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355

  “好你个叶修明,既然知道,为何还要让我来坐?”曹操佯怒道。
  “日后能少孟德这样一个对手,也是好事。”叶昭随口笑道。
  曹操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看着叶昭,幽幽一叹道:“如此说来,修明并不看好此番会盟。”
  “何必问我?”叶昭一拉曹操笑道:“不管日后如何,今日我视你为挚友兄弟,既是叶某兄弟,就不能被人白欺负了,且随我来,看我为你出气!”
  说着,不由分说,拉着曹操便往帅帐而去。
第八章
锋芒毕露
  洛阳,嘉德殿。
  当刘协得知有二十多路诸侯骑兵讨贼之时,心中顿生惶恐之情,原来这天下有这么多人反对自己登基吗?有些颤抖的对董卓道:“相国,如今天下诸侯群起而来,我等该如何是好?”
  “陛下勿忧,区区毛贼,不足挂齿!”董卓神色淡然,似乎丝毫没将那关东诸侯放在眼里。
  尚书台尚书耿纪出列冷笑道:“相国此言差矣,关东诸侯,皆乃世家望族,个个身份显赫,如何成了毛贼?诸侯兴兵,其势何止百万之众,朝中兵马,自卫将军走后,相国虽然调来了西凉悍勇,但也不过十万之众,相国以区区十万之兵,如何抵挡关东诸侯百万雄师?”
  “百万!?”刘协闻言面色有些发白,颤声道:“关东诸侯,竟有如此多兵马?”
  董卓闻言冷笑道:“若那民夫、苦力也算是雄师的话,倒是能够凑足百万之众!”
  “即便如此,三十万总是有吧?不知相国有何破敌之策?”耿纪继续问道。
  董卓皱眉看了耿纪一眼,没有说话,身后的李儒却是微笑道:“关东诸侯声势虽大,但耿尚书莫要忘记,关东百姓忘战日久,虽人数众多,却战力低下;再者,二十多路诸侯,人心不一,在下听闻,就在不久前,那孙坚便连杀两路诸侯,怕是不等我军出征,这帮诸侯就会自相残杀杀去一批,汇聚一处,也是心思各异,要说清谈或许能胜我军,但想以此乌合之众敌我关中十万百战雄师,耿尚书未免太过看得起他们。”
  “侍中莫忘了!”耿纪看向李儒,冷笑道:“那袁绍、曹操、孙坚皆是历经战阵之将,还有幽州公孙瓒,所率亦是边军悍卒!臣听闻,那宁乡侯叶昭,也加入了会盟,如此多英才汇聚一堂,相国与侍中是否太过乐观了些。”
  “孙坚尚未会盟,便连杀两路诸侯,诸侯岂能见容?袁绍、曹操或有将略,奈何麾下兵微将寡,至于叶侯……”李儒似笑非笑的看着耿纪道:“耿尚书以为,以关东诸侯的脾性,会将手中兵马交给叶侯来指挥?若无兵权,仅凭叶侯麾下兵马,还要受那关东诸侯掣肘,十成本事发挥不出一成来,又能有何作为?”
  何况人家还是暗中与这边联盟?
  最后一句,李儒没说,这事目前还是属于机密,至少在跟叶昭翻脸之前,双方暗盟关系不能为世人所知,不过叶昭这段时间大规模借道迁徙,虽说河内是叶昭的地盘,但洛阳这边,却不保证能瞒得住,不过以叶昭的能耐,恐怕就算消息传过去,没有实锤,诸侯也难以真的去针对叶昭。
  耿纪以及一干大臣闻言,面色都变得难看起来,以叶昭的脾性以及之前面对董卓时的不作为,真难想象叶昭会为了讨贼大业拼尽全力。
  看着面色难看的耿纪,董卓又扫了殿中大臣一眼,冷笑一声道:“耿尚书看来是累了,来人,送耿尚书下去休息。”
  “董贼,你倒行逆施,不得好死!”耿纪被两名甲士拖着,愤怒的挣扎着对着董卓咆哮道。
  “陛下,若无要事,臣便先告退,准备应付这关东鼠贼!”董卓冷笑一声,对着刘协拱手道。
  “相国自去,此事便劳烦相国了。”刘协点了点头道。
  董卓带着李儒等人出了嘉德殿,见其余大臣还未出来,皱眉道:“那叶昭最近有何消息?”
