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426

  “为何不算?”刘毅反问道:“这诸侯之间,是没有私仇的,看不清这点,令主恐怕连做敌人的资格都没有。”
  如今的局势还是曹操强,孙刘弱,只要这个大局没有改变,孙刘联盟是必须的事情,当然,如果有一天,局势出现逆转,刘备的势力强过了曹操,那就算双方私交再好,这联盟该破还是要破。
  吕蒙捏了捏拳头,最终还是叹了口气,看着刘毅道:“先生就不怕我军与曹军联合?”
  “就算联合,现在的你们,也只能为曹操摇旗呐喊。”刘毅笑道:“三五年后,待你们恢复过元气,届时的荆州会更强。”
  刘毅有这个自信,有自己在,荆州不可能弱,三五年后,别说荆北,荆南的人口都有可能超过百万,若是再等个十几二十年,让刘备安心修养,说不定到时候荆州加蜀地的人口,能破千万了,人口基数多了,还愁没有人才?
  刘毅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在荆州和蜀地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哪怕发生战争,荆蜀两地的综合实力依旧能够稳步提升,如果刘备能够再活个三十年,说不定真有机会看到一统天下的那一天。
  “先生的自信,不知识从何而来,若再有机会,在下定向先生讨教,一雪今日之耻!”吕蒙闷哼一声,此番实在太丢人了,堂堂江东都督,竟然就在三军面前,被刘毅给生擒活捉了,单挑都算不上,一想到这个,吕蒙就是羞愤欲绝,他还在想着回去后如何跟孙权解释这件事情。
  刘毅看了一眼吕蒙有些发白的脸色,摇了摇头道:“子明能活到那时再说吧。”
  这段时间他是基本可以确定吕蒙有病了,肺痨之类的东西,能不能有再见的机会,真的是个未知之数。
  “哼,先生也会逞这等口舌之快?”吕蒙不悦道。
  爱信不信!
  刘毅懒得理他,径直躺在躺椅上,冬天多晒晒太阳,补钙!
第三百二十四章
顺利交接
  江夏的接收并没有出现反转,刘毅找到赵云,带着人马抵达西陵,交还吕蒙的同时,事先准备好的各县官吏换了一遍,至于原本江夏的官吏,愿意跟江东人走的,就离开,不愿意走的也不会留任,傅士仁的事情让刘备这边多了一个心眼,对于官员的任命和审查严了很多,这些愿意留下来的官员,至少也要等到两年后才能量材录用。
  “荆州别驾?”刘毅诧异的看向崔州平,没想到崔州平的任命这么快就下来了,而且别驾从事这个官职,可比江夏太守圈大的多,作为州牧的佐官,实际上刘备如今兼牧两州之地,这别驾从事在政治职能上,已经相当于州牧了,不过军权是由关羽和赵云掌控,崔州平没有直接调动的权利,但即便如此,正式出仕就是一州实权大员,已经是很了不得了。
  “恭喜州平兄,看来却是我多操心了。”刘毅对着崔州平笑道。
  之前他还在发愁怎么就能将江夏太守的位子给崔州平弄来,如今看来,却是自己乱操心了,以崔州平的能力以及在刘备集团的人脉,想要上来真不难,更何况他也不是寸功未立,当年刘备刚刚有了荆南四郡的时候,崔州平就是长沙乃至后来岳阳的实际管理者,两郡在他的治理下颇有成效,这次大战,也帮赵云和自己出谋划策,真把这些功劳都算进来的话,在目前荆州并没有顶尖人才坐镇的情况下,崔州平无疑是很合适的。
  崔州平跟刘毅相对坐下,闻言笑着摆手道:“这其中,伯渊相助也不少,若非伯渊成全,怕也难胜此任!”
