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415

  谢俊面目狰狞的吼道。
  那斥候爬起来说道:“属下不敢说谎,黑色军服,红色飞龙旗,属下看的一清二楚,绝对是汉军人马无疑!”
  谢俊身子一阵摇晃连着往后退了几步,被朱正能一把扶住之后,谢俊还在喃喃自语着:“绝不可能,绝不可能!汉军就算插翅也不可能飞到咱们前面去,他们不熟悉路程地形,不熟悉虎跳山,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朱正能见谢俊已经失魂落魄,于是代为下令道:“再去打探,多派几批斥候,务必探听清楚据守莫愁涧的到底是什么人!”
  那斥候队正听了,咬了咬牙,召集了一批斥候再次往虎跳山的方向奔了出去。朱正能搀扶着谢俊在那棵大树下坐了下来,倒了些水给谢俊喂了下去。谢俊的神智短暂的迷糊了一阵,此时依然还有些迷茫。
  朱正能下令士兵们严阵以待,命令增派斥候查看后方汉军的距离,然后命令哨骑加大巡逻范围,以防汉军突袭。忙完了这些,再看谢俊时,依然还是迷迷糊糊的。朱正能知道谢俊是一时堵了神智,只是他却也无计可施。他也是甚感意外,怎么也想不到汉军会跑到前面去拦在莫愁涧。难不成,汉军真的插翅飞过去的不成?
  那周军斥候报告的军情没错,据守莫愁涧的却是是汉军。但汉军并不是飞出去的,而是早早的就在这里等着了。据守虎跳山莫愁涧的,正是季承云及其麾下先锋营!
  当日智取了耀州之后,赵二领三千汉军,一万多灰衣军降兵镇守耀州。季承云带着三千先锋营的人马,再加上赵二那五千汉军分给他的两千人马,共五千人离开耀州之后就奉了刘凌的将领,昼伏夜行,悄悄赶到虎跳山,查看了地形之后选择在莫愁涧据守。麾下只有五千人马,还要分兵一半守在虎跳山南侧以防被雍州的周军发现后攻山,据守在莫愁涧的其实只有两千五百人马而已。所以,刘凌给他的命令是据守而不是埋伏,为的就是让从华州败退而来的周军发现他们!
  这一切的算计,都是为了一件事,那就是把谢俊逼往耀州!虎跳山的山势无法隐藏太多兵力,而耀州也是兵马不足,无法分出更多的人马,所以在虎跳山只能用疑兵之计吓走谢俊,而不能埋伏重创之。当时周军十几万大军围攻华州,刘凌也无法分出更多的兵马去耀州。且虎跳山距离雍州不足百里,真要是大战起来,只怕没等击杀了谢俊雍州的守军就会倾巢而出来救谢俊。
  用最少的兵力做利益最大化的事,这是刘凌的战争艺术。他在华州的时候,就已经设下了一个局,一个将谢俊逼往耀州的局!耀州已经在汉军手里,这件事谢俊是不知道的。他无法南下返回雍州,除此之外只有耀州一条路可走。那里,才是刘凌为谢俊准备的坟墓!
  一直到第二批斥候返回之后,谢俊才渐渐的恢复了神智。他面色阴沉的听斥候汇报了军情,仔细的询问虎跳山上汉军的阵容。根据斥候的形容,谢俊判断虎跳山上至少有一万汉军据守。能有这样规模的一支军队出现在虎跳山而雍州城内的守将姬秀却毫无察觉,这或许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雍州,说不得真的丢了。
  一想到雍州的城头此时或许已经插上了汉军的火红飞龙旗,谢俊的心里就好像堵了一块巨石般难受。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负,所有的自信和自负,都是建立在雍州的基础上的。雍州没了,其实等同于他什么都没了。
  最终,谢俊无奈的叹了口气道:“看来,雍州真的已经丢了。”
  朱正能也已经想到了这个结局,无论如何,一支上万人的军队出现在雍州不足百里之外,雍州的守军是不可能没察觉的。由此推断,雍州落入汉军的手里有九成的可能。这是周军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事情,一旦这个消息传出去的话,只怕军心立刻就会乱起来。
  谢俊冷声道:“这件事不要传出去,若是士兵中有人议论此事,我将你等一概诛杀!”
  那斥候吓的哆嗦了一下连忙说道:“大将军放心,属下明白!”
  谢俊本想将这斥候杀了灭口,但是心里忽然生出来的无力感让他失去了杀人的兴致。他摆了摆手道:“你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那斥候躬身退走,朱正能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将军,雍州或许并没有被汉军攻破,如今汉军占据虎跳山莫愁涧显然是不想让我大军回到雍州的,由此可见,雍州或许被围攻,但应该还没有丢!咱们……绕路回去?”
