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汉(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355

  “喏!”
第一百一十章

  “修明莫要担心,黄巾贼也不过乌合之众,这点修明当清楚才对,以修明之能,定能牵制住那赵弘主力,我等届时必全力渡河,定保修明无事!”离开了中军大营,叶昭与袁绍交接越骑营兵马时,袁绍安慰道。
  “本初心意,昭领了,不过那皇甫嵩视我如眼中钉,岂会如此轻易让我过关?”叶昭拍了拍袁绍的肩膀,低声道:“我知刘辟与龚都怕是本初内应,当初攻打葛陵之时,已然察觉,本初放心,此事你知我知,不会有他人知晓,不过这两枚暗子不到万不得已,切莫亮出来,否则易引起他人怀疑,待昭渡过此劫,再为本初好生谋划一番。”
  袁绍闻言,悚然一惊,骇然的看向叶昭,直到叶昭把话说完,袁绍才微微松了口气,随即看向叶昭低声道:“当日你让俞涉守西城,便是欲放此二人一马?”
  “嗯,不过也确有兵力不足缘故。”叶昭不动声色的点点头道:“只是袁家竟直接与太平教有牵连,却是昭未曾想到,此法太险,当初放此二人,也是顾及袁氏态度,然昭以为,时至今日,待南阳城破,此二人已无价值,反而会成为袁氏把柄,到时候,便是昭不在了,本初也该设法除掉此二人,以绝后患!”
  袁绍深吸了一口气,对着叶昭抱拳道:“修明放心,绍定当谨记修明之言,修明也勿太过忧心,皇甫将军或许于修明有些误会,然绝不会公报私仇,若他当真如此,绍定将此事如实上报朝廷。”
  “告辞,稍后我便差人来调兵马,明日便要开战,我当先部署一二,免得明日开战,才乱了方寸!”叶昭对着袁绍抱拳道。
  “保重!”袁绍也狠狠地点了点头道。
  “丁力,立刻前去越骑营,我已与袁绍商议妥当,你将越骑营调来之后,立刻前往东岸集合,加上我部兵马,共五千人,但却要立两万人大营!”回到自己军营,叶昭立刻将众将调集过来,将越骑营兵符交给丁力道。
  “喏!”丁力答应一声,虚张声势这种事,对于叶昭麾下众将来说,已经算是熟能生巧了,丁力也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根本不需要叶昭教他细节,当下接过兵符,对着叶昭一礼,转身便走。
  “主公,不是说我等不抢功吗?”邱迟疑惑的看向叶昭,在座众将都是叶昭心腹,因此无需避讳,直接问道。
  “是不想抢功,但这次可未必是立功,我等是被当做诱饵,吸引对岸黄巾主力攻击,掩护皇甫嵩主力大军渡过淯水。”叶昭叹了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对了,刘备他们呢?”叶昭见帐中没有刘备三人的身影,疑惑的道。
  “上午领命去押运粮草,如今还未回来,此时应该已经回营了。”邱迟道。
  “速速将他兄弟三人招来议事。”叶昭眼中闪过一抹冷笑,这披坚执锐,需要勇士,他可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勇士,正好这兄弟三人急于立功,便将这个机会让给他们了。
  很快,刘备兄弟三人昂然入帐,见叶昭麾下众将已经齐至,不由歉意的向叶昭一礼道:“将军恕罪,备未能及时赶到,累诸位将军久等。”
  “无妨,玄德刚刚督运粮草,也是我军要务,无须自责。”叶昭示意刘备三兄弟入座之后,站起身来,走到挂在帐中央那幅巨大的地图前,这是他刚刚凭借记忆,临摹而来,他有过目不忘之能,作为蔡邕弟子,琴棋书画不说样样精通,但简单的绘制地图还难不倒他,加上配合一些现代军事地图的理念,比皇甫嵩那一幅在细微处更详细一些,甚至记录了水流速度。
  “今日上午,皇甫将军召集各将领议事,决议明日一早发起进攻,我军负责佯攻,同时也是吸引对岸黄巾贼寇注意,掩护皇甫将军的主力大军顺利渡过淯水,所以我们这一支人马,责任重大,甚至可说,关乎此番渡河是否成功!”
