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426

  “你可记得那孟获?”雍闿心中一动,突然看向幕僚道:“此人乃彝族首领,在南中颇有势力,若能得他相助,或可一战,只是如何能让他答应与我等联手,说服各族助我?”
  幕僚闻言,沉吟片刻后,看向雍闿道:“家主,某有一计,或许可行。”
  “哦?”雍闿闻言,目光一亮,连忙道:“快快道来。”
  “喏!”幕僚整理了一下思路,沉声道:“南蛮各族于汉中王并无太多好感,究其缘故,是这些年赋税太重。”
  这其中的原因吗,他们要占大多数,刘备对南中可没有征重税,相反,每年都要往南中投钱的,但这个锅,却是被他们甩给了刘备,也造成如今南中各族对刘备好感普遍低下甚至排斥。
  “不如再加重税,推脱给汉中王,而后通知各族,汉中王为防止他们造反,派来了兵马镇压,当可令南中各族同仇敌忾!届时家主振臂一呼,何愁无人响应?”
  雍闿闻言点点头道:“这便着人去请孟获,共商大事!”
  “喏!”
第四百一十九章
正直的人
  “这孟获可是建宁孟氏?”绵延的山路中,看不尽的青山绿水,时间长了总会觉得烦躁,刘毅还好,他的性子这些年已经习惯了这个时代动辄数十日行军的生活,这年代,交通基本靠走,马车驴车那都是比较奢侈的赶路方式了,看着眼前的少年,刘毅好奇道。
  少年名叫孟琰,表字休明,朱提豪族孟氏之人,是此番刘毅在朱提征召兵马时,为数不多选择投奔刘毅的豪族。
  刘毅这段时间发现,孟姓是南中大姓,朱提孟氏在西汉时期就有在中原为官,家族延续至少也在三百年以上,而建宁孟氏则是朱提孟氏南迁而来,后来逐渐发展成另外一支庞大的士族,也因此,刘毅很好奇,那孟获究竟是汉人还是彝族人?
  “回亭侯,孟获乃是彝族人,或许有我孟氏血统,但族谱中并未有此人记载。”孟琰摇了摇头,虽说建宁孟氏自立门户了,而且如今也比较兴盛,甚至超过了朱提孟氏,但分支就是分支,建宁孟氏的族谱还是要汇聚到朱提孟氏族谱中的。
  见刘毅不解,孟琰解释道:“孟氏久居南中,多与各族通婚,如今这南中之地,其实蛮族与汉人分的并不是那样清楚,多数蛮人身上都有着汉家血统,只是不被承认尔。”
  刘毅点点头,这种现象其实不难理解,南中人少吗,而汉人要在这里生存,不可能跟蛮族死磕,在这里威胁人生存的不是生存物资,而是生存环境,两族通婚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只是到目前为止,刘毅所见到的蛮族女人都是那种五大三粗,魁梧雄壮的类型,这两族通婚,一开始不会是汉族男子被抢去的吧?
  心中八卦了一下很多年前两族最开始通婚是出于怎样的心里之后,刘毅开始研究孟琰给自己提供的信息了。
  朱提孟氏的投奔,的确给了刘毅不小的帮助,至少对于建宁的情况了解的比较详细了。
  雍氏和孟氏是整个南中之地的两大姓氏,不过孟氏是后来朱提孟氏南迁在建宁立足的,比不上雍氏势大,而且雍闿掌握了铜山,又与蛮族交好,所以如今建宁孟氏算是雍闿的附庸。
  不过有了孟琰的投奔,建宁孟氏算是可以争取过来的那一部分,至于南中豪族为何这么有钱,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通过虚报税赋,欺上瞒下,从中赚取大量的差价来壮大自身,孟氏的确是可以拉拢的对象,但刘毅也无意为对方找什么光鲜的理由,说什么时被迫的,包括朱提孟氏也是如此,基本都是南中久乱的根源,也是阻碍各族融合的罪魁祸首。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样,善恶观念在这里并不适用,能为我所用,能够带来利益,才是双方合作,或者选择拉拢或者接受的根本原因。
  当然,刘毅并不准备现在就去跟孟氏合作,那样没有意义,先胜一阵,然后再说其他,若不展示出自己的肌肉来,哪怕合作,对方也是可以随时选择背叛的。
  “亭侯!”马谡策马来到刘毅马车边,将一卷竹简交给刘毅,微笑道:“建宁传来的最新消息,请亭侯过目。”
  “嗯。”刘毅接过竹简,展开,默默地看着竹简上的内容,字迹很小,记载的内容很多,大致上,从鲁元见到雍闿之后的所有事情都记录在内了。
  “嚯,迎回刘璋?”看着竹简最后的内容,刘毅摇头哂笑道:“一个真敢讲,一个也真敢听。”
  基本上,雍闿如今已经联络了孟获,并派人去联络牂牁、越嶲以及永昌太守,准备聚齐兵马来战,打着驱逐刘备,迎回刘璋的旗号,这样可以名正言顺一些,而且可能得到蜀中一些刘璋旧臣的支持。
  道理吗,还是有一些的,但时机却选错了,若是当初荆州江东偷袭荆州,或是之后南阳大战的时候打出这个旗号,还真能对刘备造成威胁,一来刘备刚得蜀地,人心不稳,刘璋的影响力多少还是存在的。
  但现在,刘璋被送到公安也有好几年了,昔日刘璋的势力不是选择了向刘备效忠,就是被排挤出核心圈子,蜀中人心如今也随着法度的逐渐健全和执行,倾向刘备这边。
  再说这两年外部环境也相对稳定,曹丕在忙着稳固自己政权的事情,刘备在忙着为称帝做准备,两家没想法,作为最弱的一方,孙权自然也没能力北上或者再找刘备来搞事情,这样的情况下,就算真的让他们成事了,曹丕和孙权谁会来理他?
