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415

  “味道不错,陛下要是胃口不好都赏给臣子如何?”
  刘凌有些“恬不知耻”的说道。
  也不等孝帝答应,他将整盘点心端过来放在自己膝盖上,捏起一块再次投进嘴里一边嚼一边含糊的说道:“今晚上来的急了还没吃饭,属实饿了。”
  孝帝哈哈笑了笑亲自到了一杯茶递给刘凌道:“好歹也是个王爷,看你那个吃相。喝口茶冲冲别噎着了。”
  刘凌嗯了一声,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孝帝看他吃的香甜,喉咙不着痕迹的动了动:“真的很好吃?”
  刘凌填满了嘴巴模模糊糊的说道:“好吃,刘恩重的手艺确实好的没话说,陛下要是不喜欢他做的点心,就把他赏给臣弟算了,臣弟明天一早就把他领到家里去……”
  孝帝看的馋了,从刘凌怀里的点心盘子里抢了一口放进嘴里。虽然点心已经凉了,可孝帝已经一日一夜没吃过东西,见到刘凌后心情也好了许多,所以胃口也开了,居然感觉这平凡至极的绿豆饼居然好吃的不得了。他吃了一口不过瘾,肚子里开始不争气的咕咕叫了起来。孝帝也不在意,伸手又从刘凌怀里抢了一块。
  刘凌把盘子抱紧:“都赏给臣弟了,陛下一言九鼎怎么还能拿回去?”
  孝帝道:“没错,是给你了,但朕给你的东西你再用来招待朕,有问题?”
  刘凌一窒,讪讪的说道:“桌子上明明还有,为什么偏要吃臣弟的。”
  孝帝也不脸红,劈手将刘凌怀里的盘子夺过来道:“吃了朕的东西还磨磨唧唧的,朕反悔了,不给你了!”
  刘凌笑了笑说道:“一盘点心赏给臣弟了陛下可以抢回去,但有些事即便是心里难过却也不能挽回。”
  孝帝顿时怔住,随即苦笑了一声道:“老九,你这是在埋怨朕吗?”
  好不容易提起来的胃口又没了,孝帝心里堵的厉害。他站起来走到窗子边上看着阴沉沉的天空,就如同在审视着自己此时的心情。
  “老九,朕知道这样做是有些草率了,朕现在想起来也会后悔。可这世间什么都有的卖却偏偏没有后悔药可买,不然朕倒是愿意去买些来吃下去。”
  刘凌跪倒在地道:“陛下并没有做错什么,苏秀,该杀!”
  他抬起头,看着孝帝的背影说道:“臣弟要说的并不是这件事,臣弟要说的,是陛下杀了一个该杀的人,却悔恨内疚的自己吃不下去东西。陛下,赎臣弟直言。”
  他看着孝帝转过来的视线,一字一句的说道:“陛下无论做什么决定都是正确的,陛下杀人是天威,而且杀的是该死的人。可陛下若是因为这件事而为难自己,那只会让陛下的心越来越软,天长日久的话,只怕谁都敢像臣弟刚才一样无礼。”
  “陛下乃天下至尊,一手握着恩,一手握着威,只有两只手同样的强壮才会让百官臣服,才会让百姓安生。”
  孝帝心里一暖,刚才刘凌带给他的彻骨的寒意烟消云散。原来老九是劝我不要因为内疚而自己对不住自己,他不是怨我心狠手辣。不是,他不是怨我。
  看向刘凌的眼神变得柔和,孝帝走过去搀扶着刘凌站起来说道:“老九,你说的对!朕不怪你,朕要谢谢你!以后如果朕还犯了这样的糊涂,你就还如今天这样直言相谏!若是朕还糊涂着,你就端一盆冷水来把朕泼醒!”