  叶昭指着淯水下游的位置道:“此处便是我军渡河佯攻的位置,袁术已经命人在此设立烽火台,到时候,居高临下,可一览对岸贼兵虚实,相较于上游,此处其实是最适合大军渡河之处,也是黄巾贼军守备最是森严之处,水势平缓,乃整条淯水最平静的一段,水域宽两百步,以走舸强渡,一刻钟时间,便可渡过,但黄巾贼不会让我们顺利渡江,定会派兵阻挠。”
  “而我军,要吸引对岸黄巾贼主力,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冲击力与压迫力,才能将对岸黄巾贼的主力尽数吸引至此,在此,昭有一言,先与诸君说清楚。”叶昭目光缓缓扫过帐中诸将。
  “此番,我军担任的虽然只是佯攻之责,然,本将军,叶昭,自北地出任马城令起,御胡敌,斩单于,转战中原,平梁国,破汝南,未尝一败,昔日弹汗山外的胡寇未能让我败,汝南二十万黄巾被我等杀的龟缩不出,只能狼狈奔逃,今日,虽然皇甫将军命令我军佯攻,但本将军从不知道何为佯攻,既然要打,自然便是要尽全力,没有佯攻一说,所以,此战,我们要从正面强行突破!”
  叶昭一指地图上对岸的位置道:“所以,明日诸位莫要因为我部只是佯攻辅助,便掉以轻心,既然要打,就要打的漂亮,在皇甫将军率军抵达之前,登陆上岸,这南阳之战的首功,我叶昭要了!”
  “好,这话听得解气!”张飞闻言有些兴奋地举了举拳头,嘿笑道:“某在逐县之时,便常听将军大破胡人的事迹,今日能与将军并肩作战,乃张飞之幸!”
  刘备站起身来,躬身道:“将军,备有一问。”
  “讲!”叶昭点了点头道。
  “贼军势众,我军兵少,就算强渡淯水,又如何在对岸立足?”刘备躬身道:“需知若贼军采用半渡而击之策,我军将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邱迟、方悦等人闻言眉头微蹙,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不知怎的,总感觉刘备有些找茬的意思。
  其实刘备的做法也不难理解,就如同叶昭当初选择了站在天子阵营一般,所以明明受皇甫嵩节制,却处处挤兑皇甫嵩,而刘备此前效力于卢植,转战各方,也一直是在一把手手下打酱油,如今到了南阳,虽然被叶昭拉入自己军中,但内心里,刘备是卢植推荐给皇甫嵩的,自觉地将自己归到皇甫嵩阵营,所以对于叶昭的好意并不是十分买账,不同的是,叶昭有大功勋在手,天子那边,也有蔡邕、十常侍明里暗里为他说话,甚至刘备的老师卢植也因为平流策一事,对叶昭好感颇嘉,叶昭有怼皇甫嵩的底气。
  而刘备比较悲催,他虽然有心帮皇甫嵩,可惜从头至尾,皇甫嵩都没正眼瞧过他,当日能出现在帐中,也不过是因为当日带了卢植书信过来,皇甫嵩砍在卢植面上,没有将他赶出去,所以刘备虽然想帮皇甫嵩,但却没底气明着跟叶昭硬怼,所以只能尽量挑一些叶昭的漏洞。
  此时的刘备,虽然已经具备了城府,但政治手腕和眼光魄力显然还达不到历史上创建蜀国基业的高度,这点儿心思,自然逃不过叶昭的眼睛,只是此时叶昭要用他,也只当不知道。
