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355


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辩
  别说这个时代,哪怕在往后推几百上千年,曲解圣贤之意在儒家那都是大罪,这个问题听起来不大,但如果细究起来可不容小觑。
  “何谓曲解?”叶昭不答反问,扭头看向王允道:“在场诸位,都是博学之士,然又有何人可以告知于昭,圣贤之意究竟以何为准?”
  王允闻言有些接不上来,别说他,号称大儒的蔡邕、郑玄、卢植恐怕都不敢说话自己所言便是圣贤之意。
  “但我等饱读之士,总不见得比那升斗小民都不如吧?”王允冷哼道。
  “子师竟欲与升斗小民来比学问,这等志向,昭不及也。”叶昭看着王允,哂笑道。
  袁隗扭头,看向叶昭道:“子师却有错漏,然道理也的确如此,若让升斗小民妄自揣度圣贤之意,难免错漏曲解,若这般传下去,岂非贻笑大方?”
  “太傅所言又差矣!”叶昭笑道:“如此说法,才是真正曲解先贤之意。”
  “哦?”袁隗气乐了,摇头笑道:“那卫尉但言之,老夫洗耳恭听。”
  “不敢!”叶昭对着袁隗一礼道:“试问先贤为何著书?”
  “自是为教化世人,然这教化也并非一并盲教。”袁隗沉声道。
  “昭不敢苟同,昭以为,先贤著书,并非教化,而是为我等后世人开路。”叶昭笑道:“这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就拿这论语一书而言,其实说到底,不过是先贤于人生感悟,易懂难惊,若以求学之心学之,恐我等任何人学之一生都未必能到达先圣之高度,究其原因,其实也十分浅显,因为那是先圣之路,而非我等之路,时代不同,天下不同,局势不同,所以我等看待人生,看待这天地也不同。”
  “似你这般说,那先圣之学,根本无用了?”太史令李昶皱眉道。
  “自然不是无用,先圣之学,可以让我等能更快地看到这个世界,少走许多弯路,就如我之前所言,先生之学,非在教化,而在为我等后世人铺路。”叶昭一转身,看向刘宏道:“然这学海何其浩瀚,天地宇宙,又有多少先圣也无法解说之事,若一味追寻先贤所立学说,于我辈而言,也不过再走一次先圣之路,终其一生,都未必能够达到先圣之境界,更遑论创新?”
  “是以昭以为,这般百姓如何理解先圣之学,大可不必如此劳师动众,正因为他们没有如在座诸位一般受过这代代相传的学问,思维被封固在这一代代先辈所固化的圈子里,所以他们反而更容易走出新的道路,是以,臣以为,这书籍被推广,虽会衍生出一大批糟粕,但也定然会有能够经得起岁月考验的精华在其中,大浪淘沙,能够留下来的,定然是金子,朝廷只需善加引导,而非遏制其生长。”
  “修明所言甚是!”卢植叹了口气,站出来笑道:“老夫钻研经学一生,世人皆尊老夫为儒家大师,然而越是精研,便越能感觉先圣之学与我朝,与当下之世态颇有出入,一直以来,老夫都以为是自身学而未精,今日修明一番话却令老夫豁然开朗,并非先生之学不对,也非老夫所悟有差,实乃时势不同尔,以数百年前之学说却要治理当今之世,然数百年前与当今时势相差何其远也,岂可一概而论。”
  说完,卢植对着刘宏抱拳道:“陛下,臣以为修明所言却有道理,民间书籍流通,朝廷该疏导而非一味镇压。”
  “臣亦附议!”议郎马日磾出列,对着刘宏拱手笑道:“原以为卫尉虽为蔡翁所重,才学高深,不过是他人奉承之言,今日才知,卫尉在这学问上,有着我等所未有之眼光、格局!”
  袁隗和王允等人面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卢植便也罢了,他与蔡邕交厚,更是帝党,为叶昭说话也不难理解,但马日磾的站队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马日磾乃大儒马融族子,虽非大儒,然而在士林中的声望可不低,一生醉心学术,很少参与朝政之事,同时在他身后,还有一大批清流,这些人于政事无所建树,典型的清谈之士,但却在很多时候掌握着舆论,于士人中的影响力颇高,若是让这帮书呆子今天支持了叶昭,日后就算这些人反应过来,大势已成的情况下,他们也无力再扭改局面了。
  王允有些不忿的站出来道:“若按卫尉的说法,岂非贩夫走卒也能与我等一辩?我等尊严又何在?”
  “此言实乃笑话。”叶昭冷笑道:“只因为怕别人超越尔等,便要将之镇压,何等荒谬,子师之言,与那先秦焚书坑儒之举又有何区别?若真如子师所言,岂非令时光倒流,历史重演?子师又欲置这满朝高德,置陛下于何地,若真如子师所言去做,岂非令陛下还有这满朝公卿担上那阻碍时代进步的恶名,千百年后,我等后人将以我等这先祖为耻,子师他日九泉之下,又如何面对后世子孙?”
