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355

  “那为何还要答应?”刘辩怔怔的看着何后,闹了半天,自己只是一个傀儡,甚至还不如以前的富贵王爷自在?
  “没听太尉说吗?”何后叹息一声道:“朝廷已经下了诏书,就算我儿不应,这雍王之名太尉依旧会用,此时告知你我,也是通知你我。”
  “这……”刘辩失神的看着何后,有些无法接受:“那我该如何做?”
  “以前如何做,以后就如何做,蜀中之事,太尉已经对你生了警惕之心,你现在要做的,是消除太尉的警惕之心,你还年轻,比太尉小了十几岁,只要你活的比他长,总有一天,待他百年之后,会有机会的,若此时与他硬碰,吃亏的终究是你自己!”何后沉声道。
  “百年……之后!?”刘辩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那需要等多久?就算熬死叶昭,但叶昭还有后代!”
  叶昭过了年也才三十五岁,正值壮年,何后这意思,是要刘辩将叶昭给熬死!
  不说他能不能活过叶昭,就算能,叶昭的继承人也已经十岁了,他熬死叶昭,难不成还能把叶征也熬死?
  “叶昭乃奇才,其子未必就能如叶昭这般!”何后叹了口气,她能说什么,如今叶昭大权在握,关中、蜀中皆是叶昭天下,这蜀中加上关中文武,没有一个是心向刘辩的,文臣没有,武将……刘辩更是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更何况,就算能够说服一两个武将倒向这边,但何后可是打听过,叶昭帐下,非战时,除了戍边武将之外,其余武将身边,也只有亲卫,是不掌军队的。
  手中没有军权,再多的想法也只是想法而已,叶昭根本没给刘辩留下丝毫机会,拿什么去跟人家斗?
  何后一介女流,也想不出什么好方法来,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叶昭后代不堪上面。
  “总之我儿要好好活着,再和唐妃生个世子,好好教导,就请蔡翁教导,就算我儿无法扳倒那叶家,也要让孙儿有这个能力,蔡翁能教导出一个叶侯,也定能教导出如叶侯一般的英才!”何后思虑道。
  刘辩:“……”
  ……
  “主公,这关中沃土,分出三成来畜牧是否有些过了?”太尉府中,眼看着年关将过,叶昭与戏志才、李儒已经开始归化来年的发展。
  如今关中平定,未来农业方向的发展将是决定关中未来的根基,民以食为天,粮食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叶昭推行养殖、畜牧,这点没人反对,但将大量的土地用来养殖,未免有些浪费。
  “那要看如何分了!”叶昭在地图上圈了一个圈,将京兆、扶风、河东、左冯翊以及弘农划出来道:“这五郡之地,水土肥沃,以种植为主可事半功倍,但似陇右五郡,地皮薄,耕地本就少,而且年年种植,土力不足,即便种出来,谷物也不足矣果腹,倒不如将这些地域作为养殖、畜牧之用,一来可以大量产出肉类,二来也可以缓慢恢复土力。”
  “况且如今关中人口不过两百万,凭京兆等地的沃土配合粪肥,所产粮食足矣自给自足,甚至还有盈余,此外也可在如今人口还不密集之前,进行调整。”
  关于土力其实就是土壤中自然地肥力,这点在粪肥出现之前,人们其实已经发现,再肥沃的土地,如果长时间种植,也会逐渐减弱,只是当时并没有专门的说法,自粪肥出现以后,一些经验丰富而且有些文化的农夫开始总结一些经验,如今成都书院之中,便有专门的书籍可以参阅,如今叶昭说起来,两人也能理解。
  “此外,蜀中培育出来的一些菜蔬,也会在这边试种,总之如今关中破败,却也有破败的好处,我等可以有大量闲置土地用来进行一些试验。”叶昭笑着说道。
  “主公所言,也不无道理。”戏志才闻言,点了点头,其实莫说五郡可以自己产粮,就算不能,如今蜀中农业体系已经成型,每年的收成都足以养活两州百姓。
  而且肉食的作用,众人也渐渐发现,如今叶昭麾下将士普遍身强体壮,而且夜间也能视物,高强度训练也能支撑下来,这都是军中三不五时供应肉食和一些水果、菜蔬的结果,更别说各军之中的精锐部队了。
  如今若不算新降的西凉军,叶昭军中的将士放到诸侯军中,哪怕是普通将士,在诸侯军中都是精锐之士,但供养这些军队的开销,也是同等数量诸侯军队的五倍以上。
  除此之外,随着食物种类越来越多,蜀中如今的饮食已经开始多样化起来,反正戏志才在蜀中待了这么多年,整个人胖了一圈,而且能够将寒食散戒掉,也得多亏这些美食。
  也是因此,两人对于叶昭在农牧方面的归化在提出自己的疑问被叶昭解答之后,便再没有多问,叶昭在这方面显然更具有前瞻性。
第三十五章
父子