  “问得好,这也是此番作战的关键。”叶昭没有斥责刘备,而是提起一支毛笔在地图上勾勒出一个箭头。
  “如今正值盛夏,以东南风居多,我曾询问过当地老农,这两天,当是以东风为主,所以风向是如此刮,而我军走舸横渡淯水,风向与船行方向有一定倾斜,所以若要准确抵达敌营,当从此地出发,风力加上人力合作,当可在这一带登陆,也是敌营在沿岸主要防线。”
  “与黄巾交手,诸位应该都有经验,黄巾辎重不多,将士夜晚睡觉,多是抱以干草而卧,并非如我汉军一般,人人都有营帐居住,所以就算地面潮湿,敌营之中,也必有大量易燃干草,自古以来,以弱胜强,多借水火之势,因此,这一次,本将军也想借一借这火势来攻。”
  叶昭将地图摘下,另外挂了一张羊皮,上面画着一艘走舸的模样。
  “走舸乃小型船只,这淯水之上,也走不了大船,所以此战,以走舸为主,一般走舸可以承载三到五名将士,我军有两校人马,约五千人,若要将全军压上,至少要千艘走舸,然事起仓促,怕是征集不到那么多船只。”
  “水战,以弓箭为主,所以,本将军想改变一下战法,一船三人,佩五个草人,敌军放箭时,我军将士躲于草人后方躲避,伺机反击,一来可以降低伤亡,二来也可迅速接近敌营,这一批,为火船,需一勇猛之将率军,临近敌营时,引燃火船,借风力将火船推入敌营,而后我军主力借着火船阻隔,靠近敌营,以火矢投射敌营,引燃敌营大火,我军可趁势登岸!”
  “主公此计,甚妙!”方悦等人闻言,目光一亮,叶昭显然已经将所有的东西都计算在内,按照叶昭这个打法,成功的可能性颇大!
  “若诸位无异意,就依此计而行,只是这第一阵,需得一勇猛之将,不知何人愿意率军打这第一仗?”叶昭看向众人笑道。
  “主公,末将愿往!”管亥第一个站起身来。
  “主公说的是勇猛之将,你站起来作甚?”典韦站起来,瞪了管亥一眼,随即转身对着叶昭笑道:“主公,您看末将如何?”
  “将军!”刘备见状,也顾不得其他了,这可是大功一件呐,他们兄弟三人自黄巾之乱以来,先是被刘焉打发到冀州,又从冀州被打发到颍川,然后又被打发到冀州,再然后打发到南阳来,仔细算算,黄巾之乱已经有半年了,但他们兄弟三人却多半时间都在奔赴战场的路上,刘备如今,非常迫切渴望立功来证明自己。
  “好了!”眼见帐下众人纷纷请战,叶昭伸手一按,止住众人争吵道:“玄德新来,也需功勋立足,这一仗,就交由他们兄弟三人吧。”
  嗯,这一仗的确足够重要,但要说立功,那是紧随其后的人立的,他们的任务,是承受敌人的箭簇外加放火,任务比较危险,但缺乏技术含量,功勋会有,但不是太多,适合这种看不清楚自身,看不清楚局面的人去做。
  当然,事后这兄弟三人还得欠自己一个人情,对自己感恩戴德呢。
  “多谢将军!”刘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荡的情绪,非常真诚的对着叶昭一礼道。
  “去准备吧,明日之前,要准备好足够的草人立于船头才行。”叶昭微笑着点了点头。
  “喏!”刘备对着叶昭一礼后,带着两个兄弟,怀着满腔热情离开。
  终究是太年轻啊!
