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415

  郑超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他饮了一口热茶,稳定了一下心绪。
  “有件事,我忽略了,你们也忽略了。”
  郑超身子动了动,肩膀上的伤口已经愈合结疤,痒痒的实在不好受。想想看,他记不得自己上次受伤是什么时候了。也不记得左祤卫上次大败是什么时候了,他的记忆中,几乎全都是左祤卫的辉煌。萧破军的黑旗军,徐胜治的灰衣军,刘杀狼的赤眉军,那一支不是拥兵过十万?但是三方联手也不敢和他左祤卫轻易开战!若不是自己挥军猛进将黑旗军逼进了死胡同,萧破军依然没有勇气与左祤卫决战。这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左祤卫这么多年来的赫赫威名!
  但这次,他败了,败的毫无悬念。
  郑超知道这次战败的原因,起根本在于,自己对汉军一无所知,而汉军则早就对左祤卫了如指掌。对方是有备而来,而自己虽然想到了汉军参战的可能性,却根本就没有在意。而汉军介入战争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刚好在左祤卫追击黑旗军的时候,骗开了绛州城门。由此可见,左祤卫的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眼里看着。
  所以,要想复仇,要想击败汉军扬眉吐气,就必须准备好。但恰恰相反的是,这次出兵北上攻击晋州,同样仓促!
  得到了消息,知道晋州空虚,然后自己立刻率军北上,谁又能肯定左祤卫的举动不在汉军的视线之内?
  所以,郑超立刻下令大军停止渡河,在大商河畔休整。
  “诸位,你们仔细想想,这段时间以来我左祤卫大军屡次战败,其原因是什么?”
  他站起来,看着自己麾下的将军们一字一句的说道:“正是我刚才说的,有件事咱们忽略了。咱们大家都忽略了!”
  他不等有人提问而是接着说道:“咱们忽略的是敌情!是,咱们这段时日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探听敌情,但是现在仔细想想,似乎咱们得到的消息都是模糊的。你们想想,到现在为止,汉军的总兵力是多少人?汉忠王刘凌现在在哪儿?是在绛州,还是晋州,又或是慈州?据说,据说汉军南下的总兵力是六万,但是你们想想,如果汉军真的只有六万人的话,刘凌凭什么敢三线开战?攻慈州,攻晋州,攻绛州,然后分兵据守,这需要多少兵力?据斥候得来的消息,绛州此时集结了汉军最少五万人,剩下的一万人分兵据守两座州城,每城五千人,这可能?”
  他顿了一下说道:“还有一件事,咱们一样忽略了。汉军,是用什么击败黑旗军程杰麾下那两万人马的?”
  他猛地一拍桌案道:“是骑兵!是一支战力不属于虎贲精甲的骑兵!”
  “但是,到现在为止,诸位谁看到汉军的骑兵了?绛州之战,汉军据守绛州的是步兵,有骑兵,但绝对不超过一千人。斥候报告说从西方和北方两支汉军来袭,西面来的汉军与我军大战,兵马不少于两万人。北面如果真的还有一支同样数量的军队,为什么汉军不两面包夹?以西,北,绛州,三个方向的总兵力超过五万人,汉军为什么眼睁睁的看着我左祤卫安然撤离?换做这次指挥大战汉军将领,是诸位其中的一个,有这样的机会重创我左祤卫,你们谁会放弃?”
  他冷笑了一声道:“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汉军兵力绝不是五万!绛州城里城外,绝对不会超过三万人马,而且还要分兵提防徐胜治!”
  “那么,汉军究竟总兵力是多少?绛州城外有三万人,就算总兵力只有六万,慈州,晋州,最少各有一万五千兵!”
  “还有一支神秘的骑兵!”
  “一支咱们根本就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随时准备给咱致命一击的强大骑兵!”
  郑超总结了自己的讲话:“归根结底,咱们这次北上攻打晋州,还是太仓促太急迫了,而一切有那么顺其自然,诸位,有没有想过,这又是刘凌设下的一个圈套?”
  李易此时已经汗流浃背,终于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大将军的意思是,汉军……是在诱惑我大军北上?”
