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355

  “……”叶昭闻言皱了皱眉,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接话。
  “伯喈性格刚直,有些事情,他非不懂,只是不屑去做,修明让他很为难呢。”拍了拍叶昭的肩膀,卢植坐上了自己的轿子,跟叶昭道了声别,径直离去,只留下叶昭在原地,默然不语。
第三十章
蔡邕离京
  出了皇宫,叶昭迟疑了片刻之后,没有回卫尉府,而是直接朝着蔡府走去。
  当年杀卫仲道,叶昭并不后悔,新仇旧恨,从廷尉派人搜查蔡府的那一刻,叶昭跟卫家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了。
  只是这件事,虽然在律法上,他有充分的说辞将自己从此事之中撇开关系,但这并非对簿公堂,蔡邕显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当时的情况,叶昭若在蔡邕这里强辩,也只是自找没趣。
  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这三年来,叶昭逢年过节都会登门拜访,然而吃到的都是闭门羹,至于蔡琰的事情,他也只能说声抱歉了。
  随着叶昭官职不断提高,更成了天子近臣,卫家就算知道这事,没有十足证据也不可能跑来抓身为九卿之一的叶昭,这份气自然就撒在了蔡家头上,当然,不是明目张胆的对付蔡邕,卫家还没这个胆量,但蔡琰克夫之名,跟卫家绝对脱不开关系,否则两人都尚未成亲,卫仲道自己挂了,这克夫之名从何而来?
  “主公,蔡府到了。”典韦闷声闷气的声音打断了叶昭的思绪,作为叶昭的亲卫,典韦显然对蔡邕多次将叶昭挡在门外心存不满。
  “你就在此等候吧。”叶昭从轿子里出来,看了看蔡府的大门,对典韦道。
  “喏。”典韦答应一声,如今的他也非当初那山野莽夫,这些年跟在叶昭身边,每次练兵,典韦也会被叶昭一起训练,深知军令如山,对于叶昭的事情,纵使心有不快,但只要叶昭下令,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和贯彻。
  叶昭来到门前,早有门子看到叶昭,上前躬身见礼。
  在三年前,叶昭是蔡府常客,蔡家家丁大都认得叶昭,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令蔡邕对叶昭避而不见,但叶昭如今毕竟身居九卿,也没人敢对叶昭不敬。
  “烦请通传恩师,叶昭求见。”叶昭站在门口,看向两名门卫,温言道,在蔡府,他从不会摆什么官威。
  “喏。”门卫不敢怠慢,虽然知道大多会被拒绝,还是转身飞奔入府,前去通报。
  不一会儿,门子回来,却并未如往常一般拒绝,而是蔡安跟着门卫出来。
  “草民蔡安,参见卫尉!”蔡安对着叶昭行了一礼道。
  “安叔,你这是……”叶昭苦笑着摇头道:“此地非是外面,你何必与我行此大礼?”
  “是老爷吩咐。”蔡安笑道。
  “如此说来,恩师愿意见我?”叶昭闻言笑道。
  “不错。”蔡安伸手一引,让叶昭进门,带着叶昭轻车熟路的来到客厅。
  不再如以往一般书房见客,反而是很正规的在客厅相见,显然蔡邕虽然愿意见叶昭,却已经没了昔日那般亲近。
  客厅里,蔡邕摆着一张很官方化的脸,见叶昭进来,淡然道:“不知卫尉来此,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恩师……”叶昭看了蔡安一眼,蔡安知趣的告退,将客厅留给这对师徒。
  “卫仲道之事……虽有些愧对昭姬,然昭并不后悔!”叶昭看向蔡邕:“卫家如何待我,恩师应该很清楚,当初那卫贤辱我、欺我,我可以忍,但恩师可曾想过,那卫家是否真的将恩师当做亲家?当夜廷卫搜府,若不是正碰上公主在此,若昭被那廷尉府抓去,以廷尉府的手段,昭莫说返回汝南立功,这辈子再想见恩师一面,怕是都困难了。”
  “如此说来,你承认人是你杀的?”蔡邕抬头,看向叶昭。
  “在恩师面前,昭无意隐瞒。”叶昭朗声道。
  蔡邕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叶昭道:“你杀他时,可曾想过琰儿?”
  “想过,才更要杀!”叶昭直视蔡邕双目,沉声道:“昭姬婚事,昭本不该过问,然卫家经此一事,与我已成水火,若昭姬嫁入卫家,日后再与卫家起了冲突,昭该如何自处?莫不是每次皆要让他?那卫家可以肆无忌惮迫害于我,而昭却要因顾忌昭姬感受,处处束手?”
