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355

  “南中已定,我等出征在即,这蜀中多出来的许多赘肉,也该清理一翻了。”叶昭没理会戏志才的打趣,看向戏志才道:“军资、粮草准备的如何了?”
  “已经调集完毕。”戏志才点点头道。
  “此事之后,待云长他们回来,便可商议出兵之事了,你我阔别中原十年,也是时候回去看看那些昔日故友了。”叶昭看着戏志才笑道。
  叶昭离开了书房,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新房,任红昌有些忐忑的坐在床榻上,一袭喜庆的红袍被叶昭伸手勾落,绸缎般的肌肤,在屋内明亮的烛光下,动人无比,这一夜自是数不尽的风流,道不尽的春色。
  而在成都,这一夜却并不太平,平日里很少出现在百姓视线之中的律部,今夜却是大规模出动,一名名官员的家被粗暴的撞开,跟张松有过关联的大小官员被一一捉拿,或就地斩杀,同时张肃府中,张松已经被五花大绑的带过来,在这成都,一旦律部和守城军队出动,也代表着他们那还未开始的计划,已经被粗暴的打断,不但计划胎死腹中,这三年来,张松等人暗中联络的一众大小官员,这一次几乎被叶昭一网打尽,至于空出来的位置书院中的学子迅速补上,根本不会影响到蜀中的运转。
  叶昭治蜀近十年,人才储备已经形成一个循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子出仕,对于士人的需求,已经不大。
  “张君桥,你可知你在做什么!?”张松看着自家兄长,愤怒的咆哮起来。
  “秉公执法!”张肃看着张松那张丑脸,面色森然道:“不思正事,每日里与你那群朋党不做正事,却只知抨击主公,若只是此,也便罢了,你竟敢暗中谋逆!若非主公仁慈,今日,恐怕是整个张家都跟着你一起遭受牢狱之灾了。”
  “你糊涂!”张松被人五花大绑着,咆哮道:“那叶昭是如何对待我等士人的,你可还记得?”
  “主公并未苛待士人,只是尔等要的太多,主公没有满足而已。”张肃看着张松叹息一声道:“主公究竟有何过错,你倒是与我说说,如今蜀中大治,皆是主公功劳,尔等却因一己之私而意图谋害主公?”
  “有和过错?”张松看着张肃,突然笑了,摇头叹息道:“若非那叶昭,你我兄弟何以落至今日田地!张家如今还剩几人?”
  “主公又非不用,只是他们无能尔!”张肃皱眉道。
  “哈~”张松突然没了交流下去的欲往,双方根本久不在一个世界,注定想法难以共鸣,多说也是无异,厉声道:“那不知兄长欲如何处置于我?”
  “依律!”张肃闭上眼睛,痛苦的道。
  “你疯了!”张松面色一变,若是依照律法,他这三年来做的事情,有十颗人头都不够砍得。
  “带下去!”张肃突然有些心痛,不忍的挥了挥手道。
  “喏!”一直留在门外的夏侯兰进来,深深地看了张肃一眼,拖死狗一般将面如死灰的张松带走……
第七章
天下格局
  成都在经历了一场大清洗之后,逐渐恢复了平静,在叶昭通报张松等人谋划和罪证之后,大多数官员才微微松了口气。
  毕竟身在高位,有时候就算是为了公事,也会使用一些手段,走律法的擦边界限,叶昭这次突然毫无征兆的大起屠刀,让很多人都看不懂,许多人更是人人自危。
  布告一出,也让大家松了口气,原来张松等人竟有如此谋划,跟这件事无关的人,自然大大松了一口气,有关的,也是极力撇清自己的关系,实际上到了此时,叶昭没去找的,就已经不准备再追究了,经此一事,蜀中世家的官员几乎被杀尽,除了令官田数量增加了一些之外,蜀中世家对蜀地的影响,已经薄弱到极限。
  同时经此一事,那些原本想要通过刘辩这条路子的人,也纷纷打消了念头,很显然,刘辩在这蜀中,根本没有跟叶昭相斗的能力,而且双方已经交恶,自然没人敢再跟刘辩走的太近,甚至连往日那些来往于弘农王府的工匠,如今也已经自觉地脱离了与刘辩之间的关系。
  如今刘辩的弘农王府中,涅凡营已经被撤出来成了太尉府的护卫,而涅凡营却换了军队镇守,除了必要的采买人员之外,任何人都不得入弘农王府。
  不过有些人会畏惧叶昭的权势,有些人却不会,比如……眼前这位。
  “竖子安敢如此待弘农王!”蔡邕指着叶昭,咆哮道:“你为何人?”
