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355

  诸葛亮一心北伐,所以七擒孟获以收其心,但叶昭可不急着往出走,况且此时也非他出川之机,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来一步步将南中、云南之地彻底吞并并开始开发,所以,叶昭要走的路,注定跟历史上诸葛亮走的路完全不同。
  “我已命犍为太守调遣五千精兵前来,归云长调遣,云长只需守住朱提,政务那些官吏便能处理妥当,云长无需操心,只需定期审阅便是。”
  “此外我拟在朱提、堂狼以及汉阳之外,再建两城,一名祝融城,一来也算彰显我军对祝融一族的重视,另外也可以祭拜上古火神为由,至于另一城,则名归汉,此二城会有神工营派人前来,结合祝融族的风格进行设计、建设,所需钱粮,会经由云长之手,何处该用,何处不该用,云长多上上心,尽量减少有人从中渔利!”叶昭将关平定下的计划做了一些改进,毕竟一旦与南蛮之间的战斗打响,这朱提郡便是前线,在未来几年之内,叶昭会着重加大对于朱提郡的投入,关平之前所定的计划不错。
  说实话,单以执政来说,叶昭很怀疑关平的水准在关羽之上,只是这事情说出来有些打击人,关羽毕竟是他定下的太守,只能适当的说一些思维方向,让关羽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至于毫无头绪。
  “主公,有一事此前羽一直想求,只是碍于并非蜀中之臣,不好向主公提及。”讲解完政事之后,关羽才开口,有些为难的看向叶昭。
  “哦?”叶昭诧异的看向关羽:“云长有何要求,但说无妨。”
  “末将自有家寒,后来虽有起色,有心向学,却苦于无门而入!”关羽看向叶昭,颇为苦涩道:“如今蜀中大兴学堂,不知可否在这朱提设立学堂,请几位教习来……”
  叶昭看向关羽,那仿佛永远孤傲的神色背后,不想还藏着这样自卑的情绪。
  “就算云长不说,我也会派人前来兴学,毕竟这要融合各族,教化永远是最好的方式,不过有一点云长既然要做这朱提太守,就需重视,教化是没问题,但先有一点,就是把对方打服了,然后再谈教化,否则教化无从谈起,我于此屯兵的意义,就是希望这南中各族能够心甘情愿的坐下来跟我们谈教化,而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与我们谈教化,就得以武力相迫。”叶昭看着关羽认真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想要将这些异族同化成汉人,必须先用拳头教会他们做人,然后再谈教化。”
  这番话听着有些扯,但关羽却是认同的点了点头,他是在边境待过的,自然知道不同种族之间,语言不通,一味讲道理是不行的,因为对手不会给你讲道理的机会,所以想要跟异族讲道理,让他们接受汉人的统治,就得先把他们打服。
  “末将明白,主公放心,末将知道该怎么做!”关羽恭恭敬敬的一礼道。
  “如此甚好。”叶昭点了点头道:“教书先生会很快派来,另外听闻云长酷爱春秋,成都还有基本先贤注解的春秋,回去后我会着人送来,叫云长好生研读。”
  “多谢主公。”关羽对着叶昭躬身一礼道。
  “这些就免了,如今朱提暂安,犍为派来的军队应该这两日便可抵达,明日我会带着关平夫妇离开,这朱提便交托云长了,接下来会先修犍为至这朱提路径,云长届时派人沿途保护,莫要让人破坏。”叶昭看了看天色,起身笑道。
  “主公放心,末将记得。”关羽点头道。
  “天色已然不晚,我便先回房了,还有,关平如今已经成家,是时候给他起个表字了。”叶昭对着关羽笑道。
  虽然关平还未及冠,但也差不多了,而且如今也算是成家立业了,取个表字也不算逾礼。
  “已有准备,主公以为,坦之如何?”关羽起身道,这是当初刘备跟他说的,他觉得不错,只是关平尚未及冠,所以并未给关平取字,如今叶昭一说,他也想起来了。
  关平……坦之?