  “岳父放心,叶昭昨日派人送来了书信,第一份大礼不日便到,请岳父放心。”李儒笑道。
  “但愿如此。”董卓点了点头,继续往董府而去。
  ……
  酸枣,联军大营,在跟曹操寒暄叙旧之后,叶昭也不理会曹操的阻拦,径直拉着曹操往大营中去,典韦挑开帐帘,叶昭径直入内,却见兖州牧刘岱正坐在帅帐首座之上。
  “这位是何人?”叶昭挑了挑下巴,看着刘岱道。
  刘岱冷哼一声,其余桥瑁、李旻、孔伷也是一副不屑与叶昭说话的表情,一旁的曹操连忙上前笑道:“此乃兖州牧刘岱,乃汉室宗亲,鲁王刘舆之子。”
  “原是汉室宗亲,失敬!”叶昭笑道。
  刘岱闻言冷笑一声道:“宁乡侯出身虽然卑贱,不过却也懂些礼数。”
  “这汉室宗亲泛滥,也使得宗室内良莠不齐,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坐上州牧之位,也难怪董卓那厮胆敢行废立之事。”叶昭也不在意,转向曹操道。
  “混账,你说什么!?”刘岱一拍桌案,站起来怒骂道。
  “耳朵不好,便莫要来此丢人!”叶昭上前,一把拎住刘岱的后领,将他提起来。
  “放开我,尔不过一良家子,安敢欺我!?”刘岱被叶昭提在空中,手舞足蹈,面红耳赤的怒骂道。
  “就算是汉室宗亲,也得按朝廷规矩来,我乃宁乡侯,卫将军,论尊卑远高于你一州牧,这中军帅帐,我在这里,你安敢坐于帅位之上?”叶昭将刘岱随手放下,大马金刀的坐在帅位之上,看着一脸愤怒的刘岱道:“既是汉室宗亲,怎连汉家定下的规矩尊卑都不懂?”
  “你……”刘岱指着叶昭,气的浑身发颤,说不出话来。
  “鲁王虽然故去,但他生前难道未曾教过你,这般以指之人,还是比自己位高之人,乃无礼之举吗?”叶昭冷眼看着刘岱:“再不收回你那肮脏的手指,那就不用收回了。”
  一旁的典韦配合着上前一步,手拎铁戟,面色不善的看着刘岱,那凶残的目光,吓得刘岱连忙缩手。
  “宁乡侯初来,便如此咄咄逼人,莫非也是为了这盟主之位?”李旻阴阳怪气的看着叶昭道。
  “盟主?”叶昭闻言,哂笑道:“要这盟主之位做何?照顾尔这等无能之辈?”
  “宁乡侯此言何意?”李旻闻言,豁然起身,怒视叶昭道:“你说我无能!?”
  “不。”叶昭摇了摇头,歉意地笑道:“本侯并非说你。”
  说着,将曹操拉到一旁,目光扫视四人笑道:“本侯是说,在座诸位,皆是无能之辈!”
  李旻听叶昭前一句,以为叶昭服软,心中不免得意几分,但这后一句,却是将在场众人都惹毛了。
  “修明,何故如此?”曹操闻言也连忙拉了拉叶昭,这一句话,可是将在场众人尽数得罪了,他不知道以叶昭的精明,为何会如此?
  “黄口孺子,不过打了几场微不足道的胜仗,便目中无人!”年级最高的孔伷站起身来怒骂道。
  “微不足道?”叶昭笑了:“幽州之时,昭只是一县令,却斩杀鲜卑单于,黄巾乱起,诸位有能之士不见为国杀敌,梁国、长社、汝南、南阳之贼,尽为我所破,牧野救驾,诸位又在何处?若这也是微不足道,不知诸位有何丰功伟绩,说出来,让本侯瞻仰一二。”
  “你恃功自傲,目中无人!”李旻咬牙道。
  “非我目中无人!”叶昭看向李旻笑道:“我记得,你是颍川太守。”
  “不错!”李旻傲然道。
  “颍川据洛阳,只隔着一座轩辕关,只要董卓愿意,只需一支轻骑出轩辕关,一日便可至颍川,你身为颍川太守,却将兵力尽数抽调至此,致使颍川空虚,若此刻董卓轻骑赶到,劫掠颍川,颍川空虚,如何抵挡?你身为颍川太守,该当何罪?”叶昭看着李旻摇头道:“非我小觑诸位,目中无人,实在是诸位这般见识,让昭不禁想起那青州刺史焦和,颍川陷落之日,不知李太守如何面对这天下英雄?”
