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355

  “嗯。”龚都点了点头,跟着刘辟带了亲卫径直往西城而去。
  就在两人离开不久之后,又有人行色匆匆的跑进来。
  “大头领呢?”见府中没人,来人焦急的问道。
  “去了城西,出了何事?”守门的亲卫疑惑道。
  “何曼打过来了!”来人一脸焦急的道:“我去城西找大头领,尔等快去调集兵马,那何仪来者不善!”
  “好!”亲卫答应一声,来人也不废话,直接往城西跑去。
第一百零四章
驱逐出境
  刘辟前脚跟龚都一起带着人前去堵截吴霸,后脚何仪就带着人杀到,因为没有准备,也想不到何仪会在这个时候发难,再加上没有刘辟主持大局,刘辟的兵马在第一时间便被打乱。
  当刘辟得到消息的时候,后方已经乱成一片,刘辟盛怒之下,只能邀请龚都率领人马过来支援,三支人马相互攻伐,因为没有事先的调配,龚都和刘辟的人马都不时会发生冲突,整个葛陵城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身在局中的吴霸根本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一脸懵逼的看着突然间就乱起来的黄巾,不少黄巾军看到吴霸一行人,疯狂的扑上来跟吴霸等人打在一起。
  “头领,现在怎么办?”吴霸人少,只能且战且退,手下焦急的询问吴霸道。
  “怎么办?快出城啊!”此刻的吴霸反而更坚定了离开的决心,跟着这三人,做不成事,外面还有官军围困呢,自己就先打起来了。
  也幸好,不是所有人都认得他,黄巾军之间不好区别,打着打着,周围的黄巾不止在攻击吴霸,相互之间也在打,弄得吴霸晕头转向,却也知道这城里是待不下去了。
  他距离西门已经不远,在一番厮杀之后,终于冲开一条路,来到城门口,看着四周乱成一团的黄巾军,吴霸扯着嗓子喊道:“城破在即,尔等还在这里自相残杀,不如随我出城,张曼成大帅便在南阳拥兵数万,更占据宛城重地,我等前去投奔与他,也好过在此被官军逼死!”
  原本只是情急之下喊了一嗓子,出乎吴霸预料的是,竟有不少人响应,吴霸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这等号召力了,不过眼下城里面越来越乱,他也懒得想太多,撸起袖子跟一群黄巾贼将刘辟封死城门的杂物尽数搬开,然后打开城门,一路往城西方向狂奔。
  ……
  “主公,西城城门大开,不断有黄巾军出城逃走,末将发现,有不少人直往城西方向奔走,看样子,要过俞涉防地!”汉军大营,丁力大步来到叶昭帐中,躬身道。
  “通知那俞涉,让他将这些黄巾军赶回来!”叶昭闻言,合上了正在看的竹笺,站起身来道。
  “喏!”丁力答应一声,转身派人去传命。
  “主公,那俞涉未必肯遵命!”丁力离去后,正帮叶昭处理文案的邱迟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那俞涉说是慕名来投,但这几日对于叶昭的军令却是从不搭理,自顾自占住了城西大营,隐隐间,竟有与叶昭分庭抗礼之意。
  “不遵命好,我就怕他遵命,否则你以为为何开的是西门?”叶昭冷笑着摇了摇头,不以为意。
  “只是如此一来,不久放走了黄巾?”邱迟疑惑的看向叶昭。
  “本官的任务,是收复汝南,其次才是剿灭黄巾。”叶昭笑道:“况且,我命令也下了,是那俞涉抗命不尊,有人愿意替我们背这份罪责,何乐不为?如今葛陵一破,汝南黄巾大势已去,将他们驱赶到南阳,你即刻拟一份奏书,尽快送往朝廷报捷,仗可以缓一缓再打,但这功劳要第一时间领。”
  “喏,卑职明白。”邱迟会意一笑,继续处理文案。
  叶昭也没心情再继续看书,将竹笺装好,站起身来对帐外道:“命方悦、丁力各率一部,前往东、北二门驻守,若黄巾军逃出城,如今黄巾军已无斗志,以招降为主。”
  立刻有传令兵前去传令。
  很快,一直以来徘徊在葛陵城外的十里之外未曾靠前的汉军动起来了,东南北三门各有一校兵马列开阵型。
  东城最先打开,何仪、刘辟、龚都显然已经无法控制住麾下将士,大批的黄巾军涌出城来,自有官军上前喊话,不少黄巾军直接丢弃了兵器,跪地请降,也有不少人慌乱的向四面八方奔逃,叶昭人少,对于这些逃走的黄巾军也未曾理会,只是命人前去收编俘虏,而后一番训话之后,将想要回家的黄巾军打发走,无家可归的,则是收入军中。