  叶昭想了想点头道:“不错,云长不必相送,去与坦之叙旧吧,明日便要回成都,恐怕会有一两年无法见面。”
  “谢主公。”关羽再度点头道。
第九十八章
朝廷封赏
  兴平,是刘协登基之后第四个年号,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对于蜀中来说,是非常平静的一年,三十六名书院学子出任县令,也代表着叶昭对蜀中地方的管控进一步加强,六月开始,被叶昭一分为三的巴郡,以巴西太守张鲁为首便上表请叶昭派人接管地方。
  实在是撑不住了,没有蜀中三郡的财力支持,仅凭这三位太守自己的家底,根本不足以支撑三郡的运转,而且随着三郡大治的消息传来,巴郡万民都祈盼新政可以惠及三巴之地,对于三郡只是名义上归附叶昭却在行动上对叶昭阳奉阴违的太守来说,越发抵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蜀中士人又不足以对抗叶昭,也使得叶昭在这次软进攻之中,不用一兵一卒,便得了三郡实权,自此巴蜀之地尽归叶昭,这也可以算是巴蜀之地在初平四年发生最大的事情了。
  财权、军权在握,如今人事任免之权也重归州牧,三郡太守,算是被叶昭彻底架空了,年底叶昭又设了朱提郡,命关羽为太守,并掌握朱提军政大权,至此,叶昭手中真正掌握的,便有汉中、广汉、蜀郡、巴郡、犍为以及朱提六郡了。
  虽说将巴郡一分为三,但那不过是为了削弱太守之权而已,在叶昭眼中,巴郡就是巴郡,暂时还没准备一分为三。
  除此之外,张任、甘宁这一年来政绩也颇为出色,关平虽说政绩第一,但那是占了祝融氏的便宜,而张任在汉嘉县数次击溃青羌来犯之敌,保境安民,令汉嘉兴旺,添户千余,甘宁在阴平道更是大刀阔斧的筑起了四座卫城,只是那边人丁稀少,连羌人都少在那边活动,人口方面并未有太大建树,但这并不代表甘宁差,先天条件限制,地方又偏,一年的时间里,甘宁能在阴平道开垦出万亩薄田,已经是颇为不错了。
  “刘虞和公孙瓒,最终还是全面开战了么?”叶昭回成都之后,便陆陆续续的接到中原战报。
  兴平元年初,天子有东归之念,密令刘虞之子刘和前往幽州请刘虞出兵相迎,刘虞已经答应,却被公孙瓒拒绝。
  毕竟幽州距离长安太远,刘虞这次迎奉圣驾,又是准备举幽州之兵前往,这其中自然包括公孙瓒,刘虞这次,显然不止是迎奉天子,还想清除李傕、郭汜二人为首的西凉乱军。
  公孙瓒没有答应,几次相商无果之后,最终刘虞以刘备为帅,张飞为先锋征讨公孙瓒,却被公孙瓒在狐奴设伏,大破张飞先锋,张飞更是差点被乱箭射杀。
  刘备也因此大怒,在不顾及同门之谊,与公孙瓒在狐奴大战,期间,刘备成功说服公孙瓒麾下校尉田豫暗中投降,于狐奴大破公孙瓒,迫的公孙瓒不得不放弃渔阳,退守右北平,同时暗中联络袁绍相助。
  昔日同窗好友,最终走向敌对,而刘备借此一战,在幽州彻底立稳了脚跟,刘虞的信任再加上这些年广播仁义之名,渐渐展露峥嵘,有一方诸侯之相!
  “老皇叔年迈,看此阵势,怕是老皇叔欲立刘备为幽州之主,此番征战,竟是将军权尽数交由刘备,刘备羽翼已丰,此战若胜,将为幽州新主!”戏志才点了点头道。
  听起来,似乎是刘备赚了,不过就算领了幽州牧又如何?幽州本就地广人稀,加上刘虞和公孙瓒这么一斗,不管最终是谁赢了,都得面对已经近战冀州的袁绍,袁绍如今已经坐稳了冀州牧之位,如今正忙于吞并青州,无暇理会幽州战事,等他腾出手来,刘备能挡得住袁绍?