  虽然一直没有出仕,但崔州平对刘备的间接帮助并不少,这也是一直以来刘毅愿意给崔州平放权的原因,何况还有诸葛亮、庞统两人的关系。
  “你说,这接下来天下会如何?”刘毅拨弄着火炉里面的炭火,看着崔州平询问道,如今的历史已经脱离了刘毅的所知,对于天下未来会如何,刘毅看不太明白。
  “如今天下三分,经此一战,主公据荆襄、巴蜀之地已成定局,曹操虽然势大,但却难以集中全力,我军有地势之利,恐怕未来数十年间都难以一统,至于会如何……”崔州平苦笑道:“恐怕这天下也无人能说出。”
  三足鼎立,这是最难破解的,在崔州平看来,这已经不是刘备、曹操以及孙权能够决定的,更要看三家后人如何,甚至到了三人孙子辈手中,都未必能够出现破解的契机,这事情,得看天意了。
  刘毅闻言默然无语,一定程度上来说,刘毅这次破了江东偷袭荆州的阴谋,也变相的促成了眼下三足鼎立的局势,是对亦或是错,或许真的只能由后人来评定了。
  见刘毅情绪有些不高,崔州平大概能够猜到他在想什么,摇头笑道:“此事非你我可定,既已到了如今地步,你我自当一展胸中所学,无愧于己,无愧于心便是。”
  “也只能如此了。”刘毅闻言,点头笑道:“不过江夏太守之位,你觉得那赵旭合适?”
  虽然想过帮赵旭一把,但这江夏位置很重要,赵旭的能力只能算中规中矩。
  “江夏此地,几经战乱,如今人口疲敝,你便是将孔明招来坐镇江夏,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什么起色,赵旭此人,虽小节有亏,然大事之上,还能信得过。”崔州笑道。
  江夏太守,其实不需要有多大本事,能够治理就行了,江夏的主要作用是防备江东,军事意义大于民生,刘备将文聘放在这里,也是这个意思。
  刘毅摸索着下巴点点头,这赵旭如今也算半个自己人,用起来也顺手,而且未来两三年内,刘毅的活动范围以荆北居多,反倒是荆南之地,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良性发展,只要将监察方面做好,不必一直在那边坐镇。
  “这些事你来操心吧,我只管各地土木之事,钱财你得给我拨到位。”刘毅摇了摇头,有崔州平在这里,何必自己来操心这些事情,当下对着崔州平笑道。
  “这江夏你需要多少?”崔州平笑问道。
  “眼下动土木的地方不多,文聘需要几座水寨布防,此外几处河道可以建设桥梁,各县会建立庙宇,我准备将墨城改造成类似渔乡那样的综合乡镇,此外江陵烧毁的房屋要修复,襄阳按照君侯的意思,想要趁着这次机会推倒重建,不过今年最多能打个地基,真正动工得到明年,这些算下来,今年大概要用三亿左右吧。”刘毅思索道。
  听起来挺多,但实际上并不多,战后重建本就费事,更何况还要新添许多建筑,加上襄阳地基,虽然不需要如岳阳那样,但光是设计刘毅要考虑的东西就不少,毕竟襄阳那里能够借助的天然水利不多,得省着用,像岳阳那样整个城市都能享受到水利带来的便捷是不可能的,所以得以军事优先,特权自然是存在的,但也仅限于少数几人。
  反正这些东西算下来,三亿算是少的了,襄樊两城的浮桥,在刘毅的计算中,光是材料就需要一千万,虽说渔乡每年赚的钱也不少,但也不能总让自己自掏腰包不是?刘备势力如今已经步上正轨,也该反馈了。
  “一下拿不出来,分批给。”崔州平想了想道:“另外最好做些水利之事,最近几年荆襄之地人口增长极快,再这般下去,怕是要闹粮荒了。”
  府库之中的钱是有数的,而且这几年荆州都是以收民心为主,税赋并不高,像荆南很多地方如今还是采取倒贴鼓励开荒的政策,虽然富庶了,但也要维护荆州内政正常运转呐,三亿钱可不是个小数。
  “这个没问题,我这边也是逐步展开的,后半年才是真正用钱的时候。”刘毅点点头,前半年主要是各地规划,准备材料,敲定动工的地方,最多也就是帮忙修整一下民房和城墙这些事,后半年才是大笔花钱建造的时候,有足够的时间等。
  两人见面,原本是叙旧,但说着说着,却开始讨论起未来对荆州的治理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上面,哪里需要动土,修几条驿道还有驿站每个县至少得有四五个,以及对江东戒备方面做到什么程度,江夏接壤的可不只是江东,跟江淮之地同样也有接壤,虽然多以山陵为主,但同样要防备,这个要跟关羽、文聘商量,另外襄阳一带的防御更是重中之重,可惜新野没能拿回来,否则将防线推到新野更佳。
  “两位先生……”赵云过来的时候,两人身前的桌案上已经摆满了各种草图,看的赵云有些茫然,这两人在干什么?说好的叙旧呢?