  年关过后,关中又下了一场大雪,八百里秦川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叶昭迁治长安以来,除了去书院学习基础知识,叶征的大多数时间会被叶昭带在身边,哪怕叶昭处理公务,叶征也会在旁边旁听,但叶昭禁止叶征发言,有什么疑问,下来再跟叶昭说,但做公事的地方,是绝对禁止叶征发言的。
  叶昭也是怕了蔡邕,真怕蔡邕将叶征教导成一个愚忠于汉室的书呆子,这可是自己未来的继承人呐,幸好他发现的早。
  事实上,若非蔡益过继到蔡家,连这个次子,叶昭都不想让蔡邕去教,儒家那一套很难教导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征儿,关于这长安,你知道多少?”叶昭拍了拍城墙,扭头看向叶征笑问道。
  叶征想了想道:“古都长安,有长治久安之意,乃自秦咸阳遗址之上建立起来,自秦惠文王之后,咸阳不断向南扩张,在渭水以南修建了章台、兴乐宫、甘泉宫、信宫、阿房宫等宫殿;汉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后,建都于长安,将兴乐宫改为长乐宫,后又在章台的基础上建立了未央宫。
  长安城墙共六十二里,每面城墙有三道城门,共十二门,乃当世第一大城,但自王莽篡位,光武中兴定了东都以来,长安繁华便逐渐被东都洛阳所掩盖,但若论城池之坚固,孩儿以为,洛阳怕是不及长安。”
  “的确不及!”叶昭看着眼前的城池,点点头,当年刘邦建都长安,就是怕被人砍,所以这长安城墙是以防御力为考量,要的不是美观,而是实用,到了光武之时,洛阳乃天下中心,有八关环绕,洛阳本身的防御力反而不如繁华、美观来的要紧。
  “我儿未去过洛阳,却能想到这些,不过如此雄伟的都城,自初平年以来,却数度易主,我儿可知为何?”叶昭笑问道。
  “众争之地……”叶征挠了挠头,接下来他不知该如何说。
  “确是众争之地!”叶昭摸着女墙,这座经历过繁华和衰落的城池,当初取名为长安,如今想来颇有些讽刺之意,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先是董卓,后是王允吕布,然后又是李傕、郭汜,再然后李傕、郭汜相争,到现在被自己所得,似乎长安这个名字,有些名不副实。
  数度战火之下,也让这座最繁盛时人口过百万的城池,到现在变得人丁凋零,如今经过官府核实,长安现在实际人口不足二十万。
  “不过还有一点征儿未能说出,这再坚固的城池,若不得民心,也终究会被攻破,这世上没有永远攻不破的城池。”叶昭捏了个雪球,拨弄着在城墙上滚动:“当年汉高祖建长安,正是大汉新立,诸侯势力不断被削减,根本没有能力来攻,就算没有这长安城,也不会出大事。”
  “父亲是说,其实不需要城墙么?”叶征看着叶昭疑惑道。
  “倒也不是,有城墙,能安民,也方便治理,既然存在,自有其价值,为父要说的,是居安思危。”叶昭摇了摇头,冷兵器时代,城墙是重要的战略建筑,很多兵法也是围绕城墙立说的。
  “父亲,接下来我们会出兵中原吗?”叶征看着叶昭,好奇道。
  “暂时不会,如今关中百废待兴,我军兵力虽然足够再开一场大战,但眼下不是出兵关东的最佳时机。”叶昭摇了摇头道。
  如今关中,二袁与曹操并立,然而却并非三足鼎立之局,曹操夹在二袁之间,生存艰难,但袁术后方如今似乎有不稳迹象,孙策在建安三年六月得了朝廷的任命,出任吴郡太守,在帮袁术打下庐江之后,直接率军渡江去了吴郡。
  如今正在跟严白虎对峙,虽然目前没城没地,但叶昭觉得用不了多久,这孙策恐怕会如历史上那般迅速崛起,若是这样的话,那袁术跟孙策之间,必有一战,这样一来,曹操南边的压力会大减,应该会趁着这段时间,迅速跟袁绍决战。
  而叶昭如今要做的,也不是出兵中原,而是将丝绸之路打通,武威、金城以及北地三郡需要尽快拿下才行。
  “但书院中,大家模拟如今天下战局的时候,都认为最多一两年,便是我军出兵中原的时候,马腾、韩遂,无法阻挡我军。”叶征回想道。
  “那征儿觉得是否对?”叶昭笑了,书院中的兵法课会拿出不少当前的形势或是过去的某个战役来进行推演,甚至分别扮演诸侯进行攻防,虽然是纸上谈兵,不过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子们的脑子活泛起来,不是死板教条。
  “孩儿也觉得不错。”叶征小心的看了叶昭一眼道。
  “这是否出兵,天下局势,我军自身的情况,都需要考虑进去,只知道中原诸侯混战,只是有没有想过若我军出兵,中原诸侯会是如何反应?”叶昭没有直接去否定这些,而是将问题摆出来:“另外,征儿可知,我军如今需要的是什么?”