  叶昭看着大自己几岁的刘备兄弟三人离开的背影,心里默默地摇了摇头。
第一百一十一章
败事有余
  次日,清晨,高达三丈的烽火台上,叶昭凭栏远眺,对岸的黄巾大营尽在眼底,此前无论是梁国黄巾还是颍川、汝南两地黄巾,也就波才部下还有些章法,其余无论是梁发亦或是刘辟、龚都、何仪,都是遍地开花式的铺营,然而这南阳黄巾,却让叶昭看道一些军队的影子。
  叶昭并未立刻发动进攻,而是在烽火台上仔细观察黄巾军的布置格局。
  比不上朝廷这次派来的精锐,但也已经不算是乌合之众了,张曼成前身乃是汉军将领,领兵作战有一手,如今看来,还真是位大将之才,单是这营盘的布置,虽然硬件跟不上,但布局错落有致,军队也不是如之前所见黄巾一般歪七扭八,见微知著,赵弘只是张曼成麾下一员将领,便已经有了这般气象,这南阳之战,怕是要耗费时日喽~
  当然,胜负的话,在还没开战之前,已经输了,黄巾缺乏硬件,不止是装备辎重,还有如张曼成这般的人才,一个张曼成,还扭转不了天下大势,更不可能真的做到与朝廷分庭抗礼。
  “呜呜呜~呜呜~”
  激昂的号角声响起,这是皇甫嵩催促他发动进攻的讯号,叶昭看了一眼声音传来的方向,拎起手中的令旗,照样下,赤色令旗在叶昭手中狠狠挥落。
  “咚咚咚~”
  隆隆的战鼓声中,昨日按照叶昭要求连夜装好草人的走舸在刘备三兄弟的带领下,如箭一般朝着对岸快速的游动,每三人一船,佩五个草人飞快的朝着对岸接近。
  “放箭!”
  对岸,黄巾军已经在沿岸列好了阵型,待刘备等人靠近,便是一通箭雨射出,叶昭目光一缩,这样的箭阵,已经比得上汉军的箭阵了。
  “咻咻咻~”
  密集的破空声重,走舸上面的士兵已经躲在草人身后,密集的箭簇落在船上,不少扎在草人身上,也有倒霉的士卒被透过缝隙射来的箭簇射伤或射杀,然而却并不影响大局,一百艘走舸依旧列着整齐的队列按照预定的方向朝着对岸挺进。
  烽火台上,叶昭看了看大旗飘荡的方向,风向与自己询问农夫的结果没有太大偏差,只是风力不足,未能达到预期,但也足够让船的落脚点在昨日计算的误差范围之内,这般下去,登岸至少不是问题。
  昨日袁术督建了十座烽火台,每隔一里便是一座,在距离叶昭所在烽火台五里之外的烽火台上,皇甫嵩默默地看着黄巾军的大营,观察着黄巾军的兵力调动,随着叶昭的进攻,黄巾军确实调出一部分前去下游支援,但也只是一部分,距离自己的预期还有一些距离。
  “呜呜呜~”
  远处,叶昭所在方向在隆隆的战鼓声中,悠扬的号角声也响起来,袁绍扭头看向皇甫嵩道:“这是修明的信号,将军,我军是不是该动了?”
  “不急!”皇甫嵩淡然道:“黄巾军主力尚在,再等一等。”
  对岸的黄巾军主力并未因为叶昭的进攻而调动起来,显然叶昭的进攻力度还没有达到让黄巾军全力以赴的地步。
  “将军,叶校尉那边不过五千人马,此番黄巾贼兵力不少,能够调动这些,已经难得,我军再不出战,恐贻误战机!”曹操皱眉看向皇甫嵩。
  “再等等。”皇甫嵩摇了摇头:“诸位未免太小觑那叶修明了,此子虽然桀骜令人不喜,然于行军打仗之上,确有些造诣,此时,他当还未尽全力,尔等且去准备,等我信号。”
  袁绍、曹操见状,也只能无奈一叹,各自下了烽火台,前去准备,哪怕袁绍家世不错,但并非嫡出,在这种地方,可没有勇气如叶昭一般硬怼皇甫嵩,提点一下,也算是尽到了朋友之义。
  叶昭这边,响号已经发出去,但那边主力军队却迟迟还未有所动作,他便知道皇甫嵩显然还未有绝对把握渡河,这种情况下,倒不是皇甫嵩真的为难他,而是他并不知道叶昭的计划,所以要等到黄巾军主力调动才会出发。
  既然不愿意冒险,那这头功,我便收下了。
  看了一眼皇甫嵩的方向,叶昭没再理会,从一开始,他既然要参与这一仗,便没准备依靠友军,他已经习惯了孤军奋战。
  前方,刘备三兄弟已经顶着黄巾军的箭雨接近对岸,好几艘走舸因为船上插满了箭簇或是船上的将士被流矢射杀或是停下或是直接翻船,但大局已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