  从来只听说九泉之下如何去面对列祖列宗,这如何面对后世子孙的说法,还是第一次听闻,然而似乎还颇有道理。
  王允一时无言以对,只能无奈退回班列。
  “我辈学者,能聚在此处议政,便证明我等便是这天下最优秀之人,何惧旁人超越?”叶昭向刘宏一礼,躬身道:“是以,臣以为,此次百官联名,实数不必,与其担心这些书籍流通会造成百姓动荡,不如好好思考该如何疏导方为正道。”
  “叶卿所言甚善。”刘宏点头道:“朕不愿再做那焚书坑儒之事,留的千古骂名,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袁隗看了一眼已经明显站在刘宏这边的清流,无奈的叹了口气,扭头对何进使了个眼色。
  何进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上前一步道:“陛下,只是百姓不知收敛,这一旦有了学问,却不知压制,久必生害,臣一介武夫,不懂什么大道理,但近日来,各州郡频频传来有小股贼寇作乱之事,若常此以往,不加镇压,臣担心我大汉天下,将再生动荡。”
  刘宏胸口一窒,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
  叶昭皱眉看向何进、袁隗等人,如果说之前还算是讲道理的话,那现在,根本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小股贼寇之言根本是子虚乌有,叶昭统领京中兵马,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若真出现这种情况,自己怎么可能没有收到任何风声?
  张了张嘴,叶昭却没有说什么,他知道,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这一次的动作,是真的刺激到士人的底线了,若真将他们惹怒,恐怕何进所说的这些事情,立刻会在全国各州郡上演,而且会愈演愈烈。
  “陛下~”张让担忧的帮刘宏拍着脊背,帮他顺气,然而收效甚微,刘宏的咳嗽声越来越大,叶昭隐隐看到刘宏的指缝间,隐有殷红之色溢出。
  当即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身体欠安,不如将此事押后,陛下先回宫歇息,待身体好转之后再议不迟!”
  袁隗上前一步皱眉道:“此事关乎国本,不可怠慢!”
  “太傅定要让陛下圣体衰竭才甘心么?”叶昭一步拦在袁隗身前,盯着袁隗道。
  “老臣只是为社稷着想,此事关乎国本,圣人云,民贵而君轻,若只因陛下身体欠安,便至国家于不顾……”
  “圣人所言,未必就对!”叶昭打断袁隗的话,沉声道:“若这满朝公卿,都能遵行那圣人之说,如今天下又何至于混乱至此?”
  “你此言何意?”袁隗瞪着叶昭,厉声喝道。
  “昭以为,以太傅之智,当能明了昭所言何意!”叶昭寸步不让的看着袁隗道。
  “若天下因此而大乱,这罪责,卫尉可是要一力承担?”袁隗冷眼盯着叶昭,森然道。
  “不敢!”叶昭淡然道:“昭只是尽为臣本分,天下这么大的担子,昭可担不起,但我看太傅德高望重,该能担得起此任!”
  “好一张利嘴,蔡伯喈便是如此教你为臣之道!?”袁隗喝骂道。
  “恩师如何教我,不劳太傅挂心,然太傅言语中似有辱及恩师之意,恕昭无礼,尔是何人?安敢质疑吾师?”
  “我乃当朝太傅,四世三公,为何不能?”袁隗冷声道,旁人或许敬蔡邕才学名望,但他可不比蔡邕差。
  “哈,若无你那显赫家世,敢问太傅,此时的你,又有何资格辱及当世大儒?”叶昭冷笑道。
  “卫尉也说,此事不过是假设,太傅四世三公之名,已是事实,何须再论?”王允在一旁冷笑道。
  “够了!”刘宏终于平静下来,一拍桌案站起来,厉声道:“此事事关重大,今日朕身体欠安,暂且押后,待来日再议!退朝!”
  说完,不顾袁隗等人呼唤,径直在张让的搀扶下离宫。
  “哼!”袁隗冷冷的看了叶昭一眼,拂袖而去,群臣也相继离开,叶昭见状,稍稍松了口气,与卢植并肩而出。
第五十五章
卢植的请求
  “此番党人已是公然威胁与陛下!可惜老夫等人年迈,有心为陛下做些事情,却……”走在出宫的路上,卢植神色有些萧索的看着远方。
  “卢师老当益壮,何来年迈之说。”叶昭摇头道:“此番这印刷术的出现,于士人而言,是一次机遇,却也是大风险,朝臣思想固化,不愿有所改变,是以才会如此强硬,此番虽拖了一时,但恐怕不久士人还会联手施压,到时候只会更加凶残。”
  看了看左右,叶昭对着卢植低声道:“而且昭担心陛下的身体,怕是再这么下去,会被这帮士人折腾坏了,届时对我大汉才是真正的打击。”
  “哼!”卢植眼中闪过一抹怒火,冷哼一声道:“若真是如此,便是拼的这条老命不要,亦要为陛下保住这大汉江山。”
  叶昭闻言只是点点头,没有接话,以如今的局势,刘宏若在,大汉还可以延续,一旦刘宏倒下,无论是刘辩还是刘协,都难以扛得住这大汉江山的担子,这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扭转的。
  “修明,我有一事想要问你。”走到宫门外,卢植却并没有坐上轿子,而是继续跟着叶昭徒步而行。
  “卢师有言但讲无妨。”叶昭笑道。
  “此事在我心中已盘桓了数年,今日还是忍不住想要询问修明。”卢植看向叶昭,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卢师与我何必如此客套?数年……”说到最后,叶昭心中突然一动,看向卢植道:“卢师可是要问那刘备?”
