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426

  刘毅想了想,找来一张纸,放在自己做的桌板上,提笔勾画起来,曲辕犁他已经做出来了,不过机关太过复杂,他准备一步步将那些复杂的机关精简,到一般工匠也能做到的程度。
  “这是……蔡侯纸?”刘备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刘毅铺在桌板上的纸,随口问了一句。
  蔡侯纸并不是太流行,虽然方便,但容易损毁,不如竹简那样方便保存。
  “嗯,最近研究过蔡侯纸,毅有些想法,若能成功,他日可助皇叔得天下寒士之心。”刘毅点了点头,其实既然有了纸,就已经有印刷术的条件了,活字印刷不必着急,也用不着,但拓印却是没问题,技术难度不高,但对墨的要求较高。
  只是做出来会有多大影响,自己会不会受到牵连,刘毅也不知道,他准备等忙过这段时间,稳定下来以后,跟诸葛亮商量商量,这是颠覆知识垄断的革新,不出手则以,一旦出手,便要快准狠,所以时机相当重要。
  这个时机,刘毅看不到,所以他想请诸葛亮看看,尽量将对己方不利的因素剔除。
  “哦?”刘备闻言目光一亮,这个他非常感兴趣:“伯渊可否详述?”
  “皇叔看这几张字有何问题?”刘毅在身旁废墟一般的东西中翻了半天,翻出几张字递给刘备,这是他的试验品,自己弄出来的一块拓板拓印出来的。
  刘备结果那几张纸,疑惑的看了刘毅一眼,低头看去,字迹倒是工整,但也只是中规中矩,至少在书法这一道之上,刘毅并不出彩。
  “论语?”刘备抬头,疑惑的看向刘毅。
  “皇叔往下看。”刘毅点点头:“内容并不重要。”
  “哦。”刘备低头,继续翻阅,第二页还是论语,刘备看了刘毅一眼,有些不解其意,继续往后翻,依旧还是论语。
  眉头渐渐皱起,给自己看论语是什么意思?
  内容不重要?刘备重新翻看一遍,也没看出什么所以然来,除了字迹越来越淡之外,并无不同,甚至连每一个字都好像一模一样,这……怎么可能?
  刘备突然抬头,看向刘毅,有些不确定的道:“伯渊,这些纸张的字怎的完全一样?”
  这已经不是字迹是否同一个人所写的问题了,而是除了墨色浓淡不同之外,字的形态,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几乎分毫不差,就是再厉害的书法家,写同样的东西,总会有细微差别的。
  刘毅没有回答,而是在一堆半成品中翻找了片刻之后,找出一块被墨汁涂抹的乌漆嘛黑的木板,又找来一张纸,用毛笔将那木板上迅速涂抹之后,把纸往木板上一铺,随后揭下,递给刘备:“皇叔再看看这张。”
  刘备接过,仔细对比,跟之前的几张一模一样,这一次,刘备知道刘毅是通过什么方式做出来的了,有些迟疑道:“这有何用?”
  “讲不清。”刘毅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此事,还是等孔明回来再商议,眼下虽然做出了拓板,但拓印的话,这些墨汁易干,印上几页便无法再印,得找寻一些更适合的东西来替代墨汁,此事除孔明之外,皇叔切记不可跟任何人提起,干系甚大。”
  刘备一时间还绕不过弯儿来,默默地点点头,虽然没弄清楚,但似乎又有些明白,见刘毅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郑重的将那几页纸揣入怀中,对着刘毅道:“孔明方才传来消息,甲子日之前,将那百艘快舟送往柴桑。”
  “已经备好,随时可以送过去。”刘毅闻言,目光一亮,甲子日,也就是十一月二十,距离现在,也就剩下十几天了,看来赤壁之战已经进行到尾声了,对着刘备道:“那孔明应该也叫皇叔做好追击曹军的准备了?”
  “不错。”刘备点点头。
  “以我之见,追击曹操溃军固然要紧,但那水寨中的荆襄将士,主公也当尽快去说降,至少给他们一个我们愿意接受他们的意思,一旦曹军溃败,这些荆襄兵马若要投降,会先选我军!”刘毅笑道。
  “伯渊放心,孔明也是如此说。”刘备笑道。
  “皇叔切记,收降荆襄水军的,是皇叔,而非公子刘琦。”刘毅看着刘备,认真道。
  刘备闻言,默默地点点头,他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妄想
  却说夏口这边,刘备见刘毅每天不是研究如何精简曲辕犁,便是研究印刷术的问题,虽然他觉得印刷术的确大有搞头,但眼下正是与曹军大战之时,刘备委婉的提出,希望刘毅暂时放下这些东西,等败曹操之后,再行研究,目下一切,以击溃曹军为主。
  其实这事情吧,跟曹操决战之前,基本上是用不到刘备和刘琦的,该做的准备诸葛亮已经说了,刘毅也补充了一些。
  难道自己要告诉刘备,这其实就是一把火的事儿?
