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355

  管亥叫丁力继续率军清缴张修部下将士,他则带了亲卫,拎刀直接迎着张修而去。
  一名军侯拦在张修身前,挺枪纵马,直杀向张修,却被张修一枪刺落马下,紧随而至的马蹄踩断了那军侯的大腿,惨叫声中,被随后而来的蜀军踏过,没了声息。
  管亥见到这一幕大怒,厉声喝道:“大胆张修,竟敢杀我将士,还不把头留下!”
  这话有些不讲理,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若不杀敌,便是被敌人所杀,此刻张修哪有功夫跟管亥说理,眼见管亥冲来,也不多想,抖手就是一枪闪电般直奔管亥胸膛。
  此时他被逼出了潜力,手风正顺,这一枪刺出,倒也颇为精妙,若是遇上寻常将士,恐怕很难抵挡,只可惜,他遇到的是管亥。
  “找死!”眼见枪来,管亥也不躲避,一刀劈出,张修只觉手中枪杆一颤,随后却是一轻,定睛看时,却骇然的发现手中长枪已经被人斩断了一截。
  正自惊骇间,管亥手中大刀一轮,第二刀已经斩到。
  张修面色大变,不及细想,连忙将手中的枪杆往上一顶,想要架住这一刀。
  “嗤~”
  坚木所做的枪杆,竟被管亥一刀斩断,刀势不止,朝着张修落下来,匆忙间,张修只能将身子一仰,避开了脑袋,刀锋将他胸前的铠甲斩裂,也多亏了之前的招架,卸去了管亥这一刀的锐气,否则,就算有铠甲保护,这一刀下去,也足够将他开膛破肚。
  “将军且慢动手,张修愿降!”眼看着管亥重新抡刀斩来,而张修已经避无可避,面色大变,连忙大声道。
  “噗~”
  刀光在张修惊怒的目光中掠过,鲜血喷溅着人头冲天而起,管亥在一众蜀军将士惊骇的目光中,冷漠的收刀,凶狠的目光扫向一众蜀军将士:“贼首已诛,尔等还不投降!”
  连张修都挂了,余众哪还有心思继续奋战,一个个颓丧的丢掉手中的兵器,纷纷跪地请降。
  远处,丁力那边的战事也接近了尾声,蜀军惊慌失措之下,被杀的溃不成军,哪还有心思顽抗,大半请降,少数顽抗者也被迅速扑杀,至此,刘焉派来偷袭汉中的先锋部队全军覆没,连主将张修都战死,叶昭入蜀之路已经被彻底打通。
第五十五章
新问题
  张修带来的部队,折损近半,余者多半投降,还有一些残废的伤者,被清理战场的将士就地格杀。
  或许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样做有些残忍,但在这个年代来看,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这些伤者就算招降了也没用,若是不管,反而落个恶名,管吧,医治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救活了以后呢,失去了劳作能力,也不能打仗,官府也没那么多钱去供养这些人一辈子,若是任其自生自灭,悲惨的一路活到死,倒不如一刀抹脖子来的干净。
  一架飞舟飘飘荡荡的起飞,准备去梓潼传令,只是刚起飞还未飞远,在地上将士惊愕的目光中,飞舟上面的灯笼突然散开了,大股的黑岩从中涌出来,如同一朵乌云一般向空中飘去,飞舟快速的向地面跌落,上面传来将士们的惨叫。
  轰~
  一阵令人牙酸的目透碎裂声中,飞舟撞在葭萌关外的墙壁上面,承载将士的腾框带着将士翻滚着从空中落下,在地上翻滚了几次,没了声息,内部积攒的大量煤灰飘飘荡荡的如黑色的雪花一般从空中飘落下来,周围大片地面被染成了黑色。
  有胆大的上前查看,里面的两名将士已经被摔的不成人形。
  “第几起了?”叶昭很快得到了消息,带着人前来查看,命人将死去的将士埋葬,沉默片刻后,看向身旁的管亥问道。
  “自空军组建之后,这已经是第二十三个自行毁坏的飞舟。”管亥闻言,面色有些难看道。
  叶昭让人去将随行的匠人召集过来,又让人将散落满地的飞舟残骸带回去研究。
  “主公,非是我等不尽力。”当看到叶昭带回来的残骸之后,为首的匠人苦涩的看向叶昭道:“此物虽好,但有几点却难以处理。”
  “这飞舟的皮囊要将升腾的烟雾聚拢,兽皮缝合便需要紧密,所以线头不能太细,而且缝合之处要用其他兽皮覆盖,至少要叠加三层才能保证不会泄露,而且缝合的丝线也不能过粗,但寻常丝线又不够坚韧,很难支撑飞舟长途作战;另外烟雾之中积攒的粉尘也会不断随着烟雾填充入飞舟之中,时间一场,内部积累大量烟尘,也会加大那上方灯笼的承重。”
