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校对)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426

  “老匹夫,你敢投贼?”韩玄怒视黄忠。
  “希望将军能信守承诺。”黄忠没有去看韩玄,只是看着刘毅道。
  “老将军放心。”刘毅对着关平、刘三刀道:“收兵,张榜安民,留下必要的人马,其余将士撤出城外驻扎,不得有误。”
  “先生,那他……”关平和刘三刀闻言看了看黄忠,迟疑道。
  “这等时候,还能心念故主,我信老将军为人。”刘毅伸展了一个懒腰,径直往衙署方向走去,竟是不再理会黄忠和韩玄,看得出来,韩玄对黄忠并没什么恩义,若这个时候自己给出如此大的诚意,黄忠还选择护着韩玄离开,那刘毅就得重新评价一下黄忠这个人了。
  关平和刘三刀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依照刘毅的命令,撤兵回营,刘三刀带着大队兵马出城重新建立营寨,关平则负责城内治安、巡视以及城池守备,至于刘毅,仗打完了,他已经计划着跟刘备请假回家的事情了,这算起来,出来也有三个多月了,墨城不知道如何了,上次过门而不入,这一次,回去之后,他可要好好休整一段时日,貌似刘备那边暂时也用不到自己。
  韩玄被黄忠一直送到城门外十里,黄忠对着韩玄一礼道:“府君请保重。”
  “你要回去!?”韩玄正盘算着先去桂阳,跟赵范汇合,然后再借兵打回来,此刻闻言不禁一怔,回头怒视黄忠。
  “府君对忠有知遇之恩,如今忠救府君一命,也算报了这知遇之恩。”黄忠冷漠的看着韩玄道,此刻已经不再有那种下属对上官的恭敬,有的也只是犹如陌路人一般的淡漠。
  “老匹夫,你真欲投贼?”韩玄怒视黄忠,破口骂道。
  “住嘴!”黄忠听的心头窝火,破口骂道:“昨日若听我言,何至于此?如今刘毅将军为我不惜担责,忠怎能弃之!?”
  原来昨日韩玄决定出兵夜袭时,黄忠觉得不妥,也不顾白天折了颜面,当下跑去劝阻,但韩玄恼怒黄忠将他置于险地,对于黄忠的劝谏不肯听,执意出兵,最终导致中了别人的计策,城破被擒,如今听韩玄左一句老匹夫,右一句老匹夫,心头窝火,真恨不得一刀将韩玄给结果了。
  韩玄冷笑,还要再骂,但见黄忠一双虎目含怒,心底没来由的一怯,到嘴的话说不出来,闷哼一声,拂袖而去。
  黄忠看着韩玄离去的方向,深深的叹了口气,转身回往临湘,进了临湘城,却见关平正等在城门口,见到黄忠回来,不禁大喜,连忙上前相迎。
  “中郎将不信在下?”黄忠皱了皱眉,有些不快道。
  “先生早就回了衙署。”关平摇了摇头道:“只是在下不放心,先生此番平定长沙颇有战功,如今放了韩玄,主公或许不会责罚,但军中将领难免有非议,若老将军不肯回来,先生往后日子恐怕不好过。”
  黄忠看着关平,皱了皱眉道:“你为何称将军为先生?”
  虽然匠作中郎将这个官名黄忠是第一次听说,但看刘毅攻长沙以来的手段,不过月余时间,便将长沙十二县尽数拿下,这等将才,怎的好似个谋士一般。
  “老将军日后自知,我家先生原本不管军事,只是此番曹军大败,主公和军师以及军中大将都在南郡追杀曹操,是以才派先生前来。”关平微笑道。
  也不知道刘备他们现在如何了。
  “那你家先生究竟在皇叔帐下做何事情?”黄忠不解的看向关平,听关平这么说,这带兵打仗不过是刘毅的副业,那他主要做什么?
  “先生乃墨家传人,精擅匠艺,在主公麾下为匠作中郎将,自然是掌管匠事,为主公铸造兵器,打造战船,修缮城池。”关平理所当然的道。
  黄忠:“……”
  你确定不是在逗我?这么一个人,刘备让人家当个工匠?或者说刘备让一个工匠跑来带兵打仗,还特么打赢了?你让他们这些刘毅的手下败将情何以堪?
  关平见他不信,也不解释,微笑道:“老将军日后自会知晓,先生所造之物,与寻常匠人不同,昔日曹操闻先生之名,欲强取之,却接连三次被先生在墨城所败,其麾下大将乐进都被先生生擒,如今还关押在夏口。”
  “墨城?”黄忠闻言看向关平,这个城池有些印象,曹操还未南下之时,在荆襄之地已经很有名了。
  “乃先生所建。”关平点头笑道。
  两人说这话,已经来到衙署,派人通报之后,关平便带着黄忠进了衙署大厅,正看到刘毅坐在那里整理卷宗,关平上前道:“先生,黄老将军来了。”
  “看到了,坦之先去巡城吧。”刘毅笑着看向黄忠道:“老将军请坐。”
  “多谢……先生!”黄忠有些拗不过来,对着刘毅一礼,跪坐在刘毅下手处,对着刘毅道:“不知先生要如何安排老将?”
