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426

  真的占领了,怎么治理?
  就算从长安出发去往大宛,恐怕也需要几个月才能到吧?
  “没去过。”诸葛恪苦笑道,中原士子在学成之后大都会选择游学,增广见闻,但也就是在中原走一走,出国的可真不多,至少诸葛恪没去过。
  “我去挑选些礼物。”顾谭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这些年大汉的发展太强势,谁能想到西域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被对方给拿下了,万里疆域……没法比。
  “今日在朝上我却发现一些端倪,日后或可一用。”诸葛恪想起朝堂之上的问题,突然笑道。
  “哦?”顾谭看向诸葛恪。
  “此处不便说话。”诸葛恪看了看左右,摇摇头道:“先去拜访叔父吧。”
  顾谭:“……”
  ……
  东吴要求援助的事情,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大汉如今虽然强盛,但用钱的地方也多,刘毅准备在大宛建立几座城关以防备贵霜也就是昔日的月氏以及北边的康居来犯,贵霜、康居以及乌孙的习性跟匈奴、鲜卑相近,都是居无定所的那种,如今拿下大宛,大汉的掌控力已到了极限,轨道车便是日夜不停运行,中间不考虑天气变化,也得大半个月才能抵达贵山城,再远就算打下也没办法掌控。
  月氏虽然可以通过蜀中的山路走,那样距离上会近一些,但便是木轨铺设也比在西凉、西域铺设木轨难的多,暂时刘毅也没办法考虑这些。
  刘毅收到回信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同来的还有朝廷派来的大宛郡守将。
  “卢瑟将军?”刘毅有些以外的看着送来信笺的卢瑟,笑道:“不想朝廷竟将你派来此处。”
  当初卢瑟带着八百将士跑来寻求庇护的时候,还跟汉军当时的守军打了一仗,不过有城池之利,再加上守城的又是已经有了丰富作战经验的魏昌,欧式战法在习惯了之后,对付起来总能找到方法的。
  西域往西这边,尤其是大宛,战法上更接近欧洲战法,刘毅当时正研究破敌之策,卢瑟差点被当成大宛先锋被刘毅一锅端了。
  “卢瑟将军是大秦出身,对于这边的事情,该比我们更加了解,是以朝廷封卢瑟将军为骑都尉,驻守大宛。”同行过来的还有朝廷新任的大宛太守,也算是熟人,正是当初的武威太守张源,这些年张源因为功绩,被加封为关内侯,入朝听用,这一次大宛太守需得熟悉西域之事,而且要有足够的经验治理,张源正好符合这个要求,所以被派来担任大宛太守,随行的还有一批书院中刚刚升学的学子。
  这是刘毅所要求的。
  刚刚毕业,一腔热血,正是最有闯劲的时候,而对于大宛这样有着自己文化的郭嘉来说,中原的经验并不能照搬过来,用那些经验老到的,倒不如用这些没有经验,却又足够创造力的年轻人更适合这里。
  大宛的拿下可不只是为大汉添加了一郡之地还有几十万人口那么简单,这里也是大汉与整个欧亚大陆各国交流的窗口和门户,刘毅希望大汉能够吸收更多的思想。
  “司空先生,我现在需要做什么?”卢瑟笑道。
  “汉话说的不错。”刘毅怔了怔,随即笑着拍了拍卢瑟的肩膀,示意两人坐下来道:“陛下可曾要我回朝?”
