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55

  “啪~”
  王芬一拍桌案,皱眉道:“这叶昭好不知礼!”
  “夫君。”王芬夫人拉住王芬笑道:“那叶昭乃名士高足,既然执意要见夫君,说不得,是有什么要事,见见又有何妨?”
  “哼!”王芬冷哼一声道:“走,待我去见见这狂徒,本官倒要看看,蔡翁高足是何等人物?让他去大厅等着,来人,于我宽衣。”
  “喏!”管家答应一声,再次离去。
  一刻钟后,王芬穿好了衣冠,来到大厅,当看到叶昭的时候,纵使心中有怒,此刻也不由的微微一怔。
  此刻的叶昭,形容十分狼狈,一身锦衣满是灰尘,而且多有破损,脸色也有些憔悴,身后还有两名卫士,也是一身破烂,若非体态魁梧,身形精悍,看起来跟难民也差不多。
  “贤侄这是……”王芬也不好再责怪叶昭了,皱眉道。
  “草民叶昭,参见刺史。”叶昭深吸了一口气,躬身一礼。
  “贤侄不必多礼。”王芬伸手虚扶,皱眉道:“贤侄为何如此狼狈?”
  “回刺史。”叶昭拱手道:“草民受了朝廷诏令,前往马城上任,途经汲县……”
  叶昭将汲县所见详细的说了一遍,当然,他率二十六人连破五寨之事未说,毕竟这事说了也无关大局,说不定还会惹人嫌,只将问题的严重性说了一遍。
  “你是说……那太平教竟然占领城池?”王芬面色一肃,沉声道。
  “未必是占领,在下以为,或许那汲县令与太平教沆瀣一气也未尝可知,若是占领城池的话,不可能没有任何动静。”叶昭摇了摇头。
  王芬闻言,皱眉来回踱步,皱眉道:“那贤侄此来,是来求兵?”汲县隶属于河内,乃京兆尹管辖之地,他虽然离得近,但若此时派兵去管汲县的事情,一来不合规矩,二来也容易落人口舌。
  “不错。”叶昭点点头,见王芬皱眉,当下道:“当然,在下知道此事不合规矩,不过刺史只需将兵屯于牧野,自会敲山震虎,令那太平教不敢轻举妄动,在下以为,此事当速报于朝廷,只是在下人微言轻,何况还未正式上任,是以想请刺史出面,向朝廷陈明此事,那太平教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一县之地掌控,朝廷却毫无察觉,在下担心,这背后恐怕……”
  王芬抬手,摇了摇头,示意叶昭莫要再说,闭上眼睛仔细思索其中厉害,太平教就算信徒再多,也不可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偌大一座汲县给占据了,显然背后有朝廷官员为其打掩护,而且你一个宗教没事占据城池算是什么情况,汲县只是被叶昭碰巧撞破的一个,太平教信徒遍及天下,那背后还有多少城池被占据,冀州境内是否有被太平教暗中占据的城池,而且太平教没事暗中占领城池又是为什么?
  王芬有些不敢往下去想了,抬头看向叶昭道:“此事关系甚大,便先依贤侄之言,将这汲县太平教徒吓退,我当亲自上书朝廷,陈明厉害得失,此事若成,贤侄当记首功。”
  “此功全在叔父,与在下无关,在下不过适逢其会,不敢居功,而且家师当日别离之时也说过为官之道,不可好高骛远,此番朝廷以在下为马城长兼领骑都尉之职,已令很多人不满,此番之所以冒死前来,只是心忧我大汉社稷,并不想居功,还望刺史成全。”叶昭连忙道。
  黄巾起义只是民怨的一个爆发点,但这内里牵扯太大,叶昭几乎可以确定,这么大的事情,绝不是区区一个卫贤就可以帮忙隐瞒下来的,朝中恐怕还有大人物掺和在其间,看似一场农民起义,双方对立,但实际上,这其中恐怕也难逃权利的角逐,现在的自己还太弱小,他不想卷进这场政治漩涡当中。
  王芬闻言微微一怔,原以为叶昭冒死前来,是为了这份功劳,没想到叶昭既然直接拒绝,这等于是将功劳拱手送于他啊。
  终究是混迹官场多年的人物,念头一转,便大致明白了叶昭的心思,扭头看向叶昭,眼中闪过一抹莫名的笑意:“伯喈先生能有贤侄这等弟子,当真是可喜可贺,贤侄他日必有大作为,好,哈哈,好。”
  “还需刺史多多提携。”叶昭默默地拱手道,这古代人心虽然没有末世那般险恶,但真到了一定高度,其实也差不多,算计之深,甚至比之末日更恐怖,只是在这里的算计,比末世要更隐晦一些。
