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5

  一千五百多骑兵冲破步槊手防御的时候已经损失了一小半,冲进朴刀阵之后就仿佛进入了一片无数刀锋组成的沼泽。两个人朴刀手配合就是一个沼泽中的小漩涡,而无数个小漩涡组成了一片致命的死地。
  领头的燕军将领咬着牙往前死命的冲,他身边的亲兵在冲破朴刀阵之后已经只剩下三个,而且每个人身上最少都带着四五处伤势。这将领杀出朴刀阵之后感觉前面压力一轻,回头看时跟在自己身后的骑兵已经不足三百。咬了咬牙招呼后面的骑兵跟上,只要杀透敌阵就能将汉军的防御阵型剖开,这样虽然不足以击败对手,但会为后面冲过来的步兵兄弟们打下胜利的基础。
  燕军将领抹了把脸上的血水,大声催促着手下迅速集结冲出敌阵,后面的骑兵还没有来得及完全跟上,他就率先冲了出去。三个亲兵在左右保护着他,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种沉重的表情。
  就在这个时候,燕军将领的战马忽然嘶鸣了一声倒了下去,还没有看清楚怎么回事,后面的骑兵接二连三的从马背上摔下来。一个落马的亲兵就地一滚后站起来想去救助自己的主将,还没有跑出去三步就被一支投枪钉在地上。随着他的死,燕军骑兵们终于看清了是什么杀死了大量的战马。
  前面,铜墙铁壁。
  
  第一百八十章
军人杀,百姓放
  
  七百重甲步兵站成阵列,他们奋力的将自己手里的投枪抛出去,然后盯着看观察自己的投术是否精准。七百支投枪抛出去,命中率其实并不高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投枪命中燕军骑兵,但是大多数投枪都狠狠的扎进了战马的躯体里。扎中战马的人表情愉悦,而扎中燕军骑兵的人反而闷闷不乐。
  怎么说呢?这样解释一下吧,重甲步兵的目标并不是骑兵而是战马,那些将骑兵扎落马下的重甲步兵其实是投偏了……
  三百多骑战马被一轮投枪干倒了一半多,后面的骑兵来不及拉住战马躲闪不及踩在前面倒地的马匹和骑兵的身体上。至少十几个骑兵被后面冲上来刹不住的袍泽踩死,碗口大的马蹄踩在人的肉体上就好像踩在雪地上一样,一脚一个坑。被马踩死的人往往外伤看不出致命,其实内脏已经碎裂的如同一滩烂泥。
  还有马骑的人不过一百多人,落地的骑兵凭借手里的横刀如何挡得住汉军的围杀?前面是七百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陌刀手,后面是逐渐收拢阵型扑过来的朴刀手和步槊手,前面是虎后面是狼,何以处之?
  燕军骑兵的将领大吼了一声,命令一名骑兵下马将战马交给自己后率领为数不多的骑兵冲向重甲步兵。他知道仅凭百十名轻甲骑兵去冲击列成方阵的重甲步兵无异于送死,但是为了那些落马的袍泽能活着冲出去他别无选择。重新站在了骑兵队列的最前面,他知道自己将最后一次履行一名骑兵将军的职责和义务!
  杀!
  扬起横刀,一声震天大吼。
  一百多名骑兵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心,他们求死,是为了撞开重甲步兵的阵型后能给自己身后没马的袍泽杀开一条活路。他们知道自己的将军选择了什么,而他们同自己的将军一样,此时无怨无悔。
  在隋唐时期,一百名士兵为一旅,设置一名旅率,三个旅为一个团。北汉的军制将旅这个编制取消,只在特种作战的部队保留了这一编制。按照刘凌的安排,重甲步兵没五十人为一队,设一名队正校尉。三百人为一旅,设旅率一人。九百人为一军,设一名别将。
  这七百重甲步兵在别将司徒征程的带领下开始根本就没有正视那些燕军骑兵,在他们眼里连大辽的狼骑都没有什么可怕的,更何况一直匆忙组建根本就没有操练过的队伍?可是当那百余骑燕军冲过来的时候,司徒征程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哀兵必胜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已经没有了退路的燕军骑兵现在已经脱胎换骨。
  就算他们的战马没有换成西域良驹,兵器依然是那把大汉的制式横刀,身上依然连一件轻甲都没有,但是他们的气势已经完全改变了。这已经不是一支让人看不起的队伍,已经能足够引起对手的尊敬。
  这一百多骑燕军,身上爆发出来的滔天战意和不畏死的士气让人侧目。他们表现出来的气势,竟然比之前一千五百人的骑兵队伍还要强大!