  计策吗,若放在对的时候,确实是一条不错的计策,但这天底下哪有什么妙计,能够上应天时,下应地利,中合人心的,再简单,那也是妙计,否则强行用妙计那就是东施效颦了。
  “幼常,你怎么看?”刘毅将竹简递给马谡,微笑着询问道。
  “此计不合天时。”马谡微笑道:“但就眼下而言,谡以为,当趁那雍闿尚未集结人马之时,先下建宁,收建宁之众,此地乃中枢之地,我军一旦攻占建宁,则敌军难聚,可将之各个击破!”
  这些都是汉家之地,只要攻占了城池,就能按照老一套张榜安民来安抚民心,比较头疼的是孟获也参与了这次战事,已经开始去南中说服各族,聚集蛮兵来讨伐,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错,那就先下建宁!”刘毅闻言微笑着点头道,对手若是曹操麾下那些名将,亦或是东吴的大将,刘毅肯定不会这么激进,他会选择最稳妥的方式步步为营,哪怕失去战机,也绝不冒进,但对手显然达不到这种层次。
  当然,也不是真的就小觑敌人,放松警惕,只是在策略上,选择了比较强势的手段来征服对手。
  况且刘毅如今人少,若不选择这种方法,真等对方大军汇聚而来的时候,就算是乌合之众,对付起来也很麻烦,而且伤亡也会更加严重。
  对于刘毅和马谡的谈话,孟琰并没有参与,虽然刘毅并没有回避他,但他很清楚,现在的刘毅并不信任自己,而且以自己的资历,在未展现出能力之前,还不够资格参与这样的讨论,不过要打仗了,折让孟琰多少有些兴奋。
  年轻人,尤其是自问本事还不算错的年轻人,在这年月,哪个不希望建功立业?孟琰是年轻人,自然也有着这样的想法。
  “加速行军!”仔细看了一遍地图,又跟随行的向导再三确认这一段并无太难走的路之后,刘毅开始下令加速行军,既然要速战速决,那就要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另外派人先去通知郑主簿,让他伺机离开建宁,这颗暗子相当好用,眼下还不是亮相的时候,得继续蛰伏。
  ……
  建宁方向,虽然知道刘毅即将到来,但也没想过会来的这么快,毕竟大军行军,从朱提到建宁,少说也要走一个多月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雍闿更多的是在说服建宁各家将私兵拿出来,参与到这场关乎整个南中归属的大事之中。
  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太温和,愿意共谋富贵的自然好,不愿意共谋富贵的,那就是敌人,对于敌人,再残忍的手段也是正常的。
  太守府,正昂正了正自己的衣冠,看着眼前的雍闿,神色中带着一股决绝。
  “正兄,你我其实无需如此。”雍闿试图做着最后的说服,就算正昂现在算是有名无实的太守,但他身居太守之职,本就是一种大义,若正昂肯与他一起起事,那对于建宁民间的反抗情绪会有很大的抑制效果,别看那些豪族联手架空了正昂,但这个时候如果正昂愿意相随的话,那些豪族就更容易说服了。
  说到底,他们需要一个领头的人物,这个领头的并不是实际让你做主,而是在失败的时候,作为魁首,可以帮他们顶罪的那个,连雍闿也是这般的想法,更何况他人了。
  “休想!”正昂属于那种真正刚直不阿,将自己的信念奉行到底的人物,简单来说,就是不知变通,非黑即白的那种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若在太平的地方,那就是个清官,好官,但在这种局势混乱的地方,显然并不具备足够能够拨乱反正的手段,被当地豪族轻易就架空。
  此刻听得雍闿如此说,正昂朗声道:“正某一生,上不负君、亲,下不负黎民,有死而已,岂可跟尔等这种叛臣逆党为伍?”