  “如此说来,此事难不成还要怪老夫?”蔡邕一拍桌案站起来,瞪着叶昭道。
  “学生不敢!”叶昭低头,这事其实没有对错,站在叶昭的立场上,卫仲道不死,卫家与蔡家联姻,声势日盛,最重要的是,卫家与叶昭的关系经过卫正之事以后,定是水火不容,蔡琰的存在,会让叶昭在跟卫家对上之后处处掣肘,所以这桩婚事,就算没有之后正好碰上的巧合,叶昭也会找机会破坏。
  但站在蔡邕的立场上,他乃守诺之人,这件事若他不知道便也罢了,偏偏让他知道了,自然两难,否则也不会任由卫家污蔑女儿声誉,三年来却没有站出来说过一句话,他认为在这件事上,自己愧对卫家。
  “不敢?我看你敢的很!”蔡邕冷哼一声道。
  叶昭闻言,没再辩解。
  蔡邕看着他这副样子,冷哼一声道:“不说这些,我且问你,你最近三年,与辩王子走的很近?”
  “辩王子欲向学生学求学,学生虽有教他,却未曾应下这师徒之名。”叶昭没有否认,刘辩这三年来,会不时来找叶昭,或请教剑术,也会请教一些学问上的事情。
  “皇室之事,非你我所能参与,陛下最近有意立新军,何进当初突然转变态度,已然令陛下心生猜忌,你如今虽贵为九卿,然根基不稳,与辩王子交好也未必是坏事,但切记,若涉及立储之事,切不可插手其间!”蔡邕看向叶昭,目光严肃道:“这绝非你该插手之事,否则,不得好死!”
  叶昭看着蔡邕,心中升起一股暖流,点头道:“恩师放心,昭有几分分量,昭心知肚明。”
  立储之事,不管叶昭是支持刘辩还是刘协,无形中都会得罪何进或是天子,蔡邕显然是得到了什么内幕消息,不放心自己,方才破例相见,提点自己。
  叶昭作为刘宏近臣,能够明显感觉到刘宏对于刘协的偏爱,哪怕刘辩如今已经开朗了许多,仍不得刘宏青睐,欲废长立幼之心,已经很明显,只是一直顾虑何进的权势,是以才一直未曾付诸行动,但若一旦握住军权,收拾了何进之后,恐怕下一步,就会着手此事。
  “清楚就好。”蔡邕摆了摆手道:“最近洛阳风言风语颇多,老夫昨日已向陛下此行,准备带着昭姬回圉县,子干乃老夫挚友,他日若有何不解之事,可去子干那里询问,老夫知你如今官居九卿,然这世上之事,有很多高官未必就管用。”
  “学生记下了。”叶昭惊讶的看向蔡邕道:“恩师准备走?”
  “避一避!”没好气的看了叶昭一眼,蔡邕冷着脸道。
  如今在洛阳,蔡琰克夫之名几乎人尽皆知,他蔡邕,三君之一,女儿已经到了待嫁的年纪,然三年的时间里,上门提亲者却寥寥无几,偶尔有人来提亲,也不过是欲攀附名声之徒,蔡邕不屑为伍。
  “卫家……”叶昭挑了挑眉,这卫家到现在还上蹿下跳的张扬蔡琰克夫,实在是有些过了,叶昭有心出手收拾一番,不过卫觊如今在何进门下做何进的幕僚,叶昭还真不好出手。
  “莫要再惹事,好好辅佐陛下。”蔡邕显然对自家这徒弟的性子很了解,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道。
  这个时候若叶昭去欺负卫家,旁人说起来,只会说他蔡邕仗势欺人,这个脸面,他可丢不起。
  “恩师放心,学生如今,可没时间去理会卫家,只是就算恩师对卫家有亏欠之意,然这三年来,卫家这般欺辱,也该够了!”叶昭皱眉道。
  “老夫自有道理,此事你勿要操心,安心辅佐陛下便是。”蔡邕冷哼一声,就算脾气再好,这事并非受他指使,卫家这三年来把气都撒在他身上,就算老实人,这心里面也不会舒服。
  “学生告退。”见蔡邕面色不大好看,叶昭也没再多言,此番过来,算是将之前的不快消除了,师徒关系算是冰解了一些,再留下来,怕是会惹人生厌,当即告退道。
  “有事情,可找子干商议。”蔡邕点了点头,让蔡安送客,临走时忍不住再度嘱咐道。
  “学生谨记。”叶昭点点头,心中暗忖,难怪卢老头跟他说那些,恐怕是自己这位老师想要见自己却拉不下脸来,又要准备离开洛阳,才特意找了卢植跟自己说那番话。
  卢植与蔡邕,算是如今士林中对自己比较亲善的人物,也使得叶昭不至于在士林中孤立无援,与卢植之间的关系,自然要经营的,不过此二人属于清流,身后的追随者也大都是帝党,不算士族主流,出身也大都如叶昭一般,比较势弱,如今蔡邕离开洛阳,这支势力的存在感会更加薄弱,若有机会,倒是可以融入其中,整合一下,怎么说也算自己背后的一支力量。
  告别了蔡安之后,叶昭带着典韦回府,蔡邕要走,他身为弟子是必须相送的,他得回去准备准备。
第三十一章
密谋废立
  蔡邕的离开,对于洛阳来说,也不算一件小事,以蔡邕三君之名声,虽然无官爵在身,但在士林的影响力却是举足轻重的,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却也是一件好事。
