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415

  安顿百姓,清理战场,独孤锐志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写信给汉王殿下报捷了。
  
  第三百七十章
借水
  
  监察院的院报比独孤锐志的书信要早到了两日,这是因为监察院其独有的传递方式比独孤锐志的六百里加急还要快。一个人就算不眠不休不惜马力的跑,也跑不过分段接力式的传递消息,而且,监察院传递消息的手段要专业的多。所以,当独孤锐志的报捷信使到了卫州的时候,刘凌的嘉奖令已经发出去两天了。
  独孤锐志在独领一军之前,虽然身居黑麒麟军一军指挥使的要职,但这个职位级别并不高。胜屠野狐也不过是个正五品的郎将,独孤锐志比胜屠野狐还要低一级,从五品。刘凌对于有重大战功的人赏赐很厚重,他从不吝啬施恩。
  一战扬名的独孤锐志升为正四品忠武将军,俸禄足足提高了两倍。从五品到正四品,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跳了两级那么简单。大汉现在实行的官爵制度是恢复唐代的,从五品到正四品,中间足足隔着五个级别。黑麒麟军一军指挥使,是从五品下的官职。到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可以说是鲤鱼跃龙门一般的跳跃。
  要知道武将的极品官职,在大汉只有刘凌这唯一一个正一品上。大汉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二品大员的武将。正三品上,已经是武将的极致。而整个大周,到了正二品级别的只有四个人。虎贲大都护罗旭,再加上那三个独霸一方的节度使。
  对于独孤锐志这么快就能拿下潞州刘凌也颇感意外,在他之前的印象里,独孤锐志只是一个善于冲锋的人,两军交战中,这是一员万军中往来冲杀绝无惧色的虎将。他没有想到,用起计谋来,独孤锐志居然也很有天分。这倒是令人刮目相看了,所以刘凌让独孤锐志独领一军的信心也大了些。
  而就在独孤锐志捷报到了卫州的前三天,从晋州只带了几个亲兵一路赶来的胜屠野狐和赫连铁木也到了。对于胜屠野狐的能力,刘凌十分的了解。当初,在平定欧阳专叛乱的时候,胜屠野狐一人在敌军中擒拿欧阳专这件事,刘凌依然记在心里。而且,刘凌麾下最精锐的修罗营骑兵,就是胜屠野狐协助练出来的。所以,胜屠野狐的位置,刘凌一直给他留着。
  修罗营现在已经扩充到了五千骑兵,三千重甲,两千轻甲。这五千人一直是刘凌的直属亲兵,其指挥使就是刘凌兼着。如今胜屠野狐来了,这个位置本来就是刘凌给他留着的。至于赫连铁木,刘凌对这个人的能力倒是不太了解。但是,赫连铁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到了卫州城外的汉军大营之后,赫连铁木在报道之后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刘凌麾下第一勇先锋,狂屠重甲的主将赵霸揍成了猪头。很显然,赫连铁木是故意的。他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什么,告诉刘凌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而挑起粗人赵霸的火气很简单,然后的比武就水到渠成了。
  赵霸是条光明磊落的汉子,输了就是输了,而且输的心服口服。即便挨了揍,他对于赫连铁木的身手也是赞不绝口。刘凌知道赫连铁木故意激怒赵霸的目的是什么,而且他知道,这一定是他和胜屠野狐商量好的。
  所以,刘凌一点也步介意……一点也不介意下令执法队人将赫连铁木拖下去狠狠的打了二十军棍,实打实,一点水分都没有。挨了打的赫连铁木也很服气,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样来表现自己很不光明正大,但他却想不到更好更快的办法。
  如今汉军围困卫州已经十几天,卫州是裴战返回开封的两条路线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比滑州还要重要。滑州,虽然是距离开封最近的渡口,但滑州段的大清河水流湍急,不易行船。而卫州则不同,这一段的大清河虽然比滑州段要宽上一倍有余,但水流很平稳,而且水并不是特别深。再者,郑州,卫州,开封,这三座大城呈品字形,互为犄角,军事上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所以,裴战留下了一员得力战将镇守卫州。