  司徒征程大喝一声:“列阵!迎敌!”
  手下的七百重甲呼的应了一声,他们此时也注意到了那一百多燕军骑兵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虽然谈不上让人害怕,但足以引起他们的重视。
  燕军骑兵的将领一马当先,一刀朝着司徒征程的肩膀斜着劈了下来。司徒征程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个值得自己尊敬的敌人,然后撤身,挥刀,劈落。
  沉重的陌刀这能力劈华山的一刀将那燕军将领和他坐下的战马同时劈开,那将领身上的轻甲根本挡不住势大力沉的陌刀。那将领的半截上半截身子抱着马脖子一起掉了下来,下半身则和马身子一起扑倒在地上。
  燕军骑兵的横刀在重甲步兵的身上砍出一溜一溜的火花,却难得有几个人能破开重甲的防御。被砍的一个趔趄的重甲步兵怒吼一声,挥刀将燕军骑兵连人带马同时劈开。马的血颜色很重,泼洒在雪地上还冒起热泡。呼啦一下子喷出来的内脏啪嗒啪嗒的掉在地上,随即被双方战士的脚步踩成烂泥。
  一百多骑兵没能杀透战阵,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换来的不过是杀死了十几个重甲步兵而已。即便是这样,他们的战绩也足以令人尊敬了。毫无章法可言的胡乱冲击,仅凭着一股不畏死的气势能将重甲步兵的阵型冲的一阵摇晃已经足以自豪!
  司徒征程推上去面甲,朝着挥舞着横刀冲过来的失去战马的骑兵大吼:“放下兵器投降!饶你们不死!”
  “投降!饶你们不死!”
  重甲步兵们跟着首领一同大喊,第一次竟然对敌人产生了那么一丝怜悯之心。他们都是汉军步兵中最强悍的存在,都是百战不死的老兵,原本已经如万年寒冰般冷硬的心肠,此刻却悄悄的有了一点点消融。
  冲在最前面的燕军士兵愣了一下脚步缓慢了下来,他疑惑的看着前面一身是血的重甲步兵,不知道是否该信对方同意投降的喊话。毕竟现在他们只剩下了一百多人,这些人对于汉军来说杀了比留下绝对更切合实际。渐渐的,他们冲击的步伐越来越慢,从跑变成了走,然后一个个僵立着面面相觑。
  “投降吧!”
  司徒征程再次喊了一遍。
  “你真的不杀我们了?”
  “真的不杀?”
  几个燕军士兵大着胆子问。
  没等司徒征程回答,一声冷冰冰的断喝将燕军士兵的希望完全斩杀。
  “杀!一个不剩!”
  司徒征程愣了一下,随即看到策马赶过来的将军赵二。赵二的目光冷的好像刀子,司徒征程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赵二瞪了他一眼,随即对那些燕军士兵们喊道:“拿起你们的武器,死也要死的像个汉子!既然选择了造反,你们就应该想到今日的下场,河东的男儿不怕死,别让我看不起你们!”
  一名燕军士兵缓缓的弯腰捡起自己已经丢掉的横刀,苦笑着流泪:“多杀一个人又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给我的孩子增加一份罪孽罢了。既然走错了路,这结局,我自己了断!”
  猛地,他将横刀刺进了自己的心脏。
  尸体倒地,嘴角上竟然挂着一抹解脱般的笑容。
  一个燕军士兵哈哈大笑,眼泪顺着下颌大颗大颗的滴落:“不是我不想活下去,是这该死的世道逼我死啊!老天爷,你睁开眼看看!正在自相残杀的都是什么人!你看不到吗?你瞎了眼吗!”