  “皇叔命我来攻占长沙,如今临湘已下,容陵三城不日也将拿下,此间已经无事,我也该回去交差了,几日之内,皇叔当可给我回复,老将军先修养一番。”刘毅看了看黄忠手臂上的绷带,微笑道:“到时随我一同去面见皇叔,自会将你荐于皇叔。”
  黄忠闻言,皱眉道:“据老将所知,韩玄在此之前,已经书信于桂阳、零陵、武陵三郡太守来援,若此时换将,恐怕……”
  “桂阳之处,我已命人前去伏击,至于零陵、武陵两地,如今长沙已下,只要消息传出去,想来不会来强攻。”刘毅微笑道,他带着三千兵马过来,能够攻陷长沙已经不易,难不成还指望自己横扫四郡呐?
  黄忠有些无语,他还是头一次见这种没有丝毫立功之心的将领,以刘毅如今的手段,趁势南下拿下桂阳不是难事,到时候集结两郡之兵,武陵和零陵或许会有防范,但未必就不能图谋,若是放弃这个机会,等那三郡做好了准备再去打,比现在可就难多了。
  这个道理,刘毅自然知道,但他不确定刘备的态度,如今自己收降长沙将士之后,手中兵马已经有六千多,加上各县留下的守军,有八千兵马,要是再横扫三郡,刘毅手中能多出两万兵马,那就有些功高震主了。
  所以这种事情,还是叫刘备来决定吧,话说刘备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刘毅现在也不太清楚,这种时候,他自然更不敢乱动。
  “不说这个,老将军久在长沙,毅如今初来,许多事情不太明了,还请老将军帮忙处理一下。”刘毅指了指卷宗:“如这连道宗贼,为何这些年来如此猖獗,却一直无人来管?”
  黄忠闻言收回了心思,想了想道:“宗贼之事,由来已久,多是当地宗族不愿接受政令,率众抵抗,这些人在地方颇有手段,不好根除,以往太守多半都是拉拢……”
  长沙虽下,但在刘毅看来,内部问题多多,比如宗贼的存在,自刘表时代就有的,却一直没能解决,多半是以妥协、安抚来稳定,除此之外,政令无法贯彻,豪强的不配合,都是问题,这些人自然不能一味打压,但若是放之不管,那也是毒瘤,这些问题在刘毅看来,甚至比攻城略地都要重要许多。
  两人便这般一问一答,渐渐将长沙目前的问题理顺了许多,刘毅对长沙乃至整个荆南四郡的情况,也了解的更加透彻了许多。
第一百五十六章
继续打
  油江口,刘备大营。
  自火烧赤壁之后,刘备配合江东兵马追击曹操,主力却是屯兵在油江口,准备趁着周瑜攻打曹军之际,一举攻破江陵,如今刘备已经在曹军的溃兵中聚拢了不少原本的荆州兵马,又跟刘琦借来了五千兵,聚拢了三万大军准备在周瑜回兵之前,攻占江陵。
  “江陵守将乃曹仁,此人颇不易对付,军师,我等真要强攻?”刘备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询问诸葛亮道。
  “曹军走的仓促,江陵守军不多,主公又聚拢了这三万兵马,还有伯渊的战船相助,必须在江东兵马回军之前,将将领一举而下。”诸葛亮点点头。
  “只是曹仁此人,颇通兵略,如今又有江陵坚城相助……”刘备还是犹豫,他不是不知道江陵的重要,但刘备跟曹操打交道也不是一两回了,对于曹操麾下这些将领的本事却是颇为了解,曹仁可不是软柿子。
  “主公无需犹豫!”诸葛亮微笑道:“若无这些兵马以及伯渊所造战船,亮会让江东兵马先行攻打,而后再设法取之,然终非正道,如今我军有三万大军,又有伯渊所做战船相助,那战船亮已看过,曹军若无防备,确如伯渊所言,可轻易攻破江陵水寨,此战,三万大军是虚,这水军才是破城关键!”
  按照原本诸葛亮的计划,先让周瑜攻打江陵,然后他们再从旁巧取,只是这么一来,江东心里肯定会有不忿,于联孙抗曹的方针颇有不利,也容易埋下隐患,但南郡对于刘备来说太过重要,是绝不能放手的,若无良策,算计一次周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如今既然有了攻破江陵的底气,就算多折损一些兵马,却能不给江东口实,利大于弊。
  “何日动兵?”刘备默默地点了点头,抬头看向诸葛亮道。
  “宜早不宜迟,如今粮草已经备好,自是越快越好,务必在周瑜大军回兵之际,先一步攻破江陵,我等才能占据主动。”诸葛亮微笑道。
  毕竟这次赤壁之胜,主要是江东,他们趁着人家攻打曹军之际,攻打江陵,还是有些理亏,但总比之前的计划好一些。
  刘备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立刻动兵,命子龙为先锋,孔明与翼德、叔至随我坐镇中军,让云长率领水军,伏于江中,以响箭为号,如何?”