  “父亲息怒,夫君他……”蔡琰有些担忧的看着两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针锋相对,实在不是她想要看到的结果。
  “昭姬退下!”叶昭和蔡邕同时开口,相视一眼,同时没了声音。
  蔡琰叹了口气,带着叶征和蔡益离开,这样的场面,实在不适合两个孩子在场。
  “岳父可知,为何会有今日之事?”见蔡琰带着两个孩子离开,叶昭看向蔡邕,有些事情,他必须说清楚,自己这个岳父兼恩师,很多时候出发点是好的,但太容易被人利用,自己要面对对手的明枪暗箭,还得防备猪队友扯后腿,这让他很苦恼。
  “我知你能言善辩,但这一次,你如此苛待弘农王,乃以臣逆君!大不敬之罪!”蔡邕看着叶昭,厉声道。
  “当年,若非是我,他早死了,何来今天这许多事情,我救弘农王,乃报先帝知遇之恩!”叶昭看着蔡邕,沉声道:“况且入蜀这些年来,我对弘农王可曾有过半点僭越?”
  “那这次呢?”蔡邕皱眉道。
  “张松此人,心思狡诈,对我在蜀中许多政策颇有不满,一直心怀二心!”叶昭看着蔡邕道:“昭不知道岳父为何要将这些人引荐给弘农王,但此三人暗中教唆弘农王与我敌对!”
  “我为这大汉天下披肝沥胆,三年有家而不能归,风餐露宿,征战沙场,弘农王却在这些人的教唆之下,意欲谋害于我!”叶昭拍了拍胸膛,嘿笑道:“心寒呐!这蜀中,有今日之盛况,乃我一刀一枪,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如今蜀中安定,未曾有半分嘉奖,换来的却是兔死狗烹,岳父让我该如何做?日后还要挥兵出川,恢复中原,我不能一边打仗,一边还要防备小人在背后捅刀子!”
  “但你如此做法,有些太过了!”蔡邕看着叶昭,气势弱了几分,若非自己将张松等人带去见弘农王,也不会有今日之事。
  “或许吧,但我别无他法!”叶昭摇了摇头,叹息道:“要做个忠臣,就不能太有能力,那样会很累,不但要去管这乱糟糟的天下,还得防着背后的猜忌和暗害,现在,孩儿累了,已经不想再做这个忠臣了。”
  看着一脸疲惫的叶昭,叶昭的路,是他看着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自己这个岳父兼恩师,除了教他学问之外,似乎根本没有给过任何帮助,如今更是有拖后腿之嫌,心中不禁生出几分自责之意。
  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太尉府的,何曼一直跟着,这一路上他想了很多,当初将张松等人引荐给刘辩,也是觉得刘辩已经及冠,也该组建自己的势力了,只是他没想过,当刘辩逐渐成长起来的时候,和叶昭之间是否如之前那般和睦。
  如今看来,怕是不会了,哪怕刘辩不想,那些归附于刘辩之人也会想……如此一来,帮刘辩,就是害叶昭,害自己的女婿,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但若不帮,他乃汉室忠臣,一生的信念也不容许他这样做。
  叶昭站在太尉府门口,看着蔡邕的身影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处,只是这一段路,蔡邕仿佛老了十岁。
  “夫君……”蔡琰小跑着来到叶昭身边,双手不禁搂紧了叶昭。
  “放心,我和岳父都没事。”叶昭叹了口气,自己这位岳父,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有些事,还是不要太较真的好:“让岳父清净一段时间,他现在有些乱。”