  “若幽州败亡,刘备能不死,日后怕是又一祸害!”叶昭叹了口气,刘备基本上是不可能击败袁绍的,他可没有曹操的底蕴,而且幽州之地也不似中原之地一般富庶,他日袁绍横扫河北之时,刘备恐怕难以抵挡,但若不死,幽州牧的资历,会成为刘备的政治资本,加上刘虞已经为他正名乃汉室宗亲以及在幽州招揽的人才,他日刘备未必没有崛起之机。
  “主公所言或可发生,不过如今刘备还无力威胁主公,反倒是那曹操……”戏志才将手中一份情报递给叶昭:“朝廷虽改立陈汉瑜为徐州牧,陶谦被曹操逼得自刎,虽然曹操退走,却生生夺了彭城国,威势日盛,袁绍平定河北四州之后,与那袁绍争雄的恐非袁术,而是此人!”
  叶昭的计策奏效了,朝廷那边,显然也不希望曹操能夺徐州,加上李傕、郭汜上位之后,跟蜀中这边交情不错,顺水推舟做了个人情,命陈珪做了徐州牧,如此一来,陶谦自刎,曹操也没了继续攻伐徐州的理由,不过已经占据的彭城国,曹操显然没有吐出来的意思。
  而在这一仗中,曹操显露出来的实力也令世人震惊,本以为是势均力敌,袁术甚至已经做好了出征夹击曹操的准备,谁想徐州军竟被曹操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同时曹仁、夏侯惇被曹操安排到大泽乡与南顿一带,监视袁术。
  这一仗曹操一改之前的忍让,所表现出来的强势,令袁术不敢再进,眼睁睁的看着陶谦被曹操逼死。
  “我早说了,孟德之能,非陶谦之流可比。”叶昭没有太意外的神色,看着情报笑道:“不过没想到陈珪会与吕布结盟。”
  若非陈珪及时说服吕布,趁曹操出兵,后方空虚,发兵占据昆阳,曹操也不可能如此轻易便撤军,虽说失了大义,但若有机会,曹操怎会放弃到嘴的肥肉?
  “主公识人之能,在下还是颇为钦佩的。”戏志才点头笑道:“不过陈珪此招一出,曹操便是三面环敌之境,同时面对吕布、陈珪以及袁术三家敌视,若要破敌,可不容易。”
  叶昭点点头,如今中原之地,基本上可分做三处战场,北方刘虞、公孙瓒、袁绍相互算计,南方则是以袁术、陈珪、吕布形成的联盟对抗曹操,西方李傕、郭汜一直在与马腾、韩遂征战,反倒是昔日被诸侯排斥的叶昭,安心在蜀中种田积攒实力。
  “如何破局,那是他的事情。”叶昭幸灾乐祸地笑道:“若孟德连这局都过不了,那便说明,他无缘于这场天下之争。”
  其实曹操看似三面环敌,但也并非必输,突破口,就在吕布这边,以吕布的为人,曹操完全可以说服吕布或者挑拨吕布与袁术之间的关系,帮他牵制袁术,而曹操则是腾出手来收拾陶谦。
  中原乱成这样,袁绍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对曹操落井下石,不说两人如今还是从属关系,就算不是,在横扫河之前北,袁绍自然不会希望这么早跟袁术对上,所以不但不会落井下石,甚至可能还要资助曹操一二。
  “主公,张松求见!”二人正在点评天下乱局,心安理得的当个吃瓜群众,却见典韦从门外进来,躬身道。
  “子乔?请他进来。”叶昭点了点头。
  “主公,大喜!”却见张松急匆匆的跑进来,一脸兴奋地来到叶昭身边道。
  “哦?喜从何来?”叶昭看向张松,微笑着问道。
  “主公看此物!”张松一脸神秘的将一卷薄书递给叶昭。
  “密诏?”叶昭接过那薄书,他在洛阳出任过卫尉、卫将军等职务,常出入宫廷,怎会不认得,抬头看向张松道:“何人送来?”