  刘凌俯身道:“臣弟不敢,大不了臣弟再抢一回点心吃就是了。”
  孝帝哈哈大笑,阴霾一扫而空。
  “朕饿了,这个该死的小六子,怎么还没把吃的送上来,朕要打他的板子,嗯,重重的打。”
  刘凌微微一错愕,随即笑道:“陛下赎罪,臣弟刚刚确实打了一个小太监的屁股。”
  随即,刘凌将那个小太监为了讨好自己将陛下的饮食起居都告诉了自己的事,孝帝知道刘凌绝不会因为这样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小人物而浪费这么多口水,他话里肯定还有所指。果然,刘凌说完之后语气一转道:“陛下身系江山社稷,请陛下为黎民计,不要在委屈自己了。”
  孝帝点头含笑道:“朕知道了,以后再也不会。”
  刘凌道:“陛下,还有就是……那小太监能为了臣弟的一句褒奖而把陛下的饮食起居详细的报告给臣弟,那么……若是有人花大价钱来买这些消息,难免不会有人为了钱财而铤而走险……”
  孝帝心里一震,他知道刘凌提醒自己这个是什么意思。现在已经知道了有人想要图谋不轨,之前在军机处的时候君臣几人也推测了一下,认为背后那个意图谋反的人会兵行险招攻打禁宫,鼓动百姓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若是真的有小太监将自己的日常起居的消息泄露出去,只怕那些反贼会出大价钱来购买呢。
  自己平日里居住在承先殿不是什么秘密,但那些反贼显然需要更精确的情报。若是有人能将每天自己住在什么地方泄露出去,那反贼攻入皇宫后目标会变得十分清晰。
  想到了这里,孝帝叹了口气道:“老九,朕明白你的意思。但宫里面人多口杂,朕到哪儿都是前呼后拥的不能脱离了众人的视线。”
  刘凌道:“陛下……如果真有贪财的小太监将陛下的消息传出去,那他既然能被反贼利用,为什么就不能被咱们利用?”
  孝帝眼神一亮,随即笑了起来。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小六子带着侍女将御膳房刚做出来的事物送了上来,别怪小六子这一去这么长时间,显然他是叮嘱厨子们做什么类型的饭菜了,并且为了保险,他一会儿都没离开御膳房。饭菜清淡为主,青青翠翠的光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孝帝不是一个有口舌之欲的人,平时吃饭就很简单,只是今天心情起伏很大,胃口还不是太好。
  刘凌陪着吃了一些,孝帝让小六子带着侍女太监们退出去,两个人边吃边商议如何应付大辽有可能出现的报复行动,还有如何能将反贼都引出来一网打尽。孝帝接受刘凌的建议,让麒麟卫的人盯着平日里伺候自己饮食起居的几个小太监,一刻都不能丢松!
  至于大辽国方面,孝帝和刘凌倒不是很担心。如今辽国已经不是一家独大的局面了,党项人在西边虎视眈眈的盯着,辽国还需要汉国这个虽然并不强壮的盟友,哪怕是用来扯扯西夏的后腿也是好的。
  
  第一百六十章
外战,内乱
  
  不出孝帝和刘凌的预料,第二天上午来自大辽的使臣就到了太原。见了孝帝之后,大辽的使臣先是表达了敬意,然后对岁贡被“马贼”抢劫焚烧的事表示遗憾,却一字未提西夏。耶律雄机陛下大度的表示今年的岁贡不用再筹集了,虽然东西没了,但是大辽却收到了汉国的诚意。
  然后使臣通报了对鹰扬郎将海里和钦差萧栾的处置,海里因为严重的渎职而被砍了脑袋,倒是萧栾虽然被打了二十军棍却因祸得福的被耶律雄机陛下留在了身边听用。不管是孝帝还是刘凌都这个决定感觉到很开心,毕竟在耶律雄机身边算是有了一个“熟人”
  使臣只在太原呆了一天就北返回了幽州,之前路过定州的时候已经先一步宣读了耶律雄机的旨意,封离妖那颜为果毅郎将,接替海里驻守定州。
  大辽的使臣一离开,刘凌让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离妖那颜的资料。对于这个新崛起的将军一无所知,这让刘凌心里很不安。
  谁知道果毅郎将离妖那颜的消息还没收集上来,一条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从南边传过来了。
  就在十四天以前,也就是刘凌设计把岁贡都骗回来的那一天。刚刚从汉国这边打了败仗的周世宗柴荣居然再次兴兵,调集大军十六万南下伐唐,以左武卫大将军韩庚为先锋,柴荣亲自率领大军兵出宿州,与南唐清淮节度使李阳明战于寿州,大败李阳明,斩敌四万余,兵锋直指泸州。
  又三日,左武卫大将军韩庚领兵两万余在泸州北六十里大破唐保信节度使徐亮,以三万人击败七万余唐军,杀敌过半。徐亮退守泸州闭门不出,周军围困庐州城。第四日第五日两天,左武卫大军在泸州城下耀武扬威。在第六日的时候周军忽然退却,徐亮派人打探消息才得知,周世宗柴荣已经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一路向东势如破竹一般杀向都城金陵。
  徐亮联合同样战败的清淮节度使李阳明合兵一处,慌忙发兵去救都城,结果两个人在半路上又中了左武卫的埋伏,韩庚率军大破两个节度使的联军,阵斩了李阳明。徐亮带着不足三千的残兵逃回泸州,再也不敢出城半步。