  谢俊眼神一亮不过很快有黯然下来:“即便如你所说雍州没被汉军占据,可是莫愁涧就有汉军一万以上的人马据守,那雍州城外会有多少汉军攻城?虎跳山虽然不大,想要绕过去的话却要夺走四五天的路程。此时若是原路返回必然会与刘凌狭路相逢,以如今士兵们的士气,无必胜之把握啊。”
  朱正能道:“可雍州不能丢啊!”
  谢俊咬着牙说道:“那还能如何?就算咱们强攻过去,还能剩下多少人马?解不了雍州之围,定然还会被后面赶来的汉军围困,到时候只怕真的再无退路了。”
  朱正能道:“属下熟知虎跳山的地形,请大将军给属下五千人马,属下定然能攻下莫愁涧!”
  谢俊道:“攻下又能如何?如今我麾下只有这三万不足的骑兵,山地攻守,原本就不是骑兵所长。以己之短攻敌所长,无异于送死!既然回不去雍州,那我就再选一处根基之地就是。雍州丢了,我还有耀州,商州,乾州!与其用这三万骑兵拼死,倒不如弃了雍州不顾!”
  此时,谢俊身为大周三个节度使之一的果断和冷静开始表现出来。
  朱正能想了想也只好如此:“商州一直是东方亮镇守……”
  谢俊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商州距离华州太近,如今东方亮已经降了汉军,难保他不会带着汉军去取商州。商州,是去不得的。”
  “如此,就只有乾州与耀州可走了。此处距离乾州,耀州路程相近,大将军,咱们去哪里?”
  “要去乾州需走琅琊渡,咱们还要往回走绕过虎跳山,还要经过雍州战场,再渡过雍河,且渡过雍河之后往乾州多是山路难行,乾州是不能去的。咱们便去耀州!此去耀州不过四百余里都是平原,不眠不休三日夜即可到达。”
  谢俊道:“既如此,属下愿带领一支人马先行,为大军探路!”
  谢俊刚要应允,忽然想到,此人想分兵先走,某非是要弃我而去不成?分兵万万不可,如今我麾下只有这三万不足的骑兵,且此人还是骑兵大将,这骑兵对他比对我还要忠心,若是放了此人离去的话,只怕我身边也就留不下什么人马了。想到此处,谢俊摇头道:“如今我麾下只有这三万骑兵,若是再分兵的话实力太弱,反正此去耀州一马平川倒也无需担心汉军埋伏,朱将军还是与我一路走吧。”
  朱正能道:“还是属下先行探路稳妥一些,万一前路有埋伏,属下还能尽快知会大将军。”
  他越是这样说,谢俊就越是怀疑他要逃走,只是坚决不肯。朱正能忽然明白了谢俊的意思,心里一酸,猛地发现原来这谢俊竟然是个小人。只是到了此时他也别无选择,只能跟着谢俊一起去耀州了。
  两个人商议了一会儿后决定,立刻掉头往西直奔耀州。汉军不是想把我大军拦在虎跳山以北吗,那就成全了你们!
  计议已定,谢俊带着三万骑兵立刻启程往西直奔耀州,他自付已经算清了汉军的布置,却不知,真正的口袋就在耀州已经张开了等着他去钻呢。
  再说季承云,听手下斥候报告说周军已经退走,季承云也是暗自擦了一把冷汗。他只带了五千人马远来,士兵们疲惫不堪,真要是谢俊死心眼要回雍州的话,即便自己能坚守莫愁涧等到刘凌兵到,只怕这五千人马也剩不下几个人了。听说周军已退,他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下令士兵们又在虎跳山坚持了半日,那多疑的谢俊果然派了斥候回来查看,见汉军依然坚守不曾离开只得退了回去。等周军大队人马开的远了,季承云站在山巅也看不到周军的踪迹之后,他才下令士兵们立刻撤离。
  季承云派亲兵去迎接刘凌将周军的动向告知,自己则带着人马悄然撤走赶赴庆县。这庆县乃是雍州往耀州的必经之地,只要他据守庆县,雍州救援谢俊的兵马就无法赶赴耀州!虽然雍州守军或许根本就不知道谢俊已经钻进了刘凌布置在耀州的口袋里,但凡事谨慎,这也是刘凌教给他的。
  刘凌知道谢俊已经转赴耀州之后畅然一笑道:“不出十日,世上再无永兴军!”