  挥刀,自刎。
  超过一半的燕军士兵选择了自杀,剩下的五六十名燕军士兵不甘心自己了断,挥舞着横刀冲了过去。只是他们手里的横刀相对于汉军的重甲来说太轻了,根本就破不开对方的防御。他们疯了一样的一刀一刀砍下去,然后笑着哭着前赴后继的死去。
  攻击汉军的燕军骑兵最终被抹杀的干干净净,虽然他们的死并没有将汉军击败,但是却为欧阳专赢得了珍贵的时间。大队大队的燕军在骑兵的掩护下跑远,他们甚至都来不及对英勇的对骑兵兄弟看一眼。
  欧阳专身边只剩下不足五百骑,虽然有不下三千步兵跟在他身后,但是这样的力量让他感觉不到安全。手下的亲兵不断的大声呼喊,招呼越来越多的燕军往中军这边集结。渐渐的,已经乱的好像没头苍蝇的燕军士兵就好像看到了一盏明灯,疯了一般的往中军方向冲过去。
  跑出去不到二里的时候,欧阳专身边的士兵已经聚集不下七千人,这是燕军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支部队了,当然,在汉军骑兵的眼里,也是最大的目标。
  刘凌带着两千骑兵在竹马县燕军大营中烧了个痛痛快快,然后带着骑兵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如大江大河一般朝着溃败的燕军步兵冲了过去。竹马县大营里留下驻守的八九万燕军竟然挡不住两千精骑的冲击,他们甚至没有勇气交战就落荒而逃。
  是啊,他们不是军人,他们都是被强迫着裹带而来的老百姓,燕军强光了他们的粮食,杀死了他们的妻女,他们不参加叛军下场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没人嘲笑他们的懦弱,嘲笑他们怕死,嘲笑他们以八万多人对两千汉骑表现出的无能。
  刘凌带着骑兵风一般在战场上掠过,神战营精甲骑兵一个个凶猛的好像成年的豹子,而手里长长的马槊则是他们锋利的獠牙。很快,骑兵在刘凌的带领下就追上了最后面的一股燕军溃败,刘凌伸手将那柄超长的青色弯刀一指,后面的骑兵嗷嗷的叫喊着跟着他一起杀了过去。
  毫无悬念,将背后交给敌军骑兵的燕军溃兵成片的死亡。神战精甲好像一把锋利刀子一样将溃兵一分为二,锥子型的攻击阵型将溃败切开然后一层层的杀死,裂口随着神战精甲的深入而越来越大。大部分燕军溃兵都是后背上挨了狠狠的一刀,或者被一槊穿死。臂力惊人的一名神战精甲居然推着串了三名燕军尸体的马槊前行,他狰狞的面孔就好像从地狱中钻出来的恶魔。
  这一队大概千余人的乱军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被神战精甲杀散,以刘凌为箭头的骑兵队伍继续往前追杀。身后的汉军步兵开始清理战场,来不及逃走的燕军或者跪地投降,顽抗者责备干脆利落的杀死。而投降的人则被驱赶着集结后抱着头蹲在地上,对于这些百姓赵二等将军没有下达杀人的命令。
  之所以将燕军骑兵剿杀的一个不剩,是因为燕军骑兵都是欧阳专的死忠,有至少一半的护粮军老兵组成了骑兵,这些人若是留下不能保证是否真心投降,与其提心吊胆的收留他们,不如一刀砍了痛快。而那些百姓则不同,他们都是被逼迫起来造反的,放下武器后他们痛哭流涕的样子哪里像一个军人?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丧家之犬
  
  刘凌率军一直追杀出去五十几里,燕军集结在竹马县的十几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大燕皇帝欧阳专只带着不足三千残兵一路逃回瞿州,半路上被吃了雄心豹子胆的太行山匪史不动带着六百余人从屁股后面追杀了一阵,欧阳专竟然不敢率军回头吃掉这股山匪!