  “子龙将军何事?”刘毅和崔州平这才止住,看向赵云问道。
  “已经摆下宴席,准备送江东的人离开,如今就等两位了。”赵云苦笑道,感情这两位都忘了。
  刘毅和崔州平同时拍了拍脑门儿,这记性,各自站起身来:“莫要让人久等,这便去吧。”
  毕竟以后还是需要外交的,这个时候既然事情已经谈妥了,礼节上可不能怠慢。
第三百二十五章
归心似箭
  “子敬先生,说来你我也不算陌生,当年赤壁之战时,子敬先生也是在这夏口与我主、孔明共同商议大事,在下实未想到你我再见时,却是为这等事情。”夏口,宴会之上,刘毅举起酒觞,微笑的对着鲁肃笑道。
  为了避免再出现什么差错,鲁肃这次是亲自来接的人,江东内部,对于鲁肃此番坚持割地示弱的表现是颇有不满的,其他人来,鲁肃不放心,现在可是经不起折腾了。
  其实结好刘备,让出江夏,实际上是孙权的意思,但没办法,不能让孙权站出来直接面对江东文武们的不满,所以这个锅,只能鲁肃来背了。
  鲁肃苦笑着摇了摇头,和吕蒙一起回敬刘毅:“伯渊不必如此说,此次你我双方之间,说到底,还是误会居多,如今既然已经化解了,此事便揭过,无需再提了。”
  “自然。”刘毅笑着点点头,仰头将觞中美酒饮尽,算是将此事彻底揭过。
  当然,真的完全揭过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表面上,这件事算是过去了。
  虽说刘毅很少参政,平日里也很少参加宴会,但崔州平却有趣的发现,刘毅面对这样的场面并不怯场,甚至可说是游刃有余,宴席之上作为主家,要能做到面面俱到,不让宴会的气氛冷下来,而且还要照顾到所有客人的情绪,如今刘毅做的并不比那些终日流连于各种宴席的名士或官员差。
  其实也不难理解,华夏的酒桌文化几乎是伴随着华夏文明一路流传下来的,刘毅又不是与世隔绝,上辈子这种场面经历了不知多少,虽然当时是作为陪衬出现的,但也正因如此,对这其中的门道更了解。
  虽说古今不同,但来了这个时代已经快十年了,这个年代的酒文化刘毅也了解的差不多了,加上他如今也算是身居高位,不管刘毅本身有没有主动利用过自己的权利,但在潜移默化之中,也在不断改变着刘毅的气场,让他更加从容、自信。
  一场酒宴,算是宾主尽欢,直到次日,刘毅送走了鲁肃、吕蒙以及属于江东的最后一批官员之后,刘毅便开始了正式的工作。
  文聘的军营、水寨不急,在跟崔州平认真商议过后,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先把江陵被烧毁的那些民房建起来,邓艾当初可是允诺过战后帮百姓重建家园,不能失信于百姓,而且也不好让百姓一直居住在临时搭建的营地里,时间久了,容易让百姓心生不满。
  此外襄阳那边,也需要着手先建几座营寨,收容襄阳百姓,然后再展开襄阳的重建工作。
  自家妻子的生产期是二月份,做这些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不算太宽裕,在昨日商议的基础上,刘毅这一次跟崔州平主要商议的还是这些新的民居的布局。
  虽然只能算是江陵的一片地方,不过既然彻底被烧毁了,那刘毅准备建造一座小区,类似于岳阳的结构,一座座双层小楼聚集而成,将节省出来的地方在建设一些公共设施,比如市集、棋牌室、一些简单的健身馆、公共澡堂这样的地方,也算改善一下江陵的环境。
  毕竟是荆州大城,但去了几次,给刘毅的感觉,莫说跟岳阳城相比,就算是跟渔乡比,都颇有不如,白白占了这么好的位置,偌大长江的水力根本就没偶利用起来,等以后有钱了,早晚要把这江陵城拆了重建!
