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426

  “去何处?”邓艾还在咀嚼着刘毅那番话,闻言有些茫然的看向刘毅。
  “回长安,大将军已经回朝,你年纪也不小了,会长安先把你的事情给处理完了,西北这边,有子龙,有蒋琬,乱不了。”刘毅瞥了他一眼道。
  顺便自家闺女的事情也得跟诸葛亮合计合计,若是真的能成,也是一桩好事。
  “喏!”关乎到自己终身大事,而且关羽的女儿邓艾也见过……还是很不错的。
  接下来几天里,刘毅都在安排自己走后各方的事情,北至九原的轨道,横向还要有条从令居到定襄的轨道,除此之外,还有往陇西的轨道,如今随着各处乱局被平定,已经开始动工,剩下的钱,也不够再做太多事情,索性全部拿来铺设轨道。
  三月初八,忙完了所有事情的刘毅,在交代少府负责沿途监督之后,便带着妻女以及邓艾一家和魏越一家上路,往长安而去。
  ……
  相比于刘毅这边的太平,朝廷这边最近忙的可是不可开交。
  刘毅下匈奴、定襄,设了云州,朝廷派去了一批官员负责云州各地运作,这对于眼下的大汉朝廷来说压力不算太大,毕竟那边人少,需要的管理人才也不多,但这次攻下豫章、庐江、庐陵三郡,需要的事情就多了。
  水军重建,防线的重新布置,各郡太守、县令乃至县丞、县尉都需要派,这个问题其实也不大,朝廷人才依旧够,真正的问题是派谁去?
  江东可不比河套,孙权在江东发展这些年,无论是人口还是财富,那都不是河套能比的,至少在很多人看来是如此,三郡太守还有县令乃至各地驻军,那都算是肥缺。
  这些官爵虽然不少,但争的人更多,大汉发展至今,世家力量也逐步成型,自然也对眼下大汉世家的待遇开始生出不满,尤其是书院的出现,劫夺了一大批原本只属于世家的资源,以前是举荐,现在渐渐有竞争上岗的趋势,这也让很多人开始焦急,甚至有人提出效仿曹魏立九品官人法,当然,可以做出一些改变和妥协。
  最近朝中为了这事,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觉得眼下的制度是大汉如今能够追上并赶超魏朝的强国之道,也有人觉得如今的制度有违背古治之嫌。
  朝堂上,隐隐分为两派,每日引经据典的吵,加上新得三郡之地的补缺,还有书院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其他犒赏方式,而不必许诺子女入学云云……
  朝堂之上,刘禅面带笑容,偶尔答上两句,这种场合,他不方便公开支持一方,诸葛亮有些头疼,刘毅费尽千辛万苦,尽量在温和的手段打开的一扇新门,现在有人想要关闭,闹心事肯定的,但如今满朝文武许多都开始针对这些进行抨击,也代表着,大汉的世家力量开始饱和,开始不满足于现状,准备争权了。
  天下尚未一统,就有人开始想要推翻之前定下的制度,这制度一出,恐怕先不满的就是大汉朝数十万将士,原本紧紧贴在皇权这边的军队,恐怕会分崩离析,到时候,大汉虽然还在,却也不过是走上了前朝的老路而已。
  这扇门,不能关。
  诸葛亮将目光看向刘禅,刘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如今刘禅不说话,诸葛亮也只能先站着,等到退朝后,再去与刘禅详谈此事。
  “好了!”看了看天色,刘禅有些乏了,伸了个懒腰,看着满堂文武道:“诸位臣公也歇歇吧。”
  群臣这才停下了争吵,重新将目光汇聚向刘禅。
  “豫章三郡官吏名额,已经定下。”刘禅看着满朝文武道:“名单之前已经让诸位过目过,诸公可能对朕有所误解,朕只是通知诸公,名单已定,除非这些人大节有亏,否则不会有任何变动,朕不明白诸公如今为何争吵?”