  大多数黄巾军都是有牵挂的,在这汝南一带,大多数黄巾军都是本地人,没了太平教的威胁,这些大多是农夫武装起来的黄巾军,自然也没什么继续与汉军作对的想法。
  已经开了两门,加上叶昭又派人在城外不断喊话,南北两门也先后被打开,大量黄巾军开始往外涌,然后被收编的收编,遣散的遣散,叶昭编制中的辅兵也逐渐壮大,一百个人里,总有那么一两个无家可归或是不怎么安分的,这些人放回去,也是个不稳定因素,倒不如招入军中。
  城外官军有条不紊的收编黄巾,葛陵城中,已经杀作一团的刘辟、龚都还有何仪渐渐发现不对。
  人越打越少,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三人逐渐发现,自己周围逐渐变得空旷起来,前几日还拥堵不堪的城市,此刻却给人一种畅通无阻个感觉,三方转战各个港巷,竟然颇有统帅能力在飞快提升的错觉。
  但与之相应的是,调过来的人越来越少,三人也都发现不对,连忙派人去查探才知道,四门竟然已经都打开,大批黄巾军往城外涌,他们却像傻子一样在这边生死相搏。
  “快给我拦住他们!”何仪此刻也顾不得再跟刘辟他们拼命,没了兵马,他这个渠帅屁都不是。
  “拦不住了!”何曼苦笑道。
  “渠帅,此时大势已去,不是意气用事之时,不如暂且休战,我等先去南阳,投奔张曼成大帅,到时候,再做计较!”黄劭凑到何仪身边,沉声道。
  何仪不甘心,但不甘又能如何,四门大开,开的不止是这葛陵城的城门,更是在许多本就不想打仗的黄巾军将士心里开了一条口子,既然有了选择,谁也不愿意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继续打下去,人心溃了,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挽回局势?
  “只是城外都是官军……”何仪还是有些犹豫。
  “城外守军并不多,我们被骗了!”黄劭摇了摇头,这个消息,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否则刘辟和龚都也不会在何仪攻来之后,二话不说立刻动手。
  “那我们走哪边?”何仪皱眉道。
  “去西门,这个时候大家该尽弃前嫌,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再说,官军既然兵少,我等只要团结在一起,官军也没办法各个击破!”黄劭道。
  “就依你所言。”何仪叹了口气,他现在是没了主意,有些庆幸身边有黄劭这么一个擅长出谋划策之人,当下也没理会刘辟和龚都,径直带着自己的黄巾力士以及精锐兵马往西城而去。
  龚都和刘辟那边,大抵也是类似的对话,总之城破了,而且不是从外往内,而是从内二外的被破了,听起来有些荒唐而且可笑,但葛陵已经不可再守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所以龚都和刘辟争论的问题,也只是如今是去投张曼成还是去汝南投袁家。
  刘辟乐观一些,袁家既然这个时候还给他们送信,就是说明袁家还没有放弃他们,这个时候去汝南,那张曼成也未必能够敌得过汉军主力,相反,去投袁家的话,凭他们手里的人,说不定也能混上一官半职,反正他们一开始被袁家从黄巾军中拉拢过来立起来,最终也是为了给袁家人添些军功的。
  相较而言,龚都要现实一些,之前他们手握数万大军盘踞汝南,对袁家来说,是个很大的助力,若黄巾真能推翻大汉,那他们就是袁家手中的私兵,若张角没这个能耐,他们到时候装模作样的跟袁家打上一场,然后敬佩袁家哪位子弟,倒戈投降,不但能留个美名,也能帮袁家拿到实打实的好处。
  但现在他们大败亏输,功勋被叶昭拿了,他们如今去投,对袁家可没什么帮助,反而可能给袁家带来麻烦,倒不如去张曼成那里,至少混个头领,然后见机行事,重新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以后,到时候就算不投袁家,也可以跟朝廷投降,这段时间叶昭的表现,让他们有种朝廷不愿意造太多杀戮的错觉,不过他们不想向叶昭投降,相比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而言,叶昭真的什么都不是,投了叶昭,对他们来说半点好处也没有。
  两人一边往城外走,一边争执,最终还是没能争出个道理来,还是俞涉派人暗中与他们联络之后,结束了这场争论。