  “那事不宜迟,在下想这便前往牧野。”叶昭躬身道。
  “何必如此着急?贤侄这般一路奔波,想来已经疲惫,修整一晚再去也不迟!”王芬皱眉道。
  “兵贵神速,不瞒刺史,在下还有几个家人留在汲县监察那太平教动静,心中十分挂念其安危,还望大人成全。”叶昭躬身道。
  “也好。”王芬想了想道:“阿吉,你持我令前往军营请安东将军派兵屯驻牧野,一旦有朝廷命令下来,随时出兵汲县。”
  州牧治还未重启,汉朝如今军政是分开的,纵使王芬身为一州刺史,要调动兵马,也需要通过将军,不过随着朝政腐朽,如今这东西也只剩下一个形势,就如同卫贤能够轻易调动方悦一般,王芬要调动州里的驻军也不是难事。
  “喏。”
  “在下告辞。”叶昭见事情已经定下,也不停留,当下便向王芬告辞道。
  “贤侄且慢。”王芬叫住叶昭。
  “不知刺史还有何吩咐?”叶昭回头,疑惑的看向王芬。
  “此乃本官令符,贤侄带在身上,若真迫不得已,可凭此令,调动牧野一带郡兵,不过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希望贤侄莫要轻动,否则朝廷那边,不好交代。”王芬将一枚令符交给叶昭,又将腰间的佩剑解下来,郑重的交给叶昭:“此剑虽非神兵利器,却也是大匠以镔铁锻造而成,或可助贤侄一臂之力。”
  “这……”叶昭没有接剑。
  “贤侄赠我如此大的功劳,若本官没有任何表示,岂不耻笑于人,况且此物于我,不过饰品,然贤侄将要去马城戍边,或有用得上的地方,莫要推辞。”王芬笑道。
  “多谢大人。”叶昭点了点头,伸手将宝剑接过,对着王芬一礼之后,才告辞离去。
  “主公,这就完了?”出了刺史府,一名护卫终于忍不住问道。
  “不然呢?”叶昭笑道,这就是身为世家的好处,很多事情,寒门、豪门办不到,但他们却可以轻易办到,叶昭的家世还是其次,最多算一块儿敲门砖,三代忠良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莫说三代,在这大汉朝中,从光武时期一直传下来的家族都不少,只要还在仕途的,称是九代忠良都不为过,至于三代忠良,更是多如牛毛,但蔡邕弟子这个身份可不简单,以蔡邕在士林之中的声望,只要不是什么关乎利益的大事,办起来都不难,更何况叶昭这次可是摆明了送功勋给王芬。
  世家这张大网的能量十分恐怖,若你顺着它来,自然一路畅通,但如果这个时候想要逆这张大网,恐怕最后会死的连渣都不剩。
  “那现在你要带我去哪?”管亥看向叶昭,冷声道。
  “回汲县,让你看看你那大贤良师如何不堪一击。”叶昭笑道。
  “哼,竖子安知大贤良师神通?”管亥面色一黑,闷闷不乐道。
  “那可敢与我一赌?”叶昭看向管亥笑道。
  “赌什么?”管亥皱眉看向叶昭。
  “擒杀张角不容易,但我能让他灰溜溜的离开,甚至连露面都不敢,而且还能借他之手,除掉卫贤。”叶昭笑道:“若做不到,我放你离开。”
  “好!”管亥想也不想答道。
  “我还未说若我做到了如何。”叶昭好笑着看向管亥。
  “嘿,将我绑了这么长时间,既不杀我,也不拿去邀功,若你赢了,管亥这条命便是你的。”管亥嘿然道。
  “跟在本官身边几天,你这榆木脑袋倒是长进了不少。”叶昭笑道:“我们走!”
第十二章
诡谲
  “主公,这些够吗?”鹿肠山,之前围山的太平教徒已经撤去,毕竟太平教并非朝廷,见不得光,而且纪律上也无法跟训练有素的朝廷兵马相比,在围山三日一无所获之后,张角便放弃了继续搜寻,不过太平教内部,已经将管亥列入重点追杀目标,此刻原本属于高升的山寨里面,高升小心翼翼的站在叶昭身前。
  “足够了。”叶昭看着手中这些竹笺,不是什么证词,那东西很容易仿造,根本不可能扳倒卫贤,这些竹笺中记载的是一些卫贤跟太平教一些中高层将领之间的书信往来还有卫贤利用职务之便,暗中帮助太平教筹集资金的记录,有这些东西,一旦送上朝廷,足够将卫贤搬下来了。
  抬头,看向高升道:“做的不错,我对你刮目相看。”
  “小人!”管亥冷冷的瞥了高升一眼,目光看向那些竹笺,眼中闪过一抹凶光。
  叶昭没理会这些,抬头看向高升道:“那张角如今可还在城中?”