  至于襄阳那边反倒简单了,设几座类似军营的营地暂供百姓居住,主要是襄阳这边需要防备曹操来袭,在重建襄阳之前,需要设几座军事要塞让关羽驻军,保证襄阳重建完成之前,不必担心曹军带来的威胁。
  两个工程都不是太有技术含量的,设计起来倒是不难,当天下午,刘毅便跟崔州平一起来到江陵开始动工。
  材料是都准备好的,场地也早已清理干净,刘毅在这边待了三天时间,跟雇佣的工匠们将图纸说清楚,并雇佣。
  这一片区域雇佣人数不多,只有三百人,预计要九个月时间完成重建工作,刘毅自然不可能全程参与,在雇佣完人之后,确定地基是按照自己规划的开始打,刘毅便将剩下监督、管理的事情托给崔州平去办,自己则乘船直奔襄阳帮关羽搭建营寨,民营刘毅只是雇佣了一百人来完成,相对民房要简单一些,只需一月便可搭建完成,但关羽的军营可不能马虎。
  在刘毅的预估之中,襄阳的重建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这两年要靠军事要塞挡住曹军,自然不能马虎了,而且建设速度也不能慢,三座营寨,刘毅雇佣了三千人动工,算是规模极为宏达的一次了。
  这期间,关羽为了担心曹军来捣乱,特意将廖化派到刘毅身边帮忙护卫,毕竟曹军退走没多久,谁知道会不会卷土重来。
  “廖将军,这三座壁垒之间,有暗道相连,另外这城门处会设有简单的机关,如今还未成型,也不好展示,但你需记住,这三座营寨沟通这汉水,能借水力,到时候这城门能自动关闭,而城墙上会设三台破军弩,无法移动,但若真有敌人来犯,这三架破军弩只要箭簇足够,可以持续射箭。”刘毅对着图纸,确定着工程进度,再快也不可能在他回去之前就将三座城寨给立起来,只能提前将一些东西说给廖化听。
  “先生这是要走?”廖化一边对着图纸,跟着刘毅看城池,眼下城池还只是立起了竹木框架,接下来会砌墙,然后往里面填充水泥,真正建立起来,至少也需一月,等水泥干还得更久,眼下看刘毅的样子,显然是准备将事情交代给自,这让廖化有些茫然,自己是率兵过来保护刘毅工程不被曹军打扰的,怎么一转眼,就成了监工了?
  “嗯,渔乡那边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这边襄阳的拆除之事,我已跟君侯商议过,等襄阳拆除完了,我会赶回来。”刘毅点了点头,他确实要离开了,眼看着二月临近,自己现在已经是归心似箭了,但也不能就因此什么都不管了。
  廖化点点头,没有多问,只是认真的听着刘毅的一些讲解,这三座城寨算是樊城之外的三座卫城,就算日后襄阳重建完成了,刘毅也不准备拆,算是襄樊这一线的重要防御,所以在设计之初,刘毅考虑的问题就很多,从地形上来看,三座城寨结合樊城,正好应了金木火土,襄阳落在水位之上,也是刘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水力,否则单凭眼下的汉水,是很难获得足以运转一座城池所需各种机关的。
  偶尔,廖化还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刘毅也不吝啬,给廖化详细解释一下各种机关的用处。
  他做的东西虽然在这个时代普通人眼中颇为神奇,但实际上也没有脱离这个年代人们的认知,基本上都是在原本东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解释起来,也不会让人有晦涩难懂之感。
  对于廖化,刘毅倒是颇有些欣赏,本身能力在眼下将星云集的刘备集团中,不算拔尖儿的那种,但也不差,但更重要的是,廖化是个肯学的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习惯,毕竟天赋型将领太难遇到了,而且一般在刘毅看来,大多数人连自己的极限都没摸到,根本没到了拼天赋的地步。
  而廖化这种肯学的人,恐怕是最后能够达到自己天赋极限的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是说蜀中后期人才凋零,但又何尝不是对廖化能力的一种肯定。
  遇上这样一个人,刘毅倒是不吝啬给对方讲解一些与此事无关的东西,也因此,这些时日两人相处的不错,廖化对刘毅也保持着足够的尊敬,对于刘毅要离开,虽然没说,但心里,却是颇为不舍的。
  三日之后,时间已经步入二月初,三座城寨的问题,基本交代清楚了,而规模也已经搭建起来,接下来,就是填充了,就算没有刘毅在这里看着,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在算好了工期,给足了佣金之后,刘毅便告辞了廖化准备回渔乡了。
  “君侯那边之前已经与他说过,时间有些紧急,便不亲往告辞了,元敛代我向君侯说一声,大概四月到五月之间,我会回来主持襄阳重建之事,请君侯勿要担忧!”刘毅坐上了船只,对着前来相送的廖化笑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