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355

  只是法正针对诸葛亮布置了这么一盘棋,又怎会给诸葛亮重整旗鼓的机会?
  刘备刚刚渡河,便传来消息,襄阳已被攻破,刘琮、刘琦皆落入关中将士手中,只留残部逃过江来求援。
  诸葛亮被这一套组合拳给打晕了,襄阳一失,就代表着叶昭在荆州嵌了一颗钉子,这颗钉子不拔掉,整个南中便在叶昭的进攻范围之内,而且,蔡瑁带来的十万大军,后路也被彻底断了,对手根本不需要再做什么,只需要守住襄阳以及几个渡口,蔡瑁这次带来的大军就根本回不去,初出茅庐的诸葛亮第一次出手便被人反设计了,这让诸葛亮生出一股难言的挫败感。
  刘备叹了口气,他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了诸葛亮一眼,对着张飞道:“通知叔至,撤军!”
  “去哪?”张飞下意识的问道,襄阳被人破了,这个时候,显然是回不去了。
  刘备沉吟片刻后道:“江夏。”
  这也是他们目前唯一的退路,叶昭主力在中原,这边能调动的兵马不可能太多,襄阳虽然失了,但这边的兵力,恐怕也难以一口将整个南郡都吃下,只要在江夏立足,就还可以联络江陵等地,组织荆南四郡与叶昭抗衡。
  看了一眼略显颓废的诸葛亮,刘备笑道:“孔明无需如此,胜败乃兵家常事,备这一生,胜少败多,一次失败无妨的,我等未必没有机会。”
  能将胜少败多这种事说的如此清新脱俗,这也是刘备的强大之处,百战百败却又能百败百战,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还真做不到。
  诸葛亮闻言,也只能苦涩点头,帮着刘备收束败军,一路直奔江夏而去。
  关羽重新夺回了新野,只是看着刘备远遁而去的方向,心中也是百味陈杂,这一仗,若非法正,败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荆州和南阳的局势风云突变,不但令荆襄之地的人震惊,同时也惊动了刚刚夺下下邳,原本准备在此修整一段时间,同时稳定下邳的叶昭。
  法正占据了襄阳,若能趁此一举将荆襄纳入手中的话,接下来,就只剩下江东了。
  当下,叶昭命人以飞鸽传书,连放十八只信鸽通知甘宁南下攻占江陵,同时命丁力、方悦留守徐州之后,挥军往南阳,半月奔行千里,抵达新野,于五月初抵达新野,并命神工营在汉水之上建立大量浮桥以让将士可以顺利渡河。
  襄阳,刺史府。
  赵云带着一批俘虏前来拜见。
  “主公,此人便是蔡瑁。”赵云一指蔡瑁道。
  “参……参见丞相!”蔡瑁对着叶昭一拜。
  “快快松绑,这几位也一起解开吧。”叶昭起身,亲手帮蔡瑁松开绳索,微笑道:“虽然有些误会,不过德珪兄之贤名,孤早在先帝在世时已久闻,当年黄巾霍乱南阳之时,你我也有过几面之缘,算起来,你我还有袍泽之谊,今日你我虽有些许误会,但孤对德珪还是颇为欣赏的。”
  “丞相宽宏!”蔡瑁一脸感激的对着叶昭道。
  “今日之战,原本不必发生。”叶昭叹了口气道:“只是荆襄士人或许对孤有些误解,加上小人作祟,才有今日之厄,说起来,你我都是汉臣,这般厮杀,又有何意义?”