  郑超叹了口气道:“十有八九,是这样了。汉军要分兵据守三座新占据的州城,根本不可能分兵太多前往绛州。如果汉军兵力足够的话,在绛州城外我左祤卫损失的就不是万余人马了。当然,也有一个可能,汉军的兵力不是六万,而是最少十万。他之所以没有在绛州城外投入全部兵力,是为了提防徐胜治。”
  他揉了揉自己的额头苦笑:“看来,咱们对刘凌还是太不了解了,以前我只知道,这个人是汉国的依仗,没有他汉国根本就抵抗不住我大周雄狮。现在看来,恐怕这个人比传说中还要可怕一些。咱们左祤卫一直在南方,新近才到北方,对敌人不了解,这是一个致命的地方。”
  郑可皱着眉头问道:“那咱们还打不打晋州了?”
  李易道:“如今看来,这晋州是打不得了。”
  郑超却摆手道:“打!自然还是要打的。第一,刚才所说的,都只是我的推测,从斥候得来的消息来看,汉军的兵力确实不多。第二,若是不战而退,对士气影响太大,咱们左祤卫如今已经输不起了。”
  他顿了一下道:“只是,要换个方式打。”
  “换个方式?”
  郑可不解,李易也不解。在场的将军们都不理解大将军的意思。
  “原本咱们打算偷袭,兵贵神速,用最短的时间杀到晋州城外,在汉军回援之前拿下晋州。但现在看来这样做应该很难了,咱们的一举一动或许都在汉军的监视下。所以我说换个方式去打,不是偷袭,而是光明正大的去打!”
  他猛地提高声音道:“令!大军不用在昼伏夜行,而是白日行军,每日不可超过五十里,修养士兵体力。大张旗鼓的往晋州行进,不再隐藏行踪了!如果……如果汉军真的兵力不足,只是虚张声势的话,晋州有难,绛州的汉军必然回援!到时候,咱们就不打晋州了,就打绛州回援的汉军!”
  很简单的战术,围城打援的一种延伸而已。
  他笑了笑道:“如今看似咱们在暗处,汉军在明处,其实正相反,是我左祤卫大军在明处!既然如此,咱们就打一场光明正大的仗,将汉军也逼到明处来,我倒要看看刘凌如何接招!”
  仅仅三个时辰之后,他的问题就得到了回答。
  一个浑身浴血的斥候飞驰而来向郑超报信:“绛州汉军几乎倾巢而出,出兵两万余人攻打清风山左祤卫大寨,寨破,留守清风寨的左祤卫五千人马几乎全部战死。将军李普,战殁!”
  五千伤残老弱,如何挡得住汉军两万虎狼之师?
  郑超脸色惨白,现在他才发现,自己的指挥,漏洞百出!汉军可以随心所欲的打,往左祤卫的弱点使劲的打!
  
  第二百八十五章
谈判
  
  清风山大寨丢了,丢的如此干脆。左祤卫在北方的唯一落脚的地方,就这样被汉军彻底摧毁。现在,郑超终于又想明白了一件事,刘凌根本就不想耗费兵力与左祤卫决战,他是要一点一点的将左祤卫的兵磨光。只要左祤卫分兵,那刘凌就按住弱的那一支往死里打,打的酣畅淋漓。
  可是,郑超明知道汉军此时就在清风山返回绛州的途中,或者还在清风山,他却不能立刻赶回去与汉军大战一场。因为他怕了,他现在知道,刘凌用计肯定不是单一的计策,必然是几条计策连环施展。若是自己立刻挥军杀回清风山的话,只怕又会着了刘凌的道。指不定刘凌是不是在某个地方还藏着一支军队,就等着左祤卫的兵往回跑呢。
  他下令大军缓缓而退,晋州是不能去了,刘凌既然想到抄左祤卫后路这一计,晋州若是没有防备,鬼才信呢。现在最切合实际的是多会清风山大寨,最起码那里还是一个立足的地方,否则,左祤卫就只能灰头土脸的绕过徐胜治的地盘,再绕过刘杀狼的赤眉军,回到南方去一辈子被人嘲笑。
  郑超肯这样做吗?他肯!他不怕丢脸,只是如今还没有到那一步而已。真要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脸面这种东西向来比擦脚布还不值钱。只要还活着,左祤卫还在,丢脸又怕什么?大不了从头来过而已。
  但现在北方的局势还不明朗,大周这只即将病死的雄狮也抬不起抓牙对付外敌。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朝廷派来驱逐汉军的三卫兵马还在原地打转。三卫兵马的大将军,竟然神奇的先后病了。病的最离谱的就是左武卫的大将军韩布衣了,据说在与杨一山大战后得了卸甲疯,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好。这个韩布衣确实过分了,说他过分是因为他连欺瞒朝廷这样严肃的事都能随意敷衍,编了一个根本没人信的谎话。卸甲疯,哪有战后二十天还得了卸甲疯的?
