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355

  曹操经此一战,精锐尽失是不错,但水火无情,这一场大水卷走的可不只是曹操的军队,沿河两岸的百姓也难幸免,这一场大水之下,千里泽国,死伤的百姓数量,恐怕不在曹军之下,虽然那都是曹操治下的百姓,但终究都是汉民呢,不管理由有多么冠冕堂皇,但这一仗,他虽然胜了,却是造孽。
  “主公,前方传来消息,曹操率领一支人马乘船而走,如今这敖仓城中,只剩下曹军的军队了。”李儒策马来到叶昭身边,躬身道。
  叶昭默默地点点头道:“命纪灵率军五千,攻取陈留,让子龙准备舟船,渡河攻入河内。”
  虽然心中有愧,但仗还是要打的,就如曹操在这种时候能够果断做出取舍一般,叶昭同样要借此机会,不说一举将曹操击灭,但也要将利益最大化,冀州、幽州两州之地,叶昭是一定要拿下的,往南能吃多少吃多少,以关中如今的人才储备,至少吞下冀州和幽州是没问题的,而这两处,也是曹操根基薄弱之处,经营时日尚短,属于可取之地。
  如果……能在冀州将曹操击杀,甚至可以借助南阳之势,一举将颍川、汝南以及兖州之地也纳入掌控,如此一来,天下三分,叶昭独得其二,再稳固几年,就能南下荆州、扬州,一统天下了。
  不过计划这种事永远赶不上变化,这个时候,还是先把眼下能够拿到的东西拿在手中才是最重要的。
  “喏!”李儒答应一声,安排人前去传令。
  夏侯渊在河水解冻之前已经撤出了孟津返回河内,只是还没扎稳脚跟军营便被大水冲毁,夏侯渊当时正在巡视周围,察觉水来,先一步策马冲上一处高地,幸免于难,但河内军队却皆驻扎在河水边,被这一场大水尽数卷走。
  三日后,河水退去,因为曹操以及一众文武尽数坐船遁走,敖仓城中只剩下一群曹军,四面被围之下,城中曹军无心反抗,尽数投降,叶昭兵不血刃得了敖仓,同一天赵云率军渡河,河内此刻已经没有兵力可以抵抗赵云大军,被赵云一直攻打到汲县残停止,并非不能再攻,而是曹操退入冀州之后,很快调集冀州兵马屯兵牧野一带,令赵云无力再进。
  敖仓被破,城中曹军皆降,但城中大将却已经随曹操遁走,原本,叶昭以为到此为止了,却不想在敖仓投降的第二天,帐下将士在清理战场时,发现敖仓城外的山上竟然还有曹军残部,人数虽然不多,却极为难产,数次突袭了叶昭的运粮部队。
  这些人走的是游击战风格,一打即退,绝不恋战,而且极为狡猾,负责押运粮草的将官数次想要设计伏击,却都被对方提前看破,不但没能成功将之伏诛,反而损失惨重,让负责运粮的官员头疼不已,只能将此事上报给叶昭。
  “曹操遁走,城中大将当不可能留下,此贼众,恐怕是城外曹军大营之中的余孽。”李儒笑道。
  “虽是余孽,但这手段却不错!”叶昭点点头,如今大局已定,些许粮草的缺失并不能给叶昭带来影响,光是这敖仓、荥阳两地曹操留下来的存粮,都足矣维持大军正常开销,只是肉食缺乏,让习惯了高配军粮的叶昭大军有些适应不了。
  叶昭现在对于这藏在善终的曹军余孽主将,却生出了兴致,可惜顾诚被他派去辅佐叶征在南阳打开局面,否则的话,这支曹军余孽虽然狡诈,但这种小股部队作战,叶昭敢肯定,放眼天下也没有一支军队会是特战营的对手。
  “之前孟德以李典、乐进分守二营,却不知,此人是乐进还是李典?”叶昭点了点桌子笑道:“放火烧山,将这些人给烧出来。”
  虽说刚刚放过一场大水,但再大的水也不可能淹到山上面去,否则,别说敖仓,恐怕叶昭的大军都得受到这大水波及,山下虽是泽国一片,但山上却是草木枯槁,最适合放火。
  那一场大水造成的伤亡多到难以统计,叶昭这时候也不会介意烧一座山了,当下派出数支人马放火烧山,敖仓城外的数座山峦,被尽数笼罩在这火光之中,当天,李典便被大火熏得难以忍受,只能带着人马冲下山来,想要突围,却被早已等候在外的兵马堵了个正着。
  这敖仓城外的山峦,什么地方不利于焚烧,自然也就是李典等人唯一的生路了,所以,无需大范围铺设兵马,只需要堵住几个口,这山上的曹军只要不被烧死,就插翅难逃。
  经过一番厮杀之后,李典带着的曹军全军覆没,李典也被生擒,带到敖仓城中,面见叶昭。
  “原来是曼成将军!”看到李典,叶昭不禁笑了,亲自给李典松绑笑道:“难怪如此厉害。”
  李典闻言,苦笑一声道:“末将怎敢与叶侯媲美?只是所为忠臣不侍二主,招降之事,请叶侯免开贵口,末将愿意一死!”