  真说出来最后应验了,恐怕刘备该把他当诸葛亮那样的人才使了,自己哪有那本事?再说,一旦泄露了,坏了大事,这结果自己可就真的无法预料了。
  有些无奈,但刘备既然发话了,而且这些事情也确实不急在一时,刘毅也只能暂时放弃完善,带了魏延来到水寨船坞边,思索接下来该做何事?
  刘备也没说他要什么,只是觉得刘毅不该在这个时候研究什么印刷术与农耕器械,但具体要做什么,刘备也没想过。
  赤壁之战,刘毅给江东准备了百艘快舟,有了这些快舟,只要曹操如历史或是演义中那般来个铁锁连舟,周瑜能够抓住那一闪即逝的战机,这场仗,基本就结束了,之后抢占地盘,有刘毅做的那十艘战船作为奇兵,拿下江陵不是什么难事,这么算下来的话,若要再拓展一下业务,荆州这边,就剩下襄阳了,再往北打,刘备吞不下。
  襄阳……
  刘毅见过襄阳城防,是座坚城,自己的工匠技能虽然可以给物品带来属性,但也挣脱不了这个时代的束缚,若真要打襄阳这种坚城的话……
  刘毅也没去船坞,只是让人去拿了一张立起来的桌案(类似于画架),笔墨纸砚过来,将一张蔡侯纸黏在桌案之上,皱眉提笔,凭着记忆勾勒出襄阳以及樊城的结构。
  樊城的结构当初刘备请刘毅加固樊城城防时刘毅看过,早已记在心中,至于襄阳,刘毅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虽然很多地方不让靠近,但以刘毅今时今日的眼界,只凭那些去过的地方,已经足够把襄阳城的整体结构推演出来了。
  “先生,这是襄阳城?”魏延站在刘毅身边,看着刘毅画出来的图纸,惊讶道。
  “嗯。”刘毅点点头,襄阳城高近伍长,三四层楼那么高,在这个年代来说,这已经是少有的坚城了,刘毅没见过洛阳、长安这种大城,但估计相差不会太远。
  “先生准备建议主公打襄阳?”魏延目光一亮,看着刘毅道,他如今也被封了校尉之职,算是刘备的部将了,只是仍旧在刘毅身边听用。
  “皇叔手下有多少兵马?”刘毅摇了摇头:“但若要攻襄阳,最好一鼓作气攻下,否则拖得越久,攻之越难!皇叔若能顺利拿下江陵,我便建议皇叔集结兵力,水路并进,一举拿下襄樊之地。”
  赤壁之战一结束,曹操忙于奔逃,这荆襄一带的曹军士气必然低落,这是最佳的攻打时机,若等曹操稳住阵脚之后,开始在襄阳布设防线,加固城墙,那时候再想进攻襄阳,就难了。
  而且,刘备若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攻下江陵、襄阳,那也就不存在借荆州的问题了,关羽失荆州,也是蜀汉政权从巅峰开始衰落的一个关键节点。
  “文长,若是你来守襄阳,该如何守?”刘毅看向魏延,他知道魏延最近因为刘备未能重视他而闷闷不乐,不过这种事情,他只负责推荐,其他的问题,刘毅也管不了,他没办法左右刘备的心思。
  “若我来守……”魏延闻言,目光看着刘毅画出的两座城池的图形,目光突然一亮道:“若是我的话,便以水军沟通两城,若敌军攻襄阳,则将樊城之兵调往襄阳,若敌军攻樊城,则反之。”
  “若他日能得此二城,便在襄樊之间,设一浮桥。”刘毅看了魏延一眼,点头笑道,这也是他将襄樊二城一起画出来的原因。
  当初刘琮未投降之时,刘备为何屯兵于樊城?便是因为这两城之间,只有一水之隔,相互之间能互相驰援,而且曹军不习水战,只凭此二城,曹操便是有百万雄师,也很难攻破这两城。
  但现在若要他们作为攻方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断两城之间的联络,从这一点上来看的话,十艘战船显然不够,刘毅必须做出更完整的船队,不能只有大船,还得有小船策应。
  “那若是要让你来攻?需要什么?”刘毅问道,他对兵法研究不深,作战经验也只限于守备墨城那几次。
  “这……”魏延有些犯难了,看着两座城池道:“首先要有一支水军来切断两城联系。”
  刘毅点点头,这点他已经想到了,而且刘备打造水军比曹操打造水军更容易一些。
  “其次,攻城器械、粮草足备的话,也需八万大军!”魏延斟酌了一下,肯定的道。
  “这么多?”刘毅挑了挑眉,看向魏延,魏延虽然挺狂,但不是个会说大话的人,这一点上来说,他比关羽更理智一些,但八万大军,别说现在,就算得了荆州的刘备,都未必能够拿出来。
  “先生,襄阳城防,末将再清楚不过,以襄阳城之坚固,若无八万大军,末将没有信心能够拿下。”魏延苦笑道。
  八万!