  史不动打着替凤宁县令沈伏威报仇的旗号,追杀起燕军来肆无忌惮酣畅淋漓。五六百举着乱七八糟武器的山匪嗷嗷叫着耀武扬威,被刘凌杀破了胆子的燕军竟然连反抗都不敢。夹着尾巴只顾着跑,让史不动实实在在的宰了一次肥羊。
  连打再吓唬,史不动在燕军的屁股后面捡了大便宜。不但抢了十七八匹战马,还抢了不少好东西。跟在欧阳专身边的这三千来人溃兵算得上是燕军最精锐的士兵了,要是素质不行也不可能一直跑到现在不是?而且这三千人中有六七百原来护粮军的老兵,他们手里的武器可是实实在在的大汉制式横刀啊。不光是抢东西,史不动还抢人。至少有三百七八十人被他拦下来,威逼利诱之下加入了太行山匪的队伍。
  从六百多人到一千出头,太行山匪的实力暴涨了不少。投降后的燕军觉得反正是造反了,跟着欧阳专干还不见得比跟着史不动干活的久一些。太行山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汉军除非吃饱了撑的才回去剿匪。而欧阳专则不同,人马多目标大造反的旗子举得也高,不被狠揍简直天理不容。
  让人无语的是史不动居然打出了替沈伏威报仇的旗号,大汉治下的县令被叛军杀害了,一群山匪跑出来替他报仇,这算不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估计着沈伏威在天有灵的话也会苦笑三声吧,毕竟那个时候他没少带着差役抓落了单的太行山匪。史不动的小算盘打的精明,摆明了立场,他就不信刘凌事后念在这份情分上不能对他网开一面。就算日后自己以后犯在汉军的手里,有这件事做讨价还价的筹码最不济还能招安不是?
  带着新招募来的喽啰,史不动意气风发的跑路回了太行山上。
  刘凌追杀欧阳专五十几里之后率军返回,回到竹马县的时候庞大的燕军大营已经被烧成了灰烬。步兵在赵二花三郎等人的带领下已经打扫了战场,能用的装备收集起来,不能用的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清点了一下俘虏,竟然多达两万余人。
  这样庞大的一个数字已经不是汉军能看押的范围,刘凌下令让俘虏们互相举报,凡是举报出燕军中将领的人不但无罪反而发两贯大钱做回乡费,造反的罪行也不会记录在案,只要举报出一个欧阳专的死忠出来,回家只好保证还是清清白白的庄户人。
  这一下俘虏们就炸了窝,不超过一个时辰,藏在俘虏中的欧阳专的死忠们便被揪了出来,数了数差不多有五百多人,都是原来庆州仓的护粮军老兵。对这些人没有什么怜悯可言,刘凌下令全部砍了脑袋。对于揭发有功的人,每人两贯大钱绝不拖欠当场点发。等确定将欧阳专的死忠都杀干净了之后,刘凌将所有的俘虏全部释放。并且告诉他们,只杀欧阳专的死忠份子,被逼迫着参加叛军的老百姓只要幡然悔悟一概不追究罪行。
  被俘的燕军士兵大多数都是被掳来的老百姓,而且大部分还都是竹马县这附近几个县的人。刘凌告诉他们回家之后老老实实的等着,平定叛乱之后官府就会有新的县令上任。只要新官一到就会从太原府筹集粮食种子发给大家,安安分分种地的人明年夏粮打下来除了还的种子之外只抽收成的十分之一。
  百姓们听说不但不追究罪责,明年开春还借给自己粮食种子高兴的不得了。尤其是夏粮打下来之后官府只抽一成,这简直就是大汉建国以来最让人高兴的一条法令了。现在附近的几个县被燕军烧杀抢掠的干干净净,大户人家不是跟着造反就是被满门抄斩,县城四周有的是无主的荒地,只要你够勤快想开多少亩就开多少亩。等明年粮食入库之后除去还种子和利息再加上那一成的抽头,明年一年都能有饱饭吃还会略有盈余,这样的好事不干才是傻子呢。
  千恩万谢之后,百姓们纷纷返回自己的家园。虽然大地已经被战火烧的更加的荒凉,但是每个人都从染了血的土地上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只要能挨到明年夏粮收获的时候,那好日子就算真正的开始了。一年有结余,第二年就算官府将收成的抽头提高也不至于再饿肚子。而且明年一开春就可以在地里撒上点收获期短的粗粮,只需要两个多月就能将家里装粮食的大缸装满。