  北方的兵不来,左祤卫这支南兵倒是先和汉军打了个昏天暗地,或者说,被人家算计了个昏天暗地。延州的右祤卫大将军谭倍信誓旦旦的说誓死守护大周西北,就算肝脑涂地也不会让党项骑兵南下一步。这不是赤裸裸的扯淡吗?党项兵在祁连山与契丹人决战,双方投入兵力已经超过了百万,还能有精力南下?大周的兵没有去党项人的地盘上闹事,嵬名曩霄就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到现在被西夏占了的四个州还在人家手里攥的牢牢的,由此可见谭倍这话说得有多无耻了。
  郑超有些后悔了,他忽然发现,从黑旗军攻打绛州开始,不管是黑旗军还是左祤卫,都在人家刘凌的算计里,顺着人家指出来的方向一步一步往坑里跳,然后刘凌再干净利落的把坑填上。
  左祤卫回撤的速度并不快,每日行军保持在五十里,清风山上的粮草基本上都被大军带出来了,即便留下的不用想也知道早就被汉军搜刮的一干二净。除了一座残破不全的寨子,实在没有什么可惦记的。
  走的慢的原因也正是因为粮草问题,北上的时候郑超为了将来站稳脚跟还严厉士兵不可抢夺沿途百姓的粮食钱财,秋毫无犯。回去的时候,左祤卫的兵简直比黑旗军这样的绿林兵还野蛮,刮地三尺,路过的几个县城村镇被抢了个干干净净,老百姓见了官军比见了强盗还要恐惧。
  郑超也没办法,四万大军总要吃饭,饿着肚子,怎么跟汉军开战?身为军人守土有责,与敌交战死不足惧,这是军人的天职。而大周的老百姓作为被保护者,提供粮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是这样一来,反而更显得汉军的纪律严明了。刘凌对老百姓施以的那些小恩小惠,那些约束士兵的法令,是汉军在老百姓的眼里早就不是了侵略者,而是正义之师的化身。所以,倒有不下十万百姓举家迁入晋州,绛州,有不少青壮开始变得更加仇恨大周的官军,汉军征兵的衙门前,总是聚集着很多妻离子散的要求入伍的汉子。这些人中,有的只是想混顿饱饭吃,有的,是真的与左祤卫有着深仇大恨。
  对于这些参军者,汉军选择青壮之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参军的,来者不拒。周军的细作感觉有机可趁,遂加入汉军,但让人意外的是,几乎用不了多久,这些周军的细作就会被查出来,然后斩首示众。因为这件事,汉忠王刘凌麾下有一支神通广大的密谍的事,就更被传的神乎其神了。
  而与此同时,在开封的影卫也在紧锣密鼓的活动着,他们不断的接触大周上层的高官,贿赂以金钱美女,让朝廷对增派兵马抗击汉军这件要紧事一拖再拖,甚至左武卫等三卫兵马原地不动,朝廷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要严厉申斥他们的。不管大周各地是贼乱还是外地入侵,开封,依然歌舞升平,依然繁华鼎盛,只是这假象还能维持多久,没有人知道。
  或许,有一天世宗柴荣的病忽然好了,那大周这头雄狮是不是就要苏醒了呢?谁知道,未来,没有假设。
  左祤卫的人马连续抢光了三个县城十几个村镇的粮食,更是屠了几个世家大户的庄园,为了不被饿死,他们也不在乎这些世家大户在朝廷里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就算朝廷以后追究,那也是以后的事,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死,尤其是不能憋屈的饿死。汉军作为侵略者,在大周的国土上竟然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而且不缺衣不少食,反而事左祤卫这支官军举步维艰,这本身就让左祤卫的士兵们很气愤。