  叶昭闻言,也不意外,扭头看着李儒笑道:“看来,我做人还是太失败啊。”
  “末将并无此意。”李典摇头道:“只是末将此生……”
  叶昭挥了挥手,打断李典的话道:“我与孟德,于微末之间相交,如今已有二十载光阴,若这天下无我叶昭,孟德确实是一位明主,曼成之才,我有所耳闻,也无意辱没曼成这份忠诚,不过如今天下大势,经此一战,已然明朗,孟德想要再翻身,却是难了,天下一统在望,似将军这般将才,昭实不忍杀之,然若要你投降于我,如今看来,也是强人所难,可对。”
  李典没有说话,但意思却已经很明显,他承认叶昭的说法。
  “尽忠之事,就不必提了,这天下自中平年来,已经乱了二十载光阴,都是我大汉大好儿郎,却有多少英雄死在这相互之间的内斗之中?曼成有追求,不愿做那不忠之事,我自可理解,但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必要了,但放你回去,也不过徒增烦忧,是以,我有一折中之法,希望曼成可听之。”叶昭笑道。
  “请叶侯明言。”李典抬头,看着叶昭道,能不死,谁愿意求死,如果能够不背叛曹操,又能活下来,李典也没必要非赶着去死。
  叶昭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只要求生欲出来了,那这次招降也就成功了一半,当下微笑道:“曼成不欲投降,实是不愿为我与孟德相争,可对?”
  “不错。”李典点点头。
  “既然如此,蜀中之地,尚缺一大将镇守,我将曼成派往蜀地为将,兵允诺你终此一生,不管叶某与孟德之间交手谁胜谁负,哪怕穷途末路,都不会强迫曼成与孟德征战,你看如何?”叶昭看着李典,微笑道。
  这一次敖仓大败,对曹操的打击可不小,最重要的是,曹操被叶昭赶到了河北,不管他最后能否逃回中原,但这段时间,以孙策那小子的风格,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就算叶昭不派人去说服,孙策恐怕也会跳出来咬上一口,就算曹操最后能回到中原,到时候,被叶昭跟孙策夹在中间,两面受敌的情况下,叶昭只要不犯浑,曹操几乎已经没有翻盘的可能了。
  至于中原之地,叶昭暂时还不准备去拿,曹操在这里经营日久,百姓已经生出了归附之心,不管这个时候谁杀进去,在中原百姓看来,那就是侵略者,倒不如让孙策先去啃这块儿硬骨头,自己去笑话冀州、幽州二地,等孙策啃得差不多了,叶昭再出来收拾残局。
  李典闻言,有些心动,却又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一时间,也没有作答。
  “当然,如何抉择,是曼成自己的事情,本官也无法强迫与你,既不能放你归去,又不忍杀之,若曼成不愿接受,昭便只能将曼成囚于洛阳,待这天下平定之后,再放曼成离开,归隐故里如何?”叶昭笑道。
  出来混,所为的,不就是扬名立万?不能尽忠,又不放回去,被关上大半辈子最后归隐故里,恐怕有些本事的人,都无法接受,对于叶昭帮忙规划出来的美好蓝图,李典显然是拒绝的,最终无奈的点点头,对着叶昭一拱手道:“望丞相能言而有信。”
  叶昭闻言,不禁笑了,称呼的改变,也代表着心态的变化,李典显然是答应了。
  “主公英明!”送走了李典之后,李儒不禁朝着叶昭拱手笑道,事实上,就算招降李典,也不可能让李典去对付曹操,谁知道临敌之时会不会倒戈一击,叶昭却把这个当做条件,威逼加上利诱,便将李典这么一员大将给搞定了。
  “日后再遇上此类人,这法子都能用!”看着李典离开的方向,叶昭笑道,这天下,哪有撬不动的墙角,区别只在于难易程度还有值不值得的问题而已。
第三十二章
孙策的决定
  叶昭在敖仓稍作修整之后,便沿河而下,率领大军在纪灵攻取陈留之际,自濮阳渡江而过,自东面威胁曹操屯驻在牧野的大军,这一仗,叶昭首先要做的不是攻城略地,而是击溃曹军的有生力量。
  北方的战事暂且不提,扬州,九江郡。
  自当初击溃袁术,却在汝南与吕布的交锋之中战败退守就将之后,已经过去三年了,这三年来,孙策并未再贸然挑起战端,不是不想,而是江东那些世家闹得厉害。
