩,此前一年叶昭为刘宏谋划的布局也几乎被连根拔起。
  这些“黄巾余孽”根本就是冲着这次纸质书籍的推广而来的,刚刚引起的一些影响还未往外扩张,便被这些“黄巾余孽”给强势镇压,这哪是黄巾的作风?
  只是让叶昭没想到的是,身为宗正的刘焉,这次竟然站在了世家的阵营里面。
  州牧制重启对谁好处最大?
  刘宏确实可以派遣宗室出任一些州郡的州牧,然而宗室之中,又有几人能担此重任?最终还是要从世家之中选择德高望重之人出任,如此一来,世家便会获取更大的实权了。
  朝会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结束,群臣散去,正要出宫的叶昭被骞曼叫住,又被带回宫中。
  再次见到刘宏时,叶昭能够明显感觉到刘宏憔悴了不少,明明只是不到盏茶的时间,但此刻刘宏给叶昭的感觉,却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不是样貌上,而是精神上的状态,叶昭因为精神力异于常人的缘故,对这一点,感知更加清楚。
  “臣叶昭参见陛下。”叶昭对着刘宏一礼,恭声道。
  “叶卿,朕……还能信你吗?”刘宏看向叶昭,目光中带着几分不一样的光彩。
  “臣对陛下之心,苍天可鉴。”叶昭躬身道。
  “若非朕此次为贪小利,也不至于叶卿一年谋划尽数落空。”刘宏叹了口气,汉中书局带来的利润太多了,只是一个月的利润,便抵得上洛阳五校一年的军饷了,刘宏不是不想听叶昭的,他只是想把这个时限往后推一推,以汉中书局,来缓解一下经济的压力,让他有更多的钱来组建新军。
  何进这个刘宏亲手提拔起来的大将军,如今已经有些尾大不掉了,刘宏迫切希望将军权重新抓在自己手中,最好能够架空何进。
  汉中书局带来的暴利,让刘宏失了平常之心,看到了这暴利的好处,却忽略了叶昭当初所说的危害。
  “人谁无过,陛下作的已经很好了,陛下之苦衷,臣能体会。”叶昭暗自叹息一声,堂堂天子,富有天下,若非逼不得已,如何会如同一个穷鬼一般因为这蝇头小利而乱了分寸,只是如此一来,书局之事,已经让世家心生了警惕,哪怕在给自己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叶昭也没办法如在汉中一般无声无息间完成谋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