  “丞相说的是,罪臣愿意为丞相说服荆襄士人投降。”蔡瑁,并不是那种太有原则的人,之前被诸葛亮说动,也是因为自家利益,叶昭的新政,对士人来说,打击太大,但这绝不代表,蔡瑁会愿意为了士人阶层的利益,赔上自家的身家性命,人说到底还是为了生存,在生死存亡面前,再大的事也是小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为了大局而慷慨就义,更何况,叶昭的兵马都打到南阳来了,整个南中都在叶昭兵锋之下,至于荆南四郡,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南郡,蔡瑁实在不想再折腾了。
  再加上叶昭的态度,也算给了蔡瑁足够的面子,也给了他一个台阶。
  叶昭闻言笑了,荆襄士人投不投降,叶昭不是很看重,他看中的,是荆襄的水军以及荆襄水军将领。
  “敢问丞相,将如何待两位公子?”就在叶昭想要继续跟蔡瑁交流之际,一名被解除绑缚的将领突然抬头,看向叶昭。
  “丞相面前,不得放肆!”赵云眉头一皱,沉声道。
  “无妨,这位将军是……”叶昭摆了摆手道。
  “末将王威。”将领抱拳一礼道。
  “忠勇可嘉。”叶昭笑着点点头,想了想道:“两位公子,皆为汉室宗亲,孤欲封琮公子为青州刺史,至于琦公子,则入长安,担任宗室,继承景升公爵位。”
  王威闻言,躬身一礼道:“琮公子年幼,末将愿追随琮公子去往青州赴任。”
  “准!”叶昭笑道。
  王威的忠勇叶昭是非常欣赏的,不过叶昭如今麾下还真不缺将领,王威的能力,也未必及得上书院培养出来的将领,既然要尽忠,叶昭也不会拦着。
  刘琦和刘琮兄弟的安排,也让众将心中最后的芥蒂没了,在蔡瑁的牵头下,文聘、张允、蔡和等将领纷纷向叶昭效忠,并愿意帮助叶昭说降荆襄各地,兵接受叶昭的新政。
  心中对于叶昭的新政,肯定是抵触的,但没办法,叶昭如今携横扫中原之势而来,新政已经成了大势所趋,荆襄士族再不满,如今也无法撼动叶昭的威势,反而会被叶昭针对,倒不如暂时委曲求全,以待时变。
  叶昭自然也知道这些人的心思,不过他不怕,只要荆襄稳定了,那接下来,这些人再想掀桌子可就难了。
  当下,叶昭命人设宴,为蔡瑁等人压惊,而蔡瑁等人,也在次日一早,纷纷行动起来,说服各地县令、守将投降,刘备虽然想要阻止,但势单力孤,甘宁的水军到来后,虽然人数不多,但刘备的人手也没几个,被甘宁一封锁大江,刘备也只能看着叶昭迅速将南中以及荆南四郡吞并!
第五十九章
赤壁
  江夏,夏口。
  诸葛亮默默地坐在凉亭里面看着天边云卷云舒,心情也如那天际的云彩一般变幻无端。
  荆州以蔡瑁为首的士人向叶昭做出妥协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虽然并非全部,但荆州最大的蔡家、蒯家的投诚,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以蔡家和蒯家为首的势力,而是整个士人阶层已经在叶昭那煌煌大势之下,开始选择妥协。
  叶昭的新政好吗?
  平心而论,很好。
  其实叶昭所做的事情,只是将二百年前王莽所做的事情再做了一遍而已,不同的是,王莽是一下子跟整个天下士族为敌,被整个天下的士族针对,最终败亡,而叶昭,却是借着这天下大乱之机,凭借强悍的军事实力,一步步从蜀中开始不断将士人阶层镇压,一步步推行他的新政。
  最开始,没人看好叶昭,奈何天下大乱,如李傕、郭汜、吕布这些不得士人人心的诸侯只能用叶昭的方法来治理地方,就成了叶昭手中的枪,此人太擅长借力打力了,等天下士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不但叶昭大势已成,诸侯也已经看出了叶昭新政的优点,多多少少开始效仿。
  诸葛亮并非真的就完全站在士人这边,但眼下,要跟叶昭抗衡,就只能借助天下士人的力量,而且要尽快败叶昭一次,否则,再等下去,待叶昭完全稳定荆襄之地时,别说反攻,就凭刘备如今江夏的这点人马,一个喷嚏都能将刘备给灭了。
  蔡瑁、张允的投降,叶昭水军不足的短板也被补上了,要败叶昭,只凭刘备是不够的。
  诸葛亮将目光看向对岸,如今要跟叶昭对,就只能依靠江东了,只是叶昭行事太稳,哪怕这种大局在握的情况下,依旧是选择稳扎稳打的路数,根本不急于出征江东,而是开始训练和整合水军,这让诸葛亮生出一股难言的无力感。
  但无论如何,这一仗……都必须打!