  下令骑兵休整了半日后,刘凌率领一万多骑兵转头扑向耀州。这次,他没有再控制部队的速度,而是摆出了一副积极追赶的样子,死死的追在谢俊人马的后面。双方都是骑兵,速度奇快,一个追一个跑完全不惜马力。
  谢俊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路飞逃,虽然他下令封锁了雍州有可能已经丢失的消息,但还是无法阻止这消息在军队中传播开来。这一路溃逃,军心涣散,半路上竟然有上千骑兵当了逃兵,而他也没有时间去追杀,只是拼命往耀州赶去。这样一来,更加坐实了雍州已经丢失的猜测,四百里路程,竟然有不下五千骑兵离他而去!
  
  第三百二十九章
困瓮城
  
  一路上不断有逃兵出现,谢俊的心越来越沉。有句话他知道,却想不到有朝一日会在自己身上体现出来。类似的话有很多种说法,如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雍河自北向南,宽有数百丈,无论是去乾州还是耀州,都是必须要渡过雍河的。幸好,汉军没有强大到无处不在的地步。周军顺利的渡过了雍河,然后习惯性的将桥梁焚烧,将所有能找到的渡船遭沉。或许,这是谢俊能想到的最能让自己多一份安全感的办法了。只是,他却自动忽略了,这条大河上,可不止他烧的那一座大桥。
  汉军只是往上游多走了二十几里就从另一座大桥上过了河,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五十里不足。周军派出来的斥候基本上都被汉军灭杀,以至于谢俊根本就不知道后面的汉军距离自己还有多远。他所能做的,就是跑,拼尽全力的跑。
  其实有时候,人的耐力比马强。从虎跳山到耀州四百多里的路程,周军不眠不休的跑,一路上竟然跑死了三分之一的战马。当然,如果换过来的话,马骑着人跑估计四米就累死了。即便是这样,到了能遥遥看到耀州城的时候,有一半多的士兵已经脱力,这还是说还有战马可骑的士兵。至于那些战马跑死了的士兵,除了变成汉军的俘虏之外,就只有自己变向逃走这一条路了。
  逃兵,再加上失去战马的士兵,加在一起总数超过了一万五千人。周军跑到能看到耀州城墙的时候,三万人马已经不足一半。
  但是谢俊总算舒了一口气,耀州,终于到了。
  耀州守将马文战没之后,谢俊因为忙着在华州进攻汉军,所以耀州守将的位置一直空着。自马文率军离开耀州之后,城里的事就由郡守赵一虎做主。当然,那是之前,现在耀州的做主的也姓赵,不过名字叫做赵二。赵一虎并没有死,赵二奉了刘凌的命令据守耀州,守住季承云夺来的城自然是第一要事,而第二要事,就是要用赵一虎把谢俊引进耀州城内。
  此时的赵一虎就站在耀州城门上方,穿着簇新的郡守官府,脸上挂着一种让人很难理解的笑容。不过,如果你看到站在他身后的赵二,用一柄锋利至极的横刀顶着他的后心的话,就会理解那笑容应该叫做苦笑吧,或许,还是天下最苦最苦的笑容。其实,谢俊在做出决定投奔耀州的那一刻,结局已经注定。
  他的每一步,都在刘凌的算计里。他的方向,是刘凌给指定的。他的结局,是刘凌来书写的。夺耀州,同州杀马文,季承云分兵据守虎跳山莫愁涧,华州周军大营暴动然后被近乎全歼,谢俊败走耀州,刘凌下了一盘棋,一盘他做主的棋。他不喜欢纵横十九道的围棋,因为他总是说太费神。但是,在雍州这千里土地的大棋盘上,他,每一步都已经计算到位,每一步都是杀手。
  都说战场如博弈,可是,没有大局视线的人,怎么会下出一盘生死棋局?
  刘凌给谢俊指定了坟墓,于是,谢俊来了。
  耀州郡守赵一虎站在城墙上,指着下面那些残兵败将大声问道:“城外是何人的军队,为何攻我耀州?!”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不管是谁,背后有一柄锋利的横刀顶着,或许都很难保持平静吧。但他最怕的不是背后那刀子刺进来,而是眼睁睁的看着谢俊死在自己面前。他知道,若是自己配合的好的话,作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棋子,作为奖励自己将会活下去。他还知道,自己的仕途将随着谢俊的尸体一起倒下去,再无出头之日。
  不过,赵一虎可没有舍命救谢俊的觉悟,在他看来,仕途丢了固然可惜,但命丢了才是什么都没了。所以,当赵二对他说,谢俊死,你活。谢俊活,你死!这十个字的时候,赵一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修成贤弟!不认得我了吗!”
  以谢俊的性格竟然放下身份,称呼赵一虎而修成贤弟,由此可见此时谢俊的心境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今他兵不过万,将只朱正能一人,如此潦倒之下再见赵一虎竟然两往日的高高在上都收了起来。
  “啊!难不成真是大将军?!”
