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1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355

  昔日训练的营寨,此刻已经被挖开一道大坑,被调集过来的工匠们忙碌的将一口口连夜赶制出来的棺材整齐的摆放在那挖开的大型坟墓当中,而后命人盖土。
  在李儒有些惊讶的目光中,一些泥瓦匠将白色的泥膏灌上去,一层层的往外敷,最后形成一个巨大的白蛋。
  白蛋面前立起了一块高达两丈的墓碑,不知为何,李儒总觉得,那白色的半球形巨蛋似乎在一点点变得僵硬,但此刻,他也不好上去触摸,毕竟这样有些亵渎死者。
  虽然这样的年岁里,别说亵渎死者,吃人他都见过,但那些连吕布都不由称赞的彪悍女人就站在距离他不足二十步远的距离,李儒不确定自己若是真这么做了,是否会将这些女人给激怒。
  叶昭离开的三天时间里,都在这里召集工匠打造这个墓穴,到现在,总算完工了,三百北宫卫将士被埋于此地,李儒不知道叶昭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周围那些女兵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股肃穆感来看,这地方对于这些女兵来说,想必有着独特的意义。
  “四年前,就是在此处,我,叶昭将你们这些本该在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宫女,带入了军旅。”叶昭走到三军面前,上万将士汇聚在四周,默默地看着叶昭。
  “军旅生涯,在这个烽烟四起的年代,并不是一条好归宿,对女人来说,更是如此,男儿可以获取功勋和荣耀,但对女人来说,却很难,时代对女人有着太多的不公,似乎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女人就是拿来成为男人的附庸,想要获得世人的认可,就算付出比男人多十倍的努力都未必能做到。”
  “似乎女人生来的意义便是为男人繁衍后代!”叶昭看着一众沉默不语的女兵,深吸了一口气:“这是很多男人的想法,当然,也包括我!”
  李儒扭头看了叶昭一眼,不明白他想表达什么?
  “但你们不同!”叶昭看着任红昌等人,声音陡然拔高:“你们曾有无数次放弃的机会,可以过上比现在更安稳更优渥的生活,但你们却用你们的鲜血和力量,告诉我,告诉世人,女人,同样可以走另外一条路,哪怕这条路遍布荆棘与坎坷,你们依旧可以做到比男人更好。”
  “这座坟,祭奠死去的姑娘们,也葬送你们的过去。”叶昭指了指身后那高达两丈,刻满了名字的墓碑,朗声道:“就算有一天它不在了,我也希望你们记住,这里,有你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军魂,自今日起,您们将不再是北宫卫,我叶昭,以吾之血,赋尔涅凡!”
  叶昭说完,自腰间拔出腰间的龙渊,在掌心一划,一道横贯掌心的血线,鲜血涌出,不断滴落在墓碑之上,看着一众女兵沉声道:“望尔等不负此名。”
  五百女兵,齐刷刷跪了一地,高呼涅凡。
  一股莫名的沸腾感在李儒体内流窜,他不知道在那一瞬间发生了什么,但眼前这五百余名女兵身上,却在这一刻,有了一股难言的神圣感,这是一支有着军魂和信仰的军队,哪怕她们人数不多,而且皆由女子组成,但却不妨碍她们的强大。
  “收兵!”叶昭一挥手,苍凉的号角声中,叶昭带来的上万大军迅速组成一个个方阵,朝着虎牢关方向而去。
  “我希望,董相在洛阳之日,莫要让这座墓碑倒下。”叶昭看着眼前的墓碑,对着身旁的李儒道。
  “这点,儒可以保证。”李儒点头道:“叶侯准备何往?”
  “先回河内!”叶昭将龙渊剑归鞘,自有军医上前,帮他包扎伤口。
  “河内太守王匡,乃袁绍至交,叶侯带着这么多人马前去,恐怕王匡心有不安。”李儒笑道,叶昭驻扎在虎牢关的兵马加上叶昭自洛阳带去的人马,有两万七千之众,这么多人,放在谁的治下,恐怕没人会放心。
  “这点,便不劳文优操心了。”叶昭看了看包扎好的手掌,扭头看着李儒笑道:“文优跟在我身边三天,应该不会只是担忧叶某前程吧?”