  原本,按照孙策的想法,那就是镇压,以铁血手腕,杀出一片安稳的大后方来,一开始,他也是这样做的,但汝南之败之后,给了孙策很大打击的同时,也给了孙策不少启发。
  其实孙策和吕布是有相同之处的,都是那种以勇猛武将起家的诸侯,所不同的是,吕布一般在失败后,会一蹶不振好长时间,而孙策,却有着狼一般的韧性,失败之后,他固然会沮丧,但却更会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上次和吕布作战,给了孙策很大的震撼,明明吕布虽然善战,但在行政这些事情上,并不如自己,但汝南一战,最后反而是吕布得了民心,自己不但在战场上败了,在民心上也败给了吕布。
  这让孙策懊恼沮丧的同时,也有些不解,他从不认为自己是跟吕布一样只会打仗不知治理的人,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孙策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也让他渐渐发现了这其中的症结。
  与其说吕布得人心,倒不如说是吕布的政策容易收揽人心,而吕布的政略,正是取自关中,而且还是经过吕布不断给特权阶层开后门之后的产物,即便如此,都能帮吕布收服人心,可见关中新政的影响力。
  也因此,孙策在这三年来,不断派人打听关中的政略,并在周瑜、鲁肃的帮助下,依照关中的政略,开始制订一套适合孙策的强国之道。
  毕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政策,在不同的地方展开,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不能照搬,毕竟关中、蜀中叶昭新政的成功,都有其偶然性,蜀中闭塞,叶昭强宾压主,而关中历经董卓、李傕、郭汜以及各方军阀的祸害和璀璨,加上叶昭暗中下手,关中世家也是人丁凋零,无法抗拒叶昭的高压政策,所以叶昭那几乎跟世家对立的政策才能得意顺利推广。
  但江东不同,江东世家林立,士农工商各个行业都被世家把持,哪怕以孙策的强势,也是选择打压本土世家,拉拢外地世家的策略来稳定江东的,所以在孙策手中,他手下核心的文臣武将几乎都是来自江东以外,比如张昭、张纮、鲁肃,皆非江东人士,但却是撑起孙策势力框架的核心人物。
  要是真的都按照关中的政策来施展的话,不说江东世家,恐怕张昭、张纮这些人会第一个跟他翻脸。
  这三年的时间里,孙策都在寻求一条既能如同关中那般比较公平,又能不至于让自己身边的世家人才因此而离自己而去的路,实际上,何止是他,曹操这些年来同样在寻求这样的道路。
  可惜,叶昭的崛起有着其不可复制性,因为叶昭对世家的布局是从入洛阳之后就开始的,假借刘宏之手推广了印刷术,将世家的怒火吸引到刘宏头上,而自己却以汉室忠臣的形象获取了不俗的民望,后来十常侍之乱,董卓进京,几乎都有叶昭的影子在里面,作为幕后推手,叶昭在不声不响的改变着天下的环境,同时搜寻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
  比如戏志才、李儒再到后来的法正和郭嘉,这些人,几乎都是能够在理念上跟叶昭产生共鸣的,或者说,没有世家那么多利益纠葛,可以一心一意跟吕布做事的人,至于手下的武将,至少在初期,大都是叶昭培养出来的,招揽的也都是一些没什么身家背景的。
  至于如今,叶昭大势已成,哪怕是世家人才加入,也只能按照叶昭的那一套走,愿意的加入,不愿意的,叶昭也不会去求你,反正如今天下人的读书人真不缺,顶尖人才没办法培养,但能做事的人才,却比比皆是。
  但孙策不同,高屋建瓴,顶层建筑决定下层的意志,事实上,这也是曹操、孙策转型困难的原因,曹操、孙策起家几乎都是依仗世家起家的,如今事业有成了,想要将世家一脚踢开,是不现实的,要想效仿关中,就只能狠心壮士断腕,只是如今天下局势,如果真的壮士断腕了,恐怕连给你回气的时间都没有,就被越来越强势的叶昭给吞了。