  赵一虎故作惊讶的喊道。
  赵二愣了一下,他虽然站在后面看不到赵一虎此时脸上的表情,但是仅凭着赵一虎这一声惊叹也能擦到那表情必然精彩无比。而且,这语气,这腔调,果然如真的才认出谢俊一般。这个赵一虎,不可小觑啊。
  赵二心里想到,这个人若是做个戏子伶人的话,不必勾画也定然是一朵奇葩。
  “大将军不是在华州吗?怎么……怎么到了耀州?”
  赵一虎故作惊疑的问道。
  谢俊心中气恼,心说待会进了城老子先一刀宰了你!只是此时城门不开,倒还是要显得客气几分才是。他叹了口气道:“修成贤弟,此事待进城之后再详细说与你知道,现在还请贤弟打开城门,先放我等进城再说!”
  赵一虎一拍脑门道:“哎呀,怠慢了大将军还请恕罪,下官这就命人打开城门!”
  说完,他转身看向赵二,脸上竟然还带着几分得意之色。赵二点了点头,却没有收回手里的横刀:“做的不错,王爷知道了定然会赏赐于你!”
  赵一虎赶紧说道:“如此,就多谢将军了。”
  赵二回身对城下士兵喊道:“开城门!”
  吱呀吱呀的响声中,厚重的城门被七八个士兵奋力的推开。这城门又厚有重,寻常三五个壮汉都未必能将城门推开。此时的城门上还没有安装铁闸,城门被打开之后就会畅通无阻。谢俊疲惫的坐在马上,看到城门大开心里顿时也敞亮了起来。只要还有一座雄城在,他就有自信能东山再起。
  提起最后的精神,谢俊一拍马,一马当先的往城门里冲了进去。跟在他身后的是五十几个忠心耿耿的虎卫,在后面才是同样一脸疲倦的朱正能。万余残兵败将,落魄的好像一群叫花子似的,跟在谢俊他们身后就往城门里涌。
  耀州分作内外两城,外城,就是所谓的瓮城。瓮城之内再几百米之后才是内城的城墙,进了瓮城,在进入下一道城门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耀州城内。但凡大城,皆建造有瓮城,乃是防守所用。有瓮城在,即便敌军攻进来,也会被隔断在内城的城门之外。瓮城,顾名思义,四面皆是高墙,若是敌军涌入的话,正如如了瓮的了老鳖一样。敌军攻入瓮城之后,城墙上的弓箭手只需攒射一阵,进来多少敌人就能灭杀多少。
  谢俊一马当先的进了瓮城,回身看了一下见虎卫还在心中稍安。抬眼望去,见前面的内城城门也已经打开,他心中急迫,催马往前冲了出去。走了瓮城一半远的时候回身往城楼上看去,只见赵一虎正急匆匆的往内城方向走。见四周没有什么异动,谢俊提着的最后一丝警惕也放松了下来。
  五十余名虎卫将谢俊护卫着向前,身后的骑兵进了瓮城大概能有六七百人的时候,开城门的那些士兵忽然亮出了兵器,骤然发难,一顿枪刺刀砍硬生生的将进城的队伍斩断,随后这百十名士兵奋力将城门关死,咣铛一声,将那巨大的横木放下来,城门被死死的顶住!
  这事情来的太过于突兀,此时谢俊已经带着人快到了内城城门,听见身后大乱谢俊连忙勒住战马,回身去看时却见瓮城的城门已经被封住了。他心里一惊,又听得内城城门吱呀一声响,竟然也缓缓的关了起来!
  “不好!”
  谢俊大叫一声:“中计了!快杀出城去!”
  他身边的虎卫都是以一敌百的高手,虽然疲惫不堪,但发现异常之后立刻拨马往回杀去。此时守住瓮城城门的不过百十名士兵,别说还有不下六七百骑兵也进了瓮城,就算这五十几个虎卫杀回去也能瞬间抢回城门。但,守城们的百十名士兵早有准备,将城门洞里两侧准备好的二十几面巨盾抬着,分成三排,将城门洞严严实实的封了起来。这百十名士兵就用巨盾做门,将自己死死的封在门洞内。
  紧接着一阵号角声响起,瓮城四面的城墙上呼啦一下子冒出来无数的弓箭手,随着一名将军的大吼,无数支羽箭从瓮城四面射下!冲进城内的数百名骑兵立刻慌乱起来,被那羽箭射的人仰马翻。那些虎卫直冲城门,奈何战马跳不过两米多高的巨盾,他们的重剑也无法将那些厚厚的坚固的巨盾劈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