  诸葛亮微笑着点点头,心中却是有些感慨,这比自己原本的计划要更有利一些,到时候就算江东来找,他们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城池是他们自己打下来的。
  一旁的伊籍闻言对着刘备和诸葛亮躬身道:“主公,军师,此战攻占江陵虽好,但此番败退曹军,乃是以江东为主,若江东无利可获,难免心生怨气。”
  这个道理很明显,人家江东这次愿意主动出击,可不是来干白工的,冲锋陷阵,打仗的是江东将士,得好处的却是刘备,这放谁心里都会不好受。
  诸葛亮笑道:“主公可书信琦公子,请琦公子来江陵,将江夏让于江东。”
  反正江夏在去年年初的时候,被孙权祸害了一遍,人口失了不少,如今扔给江东,双方以汉水为界,而且两边都可以威胁到襄阳,这是最好的结果。
  让江夏?
  刘备有些不愿意,但也确实如此,总不能人家义务跑来帮你打退曹军,什么好处都不给吧?那以后还结个屁盟啊?
  “就依孔明之言,攻破江陵之后,我便书信于琦公子。”刘备笑道,心中已经做出了决断,他是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至于刘琦的态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刘备拿下江陵,刘琦若不愿接受,那留他自己去江夏镇守,能守住更好,守不住回来,刘备依旧会善待于他。
  “报~”就在众人商议已定,准备出兵之机,一名小校飞奔而入,对着刘备躬身道:“主公,长沙急报。”
  “哦?”刘备闻言目光一亮,连忙接过那信笺,拆开阅读起来,半晌后,刘备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可是伯渊已经攻取了长沙?”诸葛亮微笑着询问道,根据刘毅之前的几次作战经历来看,刘毅是有奇谋的,再说长沙太守韩玄诸葛亮也了解,庸人一个,刘毅身边还有刘封、关平这等久离沙场的将领辅佐,攻占长沙并非难事,倒是没想到这才一月,刘毅竟然已经将长沙攻占。
  “不错。”刘备点点头,对着小校道:“那前来送信之人何在?将他叫来。”
  “喏!”小校答应一声,转身离去,不一会儿,便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将领进来,对着刘备再次见礼。
  “快与我说说,伯渊是如何以两千之兵攻取长沙的?”刘备让人给那将领端了一碗水,询问道。
  “回主公!”那将领也是真渴了,接过水碗一仰脖子将水尽数喝下,然后方才对着刘备将刘毅这次攻取长沙的过程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一开始借势令沿途县城自动投降,到没到一城用自己的兵马换守城将士,虽然那将领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但刘备和诸葛亮却是明白了刘毅的用意,到后来抵达长沙,分兵去迫降其余城池,逼得长沙不得不分兵来袭,反被刘毅趁机端掉了一半兵力,再到最后刘毅诈死,引韩玄来攻,趁机夺城,便是诸葛亮听得也频频点头,这番操作,便是军中那些大将都未必能够做到。
  刘备苦笑着摇头道:“伯渊真乃奇人也。”
  诸葛亮闻言点点头,随即疑惑的看向刘备:“主公为何不快?”
  刘备将信笺递给诸葛亮道:“孔明自己去看吧。”
  诸葛亮疑惑的接过信笺,看过之后,也有些哭笑不得,刘毅竟然要求派人接替他守长沙,自己想回墨城放几天假。
  “主公,伯渊恐怕却有念家之意,但也有另一重意思。”诸葛亮看向刘备道。
  “哦?”刘备疑惑的看向诸葛亮:“还有何意?”
  诸葛亮迟疑了一下,看向刘备,缓缓吐出四个字:“功高震主。”
  刘毅毕竟跟随刘备日短,若是关羽、张飞、赵云这些人,或许不会有这种担忧,但刘毅的性格比较谨慎,未算胜先算败,这不止表现在战场上,仕途上也是如此,作为刘备军中最早接触刘毅的人,诸葛亮对这一点还是能够摸清的,这或许也是诸葛亮跟刘毅能够聊得来的原因。
  刘备闻言一怔,却是明白了,看了看诸葛亮道:“备绝无此意。”
  “主公仁德之名遍布天下,只是伯渊初来,与主公相知不深,是以不敢放手施为。”诸葛亮笑道,至于刘备有没有这个心思,那多少肯定是有的,但这种事是潜规则,不能说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