  第十二日,周军已经接连攻破泗州,濠州,楚州,丰州,扬州,淮河以北的唐建武军十余万人马被周军全灭,南唐淮河水师全军覆没,金陵危在旦夕。
  因为右威卫大将军蒙虎率军镇守晋州严禁周军伐唐的消息传入北汉,所以一直到周世宗陈兵淮河北岸影卫才将收集来的情报送到太原府。刘凌看了大吃一惊,周军的推进速度太快了,只十余日的时间唐淮河以北的几个重要的州府都被周军攻破了。
  再加上唐淮河水军覆没,唐国都金陵就在淮河北岸周军的眼皮子底下,说危在旦夕一点也不为过。刘凌知道南唐重建设而轻军事,国家富足偏偏军事实力不怎么样。对付闽国,吴越这样的小国还可以,对付大周就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了。
  按照这样的战局推测下去,只怕再不出十日,南唐皇帝李璟或者退出国都金陵以避周军的锋芒,或者就要调集大军在淮河以北与周军决战了。不过根据刘凌的了解,这个李璟不是一个魄力的人,决战的概率并不大。
  仅仅十余日,先后败在柴荣手里的唐兵累计已经不下二十万,周军推进的速度简直可以说摧枯拉朽一般,根本就没有遇到激烈的抵抗。唐根基已经被打的摇晃起来,最让人无语的是二十万大军就是填河自杀也能把淮河堵上一里长,可是死在战场上却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稍后又有消息从后周传过来,唐皇帝李璟果然害怕,派李德明到周世宗帐前求和,愿意割地赔款。但谁知周世宗柴荣不准,下令将李德明乱棍打出了大帐。唐皇帝李璟无奈,名自己的弟弟齐王李景达率领精兵六万度过淮河与周军决战。
  这六万精兵乃是唐最为精锐的军队,在齐王李景达的率领下挥军过河,直扑扬州。周世宗攻占扬州后认命的扬州留守韩令坤只有兵马两千,不敢应战于是向攻占了滁州的周右武卫大将军刘基求援。而右武卫大将军刘基却与左武卫大将军韩庚两个人合兵一处,正在滁州北面二百里不到的定远与唐皇甫晖,姚凤部决战无暇分身。
  韩令坤无奈向周世宗求援,信使在半路上却正遇到赶来的周虎贲铁骑!
  虎贲大将军罗旭率领铁骑一万,在扬州城下与李景达率领的六万精锐唐军交战。谁能想到,六万最精锐的唐兵居然挡不住一万虎贲!
  在罗旭的指挥下,一万虎贲精骑如狮子扑兔一般,将李景达杀的大败。罗旭派两千精骑佯攻唐军左翼,自己亲率一千精骑直冲唐兵中军。本来是佯攻的左翼虎贲铁骑却意外的将唐兵左翼击碎,挥舞着马刀的虎贲骑兵驱赶着左翼的败军冲向了唐兵的中军。经典战术倒卷珠帘被虎贲精骑运用的炉火纯青,一方是自家冲来的败军,一方是虎贲大将军罗旭亲自率领的一千铁骑,李景达顿时手忙脚乱起来。
  自己队伍的后退远比虎贲精骑的冲击力要大,一千冲击唐兵中军的虎贲精骑就是再勇武也断然击不垮六万唐军,但是连番的败仗已经让唐兵胆寒,虎贲铁骑的威名更是让人感觉上难以抵挡。再说从各军中抽调出来拼凑的精兵远不如虎贲精骑的配合流畅,李景达败的毫无悬念。
  一万虎贲精骑驱赶着唐军沿河而走,断断续续的一直杀出去一百多里。等李景达收拾败军的时候清点人数,六万唐军还剩下一万一千人。每一名虎贲精骑的马鞍子后面最少的也挂了三颗唐兵的人头,血将淮河北岸都染成了红色。
  李景达率军不敢回金陵,一路顺着淮河往西南逃命。刚过了滁州,击败了唐军生擒了皇甫晖和姚凤两员大将的韩庚刘基的人马斜刺里杀过来,携大胜之威的左武卫右武卫精兵将唐军杀的哭爹喊娘,李景达逃出生天时身边只剩下了三五百亲兵。
  绕路再次跑出去一百多里,沿途收拢了大概三五千皇甫晖姚凤的败军,李景达抢民船过河回到了金陵。当初从金陵出发的六万大军只回来不到五千的老弱残兵,场景凄凉的让人欲哭无泪。
  无奈之下,南唐皇帝李璟写了降书顺表,对大周称臣。
  李璟去帝位,自称江南国主,对大周称臣尊柴荣为帝,赔款金银布帛粮草百万数以上。本来在北伐汉国的战争中被刘凌打憋屈了的柴荣一心想要吞灭南唐全境,但从北方瀛洲送来急报说大辽霸州郎将普尔奴率军两万攻沧州,定州郎将离妖那颜率军两万攻瀛洲,新补充的乾宁军新兵难以抵挡,北方二州危在旦夕。
  柴荣无奈之下接受了李璟称臣,割占了南唐淮河以北全部的领土后率军班师。同时命令青州,衮州的左右领军卫北上抗敌。左领军卫大将军岳乐,右领军卫大将军糜荒已经出兵,双方人马稍一接触辽军便退回定州,霸州方向,之后柴荣令乾宁军指挥使赵铁拐率军南移,而左右领军卫的六万人马则分别在瀛洲,沧州驻扎。
  大周侵入南唐这一战打的恢弘打的漂亮,短短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将唐军主力几乎全灭。南唐割地赔款后国库空虚,再也无力抵抗大周的铁骑。南唐国主李璟下令迁都南昌以避祸,因为军事上的软弱,南唐自此之后几乎不敢轻易言战。
  在大周伐唐的第十四天刘凌接到的消息,当时正巧是周虎贲大将军罗旭以一万精骑大败六万唐兵精锐。刘凌接到消息后郑重的写下了罗旭的名字命人挂在自己书房里,时时提醒自己这个罗旭不可小觑。只是让刘凌诧异的是,历史上滁州明明是赵匡胤打下来的,解救扬州的人也是他,伐唐一战可以说是赵匡胤人生中极其辉煌的一页,却为什么一直不曾听到如今的周军中有赵匡胤这么一号大将?