  “嗯。”
  ……
  接下来的两月,蜀中逐渐恢复了平静,蔡邕这些时日没有再去弘农王府,他怕面对刘辩失望的眼神,听何曼所说,最近蔡邕一直在修身养性,偶尔会去书院教学,或是悉心教导蔡益。
  至于叶征,如今在书院中随着他的喜好在学,偶尔会去蔡邕府上寻求解惑,但叶征现在更喜欢叶昭来帮他解惑,自家父亲的博学程度丝毫不弱于蔡邕,而且叶征感觉,自己父亲讲的虽然不高深莫测,但自己能听懂。
  任红昌已经很少再参加涅凡营的训练,最近涅凡营的姑娘们发现,自家这位主将似乎比以往水嫩了不少,眉宇之间,也少了几分昔日的戾气,眼神也越发柔顺。
  虽然只是做了个妾氏,让许多涅凡营的将士觉得有些不满,毕竟任红昌跟了叶昭十年,兢兢业业,最终却只得了个妾氏,让人不免心疼,不过如今看来,任红昌过得似乎不错。
  叶昭最近除了每天看看公文之外,大多数时候都跟四位娇妻美妾腻在一起,似乎要将憋了三年的精力一口气尽数发泄出来一般。
  三月初,关羽、徐荣、赵云率军抵达成都,叶昭给众将十日假期,让他们与家人团聚,关羽在决定留在蜀中之后,便续弦了一名妻子,后诞下一子,名为关兴,如今也已经三岁了,赵云也在蜀中成家,只是尚未留后,叶昭希望自己这些猛将们能将优良的基因传下去,给未来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
  而叶昭,这十天也是叶昭给自己与妻儿们留下来的时间,踏上这条路,日后这样聚少离多的时候会更多,他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家人,两个儿子最近明显比较粘他了。
  刘薇四人显然也知道又到了分别得时候了,最近对叶昭格外痴缠,尤其是新婚不久的任红昌,更是仗着强悍的体力每日与叶昭缠绵到深夜才会睡去。
  十日之期一晃而过,太尉府,正厅,叶昭顶着有些微黑的眼圈对着戏志才道:“中原这三年来的情况,与诸位说说。”
  “喏!”戏志才躬身一礼,然后走到一张大汉疆域图面前,用朱笔在地图上勾勒了一遍道:“如今蜀地之外,大概可如此区分。”
  “自建安元年,天子出走之后,三辅之地西凉诸将相互吞并,李傕与郭汜也嫌隙渐生,因为当年主公给他们一册,西凉诸将虽然斗的厉害,但民生方面,流失不多,三辅、西凉可看做一块,此二地有些混乱,人口流失严重。”戏志才点了点三辅之地道。
  “除此之外,吕布、刘表与我军有地域接触,自吕布入南阳以来,治理的倒是不错,但南阳人口被主公迁走了大半,后又经吕布杀戮,使得人口锐减,吕布如今拥兵七万余,而荆州刘表坐拥荆襄之地,以文治为主,这些年除了与袁术偶有摩擦之外,主要是与吕布之间冲突极为激烈!”
  “中原之地,曹操占据兖州、豫州大半以及徐州彭城、琅邪等地,去年曹操第三次攻伐徐州,具体消息还未传来,但以臣之见,徐州如今已经难以抵挡曹操,虽处四战之地,但曹操麾下兵马历经战阵,臣以为,如今抛开冀州袁绍之外,中原之地,当以此人为尊!”
  “此外袁术据豫州部分以及扬州,去岁袁术趁着曹操攻打徐州之际,联合兖州世家想要吞并兖州,却被曹操回军击溃,虽身世显赫,但军势却不足,麾下兵多将寡,然余势不可小觑。”
  “北方之地,如今袁绍已经侵吞青州、并州,有雄霸北方之势,幽州之地公孙瓒与刘虞相争,无法决出幽州之主,又有袁绍虎视在侧,以在下之见,刘虞、公孙瓒决出幽州霸主之时,便是袁绍侵吞幽州之际,是以可将四州看成袁绍势力。”
  “除此之外,尚有辽东公孙度、交州士燮,但臣以为,此等地方,地广人稀,不足为惧!”