  “若叶侯愿意放弃兵权,以叶侯之能,董相必不会快带与你!”李儒肃容道。
  “我说过,我只会站在赢家那边!”叶昭笑道。
  “叶侯就认定我主会输?”李儒不解道。
  “不会输,但也绝不会赢,告诉他早做准备吧,那袁绍离开了,一个老迈的袁隗,就算握在手中,也无法阻碍关东联军形成,若我是董卓,此刻当先杀袁隗,震慑一些人,或者以那袁隗为饵,引一些人从暗中出来,而后杀之。”叶昭随口道。
  “看来,叶侯志不在此。”李儒叹息道,把话说到这个地步,显然叶昭根本没有跟董卓的心思。
  “确实不在,不过不妨碍你我合作。”叶昭笑道。
  “如何合作?”李儒闻言,看向叶昭。
  “若关东诸侯并起,我会加入,内中情报、兵力部署,我会透露于你。”叶昭笑道。
  “条件。”李儒可不认为叶昭会无缘无故这么做。
  “借道。”叶昭淡然道。
  “借道?”李儒心中一动,看向叶昭道:“何道?”
  “到时候,你自会知晓,此时告知于你,董卓会有一些不好的想法。”叶昭笑道。
  “看来叶侯已谋划好立身之地,会从洛阳借道,关中、益州皆不可能,如此一来,便只剩汉中与南阳了。”李儒看着叶昭笑道:“南阳有袁术坐镇,如此看来,便是汉中了,龙兴之地,却也不错。”
  “聪明是好事,但自作聪明就不对了,莫要让我与董卓的合作胎死腹中。”叶昭对于李儒能够猜出这些并不意外,只是扭头看向李儒道:“不要逼我全力帮助关东诸侯,虎牢关号称天下第一关,但我在此经营许久,要破之,并不难!”
  “叶侯放心,此事,在你我合作破裂之前,会烂在儒胸中。”李儒笑道。
  “是与董卓合作,而非你。”叶昭看着李儒笑道:“另外,对主上有了无法言说的秘密,就是背叛的开始,我很期待,文优入我麾下那一天。”
  “在下也很期待与叶侯共事之日!”李儒微笑道,两人说的似乎没什么区别,但却是两个意思。
  叶昭与李儒会心一笑,各自离开。
  当天,叶昭抵达虎牢关,汇合了守在此处的戏志才、赵云等人。
  “恭喜主公。”戏志才微笑着将叶昭接入虎牢关。
  “是福是祸暂且不论,关东诸侯,可有动静?”叶昭摇了摇头,带着赵云、典韦、管亥、纪灵、张辽等人与戏志才一同进了府邸。
  “大动静没有,但关东诸侯,这段时间都在招兵买马,臣推算,最迟明年,会有大事发生,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戏志才的气色看起来比往日好了许多,此刻坐在叶昭身边,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段时日以来关东诸侯的动静,其中尤以袁绍、袁术两兄弟为重。
  不管叶昭怎么看不上袁术,但如今的袁术,作为袁家嫡子,更虎踞南阳,手中掌握的资源能碾压袁绍,这个时期,是袁术的巅峰时期!
  更重要的是,南阳距离汉中不远,也是日后叶昭一大劲敌。
  至于袁绍,如今虽有名声,但渤海之地偏僻,袁绍在占据冀州之前,以此地为根基有些先天不足。
  “满宠最近传来不少好消息,主公送去的匠人已经开始做出不少农具,另外还有一种……主公所说的肥料也在去年建了奇功,仅一年所得收成便是过往三年之和,若能年年如此,仅汉中一地,便足以为主公养活主公如今帐下的所有兵马。”戏志才笑道。
  在考虑不破坏治下生态的情况下,仅凭汉中一地,能养三万兵马,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堪称奇迹了。
  “不错。”叶昭点了点头。
  戏志才有些好奇道:“只是属下比较好奇,那肥料究竟是何物,竟有如此神效?”