  终于,左祤卫抢够了支持四万大军三个月的用度,他们押着搜刮来的粮草,缓缓的朝着清风山前行。三个月后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还抢什么?管他呢,先活三个月再说。战场上拼死拼活,没人认为抢点粮食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在他们看来,为朝廷为百姓在战场上厮杀拼死,饭都吃不饱才是最冤枉的。
  眼看着已经要出了正月,左祤卫的大军才到了离清风山三十里外的石河铺子村。这个村子早就已经没有了人烟,男人们带着女人孩子或是当初投靠了黑旗军,或是举家搬到绛州去了。这座三年前还号称是五十里内最富足的村子,已经破败不堪,除了有野狗猛兽停留之外,哪里还有一丝生气。
  正等着斥候打探清风山消息的郑超,忽然收到了一封信,一封来自汉军的信,是汉忠王刘凌的亲笔信。
  这让郑超有些诧异,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刘凌安的什么心。信上先是表述了一番对郑超的久仰之心,然后委婉的表示,希望郑超能看清现状,识时务,投降大汉。看完了之后郑超随即陷入了沉默,很久都没有走出大帐。
  见面的地点就就定在石河铺子南十里外的黄土岗,所谓的黄土岗不过是一片比平地略微高一些的土坡子,黄土岗上面有一座离华亭,已经很古旧了,据说诗仙李太白曾经在离华亭醉卧,还留下来一首千古绝句,至于写的是什么,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总之,传说很美丽,离华亭真的很破旧。
  刘凌选在这个地方与郑超见面,表示出了足够的诚意。郑超知道,黄土岗四周都是平原,没有树林,一眼就能看出有没有埋伏,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适合伏兵的地方。而且刘凌允许左祤卫的人马布置会场,时间也由郑超选定。
  “你们说,刘凌这是安的什么心?”
  郑超将刘凌的亲笔信给手下将领们传阅了一遍后问道。
  “或许……”
  李易皱了皱眉头:“或许,刘凌真的是想收服咱们左祤卫,从信上的内容来看,刘凌好像并不缺少诚意,可问题的关键是,咱们左祤卫是大周的官军,是大周建国最早建立的十二卫战兵之一,战功赫赫,对朝廷也没有异心,他凭什么认为咱们回投降?”
  郑可道:“要我说大将军你就不要去见那个刘凌,要战便战,哪里有什么好谈的。两万兄弟的性命送在汉军手里,说劝降就劝降,怎么便宜事都让他占了去?”
  郑超想了想道:“我看,还是见见吧,若是不去,岂不让人笑话?”
  “那便多带甲士,若是谈不拢,直接将那刘凌一刀剁了还省事。”
  郑可大大咧咧的说道。
  李易叹道:“真如此容易倒也好了,只是郑将军,你觉得这个希望大吗?”
  郑可张了张嘴,无奈的叹了口气。
  李易道:“既然大将军要去,那便要仔细些,我先带人过去查查地形,能安排的人地方尽量安排人,不求杀了刘凌,但保大将军没有危险。”
  郑超想了想道:“你去吧,埋伏就不必了,只怕到时候,保不齐双方的大军就在离华亭两边列阵,一言不合就要开打了。”
  郑可是左祤卫大军中,李普之下最勇猛的将军,他不放心的说道:“既然要谈,那就由我率领三千甲士跟着大将军去!”
  
  第二百八十六章
你且试试?
  
  郑超想了想,觉得双方主将谈判,带三千甲士并不是很多,倒也不再拒绝。到了定下的日子,他早早的起来洗漱,吃了些东西后便带着郑可领三千精兵往离华亭而来。在这几天,李易带着人在离华亭一带已经犁地一样搜查了好几遍,确定别说是带着兵器的人,就连硬毛的虫子都没有一条。
  十里路,走了不到一个时辰,二月初正是最冷的时候,太阳也不比前些日子早出来多久。到了离华亭的时候,日头还没有升起来多高。郑超对这次谈判很重视,换了一身干净的袍子,里面穿了皮甲,还在袖口里藏了一柄匕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