第八章
定策
  北方刘虞、公孙瓒相争,耗尽了幽州那本就不多的机会,不足为虑,公孙度、士燮所居之地地广人稀同样不足为虑,是以按照戏志才的划分,整个天下大致可以分为叶昭、关中西凉诸将、冀州袁绍、兖州曹操、荆州之地的刘表和吕布以及据有扬州和汝南之地的袁术。
  “局势上,颇有些类似于战国七雄,却又有所不同,中原之地,曹操于建安二年迎奉天子于许昌,若拿下徐州,便有三州之地,此三地皆是人口繁盛之地,如今其势已成,无论袁术亦或是南阳吕布,都难与之抗衡,北方则是以袁绍为尊,幽州虽然未归袁绍,但臣以为最多两年,幽州之地当归属袁绍。”
  戏志才放下朱笔,长叹一声道:“若是如此,袁绍雄踞四州之地,又有四世三公之望,若南方袁术肯与袁绍联合,无论曹操亦或是主公,都难以抗衡袁家之势。”
  “那曹操不会坐视二袁联合!”徐荣想了想道:“臣以为,在曹操若想换取生机,在袁绍吞并幽州之前,当先击袁术,若能将袁术击溃,占得豫州全境之地,携兖、豫、徐三州之地,又手握天子,有大义之名,曹操方可抗衡袁绍!不过就算袁术失了豫州,退守江东,若能与袁绍联合,腹背受敌之下,怕是曹操也难以招架。”
  叶昭坐在主位之上,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二人分析的都有道理,这天下看起来像七雄争霸,但实际上,诸侯之间有强有弱,虽然脱离了历史,但叶昭觉得,不会如历史上那般陷入无休止的征伐。
  他不说话,是因为自己思维会受所知历史的影响,但事实上,历史到现在已经偏离了叶昭所知的轨迹,若他以历史脉络为由来思考,必然会陷入歧途,倒不如听听麾下这些谋臣的想法。
  “若是如此,二袁之间,必有一战!”李儒看向叶昭道:“我军远离中原,是以也难以插手中原之事,臣以为,当下该壮大我军,或出兵荆襄,或出兵关中,蜀地地势虽然险峻,乃天然屏障,但易进难出,若不趁此中原大乱之际抢在中原霸主出现之前夺得一处用兵之地,当中原霸主决出之时,我军将再难有问鼎天下之机。”
  厅中众将闻言,目光一亮,一个南蛮,基本没什么发挥的余地,南疆之战,虽说孟获纠集了三十六洞洞主,但叶昭南下,几乎是以平推的姿态推平南疆,若非那乌戈国相隔太远的话,恐怕也已经被纳入大汉境内而不是友邦了。
  如今蜀中国富民强,兵甲充足,众将在南疆待了三年,感觉一个个都快废了,此番出征,不管打哪里,他们都支持。
  总而言之,接下来不管中原是什么局势,出兵已成定局,但是选荆州还是选关陇却是个问题。
  “说说大家的看法,我等是该取荆州还是取关陇?”叶昭看向众人。
  “关陇!”戏志才、李儒、徐荣几乎是异口同声。
  “理由?”叶昭并不意外,他的想法,也是先下关陇。
  “我军军中将士多为北人,若出兵荆州,一来水土难免有异,不利于作战,二来若取荆州,南阳吕布、扬州袁术,会呈三面包夹之势对我军形成包围,我军于中原立足未稳,不适合过早与中原诸侯交战,袁术、吕布与主公皆有私怨,而且此二人皆是意气用事之徒,若有人从中挑拨,必会为难主公,依两位先生之前所言,只会给袁绍与曹操决战之机,主公届时陷入战争泥潭,而袁曹若是在此期间决出北方霸主,我军便会失去先机!”徐荣躬身道。
  “若是出兵关中,我军中,如华雄、关羽皆有威名在外,而且文忧先生昔日为董相谋主,与西凉众将皆有交情,更易攻取,如今我军缺的并非兵力、辎重或是人口,而是时间,关中诸将纷乱,也利于我军谋划,可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攻取关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