  叶昭似笑非笑的看了戏志才一眼道:“还是不说的好,否则未来几日,你会吃不下饭。”
  “主公不愿说,属下也不便多问,不过还是要恭喜主公,公主已于两月前为主公诞下一子,母子平安。”戏志才笑道。
  “不是什么新鲜消息,吾早知矣!”叶昭笑道。
  “主公可曾为公子想过名字?”戏志才问道。
  “想了不少,难以决定,等回去再说。”说到自己的儿子,叶昭有种很奇特的感觉,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有了后代,那种感觉说不上来,有兴奋,但似乎并没有那么浓,更多的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想看看自己这第一个儿子究竟长什么模样。
  “主公,虎牢关中将士,已按照主公吩咐,分批自敖仓渡河,抵达怀县,我等是否留些人马驻守此关?”纪灵问道。
  “不必。”叶昭摆了摆手道:“尽数撤走。”
  他可没兴趣给关东联军打前站。
  次日一早,叶昭率领虎牢关中将士尽数撤往敖仓,几乎是同时,董卓派出帐下大将张苞迅速接管虎牢关,令原本准备看好戏的洛阳士人直接傻了眼,同时,关东诸侯也有无数士人唾骂叶昭此举,对此,叶昭也不以为意,虱子多了不痒,他走到今天的高位,是踩着士人的脑袋上来的,也从没指望过士人能温和待他,洛阳的利益已经被他拿够,接下来,就是静等时变了。
第四卷
乱世序章
第一章
王匡的恐惧
  永汉元年(公元189年)冬,卫将军叶昭率领部署脱离洛阳,以回乡祭祖之名,返回河内。
  永汉,是刘协登基所用的年号,这无疑代表着对汉室江山永固的美好愿望,但这一年却并不太平,光是年号,便历经了中平、光熹、昭宁以及永汉四个年号。
  随着叶昭离开,司隶一带,再无人能对董卓形成掣肘,董卓权势日重,行为也越发肆无忌惮,甚至夜宿龙床,秽乱宫闱。
  但这些都只是坊间传言,以叶昭这段时间的观察,董卓或许会膨胀,但应该不会做出这种事情,说他张狂可能,但夜宿龙床、秽乱宫闱这种事情,别说以如今的局势董卓哪有心思去做这种事,就算有这个心,以董卓那肥胖外加日年近五十的身躯,也是有心无力。
  以这个年代平均三十五岁到四十岁的寿命,年近五旬的董卓,的确已经算得上是步入老年了。
  而随着这些消息的传播,似乎也给了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借口,虽然还未打出诛董卓的口号,但朝廷政令已经难以再出洛阳,关东诸侯已经开始直接拒绝朝廷政令,天下乱象已现!
  不过这一切,暂时于叶昭而言,并没有太大关系。
  怀县,太守府。
  “叶昭此时屯兵怀县,意欲何为?”王匡神色有些慌乱的看向府中一众幕僚。
  也难怪,昔日王匡曾在何进帐下听用,一开始叶昭入洛阳时,因为年轻时与蔡邕亲善,加上叶昭与袁绍当时处于蜜月期,王匡对叶昭也颇有照顾。
  只是后来,随着叶昭跟袁家的矛盾逐渐加深,王匡自然是站在袁绍这边排斥叶昭,这也使得两人关系大不如前,再往后,双方自是彻底决裂,当初袁隗表王匡为河内太守,也有断叶昭退路的意思,在当时,叶昭本已有了退意,正是袁隗这一步,让叶昭不得不留在洛阳。
  如今时移世易,何进死了,王匡虽是河内太守,但河内丁壮几乎都被叶家招走,或是为叶家私兵,或是跟着叶家商队行商天下,王匡上任之后,虽然积极发展军事,却已经被叶昭抢了先机,到如今,河内官军还不足四千,甚至没有叶昭的私兵多,更别说如今叶昭在怀县外屯兵三万,日夜操练。
  不说战力如何,光是叶昭如今在河内能够调动的兵马,加上叶家私兵便有近四万之众,兵力是他的十倍,更何况论打仗,十个王匡绑在一块儿都未必是叶昭的对手,虽然叶昭渡河归来之后,并没有为难王匡,但就如悬于头上的一把利剑一般令王匡惶惶不可终日。
  自叶昭回来之后,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每次一闭上眼睛,就仿佛看到叶昭破门而入,砍下他脑袋的画面,这比直接上来砍了他都要煎熬,终于忍不住召集府中幕僚,商议叶昭之事。
  “府君与那渤海太守亲善,何不请他为中介,请动那冀州刺史韩馥来杀叶昭?”一名幕僚躬身道:“所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那叶昭屯重兵于河内,那韩馥岂能安心?不如联合韩馥、袁渤海除之!”
  “那韩馥胆薄,听闻叶昭渡河而来,早在牧野一带布下重兵。”王匡苦笑道:“况且那韩馥此时正死盯着本初,防他起兵,岂肯相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