  “这……”李严愕然的看向刘禅:“陛下,此乃国家大事,怎可……”
  “哦?爱卿是觉得朕没有决断的资格或是没有识人智慧?”刘禅微笑着看向李严。
  “臣不敢。”李严连忙躬身,心中突然发沉,之前很少主动表态,一直表现得比较谦和的刘禅,如今突然强势起来,让李严感觉有些不对。
  “司空定河套,大将军败江东,为的是大汉,而非诸位的利益,如今大将军与司空即将还朝,朕觉得如今诸公应该议论的是如何强国富民,而非争权夺利,诸公以为然否?”刘禅笑眯眯的看着李严道。
  “是,臣等僭越,陛下恕罪。”李严连忙躬身道。
第五百九十章
回朝
  刘禅自登基以来,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如同一个老好人一般,很少展露出属于帝王的威严。
  这其中的原因吗,一是刘禅本身对朝局的掌控不强,还没有自己的班底,二来朝中强臣太多,刘备留下的五大辅臣,虽然忠于刘备,但刘禅不知道这些人是否会忠于自己,三来天下因自己登基而动荡,当时的朝廷虽然没有大的波动,但以当时的形势来看,给刘禅的感觉就是四面皆敌,所以刘禅所展露出来的,一直都是老好人的一面。
  刘毅、庞统、关羽、张飞出征,只留下诸葛亮辅佐刘禅处理朝政,这个时候刘禅也慢慢捋清了朝局。
  眼下的大汉朝堂,世家势力越来越强,而刘毅这些人,也算是世家,但又不是世家,就拿离得最近的诸葛亮来说,刘禅去过一次诸葛亮的府邸,除了刘毅送他的那些东西,其他的,根本配不上诸葛亮左相的身份,而诸葛亮本身更是勤俭克己,诸葛乔到现在,也还是个俸禄三百石的相府吏,而且管的很严。
  至于庞统,儿子基本是放养状态。
  关羽、张飞自不必说,将门世家,自己父亲的铁杆支持者,如今也是死心塌地的支持刘禅。
  而刘毅,基本不碰军权,河套平定之后,就迅速上交军权,若非西凉那边的建设还没完成,此刻恐怕已经回朝了。
  而这五人,算是跟皇室抱团,兢兢业业的维系着大汉的运转。
  世家权利日渐强盛,刘禅需要这些人来帮自己维系稳定。
  至于书院的事情,刘备去世前世单独跟刘禅说明其中的厉害的,皇室必须掌握书院,书院掌握住,制度不变,就等于掌握住了军权,军权只要在皇室手中,这些人再跳也没用,可以说,今日这些人想要重回旧制,已经触碰到刘禅的底线。
  眼下的局势可与一年前刘禅刚登基时局势不同了,刘毅定河套,灭拓跋,平匈奴,使得大汉北方大定,曹魏不得不收兵防守,南方关羽率军大破东吴,不但大汉局势稳固,刘禅的地位同样也获得了稳固,这个时候,刘禅对这些人可是有直接掀桌子的底气,刘毅、庞统、关羽、张飞即将还朝,刘禅已经不准备再忍这些人了。
  李严无疑是最快反应过来的,他们之前的争论,已经碰触到天子底线,同时也反应过来,这位天子并非懦弱,只是一直因为大局,在稳定朝堂,如今显然已经到了不需要再忍让的时候了。
  有人没反应过来,还想据理力争,直接被刘禅命人押下去,嘴里大喊着祖宗制度不可废,刘毅祸国的言论,被轰出了皇宫。
  诸葛亮看着这一幕,微微松了口气,天子比想象中的能拎的清,如此一来,他最担心的就是天子一时头脑发热,听信这些人的话,把他们这些年努力一把全部推倒,他们五个辅臣能耐再大,有时候也抵不住天子一句话。
  兴元二年,三月十三,因为交通便利的关系,刘毅先行还朝复命。
  虽然只是作为让长安军民暂居之所,但这一年多下来,这处城寨已经破位繁华,长安城的工程还在继续,刘毅这次回来,要亲自主持二都建造,可以将二都的属性再拔高一截,但当看着眼前车水马龙的城寨时,刘毅也有些感慨。
  等到时候再迁居长安,又少不得费一番功夫,当初是劝这些人暂出长安,如今怕是要劝这些人重回长安了吧。
  不过相比于这些大事而言,刘毅关注的,却是另一件对旁人来说只能算是小事的事情。
  左相府,今日的气氛格外的沉闷。
  “司空,许久不曾来了。”黄月英微笑着为刘毅摆上茶盏,如今炒茶逐渐兴起,长安的达官贵族们也开始喜欢上这种比茶汤更好喝的饮品。
  “劳烦嫂嫂了。”刘毅连忙还礼。
  黄月英微微一笑,倒茶之后,便退回了后堂,诸葛亮坐在主位之上,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的继子。
  “何时的事情?”看着诸葛乔,诸葛亮有些头疼,这小子不声不响的就跟刘毅家那小魔女勾搭上了,刘家丫头继承乃父之风,行事自由,怎的自己这继子平日里管教甚严,而且性格也老实敦厚,怎的也被带偏了?