  “主公离开的第二天,他便走了。”高升摇头道:“如今这汲县城中的太平教高层也都走的差不多了,小人被张角安排重新回到这里建立山寨,方便监察朝廷动静。”
  叶昭摇头一笑:“也好,本官即日便要启程前往马城赴任,手下缺些人马,你寨中有多少人。”
  “回主公,属下山寨新立,如今只有一百五十余人,不过却都是青壮,愿意追随主公。”高升闻言,心中大喜,这年月,年景不好,朝廷又有诸多苛捐杂税,会来这里的,大都是被逼得活不下去的,有活路的话,谁愿意落草为寇?别说那些只为了一口饭食的普通山贼,便是他,若有机会加入朝廷,也不愿意待在山上当个贼寇,更何况,叶昭的手段他也见识过,跟着这样的人,他日未尝不能出人头地,谋个出身,比当太平教的教徒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一百五十人?”叶昭点点头叶昭点了点头,扭头看向丁力道:“分出十五个兄弟,每人带十人,这一路,就当训练新兵了,走的慢些不怕,另外派人去催一催,我们在河内招募的那些工匠,让他们尽快跟上来。”
  “喏!”丁力闻言点了点头,出去找人了。
  “叶大人,那这些竹笺……”管亥看着桌案之上的竹笺,有些期冀的看向叶昭。
  “我会派人送到冀州刺史府。”叶昭站起身来,扭头看向管亥:“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太平教成不了大事,便是没有这些东西,他们或许能有一时之盛,但用不了多久,便会被扑灭。”
  “大人怕是不知道太平教徒有多少吧!”管亥闻言,冷哼一声,不服气的道,虽然如今迫不得已跟了叶昭,但毕竟是张角的弟子,自然不愿意张角被人说的如此不堪。
  “不需要知道。”叶昭摇了摇头:“我知道太平教教众极多,但那又如何?有时候,人多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太平教中,组织松散,信徒虽多,却不能将这些教众的能力发挥出来,张角没这个本事,就算有,但他一人,如何操控整个大汉?他麾下又有几人可用,没有可以执掌大局的人物,人再多,也不过一盘散沙,不足为惧。”
  “笑话,大贤良师麾下有七十二位渠帅,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好汉,登高一呼,从者云集……”管亥不服气的想要辩解。
  “行军要耗粮的,人越多,耗粮越大,粮从何来?”叶昭冷笑道:“抢,对吧?但等他们抢完呢?官府的粮抢完了,接下来便是百姓的,等百姓的抢完了又去哪里找粮,就算让他们夺了大汉江山,百姓民不聊生,中原大地满目疮痍,这便是尔等想要看到的?响当当的好汉?那打下郡县之后,又如何治理,你们可知道?”
  叶昭一连串问题竹筒倒豆子一般问出来,问的管亥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作答。
  “好了,这些问题就不讨论了,愿赌服输,如今我还未至汲县,张角便已经遁走,你我赌约,已经无需再继续下去了。”叶昭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讨论下去,没有意义,张角充其量也不过是世家手中用来对付皇权的一杆枪而已,会揭开乱世的序幕,但结束乱世,却绝非张角能够做到的。
  管亥面色阴晴不定的站在原地,有些不甘,又有些失落,最终无力地跪倒在叶昭面前,狠狠地往地上一拜:“管亥,参见主公。”
  “起来吧。”叶昭伸手,将管亥拉起来:“此事,不是你该管的,本官治地在马城,边陲之地,跟太平教也没有冲突,短时间内,不必担心我会跟太平教起冲突,这些东西,能够将卫贤搬下来,但对张角却没多大作用,现在的朝廷……”
  摇了摇头,叶昭没有说下去,这件事情,内中关系盘根错节,张角在起事前不会有事,朝中那些跟太平教有牵连的大员不会坐视张角被朝廷拿下,不止是利益关系,更关乎到他们的身家性命,这些人会全力将这件事情压下去,卫贤会成为背锅的那一个,叶昭的目的达到了,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去独立触这张关系网,这张网太大,一旦陷进去,于自己而言,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管亥没有说话,显然心中依旧不舒服,不过叶昭也没心思再管了,当下命人将这些竹笺连同之前王芬交给自己的兵符一并打包送往刺史府,并附上一封书信向王芬道谢之后,便召集了众人,前往马城上任,至于王芬如何处理这件事情,那就是他的事了,叶昭不想牵扯太深。
  来的时候只有二十六人,如今却已经有一百八十多人,与招募的那些匠人汇合之后,叶昭这一行便有两百多人,浩浩荡荡的一路过了黑山,绕过冀州,往马城方向而去。
  一边走还要一边训练这些高升带来的新兵,还要想办法赚些钱货,也幸好叶家跟冀州境内的几个豪商都有些联系,训练消耗的食物倒是不用愁,反倒是兵器不足,高升的寨子里那些破铜烂铁叶昭看不上,直接当做铁锭收集起来让匠人们一并带上,等在马城安顿下来之后回炉重造。
  原本计划中两个月的行程,因为有这些新兵的加入,生生走了五个月,连年关都是在路上过得,等抵达代郡境内的时候,天气虽然依旧寒冷,但大地之上已经有了几分绿意。
  “过了这高柳,距离马城,便不足两百里了,不过这一带山路难行,以我们目前的行军速度,怕是要三天才能抵达,若主公还要继续练兵的话,甚至得五天。”高柳城外,因为人太多,高柳又是郡治,太守郭铓不愿让一行人入城,因此叶昭只能找了一处庄子落脚,管亥和高升站在叶昭身边,向叶昭道。
  两人虽然也是目不识丁,不过管亥和高升的加入,最大的用处就是地图看得少了,两人不同于丁力,绿林好汉,四海为家,走过的地方多,就算没去过,也知道该找什么人问路。
  “五天?不长。”叶昭不着急,想了想道:“你二人走南闯北,这马城可曾来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