  李旻闻言,面色一变,他之前只想会盟,倒是没想到这些,叶昭的话,倒也没错,他跟那青州刺史焦和其实一样,不知兵事,只是急于前来参加会盟,没想过那么多,此刻被叶昭点醒,心中不禁有些慌乱,但要他承认叶昭所言,却是不可能的。
  “在下有要事,先行告辞了!”想到颍川可能遭受攻击,李旻也坐不住了,当即起身向众人告辞,准备收束兵马返回颍川。
  “修明,你这……唉~”曹操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才刚来,就把一路诸侯给弄没了,虽说叶昭说的没错,但这样一来,落在外人眼里,自然是联军人心不稳的迹象,也会让其他还没赶来的诸侯跌落士气。
  “颍川乃要地,若颍川被劫,那长沙、南阳等地退路便被断绝,我这也是为联军着想。”叶昭目光莫名的看了一眼李旻离开的方向笑道。
  “哼!”刘岱等人被叶昭挤兑一番,此刻又被叶昭在事实上打脸,哪还有脸继续待在这里,各自冷哼一声,也不跟曹操打招呼,直接离开中军帅帐。
  “修明,你这一来,便得罪了四大诸侯,日后我等起兵讨贼,还如何协调?”曹操无奈的看着叶昭。
  “此时也等日后再说,再说,这等事情,也轮不到你我来操心,自有那袁本初和袁公路去争,没理由我好心前来相助,却还要受气吧。”叶昭站起身来笑道:“解气否?”
  “解!”曹操无奈的点了点头,气是解了,但这联军以后想要协调作战却更难了,叶昭虽然厉害,但刘岱等人若在背后使绊子,就算是叶昭恐怕也得被坑死!
  叶昭不该是如此不智之人,今日怎会一改常态的锋芒毕露?曹操看了一眼叶昭离开的方向,总觉得叶昭此举,并非只是为了解气那般简单。
第九章
先声夺人?
  叶昭的加入,虽然对于刘岱、桥瑁、孔伷这些人来说,并不欢迎,但对于这些人麾下的将士来说,却是一剂强心针。
  毕竟遍数叶昭过往战绩,可说是未尝一败,威望足够,有叶昭加入无疑能让联军将士多几分信心。
  李旻在当天便拔营起寨,急急忙忙的率兵往颍川赶去,接下来的几日,却是风平浪静,先后有北海太守孔融,徐州牧陶谦、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赶到,联军兵马已逾十万,声势日盛。
  不过孔融还好,与蔡邕有旧,为人也跟蔡邕一般,有些迂腐,认死理,对于叶昭虽然不算亲善,但也未曾显露恶意,平日见到,还会打声招呼,寒暄几句。
  另外几人可就没这么和善了,徐州牧陶谦直接无视,而那山阳太守袁遗、陈留太守张邈都算是袁氏一脉,对叶昭可没什么好脸色,只是听说之前叶昭那等锋芒毕露,也不敢跑来招惹。
  叶昭也不以为意,这些人,并非他选择的结交对象,每日除了偶尔与孔融、曹操聊上几句,大多时间,都是在操练兵马。
  他身边精锐尽数被调走,留下来的都是未经过什么训练的新军以及郡兵,以后要有大用,必须勤加操练才成,日子过得倒也自在。
  十几天的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李旻也终于赶到了颍川境内。
  离开之前,他还专门邀曹操请教如何防守颍川,曹操也认真答过,从轩辕关要入颍川,必走阳翟,所以李旻只需在阳翟一带布下重兵,就算董卓真的派兵来袭,也拿他无可奈何,因此李旻渡河之后,绕过荥阳、敖仓,直奔阳翟,为图省事,没有走颍川境内,而是直接走梅山,准备走轩辕关前而过直达阳翟,这样可以省去至少两天的路程。
  只是李旻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行程在刚刚渡河之后,便被董卓的人盯上了。
  一路日夜赶路,眼看着便要过了梅山,却见一支人马已经挡在前方,看旗号,竟是西凉兵马!
  李旻见状不禁大惊,失声道:“西凉军怎在此处?”
  但见西凉军中飞奔出一将,将手中大刀一指李旻道:“我乃西凉华雄,逆贼还不受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