  “孔明。”刘备带着张飞来到诸葛亮所在的凉亭里,看着一脸心事重重的诸葛亮笑道:“莫要烦心,若真是大势难改,就算了吧。”
  说到这里,刘备叹息一声笑道,他也能感受到叶昭如今带来的窒息的压力,赵云、魏延如今便屯兵在侧,刘备也只敢拒城而守,至于出兵,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最后这点家底,刘备实在拼不起。
  “主公,亮欲往江东一行。”诸葛亮扭头看向刘备,神情肃穆的躬身一礼道:“叶昭虽然势大,却也并非全无弱点,若江东肯与我军联手,未必没有胜算。”
  联手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实际上,刘备如今兵不满万的实力,跟刚刚迁走青徐两地大量人口,雄踞江东六郡的孙策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眼下,孙策也是唯一有可能跟叶昭相抗衡的人物,这点上来说,两家其实还是有合作可能的。
  刘备闻言苦笑道:“那江东孙氏会与我等联合?”
  “只要他们不愿投降,与我等结盟是最好的选择!”诸葛亮点点头,心中默默道:也是唯一的选择。
  “也好!”刘备点点头道:“不知孔明何时动身?”
  “明日。”
  ……
  相比于江夏刘备的愁云惨淡,叶昭在蔡瑁的帮助下占据荆襄之后却是颇为清闲,在大致圈定了荆州的管理策略之后,大多数时间都跟甘宁、蔡瑁、张允、文聘等人在一起,研究水军战法。
  他倒不是一定要成为水军名将,但至少水战的尝试,水军的战斗方式叶昭得知道,这一日,叶昭很高兴,这次拿下荆襄,不但让几乎将整个天下的版图纳入自己的治下,还见到了多年未曾见面的故友。
  “汉升兄,算起来,自南阳一别,你我已有二十载未见了吧。”江陵水寨之中,看着头发已经花白的黄忠,叶昭有些感慨道。
  “二十二年了。”黄忠对着叶昭一礼。
  感觉上,生分了很多,此刻的黄忠,对叶昭很规矩,但缺少了几分亲近之感。
  叶昭示意黄忠坐下,笑道:“昭于蜀中平定之后,曾数次邀汉升前来,只是汉升都不愿远离故土。”
  “非末将不愿。”黄忠闻言,眼中闪过一抹苦涩:“只是犬子夭折,实在无心仕途。”
  想来也是可惜,黄忠当年黄巾之乱中,也立下了不少功劳,放在地方上,当个太守是绰绰有余了,以黄忠的本事,在之后的乱世中,本该有大作为的,但不惑之年却要经历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痛苦,不当爹是真难体会的,只可惜,黄忠也因此丧失了仕途上勇猛精进的大好年华。
  如今的黄忠,虽然精神依旧不错,但在叶昭看来,少了几分当年的凌厉,却多了几分沧桑。
  “为何不再娶一个?”叶昭笑问道。
  “末将一只脚都踏入棺材之人,就不要去祸害人了。”黄忠涩然笑道,其实他何尝不想续弦?只是放弃了大好机会,等他再想出仕时,荆州牧都换了,当年一些熟人也都不在了,而他本人年纪也不小了,刘表又是文治荆襄,像他这样出身不高的武将,并不受待见,至于投奔叶昭……黄忠不是没想过,只是之前叶昭相招他没去,后来叶昭逐渐成势他再去,难免让人看不起。
  要官没官,要钱没钱,年纪又一大把了,谁家女人愿意嫁他?
  “现在呢?当年孤请汉升,汉升因令郎之事未曾应允,如今旧事重提,不知汉升是否愿意出仕?”叶昭看着黄忠道。
  之前,黄忠为了谋生,在长沙太守韩玄手下当个有名无实的将军,说是将军,却没有兵权,只是韩玄看重黄忠勇武,战时帮韩玄冲锋陷阵而已,如今荆南四郡被蔡瑁说服投了叶昭,四郡太守包括韩玄在内,被叶昭调到襄阳听调,重选太守,黄忠也被叶昭招来。
  “升今年已过六十,丞相还要用我?”黄忠看着叶昭,涩声道。
  “廉颇七旬尚能食斗食,汉升如今方才六十,比孤也不过大了二十岁尔,还很年轻呐!”叶昭笑道。
  “丞相!”黄忠看着叶昭,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若愿意,便先当个偏将军,江东最近不老实,正是用兵之际,此战将是一统天下之战,正需要汉升这样的人才为孤所用。”叶昭拍了拍黄忠的肩膀,将他扶起来笑道。
  “末将愿为丞相效死!”黄忠对着叶昭拜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