  雍闿脸色并不好看,正昂是什么人,他自然清楚,只是眼下,他的确希望正昂能够加入,但事实显然与自己的预期并不相符。
  “正兄可曾想过后果?”雍闿目色阴沉的看着正昂:“正兄家中妻儿……”
  “呵~”正昂冷笑道:“若尔等真敢如此做,可曾想过他日兵败之时,尔等妻儿会是何下场?”
  “如何见得我等就会败?”雍闿冷哼道。
  “不说王上身边智者如雨,猛将如云,单说少府刘毅,横扫荆南、败曹仁、斩夏侯、曹洪,南阳之战,更令曹操退避,这等人物,岂是你这等鼠目之徒可抗衡?”正昂不屑道,一群只能在南中作威作福的土豪,如何能跟这种纵横天下未有败绩的人物相抗衡?
  “带下去!”雍闿冷哼一声,命人将正昂带下去处死,既然对方不愿意一起,那也只有死路一条了,至于正昂的家眷,雍闿在犹豫片刻后,最终还是没有去为难他们,他还真担心正昂所言会变成事实。
第四百二十章
兵临
  蛮兵最擅长的就是在山地之间奔走,在刘毅下达了加速行军速度之后,行军速度涨了一截,两天的路,一天就能够赶完,让刘毅见识了一次蛮兵身体素质的强悍。
  苦寒之地生长出来的人,除了骨子里那股狠劲儿之外,这身体素质也要强于常人,刘毅发现,这南中真的是块宝地,不但有大量未开采的资源,也是一处不错的兵源地,从这支并未如何训练的蛮兵身上就能看出,这若是认真训练一两年,配合军营、校场的属性,何愁不能练出一支强兵?
  马谡的脸色有些苍白,这样长途跋涉急行军,刘毅身体强健,倒不是太累,但对马谡而言,哪怕夜里的军营拥有恢复精力的属性,但依旧有些吃架不住。
  “来车里坐会儿,我骑马吧,莫要逞强。”刘毅看着马谡有些干涸的嘴唇,摇了摇头,让他别逞强。
  虽然一路上也没叫过半句苦,但精力都用在抵抗疲惫上面,还怎么出谋划策。
  “多谢亭侯!”马谡犹豫了片刻之后,跟刘毅道了声谢,刘毅从马车上下来,骑了一匹战马,他如今骑术已经不错,至少赶路还是能做到的。
  将向导招来:“如今距离建宁还有几日?”
  “照如今的速度,明日便能抵达味县。”味县位于朱提南方,算是两郡接壤之地,不过中间有三百多里的山脉,除了居住在山中的蛮族之外,再无其他人类聚集地。
  “那要去滇池需几日?”刘毅闻言眉头皱了皱。
  “从味县到滇池有两百里,道路也好走了许多,急行军三日便可抵达!”向导躬身道。
  “夫君准备直取滇池?”吕玲绮见刘毅换了马骑,策马来到他身边,看向刘毅。
  刘毅点点头道:“此番前来,是平叛,我们身具大义,若逐城攻打,此番急行军也就失去了意义,滇池一下,其余诸县不敢乱动,一动就是反叛的罪名。”
  “若能抓住那雍闿治罪的话,倒是可以震慑。”吕玲绮微笑道。
  “我倒不希望他被抓住。”刘毅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些不仁道,但眼下南中的事情,要解决,杀人是不可避免的,那雍闿活着,能将那些人聚集在一起好处理,但若是一下子打死了,其他人必然龟缩回去,反而更难对付,朱提郡的方法用一次还行,但若再用一次就不太好了,朱提蛮族我们有恩义,能控制一些,这其余四郡的蛮族可没有这般容易控制,一旦乱了,那就是真乱了。”
  简单来说,刘毅这次来,是要杀人的,而且要杀很多,他需要一个正当理由来杀人,所以他不想雍闿死的那么快,至少要把该拉的人拉走,让敌我从原本模糊不清的状态变成鲜明对立的状态。
  “报~”一名斥候飞马奔来,来到刘毅身边,也不下马,这是刘毅的规定,将手中一份竹简递给刘毅道:“建宁急报!”
  原本已经进入车厢休息的马谡从马车里探出脑袋来,看向刘毅。
  刘毅伸手接过竹简展开,这次的竹简内容并不多,但却让人很不快。
  “亭侯?”马谡轻唤了一声。
  刘毅摇了摇头,将竹简递给马谡。
  竹简上记录的,是雍闿逼正昂反叛不成,将其杀害的全过程,要说义愤填膺,倒不至于,毕竟他和正昂没有任何交集,事不关己,要说多么悲痛,那有些做作,但心中确实有那么几分不太舒服,毕竟正昂在这件事上抵死不从,能看得出来,这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刘毅不会做这种人,但心中对这种人确实颇为钦佩的。
  “如此看来,那雍闿已经开始谋划反叛之事了。”马谡看向刘毅,沉声道。
  “嗯。”刘毅点点头,这显而易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