  南唐与大辽交好每年都会从水路送给大辽不少的好处,而为了让南唐继续牵制大周,辽国才派定州郎将离妖那颜和霸州郎将普尔奴领兵骚扰大周的北方,本意上大辽并不愿与周过早开战,所以离妖那颜和普尔奴率领大军与周军稍一接触就退了回来,但却一直驻扎在瀛洲以北,一直到周世宗柴荣班师回朝后辽军才退回定州,霸州。
  本来孝帝也接到了大辽皇帝耶律雄机的旨意,让汉兵出坛州攻打晋州,可惜的是大辽国的信使还没有离开太原府,一场汉建国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在太原爆发。就连大辽的信使都被困在太原府出不了城,更别说孝帝的旨意了。所以汉军老老实实的在坛州练兵,而晋州的右威卫大将军蒙虎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大周伐唐的第十五天,陆续进入南唐境内的三十万周军兵临金陵城下,大周的水师将淮河封锁到连一只鸟都没过去的时候,汉国的国都太原府有人摇旗造反了。
  一时间太原城内旌旗乱舞,火光连天,喊声杀声震耳欲聋,叛乱的百姓与京畿大营的人马打的热火朝天,而禁军一部约四千人又抄了京畿大营人马的后路,双方在太原大街上打的血流满地。京畿大营一面镇压百姓叛乱,一面腾出手来狠狠的揍了一顿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血战的禁军四千叛军。
  但很快就传来消息,数以千计的暴徒冲击禁宫,反贼在皇宫中的内应打开了宫门,暴徒一路烧杀,已经将汉孝帝围困在承先殿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杀入皇宫
  
  造反的百姓被京畿大营的人马压制住了,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举着火把抓人的京畿大营士兵。八门巡查司和太原府的衙役倾巢而出,凡是胳膊上绑了白布的百姓见一个抓一个。官兵几乎是和百姓同时行动的,一头造反,一头立刻就出兵镇压,配合的倒也天衣无缝。
  只是镇压百姓这边倒是顺风顺水,毕竟手无寸铁拿着木棒扫帚的老百姓怎么会是精锐的京畿大营士兵的对手,老百姓只会打顺风架,占了优势的时候个个都能顶百战精兵用,一旦见了血被打怕了,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
  难题是造反的四千多禁军兵马守住了进宫的街道,京畿大营的人马连续发动了无数次攻击都被禁军用血肉之躯给挡了下来。知道一旦败了就必死无疑的禁军人马打出了血性宁死不退一步,京畿大营的人马一边镇压百姓一边攻击禁军明显捉襟见肘。
  禁军的弓箭手装备的是狼牙箭,远比京畿大营的普通羽箭要犀利。外战不行的禁军打起内战来倒是悍不惧死,价值五个大钱一支的狼牙箭跟泼水一样被他们用来射自己的袍泽。京畿大营的人马一条街道一条街道的抢,尸体铺满了一条又一条的街道。
  京畿大营统领陈远山急的几乎吐血,可惜道路的狭窄注定不能进行集团冲锋,而几十人几十人的派上去却无疑是在送死。更何况这次率领禁军造反的居然是禁军副指挥使孙胜!跟着忠王刘凌从玉州前线回来之后,孙胜脱胎换骨了一般。不但个人勇武更加锐不可当,论兵法也从刘凌那里学来了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