  刘毅有些明白为何刘备没拿襄阳了,自己将战争想的太简单了,不是刘备不想,而是根本拿不下,看来是自己想多了,眼下还是想想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江陵吧!
  当然,魏延所说的,是在曹军准备充分的条件下,需要那么多人,若是赤壁战败的情况下,未必需要这么多,至于需要多少,刘毅不知道,这其中考虑的东西太多,自己算不来,等诸葛亮回来,自己该跟他商量商量,但以诸葛亮的性格,若无完全把握,恐怕未必会同意这个计划。
  刘毅将襄樊地图收起,准备日后有机会再用,重新贴上一张,准备画江陵地图,却看到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往水寨而来。
  不知道对方是否是来找自己的,但刘毅还是起身,带着魏延迎上,对着刘备拱手做礼道:“皇叔这是何往?”
  “再过五日,便是与孔明相约之日,也不知如今曹军军势如何,备准备乘小舟前去,一探究竟,伯渊可要同往?”刘备对着刘毅笑道。
  五天?
  刘毅本想拒绝,不过看了看身旁跃跃欲试的魏延,点点头道:“正好无事,便陪皇叔同往,也看看曹军军备如何,方便日后思索破解之法。”
  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刘毅在水寨亲自挑了一艘带着船舱的小舟,虽然是小舟,但行船速度却颇快,对于刘毅带着魏延一起,刘备也没有拒绝,让魏延负责架舟,四人进入船舱叙话。
  船舱不大,但内部给人感觉却颇为宽敞,刘备进入船舱之后,啧啧称奇道:“早知伯渊有鬼斧神工只手,然每次见识,却仍令人叹息。”
  “皇叔言重了。”刘毅笑着谦虚两句道:“孔明可是五日后便要回来?”
  “嗯。”刘备点点头,看着刘毅道:“伯渊可是有事?”
  “有件事情,想与孔明商议。”刘毅点点头道。
  “何事?”刘备微笑道:“伯渊可愿与备一说?”
  刘毅点点头,这事情就算诸葛亮答应,也得刘备点头,当下从怀中取出那张襄樊布防图摊开在船舱内的矮桌之上:“毅之前研究若是曹军败北,想要攻打襄阳,是否可行,方才问文长时,文长答曰,若攻襄阳,必须以水军切断这襄樊联络,而后尚要八万大军,方能攻克襄阳,但此乃襄阳守备充足之下,倘若曹操兵败,士气受损,若我军趁机攻打襄阳的话,又需几何兵力?毅不通兵法,是以想与孔明商议一番。”
  “这……”刘备看着刘毅给的地图,倒是颇为详细,此刻闻言,却是苦笑摇头一番,没有说话。
  他在荆州待了近十年了,当然知道襄阳的重要性,更知道襄阳的坚固,当初从新野退守樊城,正是打着与襄阳联合,共抗曹军的想法,只可惜刘琮的投降让刘备有些措手不及,只能放弃这道天然屏障。
  如今刘毅提出攻打襄阳,刘备也只能报以苦笑了。
  “不成?”刘毅看向刘备。
  “伯渊所言,我等何尝不知。”关羽叹息道:“只是我军如今兵微将寡,若能得到荆南四郡与将领,重整兵力,至少也需一年,一年之后,再想攻打襄阳,却是正如魏延所言。”
  随即却是往外看了一眼:“不过伯渊这位部将倒是颇有见识。”
  “文长确有将才,跟在我身边有些可惜了。”刘毅点点头,看了刘备一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