  一群匠人也纷纷发表者自己的观点,问题不少,但归根结底就两个,一个是灯笼也就是说气囊的缝合问题,另一点就是填充烟雾,时间一久会积攒大量灰尘,叶昭虽然能做出这东西,但限于材料和技术问题,对于这两点他还真没什么办法攻克。
  “有没有办法解决?”揉了揉太阳穴,这么强悍的利器对于这个时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若就此放手,叶昭不甘心,但再这么下去,空军内部恐怕就会人心涣散。
  “有!”年纪最大的一名裁缝对着叶昭躬身一礼道:“我等按照主公的一些教导进行过推倒,这制成的飞舟,一般可以飞行千里左右,但因为做工不一,质地也有差别,若要确保安全,飞行五百里,便要更换灯笼,将旧的灯笼拆开重新缝合,清理内部积尘,只是如此一来,所需用度极大。”
  “没有其他办法?”叶昭皱眉道,五百里,听起来不少了,但实际上,也不过相当于从南郑飞到阆中就差不多到头了。
  “请恕草民无能,除非如我等为主公打造的那挺飞舟一般,主公的飞舟,估算至少可以飞行千里才需更换。”几名匠人相视苦笑一声,摇头道,这是他们目前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叶昭的飞舟体积大,用料也是最好的,安全性上自然远高于一般飞舟。
  “五百里……就五百里吧!”叶昭叹了口气,虽然条件限制,无法大规模生产,但有总好过没有,就算只有五百里,关键时刻也能发挥到极大地作用,不过这飞舟造价本就高昂,这么一来,维护成本也是不低。
  不过有总好过没有,有了这个开头,只要不断研究,未来总有机会做出性价比更高的飞舟来。
  “先将如今的飞舟重新更换一遍,我不想再听到有将士因为飞舟自毁身亡的消息。”看了看众人,叶昭沉声道。
  飞舟再昂贵,但这首批空军可是叶昭手把手带出来的,这么无端端的折损了上百个,已经令他肉疼了,若再按照这个速度损失下去,不说空军士气如何,以后他还如何招募新的空军?没了人操作,再好的东西都没用。
  “喏!”几名匠人闻言终于松了口气,他们很担心叶昭会因此拿他们来问罪。
  “三关已下,但张修既然已经来此,蜀中大军应该不远,我等当尽早做好准备,立刻传令纪灵、方悦二将,率部入蜀与我军主力汇合,丁力所部,先往梓潼关驻扎,若蜀军至,则坚守梓潼,探清敌军虚实之后,再做打算,大军随后便至!”处理完飞舟的事情,叶昭看向众人道。
  “末将领命!”丁力起身,对着叶昭拱手道。
  “末将去安排人手传令。”管亥情绪有些低落,毕竟他是作为空军主将的,原以为可以大展拳脚,却没想到只是打了一仗,就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看起来,想要靠空军扬威,短时间内是做不到了。
  “主公,不知末将何时联络巴蜀豪强响应主公?”赵韪起身,对着叶昭躬身问道。
  “这个不急,待我先打赢这一仗,扬威蜀中之后,到时候赵将军再去联络,说服这些巴郡士人也容易许多。”叶昭微笑道。
  实际上是有些不放心赵韪,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关乎利益的问题上,还是不要太高看士人的节操好,不否认有那么一些真正的君子,气节之士,但世家之中,还是首重利益,如今叶昭还没拿得出足够的威慑力,要让这些蜀中豪强现在就归附,对方提出的条件跟自己战胜蜀军之后提出的要求绝对是有区别的。
  收人得靠真诚,但跟士人打交道,还是多谈谈利益的好,叶昭轻松,对方也轻松。
第五十六章
决议
  叶昭和戏志才汇合了方悦纪灵两部人马抵达梓潼关已经是隔了一个月之后,但梓潼关却没有任何敌踪。
  “这就有意思了!”叶昭看完这段时间的情报,甚至蜀中还送来了一次粮草被丁力接收了,虽然不多,但白给的没理由不要。
  将情报递给一边的戏志才道:“这刘皇叔不会以为凭借张修那一万人马,便能攻占汉中吧?”
  叶昭占据汉中的消息可不是什么秘密,刘焉肯定知道,否则也不可能在白水关屯聚三千兵马那么多人,似白水关这等先要之地,平日里有个八百人便足矣镇守,更别说还将赵韪给派来。
  “刘焉自是不可能如此不智,不过若有人希望张修败亡,却也不难理解。”戏志才微笑着看向一旁的赵韪道:“君年兄以为如何?”