  袁家让他们去投张曼成,就像龚都说的,现在的他们,没有任何价值,就算投了袁家,对袁家来说,也不过多了两个门客,至于兵马,哪怕袁家家大业大,也不敢公然将黄巾军收留,变成自己的私兵。
  随着三大黄巾头领相继离去,葛陵之战也算彻底落下了帷幕,叶昭当夜成功登城,占领了葛陵,同时也宣告着汝南黄巾彻底被驱逐出境,只是留下来的,却是一座几乎成了死城的葛陵。
第一百零五章
捷报
  阳翟,皇甫嵩大营。
  “恭喜将军,已经彻底截断阳翟与颖阴、颖阳的联络,不出三日,阳翟必破,只待阳翟一破,颖阴、颖阳二城贼兵难以互助,不需一月,便能大破贼军!”袁绍微笑着对着皇甫嵩恭维道。
  “全赖诸位鼎力相助,此番能够破贼,皆是诸位之功,战后本将必向朝廷为诸位请功。”皇甫嵩心情不错。
  虽然这段时间,叶昭以廖化投入黄巾军中,为波才指明了方略,以阳翟、颖阴、颖阳三城互为犄角,分兵驻守,将皇甫嵩的征讨大军挡在了这里。
  但皇甫嵩终究是大汉如今仅存能够拿得出手的名将之一,先是引蛇出洞,假意围攻阳翟,实则狠狠地打击援军,数次将颖阴、颖阳的援军击溃,被骗了几次之后,颖阴和颖阳的黄巾军变得谨慎了许多,却也因此贻误了战机,让皇甫嵩成功阻断了阳翟与两城之间的联系。
  这位大汉名将在认真起来之后,所展现出来的指挥能力的确称得上名将,黄巾军如同牵线的木偶一般,被皇甫嵩一步步逼得不敢动弹,然后从容围城,不过杀性也是极重,这短短一月的时间,皇甫嵩数度出击,战死或是投降后被杀死的黄巾军,不下三万。
  加上此刻皇甫嵩麾下也是人才济济,有猛将孙坚,后来朝廷派来的援军曹操领军也颇有一套,加上朱隽也是不输于皇甫嵩的名将,使得这一仗越大越轻松,哪怕有廖化相助,波才依旧被皇甫嵩一步步逼入绝境。
  “将军,这颍川波才大局已定,依末将看,当开始着手对陈留、汝南方向黄巾军的部署了!”曹操微笑着对皇甫嵩道,这功勋刷的太容易,让他有些不想停手了。
  “有理。”皇甫嵩点点头,看向袁绍笑道:“本初此番来,便是准备去接手汝南战局。”
  “不错。”袁绍笑道:“汝南乃我袁氏故土,听闻汝南遭了贼患,朝中几位叔父日夜难安,是以派来了在下与公路前来,为的就是平定汝南贼患,还汝南一片太平!”
  虽然袁绍这一次也是马不停蹄,但他跟叶昭不同,不是单人双乘,反而还带了不少随从家将,所以一路在赶,也花了五天时间才赶到皇甫嵩这里,从此处再去葛陵,还需要一日的时间。
  “那本将军就祝本初可以早日平叛。”皇甫嵩微笑道。
  看得出来,皇甫嵩很高兴,袁绍一来,就代表着叶昭得退位了,他这段时间虽然在跟波才斗,却也一直关注着汝南战局。
  说实话,对于叶昭的表现,皇甫嵩都觉得经验,不到半月时间,就将黄巾军给撵到一块儿,又以疑兵之计,吓得十几万黄巾军龟缩在一座城中不得寸进,皇甫嵩自忖,就算自己亲自领兵,黄巾军再怎么不堪,也未必能够比叶昭做的更好。
  若没有之前的矛盾,皇甫嵩绝对不会吝啬对叶昭的赞赏,但经过上次长社城中逼迫之事,皇甫嵩对叶昭就只剩下杀意了,叶昭做的越好,他就越不舒服,也因此,袁绍过来接手叶昭的事情,等于是连带叶昭之前下的苦功也要一起接收,到时候,大破汝南二十万黄巾的就是袁绍而非叶昭,而叶昭,最多只能算个协助,虽然有功,但也绝非大功。
  所以,皇甫嵩很高兴,现在叶昭越是倒霉,他就越高兴。
  “多谢将军!”袁绍微笑道。
  “如今颍川战局已成定局,可需要我调拨些兵马助你?”皇甫嵩微笑道。
  “多谢将军美意,绍族中已经招募了不少兵马,如今正在那讨贼校尉叶昭麾下听调,末将只需前去调派即可。”袁绍胸有成竹的微笑道。
  曹操闻言,苦笑着暗中摇头,这袁家兄弟还没来,便已经有上万兵马等着调遣了,反观他耗费了不少家底,如今也只是募得两千兵马,跟袁家真的没得比啊。
  “报~”就在帐中众将言谈甚欢之际,突然见一小校飞奔入帐,单膝跪倒在皇甫嵩面前,躬身道。
  “何事?”皇甫嵩低头,看向小校:“可是朝廷又有命令下来。”
  “不是。”小校摇了摇头道:“是汝南大捷!”
  “汝南……大捷?”皇甫嵩闻言,原本满脸的笑容渐渐消散,声音有些低沉的道:“究竟怎么回事,你且报来。”
  “喏!”小校道:“刚刚截获汝南派往朝廷的信使,言汝南黄巾大军已于昨日被讨贼校尉叶昭所破,俘获贼众近十万,只余黄巾残部逃往南阳方向,讨贼校尉叶昭已经率军背上,准备攻打陈留黄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