  “人口!”想到这些天来跟在叶昭身边听政务,叶征几乎是脱口说道。
  “并州人丁不旺,洛阳一带的百姓,当年早已经被董卓迁空,南阳数次经历清洗,我儿以为,何处可以获得人口?”叶昭笑问道。
  “但武威、金城以及北地三郡,人口也不多?”叶征疑惑的看向叶昭,不解道。
  “再往外看!”叶昭笑道。
  “再往外便是羌胡……”叶征看向叶昭,皱眉道:“蔡翁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那蔡翁有无告诉过你,如何将异族化作我族?”叶昭看向叶征,也不着恼,蔡邕是儒家的绝对拥护者,这句话,也不能说错,但对一个统治者来说,族类并不能绝对。
  “这……”叶征犹豫了。
  “讲!”叶昭看着叶征,鼓励道。
  “屠其精壮,断其传承!”叶征低头道。
  短短八字,却血腥无比,这与蔡邕所教的儒家理念相悖,也让叶征很不适应,但这又是他目前唯一能想到的。
  “也算一条路。”叶昭点点头,并没有完全否定:“这人生在世,躲不开一个利字,羌胡也是人,也需要利;你可知,当年为父初入仕途,是如何将弹汗山一带胡人归化的?”
  “以利诱其众。”叶征作为叶昭的儿子,叶昭的生平自然不陌生。
  “不止如此!”叶昭摇了摇头道:“若无足够的武力压制,再多的利,也不过是其眼中的肥肉,你可知,在马城兴盛之前,前前后后死在为父手中的胡人,有上万之众,哪怕在为父卸任马城令之后,直接或间接死在为父手中的胡人,有近十万。”
  挑动胡人内战,而后供给武器,又借着那战乱让一些小部落或是零散的胡人牧民迁居相对安定的马城,然后兴盛百业,供给胡人活路,让他们自己来学习汉人文化,一步步被熏陶。
  当时叶昭在幽州只待了三年,若是让他多待十年,或许如今马城所能掌控的地域,都能比得上整个幽州了。
  哪怕是叶昭离开,也促成了弹汗山一带轲比能、鲜卑王庭以及乌桓族三足鼎立的格局,让三方互相攻伐,这样的战争,就如同一个绞肉机一般,不断吞噬着鲜卑、乌桓二族的血肉。
  不过后来,随着公孙瓒崛起,开始加大对乌桓的讨伐力度,将这个三足鼎立的格局给打破了,才终结了这个局面,饶是如此,借着这三足鼎立的策略,间接死在叶昭手中的二族人马又何止十万,如今的鲜卑和乌桓二族可比历史上虚弱了不知道多少,若算起来,叶昭的功勋可不仅仅只是斩杀鲜卑单于那么简单。
  随着叶昭的讲解,叶征逐渐瞪大了眼睛,年幼的他,还是第一次发现战争原来还能这么打,如果叶昭还在幽州的话,恐怕归化的胡人会更多,可惜当年刘瑁当马城令,让马城失守,将叶昭此前的心血付诸东流,否则的话,如今那马城恐怕也是一座大城了吧。
  “父亲,我明白了。”叶征躬身道:“若是如此,父亲可是准备对河套动手?”
  “为何如此说?”叶昭没有回答,而是笑问道。
  “河套之地,水土肥沃,南匈奴这些年归附大汉,借着这河套之地休养生息,已然壮大,而且不思感恩,反而年年南下劫掠三辅,关中如今凋零,南匈奴也罪责难逃,而且父亲若要人口,河套也该是必取之地。”叶征躬身道。
  “好!”叶昭满意的点点头笑道:“那征儿觉得,何时取南匈奴为佳?又该如何去取?”
  “这……”叶征一窒,摇了摇头:“孩儿不知,孩儿听闻,游牧民族全民皆兵,南匈奴数十万人口,当可有十万大军,若要灭之,恐怕不易。”
  “能想到这些,已经不错!”叶昭摸着叶征的脑袋笑道:“好好读书,如今关中以治理为主,短时间内不会出兵,为父希望,待出兵之时,我儿能随为父一同上战场。”
  “喏!”叶昭闻言大喜,躬身一礼道。
第三十六章
曹操来使
  元夕过后,天气虽然有所回暖,冰雪开始融化,但给人的感觉却更冷了许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