  赵韪闻言,皱眉道:“先生赎罪,州郡决意,还未传至白水,三关已然被破,在下实不知究竟是何人主军,不过张修其人在巴蜀虽有名声,却是奉行鬼道,蛊惑百姓,为士人不齿,但也不至于拿上万将士的性命来陷害于他!”
  “或者,君年兄可以想想,那张修若死,何人可以受益?”戏志才微笑道。
  “五斗米教在巴郡一带百姓中颇有人望,不过在我等眼中,也不外如是,张修昔日曾与张角齐名,但若要效仿那张角之事,这巴蜀虽大,却也无他容身之处。”赵韪微笑着摇了摇头:“如今虽然步入官场,能统领千军万马,也不过是皇叔欲借其人望,安抚巴郡人心尔,要说利害冲突,在下想不出何人。”
  “那五斗米教之中又如何?”叶昭突然问道。
  “五斗米教?”赵韪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张鲁!”
  “张鲁又是何人?”戏志才奇道,同时更好奇这姓张的是不是普遍喜欢装神弄鬼?昔日有张角三兄弟以鬼神之论祸及天下,如今蜀中亦有张修、张鲁之辈。
  “此人若说出身也算显赫。”赵韪笑道:“其人乃留侯之后,说起来,也算是望族之后,然自其祖父张陵起,偏好鬼神之说,创了五斗米教,如今那张鲁也是五斗米教之中威望颇高之人,只是不知何故,这道统旁落于张修之手,只是二人关系颇为亲近……”
  留侯,便是张良,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而且是三人之中,唯一善终的一个,张鲁作为张良后人,单说这出身,在整个大汉朝都算得上顶尖。
  “军师以为如何?”叶昭扭头,看向戏志才笑道。
  “虽不敢断言,但窃以为,这征讨汉中主将,便不是那张鲁,恐怕此人在军中也颇有地位。”戏志才微笑道。
  别看五斗米教是张修做主,但官场上可不管你在宗教之中的地位,更看重门庭,张鲁作为留侯后人,论出身,能抛开那张修十万八千里,在官场上自然走的也会更顺一些,张修做先锋,张鲁当主将完全合乎情理。
  戏志才言外之意,显然认定了这张鲁欲致张修于死地,按兵不动,坐等张修败亡的消息传来。
  “各方哨探可有所获?”叶昭回头,看向身旁的丁力等人道。
  “回主公,我等遍查方圆五十里,并未察觉大军痕迹。”丁力躬身道:“询问降军,也是语焉不详,并不知道蜀军主力方位。”
  叶昭站起身来,走到身后一张巨大的地图面前,皱眉看着地图道:“君年,若是你领军,当在何处屯兵?”
  “若是在下,当屯兵阆中!”赵韪躬身道。
  “阆中?”叶昭疑惑的看向赵韪,又看了看地图道:“若是阆中,未免过远了一些?”
  梓潼位于阆中以西,直线距离就有一百五十里左右,但蜀道难行,蜀军可没有飞舟这种交通工具,就算是叶昭,大军要去阆中,也不可能都用飞舟送过去,行军的话,怕是不下三百里甚至更远。
  “主公有所不知,这阆中四面环山,三水环绕,若屯军于此,十分方便。”赵韪躬身道:“而且若自阆中出兵,可走水路直抵葭萌关而不必绕道梓潼,水路也不过两百余里,而且沿途多山川,荒无人烟,不易被察觉,水路行程极快,可日行五十里,若赶夜路,三日便可抵达葭萌关下!”
  “蜀中也有水军?”戏志才奇道。
  “自是有的,但不多,不过阆中一带靠这江河为生之人不少,只需征集民船,再从官府抽调一些可以运输辎重的货船,便可载人直抵葭萌关!”赵韪笑道。
  叶昭看着地图,扭头看向众将道:“派人迅速往阆中一带探查,方悦,你立刻乘我飞舟返回葭萌关,以免遭了偷袭!”
  “喏!”方悦对着叶昭一礼,也知道事情紧急,不多耽搁,领了兵符便离开,乘坐飞舟赶往葭萌关布防。
  深深地看了赵韪一眼,如此重要的欣喜,若非自己问到,这赵韪从未主动提及,看来此人虽然答应了投诚,但心中恐怕对自己还有所保留。
  “诸位且去歇息,纪灵整顿方悦兵马,若探明蜀军动向,随时准备发兵。”叶昭又对纪灵道。
  “喏!”纪灵起身,躬身一礼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