  当初刘备累的叶昭差点全军覆没,盛怒之下,叶昭当时是想治刘备的罪,就算不杀,也要将他打落尘埃。
  皇甫嵩当初是说要顾全卢植的面子,但叶昭心知这其中,多多少少有皇甫嵩想要敲打自己的意思,如今时移世易,当初的事情,叶昭其实已经不想再去计较,若非卢植提起,这件事恐怕早就被叶昭给忘了。
  “修明聪慧。”卢植点了点头道:“老夫一生,弟子也不少,若说最看重的,一者便是那渔阳公孙瓒,此子性情刚烈,有豪侠之气,兵法韬略,以当世而言,也可列入一流之列,只是性情有些刚愎,这二者便是玄德了。”
  “刘备此人,志大才疏,昭实不知他何德何能得卢师看重?”叶昭看向卢植,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想不通的问题,就刘备当时的表现来看,有些勇武,也有一些城府,但也仅此而已,至少统兵作战,当时的刘备实在没什么出彩之处。
  “玄德此人,喜美食,好华服,有时候,过于……轻浮……”卢植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评价自己这个弟子的缺点,其实这些问题,如果放在世家子弟哪怕是叶昭这样的出身身上,都没有问题,他们家中的条件完全能让他们有充裕的物质条件去追求这些东西,但刘备不同,其父早亡,与母亲织席贩履为生,简单来说,刘备的家庭完全没资格让他如此挥霍。
  叶昭看着卢植,没有回答,他相信,若刘备只是如此的话,不可能让卢植看重。
  “然此子生性坚韧,百折不屈,老夫一生阅人无数,然其志之坚,少有人及,只是其出身过低,总是想要与名士相交,喜好华服美食,也是希望能够与名士结交,只可惜……”卢植叹了口气,没有说下去。
  叶昭突然有些理解刘备了,在这个门第出身几可断前程的时代,刘备就像那些喜剧里面的小人物一般,为了能够让自己上台面,为了跻身入那个令自己羡慕的圈子,努力的包装自己,打肿脸充胖子,为的不是真的奢华,只是为了能够不被人轻视,让自己更像那个圈子里的人物,只是能力、出身绝不是华服、美食能够弥补的,所以注定这样的做法是个悲剧。
  而且刘备在见得多了之后,自然也认清了现实,其实到叶昭见刘备之时,刘备已经没了这些毛病,一身衣物并不奢华,却十分整洁,只可惜,能力依旧不够,而且当时的刘备,依旧有些好高骛远,叶昭好心结交,却一心想要攀上皇甫嵩的大腿,最终导致叶昭厌恶,皇甫嵩更是从头到尾都没正眼瞧过。
  “当时之事,卢师应该知道一些,因他轻敌冒进,致使我军险些全军覆没,若非碍于卢师情面,当时昭真想将其军法处置!”叶昭摇了摇头,看向卢植道:“此后我也未再追究此事,卢师今日提起此人,却又是为哪般?”
  “修明可知,玄德在离开之后的事情?”卢植看着叶昭道。
  “不知。”叶昭摇了摇头,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刘备在叶昭面前,只能算个小虾米,不管在历史上刘备成就有多高,但现在的刘备,叶昭真的连正眼看的心情都欠奉,更别说去关注了。
  卢植苦笑道:“原本依照功勋,本想让他谋个县尉之职,虽然不高,却也算是有个身份,只是当时功勋记录时,因那西鄂之战,不但无功,反而有过,只是念及老夫面子,未曾处罚,却是将其发回原籍,不予封赏。”
  叶昭点点头,他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对,以刘备当时犯的过错,这种结局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前年大将军命毋丘毅往丹阳募兵,玄德曾加入,在下邳时与盗贼力战得了战功,被任为下密丞,不久之后不知何故,又辞官不做,之后老夫为其表为高唐尉,之后因功晋为高唐令,然不久之后高唐被盗贼攻破,这官职自然也是丢了。”
  叶昭无语的看着卢植,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刘备的人生还真是跌宕起伏呢,不过这跟他好像没什么关系吧?
  “卢师有言,不妨直言,若能做到,昭定不推辞。”叶昭叹了口气,看着卢植,大概也知道卢植是想要干什么了,无非是为刘备求官而来,如今帝党之中,手握实权的也就叶昭一个,他不可能因为刘备去求何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