  蔡邕属于坚定的帝党,也是天子在士林之中的一面旗帜性人物,如今蔡邕一走,这些帝党声势便会弱上几分,当然,不管抱着何等心思,蔡邕离开的当天,洛阳城中分量足够的人哪怕是何进,也前来送行,除此之外,还有袁隗、郑爽一干朝中老臣,新晋一辈中,除了叶昭之外,袁绍、曹操这些已经在官场上开始崭露头角的也都到了。
  “恭喜修明,与蔡翁化解了误会。”见被蔡邕叮嘱一番后退下来的叶昭,曹操笑着对叶昭道。
  “本就不是什么大事,是恩师太过刻板了。”叶昭瞅了蔡邕一眼,低声跟曹操笑道。
  自跟袁绍一起清缴冀州回来之后,曹操便因功被留在洛阳,何进对袁家起了忌惮之心,这些时日一直处于防范状态,因此袁绍虽有大功,但仍旧是司隶校尉,只不过被封了亭侯,而曹操却是受到何进青睐,如今官爵虽不及袁绍,但在大将军帐下,如今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边叶昭与曹操低声交谈,另一边,袁绍在拜别过蔡邕之后,回身正看到两人,目光有些复杂。
  同时当年平定黄巾时涌现出来的人物,昔日也曾把酒言欢,亲密无间,如今却是时移世易,三人官位越做越高,叶昭更是位列九卿,然而袁绍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两位昔日好友,如今与自己已经有了一层说不出的隔膜。
  叶昭是因为与袁家之间的争端,无论袁隗还是整个袁家内部,对于窃取袁家资源上位的叶昭,显然并不友好,而且自袁隗当初那番话之后,袁绍始终认为叶昭与自己结交目的不纯,是想利用自己,这是他主动疏远的。
  但曹操……袁绍自己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自己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淡,只是此刻看着他二人言谈甚欢,袁绍就有股说不出的不舒服。
  蔡邕带着他那十几辆装着书笺的车架离开了,众人也相继散去,许攸路过袁绍身边,见袁绍面色不对,不由轻拉了袁绍一把道:“本初?”
  “子远何事?”袁绍回过神来,有些茫然的看着许攸。
  “该当我问你才是。”许攸看着袁绍,皱眉道:“为何近日总觉本初神思不属?”
  袁绍面色微变,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跟许攸一起并肩而走,将话题岔开道:“子远这些时日总在冀州来回奔波,却为何事?”
  “自有大事筹谋。”许攸看了一眼曹操的方向,眼中闪过一抹阴冷之色道:“本初与孟德交厚,怎觉得近日孟德反跟那叶昭走的颇近?”
  袁绍有些郁闷的摇了摇头:“孟德与修明早在当年黄巾起义之时已有交情,如今修明贵为卫尉,孟德亲近一些,也不无道理。”
  许攸不屑的哂笑一声:“叶修明虽有功勋,然出身卑贱,天子不用忠臣,反用此卑贱之人,若论功劳,本初亦曾平定陈留、南阳之乱,如今更平定冀州,未必比那叶昭差多少,此番回朝,却未曾嘉奖,实乃昏君!”
  “子远慎言!”袁绍被许攸吓了一跳,看了看左右,面色不善的瞪着许攸道:“此话若是传出,子远祸事不远!”
  “若非视你做挚友,是以才出肺腑之言,若本初觉得攸言行有误,自可去告发于攸,攸绝无怨言。”许攸冷笑道。
  “子远说的这是何话?”袁绍只觉胸中一阵暖融融的,随着叶昭、曹操相继疏远,袁绍在洛阳虽然还有大量巴结于他之人,然而却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那种真正的友情,他出身世家,虽是庶出,但颇得袁隗看重,否则袁家庶出可不止他一个,为何只有他能于嫡子袁术争雄?也因此他眼界极高,那些巴结于他之人,他会以礼相待,却不会当成真的朋友来看。
  叶昭、曹操在年轻一辈中,属于顶尖的那撮人,无论才华还是能力气魄,在袁绍看来,只有这等人杰才配与自己结交,然而叶昭、曹操的相继疏远,令袁绍颇有孤独之感,此时许攸这番话,却正触动袁绍最柔弱的一面,他同样渴望这种友谊,许攸这般毫无保留的信任,却又非那种阿谀奉承可比。
  “子远既然信我,袁某却也不屑做那小人行径。”袁绍看着许攸,淡然道:“子远此言,未免太过看轻了袁某,陛下所行,也却有不妥,只是你我身为臣子,不该妄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