  当初刘毅跟刘禅说过,西域平定之日,便是他回朝之时,所以有此一问。
  “没有。”张源摇了摇头笑道:“陛下说,司空对这边最为熟悉,也知道该如何治理,让司空待这边事情忙完之后,司空再走不迟。”
  “好,既然这样,那我便多留些时日,两位随我来。”刘毅松了口气,如今大宛虽然攻占,但情况并不乐观,这个时候若要招他回朝,说不定会前功尽弃。
  刘毅带着两人来到一处宽阔的大厅里,那里摆着一座巨大的沙盘,上面还有用器械勾连的指挥棒。
  “不可思议!”卢瑟有些惊叹的看着这座沙盘,整个大宛的地形,包括大宛之下的城镇,都在这里了。
  “如今大宛虽然已下,但言语不通,眼下的难题有三点,其一便是言语不通,交流困难,这个问题得尽快解决,其二,民心不附,这大宛百姓对我大汉颇有排斥之意,其三便是外地环绕,北有康居,西有贵霜,此二者,皆为西域强国,可战者有数十万之众,而我攻大宛只带来一万西军,本地降兵有四万左右,我已开始在这一带,挖掘地基,准备建造几道城墙以御来犯之敌,但至少也需半年时间,所以外交方面,需周旋于此二国之间,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治理大宛。”
  张源点点头,虽然想过此行困难,却未想过会如此困难,皱眉道:“司空,这大宛之人样貌与我大汉迥异,想要融合,恐怕不易。”
  “团结、交流,最简单的,让他们一起干活,我已书信陛下,调集一批人口前来填充大宛,同时会将大宛的人口送到各地。”说到这里,刘毅揉了揉太阳穴,这个办法虽好,但也不容易,首先你得说动这些大宛居民,以如今大宛百姓对汉人的排斥程度,可不容易。
  “卢瑟将军也是西域人,可否与他们沟通?”张源突然看向卢瑟,询问道。
  “这个恐怕不行。”卢瑟苦笑着摇摇头道:“西域有康居、安息、贵霜等很多国家,大秦的语言并不可以通用,他们说的话,我也听不懂。”
  “大宛国倒是有不少懂得汉话之人,我已经让他们召集一些愿意亲近大汉的百姓来学习汉话,但这个速度太慢,人心不稳,做什么都不容易。”刘毅叹息一声道。
  张源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看向刘毅道:“司空,此等时候,当以雷霆手段,抓捕那些聚众闹事,散播不利言论者,也不必杀,西州如今不少矿场都缺人手,可以将他们派往这些地方,可以给饭吃,但不给酬劳,算是将功补过,将功补过,另外,似洛阳天牢那般的牢狱,不知司空是否还能建出来?”
  洛阳天牢,现在基本等同于官牢了,官员犯事,基本都是往那里送,若是这边也兴建类似能力的牢狱的话,却也未必不能。
  “试一试吧。”刘毅点点头,属性虽然大方向上能够控制,但具体出什么属性,那可就不一定了,他也不敢打包票。
  不过亲善团结,民族融合之类的属性建筑倒是可以多建一些。
  “当然,也有好消息。”刘毅笑道:“这大宛国也是以农耕为主,种植稻米还有麦子,生活方式与我大汉相近,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这个下官可以主持,但请司空派些可以为我沟通的人交给我。”张源点头笑道。
  “这个不难。”刘毅点点头,当初与大汉进行商贸往来的大宛商贩有不少,这些人也是最早一批向刘毅表忠心的人,当然,刘毅现在也不敢乱用,不过拿来当翻译倒是不错。
  “卢瑟将军!”刘毅扭头看向卢瑟。
  “司空先生请吩咐。”卢瑟行了一个大秦礼仪。
  “如今有西州军一万,降军四万,我给你五千西州军以及五千大宛降军,你来负责将他们融合、整编,并负责各地防务、治安,我准备带其他人去山口建立城墙,若有大事,立刻前来向我汇报。”刘毅将一枚令箭交给卢瑟道:“黄荣久在军中,接下来的时间,他会担任你的裨将,也就是副将,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向他询问。”
  “遵命!”卢瑟一礼,神色肃穆的接过刘毅递来的令箭。
  “接下来就交给两位了。”刘毅看着两人笑道。
  “喏!”张源和卢瑟同时道。
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雪纷飞
  大宛按照地形来看,应该是后世的土库曼斯坦,在后世属于沙漠地区,但在这个时代,降雨量还不错,并没出现沙漠化,实际上西州的沙漠也是比较小的,没有后世那么大。
  至于沙漠化的原因,倒不全是乱砍乱伐或是耕作,这个时期的北方降雨量要比后来高,气候方面比后世应该高一些,所以能够支撑这片土地以农耕的形势存在,这问题人力很难解决,这是气候和降雨量决定的,刘毅做出来的建筑,就算有风调雨顺这类属性,也很难跟这种大环境抗衡。
  不过眼下来说,这里气候还是不错的,跟西州大部分地区差不多,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大,反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骤然来到这边会很不习惯,刘毅向朝廷申请调来的,也多半是从西凉那边往过调。
  现在大宛百姓抗拒大汉的统治说白了,还是语言不通的问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可不是汉人独有的观念,世上哪里都有,你长得跟大家不一样,说的话也不一样,甚至没办法正常交流,这给治理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但万事开头难,如今大宛已经攻占,治理再麻烦,总能想到办法的,现在刘毅更关心的还是外交方面的问题。
  一道横跨妫河的长城开始兴建,不过在此之前,刘毅先要做的是在这里建起水泥、砖瓦等厂房,大宛这边矿藏资源丰富,甚至有露天的石油矿,可惜这东西暂时也用不上太多,连台蒸汽机都没有搞定,刘毅在这个时候对于石油这种相对这个时代来说属于新能源的物资开发并不是太迫切,还是留待后人吧,自己已经在开始将原本的时代科技往千年以后推动了,这蒸汽机还没有研究出来呢,就跑去研究石油,那是不是连电也得研究研究?