  如同饮鸩止渴,明知道这样做最后也只能自取灭亡,但为了求存,却不得不这样做,哪怕叶昭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但他们还是不得不将依靠世家来获取暂时的存活。
  如果说一开始,世家是臂助的话,那现在,随着叶昭一点点改变了天下人的意识形态,世家就成了毒瘤了,而且还是共生的那种,从这点上来说,吕布反而没了那么多负累,所以他能够毫无负担的去效仿关中政体,只可惜,吕布没有叶昭那种坚守原则的魄力,才将原本很好的政体改的逐渐畸形,但就算如此,吕布的政治形态对于民心的稳固上,都要强于孙策。
  这三年来,孙策虽然几番改进,也不过是一些轻徭薄赋,限制田地买卖,却并未有将世家私田公有的举措,绕是以小霸王的果决,在这件事情上,也做不到如叶昭那般干脆,别说是后来招募的张纮、张昭、鲁肃,便是孙策的兄弟周瑜,同样出身世家,这样的局面,让他如何去动整个阶层?
  “伯符!有消息了!”周瑜带着鲁肃挑帘进来,对着孙策凝重道。
  “哦?”孙策收回了心思,看向周瑜笑道:“好事?”
  “不知道算不算,不过对我军目前来说,可算是一件好消息。”周瑜叹息道。
  “何事?”孙策不解道。
  “曹操在敖仓被叶昭以水攻之计大败,十万精锐尽没,曹操也逃亡冀州,叶昭正在乘胜追击,此刻恐怕已经跨越大河,若不出意外,曹操这次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了。”周瑜深吸了一口气道。
  十万精锐的损失,哪怕曹操手中还有军队,一来不及这些军队骁勇善战,二来分布四方,难以尽快集结,而叶昭显然没有给曹操欢喜之机的意思。
  “这么快?”孙策剑眉一挑,面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虽然双方分属敌对,曹操也是孙策攻占中原的一块巨大绊脚石,但同样,对于曹操的能力,孙策还是十分敬佩的,听到曹操败北甚至可能败亡的消息,孙策心中还是有些不是滋味的。
  “是有些快,不过如今却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周瑜径直走到孙策身前,摊开地图指着地图道:“伯符且看,曹操败亡在即,但叶昭除了占据陈留之外,主要精力却是放在河北之地,也就是说,叶昭这次的目的非常明确,他要的,是河北,至于中原之地,叶昭没想管,至少在占据河北之地以前,他不想管,这却是我军之机。”
  “曹操不能灭!”孙策深吸了一口气道。
  就算自己有能力攻占中原,但恐怕到时候也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去面对叶昭了,而且不管愿不愿意,实际上如今曹操确是除几家诸侯之外最强的一个,如果曹操败了,孙策就只能龟缩江东。
  “的确不能灭!”周瑜赞同的点点头道:“所以,我们要据有青徐二州之地,若叶昭攻占河北,我军便可与叶昭接壤,看似战线延长,但此二州靠海,正是我江东水军用武之时,至少补给不必担忧,可走水路运往沿海各地,只要能夺得此二州之地,我们可以与曹操休兵,两家共同对付叶昭,同时与那刘表结盟,请刘表出兵川蜀之地!”
  “曹操会答应?”孙策皱眉道,如果失了河北,曹操就仅剩一个残缺的兖州和豫州,曹操会甘心让出青徐二州?
  “因为他是曹操,所以他会明白,对他来说,这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共同抗拒那叶昭,否则,若不让我军与叶昭接壤,那他就只能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周瑜抬头看向孙策,眼中闪烁着光芒道:“此乃我军崛起之机,也是唯一能够让诸侯联起手来对付叶昭的机会,伯符不可犹豫!”
  “好!”看了地图良久,孙策终于缓缓地点头道。
第三十三章
风云变幻
  孙策出兵了,就在叶昭跨河攻占濮阳之后的第三天,孙策遣大将潘璋自丹徒出兵占据东陵亭,随后又以黄盖为将,自无锡出兵,渡江攻入海陵,如此一来,陈登死守的广陵便陷入三面包夹之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