  “主公不看看?”张松惊讶于叶昭的平淡,疑惑道。
  “无外乎天子欲请我助他脱困。”叶昭将诏书放在一旁道:“我已官至骠骑,爵位也至极致,天子想要我助他,给出的也无外呼虚名而已,莫不是要封我为王?”
  “虽不中亦不远矣!”张松微笑道:“陛下封主公为太尉,位列三公,另封征公子为长门亭侯,益公子为甘亭侯,主公如今可是一门三侯。”
  “一门三侯?”叶昭闻言冷笑道:“小儿皆封侯,然我麾下随我南征北战之将士尚无人封侯,小儿何德何能可封侯?帮我回绝了天子!”
  “主公,这可是千载难逢之机,我益州如今粮草广盛,猛将如云,更有十万雄兵随时听候主公调令,主公若此时出兵,李傕、郭汜二人如何是主公之敌,届时主公便可奉天子以令诸侯……”
  “然后如那董卓一般,受天下诸侯共讨?”叶昭看着张松,皱眉道。
  此时中原诸侯虽然减少了,但实力比之当初酸枣会盟之时,可是大了不少,如今他可就这么点儿家底,而且蜀中发展的计划才刚刚开始,别看他在蜀中政令能够畅通,钟繇前来拜访时也是客气无比,但若此刻出蜀,就叶昭在蜀中这些政策,等于是要站在天下诸侯的对立面,他怎会贸然答应?
  而且刘协此举,也有捧杀之意,借助自己脱离李郭二人掌控,然后又借天下诸侯之手将自己至于绝地,几年没见,这小子心眼儿倒是涨了不少。
  而且自己此刻出川,就是给了蜀中士人与中原士人联手的机会,到时候,刚刚平定下来的蜀中,恐怕会再生变故。
  “那……”张松显然有些不甘,看着叶昭犹豫道:“这密诏该如何回复?”
  “太尉之职,我便愧领了,至于长门亭侯与甘亭侯,我儿年纪尚幼,不足以承此重,便代陛下将侯爵之位,赐予丁力、管亥二将。”叶昭淡然道,丁力、管亥随叶昭最久,算得上劳苦功高,之前叶昭无法擅自封侯,但如今刘协既然将爵位送上门儿来,叶昭可没有还回去的意思,正好让自己奖赏部下。
  “这……”张松闻言无语,苦笑道:“于理不合吧,毕竟主公不发兵救援,却领这官爵,未免有些……”
  叶昭看向张松,笑道:“本侯未曾向天子讨要,此乃天子赠予,岂能不受?”
  张松闻言,只能点头道:“如此,臣这便去回复。”
  看着张松离开的背影,叶昭看向戏志才道:“此人……心不在此!”
  戏志才颔首一笑,却没有说话,实际上,如今蜀中士人怕是多半支持叶昭出兵,但叶昭要的,显然不止是地盘。
第九十九章
过街老鼠
  叶昭拒绝了天子请他出兵的请求,却无耻的接受了天子的奖励的消息在不久之后,几乎在蜀中传遍。
  只是让站在幕后想要以舆论压力逼迫叶昭出手的张松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无论是叶昭麾下的那些老臣,还是这两年来新投入叶昭麾下的人才,除了那些跟张松抱有类似想法的士人之外,其他人对这件事表现的都十分淡定。
  只有像张松这些闲着没事干的人,才会觉得叶昭如今闲的可以跑去打关中。
  叶昭的计划连上试行已经在蜀中、汉中这边推广了两年了,虽然如今蜀人已经不必再为粮食担忧,但过剩的粮食也导致大批百姓对于工作没有了兴平元年那种积极性,所以各地官府如今在忙着转型。
  成都周围已经建起了不少牧场,牛羊马猪鸡鸭这些比较容易养殖的牲口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
  在基础的温饱解决之后,人自然而然的会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一般如果一个农家有三子的话,一个种田,一个畜牧,还有一个就去学些手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