  “回父亲,我与刘家小妹于前年相识,后来情谊相投,所以……”诸葛乔躬身道。
  诸葛亮扇扇子的频率在这一刻有明显的加速,颌下长须被风吹得乱舞,脸上却是一片平静:“你伯渊叔父常说,让你们有自己的主见,你可曾想过你二人的未来?”
  “孩儿想过。”诸葛乔犹豫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看向刘毅和诸葛亮:“孩儿愿意娶刘家小妹为妻。”
  “哪怕放弃诸葛家的继承权?”刘毅看着诸葛乔,突然问道。
  虽然诸葛亮一直以来克己勤俭,但他的爵位是可以继承的,这可不是小事。
  “伯渊!”诸葛亮皱眉看向刘毅。
  刘毅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诸葛乔道。
  “孩儿愿意!”诸葛乔躬身道,说这句话的时候,却是没有丝毫犹豫。
  人是憨厚了点,但这性子……刘毅有些明白女儿放着那么多俊杰不选,选了这么个有些笨的人了。
  刘明这种聪明绝顶的女人,只有两种人能够获得她的芳心,一种就是能够全方位碾压她的,无论能力、智慧甚至颜值,都得跟她匹配的,另一种就是能为她放弃一切,全心全意对她好的。
  第一种可不好找,诸葛亮再年轻个二十岁差不多,或者当年的周郎也可以,诸葛乔属于后者。
  “伯松先去吧。”刘毅摆了摆手,示意诸葛乔先离开。
  诸葛乔目光看向诸葛亮,见诸葛亮点头,方才躬身告辞。
  “孔明啊。”刘毅摸了摸下巴道:“这门亲事,你如何看?”
  “伯渊以为,女强男弱……”诸葛亮看着刘毅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两家的婚事,天子还不至于忌惮,但这方面也得让刘禅安心,这些外部因素不谈,单说两人,刘明可算是诸葛亮看着长大的,要说不亲,那是不可能的,感情上诸葛亮对刘明可一点儿不比对这个继子差,但诸葛亮同样知道,刘毅的女儿不是一般男人能够驾驭的,诸葛乔绝对不是那块儿料。
  结婚可不是你我看对眼儿就行,作为过来人,诸葛亮很清楚一个家里女强男弱可未见得势好事,刘毅之前让诸葛乔放弃诸葛家的继承权,显然也考虑到这点,如果诸葛乔是诸葛亮的继承人,那以后刘毅嫁进诸葛家,下一代恐怕直接成了刘毅掌事了。
  不考虑外部政治因素,这也不成啊,他跟刘毅关系再近,也不能容忍这种事发生,但如果诸葛乔不是继承人的话,这个问题就没了,大不了当个上门的,但诸葛亮好歹也是左相,怎能接受?
  “我可没说要招赘。”刘毅看向诸葛亮笑道:“尚未恭喜孔明,喜得麟儿。”
  没错,诸葛亮在前年有了孩子,只是当时因为关中新定,家眷都留在汉中,一直到去年才接到长安。
  诸葛亮看了刘毅一眼,摇头道:“我知道你是何意,但这对伯松不公。”
  再怎么说,也不是自己亲生的,自己百年之后,爵位有谁继承,诸葛亮其实也有过犹豫,不过诸葛乔或许才不足服众,但其性格却颇得诸葛亮喜爱,所以这事也就一直没提,诸葛亮不说,诸葛乔便是诸葛亮的法定继承人。
  但这种事,不止关系到两个孩子,妻子怎么想?儿子长大了怎么想?这都是问题,诸葛乔主动退出自然是最好的,但诸葛亮也关心诸葛乔的感受。
  “你怎知他不愿?”刘毅看着诸葛乔离开的方向,叹息一声道:“寄人篱下,其实心思最是敏锐,你虽聪明绝世,但有时候感情上的事事智慧弥补不了的,这样做,对他,对嫂嫂还有侄儿都是最好的。”
  诸葛亮看着刘毅笑道:“你呀,你可以为了明儿跑来劝我,伯松却无人为他张罗。”
  “以后会有的。”刘毅笑道:“放心,他们若能成了好事,那就是他们自己的家,我不会多管,以后有了孩子,那也是姓诸葛,不会跟我姓刘,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我又何必操心?况且你我两家也算门当户对,再说了,明儿也是你看着长大的,她若嫁给他人,你能放心?”
  诸葛亮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自问辩才无双,但你却从不按照规矩说。”
  “女儿长大了,有喜欢的人了,当爹的也只能厚颜一些了。”刘毅无奈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