  这辈子能把蒸汽机研究出来并成熟运用就可以了。
  对于这些大宛的降军来说,这段时间是很不可思议的,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可以发誓,这辈子从来没有学习过工匠,更别说建造城墙了,大宛国有专门负责这种事的人。
  但不知道为什么,当那名来自东方大汉朝的男子将他们的货币发放到他们手上的时候,他们突然有种感觉,自己好像已经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工匠,可以娴熟的建造城墙、房屋。
  更惊讶的是,他们脑海中出现的知识并不属于大宛,无论建筑方法还是建筑风格,都应该是汉人的才对,至于为何会如此,没人知道,所有人在收到钱以后,会开始情不自禁的投入工作,那种熟练的将砖瓦、水泥还有木材运用的感觉,让人沉迷。
  一同工作的还有汉人将士,他们也跟自己一样非常熟练,难道这就是汉人的建筑方法?这不是神才应该拥有的能力么?
  随着时日的推移,这些降军开始对刘毅产生了崇拜,这份崇拜会直接体现在行为上,对于刘毅的命令,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执行,同时也开始向那些汉人战士学习汉语,冬天就住在自己亲手搭建的营地里,那感觉,似乎比贵山城的城堡都要温暖。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手中的货币也越来越多,他们开始尝试着在轮休时去附近的城镇交易,并说服那些不愿意收五铢钱的镇上商人。
  如今的大宛国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有的,是一个郡,以后这样的五铢钱将士这里流通的货币,有着刘毅这样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他们不认为贵霜或是康居能够对大宛形成威胁。
  降军之中这种情绪开始向百姓蔓延,再加上那些大商人一直在积极地为货币更换的事情进行推广,甚至到了冬末的时候拒绝五铢钱之外的货币或是对其进行打压,同样是铜币,但若是用其他铜币来交易,分量至少是五铢钱的两到三倍才行。
  也正是因此,在进入冬季的最后一个月时,五铢钱开始逐渐替代原本的货币,一切都在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康居和贵霜,刘毅也派了使者前去,送礼、结交,主要是宣布这块土地的所属权以及释放善意,愿意与两国开通贸易。
  康居和贵霜如今还有使者在大汉,在交涉方面并不困难,利益方面,刘毅倒是愿意让出一部分以换取暂时的和平,等大宛理顺了,那时候也不必再害怕这两国了。
  虽说外交方面交涉成功,但该有的警惕不会少,大宛是个凹形地势,刘毅如今建设的城墙正是将那个凹型口给封住,除此之外,刘毅在各处设立烽火台,以防止两国嘴上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
  不过这个凹口有些大,一百五十公里的长城,算是刘毅目前为止最大的工程了。
  “下雪了?”贵霜城的城堡上,看着纷纷扬扬飘落的雪景,吕玲绮自背后靠在刘毅的身上。
  “这城堡住得可还习惯?”刘毅看向吕玲绮,笑问道。
  贵山城的城堡是重建的,不过并非按原有的设计,欧洲的古堡刘毅前世就颇为欣赏,所以他是在原本贵山城的建筑风格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至少自己很满意。
  坚固的城堡:“坚不可摧+68,民心所向+66,驱寒避暑+63,人才吸引+66,工作效率+68,专注+67”
  不算有多好,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属性,不过在这样寒冷的冬季里,能够站在城堡宽敞的阳台上,欣赏着雪国风光而不会有太冷的感觉,也不错。
  “开始确实有些新奇,不过住的久了,还是家乡的房舍亲切些。”吕玲绮搂着刘毅的腰,笑道。
  “那肯定了,外面再怎么好,也不如自家。”刘毅点点头,认同道。
  如今的大汉,实在没有必要去羡慕外国怎样,无论经济还是军事、政治,正处在飞速发展中的大汉,绝对是当今整个世界最强的,不过对他来说,这种欧式建筑也挺不错,上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海边有一座别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夫君这段时间不忙了?”吕玲绮疑惑地看着刘毅,他记得之前几年刘毅忙的有时候年都是匆匆过完就离开。
  “不了。”刘毅摇了摇头:“西周和大宛郡已经步入正轨,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这个时候,若我还忙,那我要卢瑟还有张源他们有何用?为我呐喊助威吗?”
  “噗嗤~”吕玲绮忍不住笑了:“诸葛丞相若是听到此言,不知该作何感想。”
  “所以说啊,人不能太聪明,他拿他的标准来衡量所有人,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做到?我若在他手下,我也做不到他那样。”刘毅摇了摇头,对于劝说诸葛亮他已经放弃了,聪明人是很难说服的,刘毅固然有自己的道理,但孔明显然是处女座,他有自己的一套行事准则,你说他,他可能会意识到,但时间一长,还是改不了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