  怀着对明年好生活的憧憬,老百姓放下手里的武器和老乡一起返回自己的家。两万多人没用半天就走的干干净净,有一千多人家里已经没用了亲人也不想再过土里刨食的日子,要求加入汉军为国效力。对这样的人刘凌吩咐他们绕过瞿州到应州去,那里应州通守虎亭侯刘茂正在训练新军,凭着这些日子来生死杀伐积累下的战斗经验,到了应州之后不难出头。见未来有了着落,准备参加的人也都兴高采烈的离开。刘凌给他们每个人发了十天的口粮,只要走快一些十天到应州应该问题不大。
  这一战不管是步兵还是神战精骑都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气势,消息传出去之后老百姓对刘凌更加的推崇。以一万神战精甲大败十几万燕军,这样的战绩说出去就是足够自傲的资本。但是刘凌自己清醒的知道,这次巨大的胜利其实完全是燕军自己不争气。说是以一万精兵击败了十几万大军,其实还不如说以一万神战精甲击败了十几万老百姓更合适。
  燕军的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而且军中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合格的将领。一群半吊子将军指挥十几万老弱,能打赢一万余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神战营士兵才怪呢。
  刘凌命令大军在竹马县以南的仓望乡休整了两天,等士兵们恢复了体力之后才拔营继续南下。在小户河,刘凌用诱敌之计掩杀了燕军大将樊无奇的一万多人马,然后转战竹马县,一举击败大燕皇帝欧阳专率领的十几万大军。消息传回太原府之后,百姓们张灯结彩庆祝胜利。前一阵子晖王刘植勾结白莲教造反留下的阴影也逐渐的被人们遗忘,老百姓很容易就将视线从太原府内转移到了南方平叛的战场上。
  竹马县一战刘凌麾下的神战营损失了不到一千人,除了重伤号不能走动的留在竹马县休整,一万人马继续开拔。
  刘凌将神战营兵分两路,一路八千余步兵交给神战营指挥使王半斤带队,过小户河奔瞿州。而刘凌自己则带着花三郎,赵二和两千神战精骑走另一条路,斜插过去汇合在瞿州与燕军打得不可开交的抚远军。
  这段日子以来,杜义指挥抚远军跟围困瞿州的燕军打了大大小小不下十余仗,每次都是大获全胜。燕军被抚远军打的龟缩在大营里不敢露头,连瞿州围困都解了。燕军收缩阵线在瞿州以南三十里挨着虎都山安营扎寨,之所以还没有退回庆州主要是因为听说了欧阳专在竹马县大败,欧阳专的次子齐王欧阳子峦不放心自己的父亲,坚持着在这里等父亲回来。
  杜义将麾下的抚远军两万人马同样兵分两路,一路一万人马由自己带领着继续对瞿州之敌打击。另一路一万人马由抚远军将军冯伏波辅佐着钦差大人周延公向西南直奔庆州府,沿路收复被燕军占领的各县。周延公在数次战斗中都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天赋,屡出奇招,先后收复了四五个被燕军占领的县城。就连以诡计多端著称的冯伏波都对周延公的指挥赞不绝口,一个劲儿的夸赞周延公是管仲再生乐毅转世。
  汉嘉丰三年冬二月十八,刘凌率领的神战营精骑与杜义会师,此时由忠义侯王半斤率领的神战营步兵在野牛河大胜燕军穆图部,杀敌破万,一口气将瞿州以北的燕军追杀出去七十余里。自此瞿州以北再无燕军,穆图麾下的四万多燕军被王半斤一战打残,只带着不足一万人逃回瞿州以南同欧阳专回合。
  如惊弓之鸟般一路跑回瞿州大营的欧阳专足足休息了十几天才缓过来,收拢了各路败军后居然再次拉起了不下五万人的队伍。只不过这支队伍已经被汉军各路人马打的胆战心惊,没有多少人心里不惧怕汉军的战斗力。
  与此同时,刘凌下令应州通守虎亭侯刘茂率军一万北进,在庆州府难二十里扎寨牵制庆州府之敌。欧阳专在庆州府留守的是太子欧阳子恒和宰相欧阳克。两个人都明白虽然庆州府用兵四万,但若是真的出城与刘茂一战的话绝对讨不到便宜。刘凌深知刘茂这个人的长处,此人进取不足而守成有余,用他率军牵制庆州之敌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王半斤率军渡过野牛河,在瞿州东南二十里出扎营与刘凌杜义的人马遥相呼应。两军一左一右,好像一把铁钳般咬住燕军大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