  卫州大将楚飞虎,乃是大周将门之后。他是近几年才崛起的年青一代俊杰,在他之前,楚家在军中的出色人物是楚飞虎的大哥,楚离火。楚离火战死在玉州,可以说,他与刘凌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相对于楚离火,虽然楚飞虎要年轻的多,今年才二十一岁,但其行事之果决,用兵之谨慎更胜其兄。
  刘凌对这个人最赞赏的就是,他能压得住那颗复仇之心。能制怒,善用兵,明知道杀兄仇人就在城外,楚飞虎就是不率兵出战而只是坚守城池,这一点很让刘凌欣赏。刘凌奔打算将楚离火诱出卫州野战,但连续叫阵了十几天,楚飞虎只是坚守不出,任凭汉军在城外叫骂而无动于衷。
  卫州难攻,在于卫州城墙上不但装备了大量的重弩,也装备了抛石车。虽然周军没有掌握威力巨大的火器,但从城墙上几百斤的巨石跑下来,对汉军的伤害力依然很大。尤其是,这些抛石车就是为了对付汉军的火药抛石车准备的。楚飞虎还下令在卫州的城墙上建造了几十座箭楼,每一座箭楼上都有二百名弓箭手严阵以待。高高的箭楼上,周军的弓箭手可以将对汉军覆盖式攻击的范围加大了三分之一。
  别小看这三分之一,射程上的加大,直接造成了伤亡的加大。
  还有一件事能体现出楚飞虎这个人出色的才能,他在上任之初就下达了风城令,只许进不许出,这样一来,监察院之前打入卫州的密谍就很难往外传递出有用的情报。楚飞虎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无疑,效果十分的好。
  五月,花红柳绿,正是风光秀美时。
  在卫州成西门不远处有一座不大的山,卫州的老百姓就称呼其为小西山。这座山不高大,不挺拔,不峻险,没有什么瀑布飞流悬崖峭壁,其实只是一座颇为高大的大土坡而已。只是这里绿草青青,野花遍地,山林虽不茂密葱郁,但树木秀美幽静,实在是个不可不多的踏春好去处。
  春已过,正是夏花烂漫好时节。汉军的大营就依着这小西山而建,在小西山的最高处,就是刘凌的临时住所。小西山虽然不高,但也是山。在山顶安营,这本身就是兵家大忌。就算这小西山一侧就是汉军大营,可万一城里的周军大胆突袭,围住小西山往上狂攻的话,山顶的主将危矣。刘凌领兵作战十余年不会不知道这样的弊端,但他还是这样做了。为的就是将城里那个小楚将军引出来,可惜,楚飞虎并不上当。
  既然城里的周军不敢出来,刘凌也知道有些伤自尊的从山顶上撤了下来。毕竟那山上的景色虽美,却与大营脱节,在指挥上有些弊端。山后埋伏的队伍也撤了出来,再埋伏着也没有必要了。
  回到了中军大营,刘凌召集众将商议如何破城。
  胜屠野狐初来乍到所以保持了沉默,只是侧耳听着花翎等人的议论。而屁股上的伤才刚刚好转一些的赫连铁木,也强自支撑着来到大帐议事。刘凌罚他,是因为他故作聪明的小手段。刘凌欣赏他,是因为赫连铁木知道作为一名属下的职责。他本可以借口有伤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更何况他的伤确实不轻,坐都坐不下去,每走一步都会扯动伤口。但赫连铁木还是来了,咬着牙额头上布满了黄豆大的汗珠,自己走来的。
  这是一种态度,一种令人欣赏的态度。刘凌知道赫连铁木是坐不下去的,所以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有些吃惊有些想笑还有些感动的决定。他命令士兵搬来一张床,让赫连铁木趴着说话。
  而更绝的是,赫连铁木竟然连推辞都不推辞,直接就趴了上去,貌似很舒服的样子。他确实很舒服,如果屁股不疼的话。
  “因为在城墙上的缘故,周军的抛石车射程要比咱们的远,只要咱们的抛石车在阵前一开始架设,就立刻成为周军的靶子。没有火药抛石车压制城墙上和箭楼里的弓箭手,我军如果强攻的话伤亡会很大。”
  杨业有些头疼的说道。
  花翎道:“最好的办法还是将周军从卫州城里引出来决战,只是想不到那楚飞虎倒也沉得住气。如果我军不是要急着北上的话,以咱们的粮草供给,只需围城三五个月,这卫州也还是守不住的。”
  赵二笑道:“三郎你说了半天,多是些没用的话。”
  刘凌知道卫州城里的粮草并不多,最多只够坚持两个月的。这也是监察院三处的密谍唯一送出来的一份情报,只是这份情报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刘凌绝对不会在这里耗费两三个月的时间的,一旦裴战攻克冀州的话,北方诸州就算全部归为定安军所有了。那样的话,一城一城的去攻,显然是最不利的战局。
  可惜,监察院三处在卫州城里的密谍太少了,而且联系不便,不然找机会一把火烧了卫州粮仓,卫州不攻自破。
  听了很久,胜屠野狐发现刘凌的视线朝自己看过来的时候,他知道自己不能在保持沉默了。
  “属下浅见,或许,可以借大清河之水!”
  
  第三百七十一章
挖沟诱敌
  
  “属下浅见,或许,可以借大清河之水!”
  胜屠野狐沉默了很久,当他发现刘凌将视线若有若无的看向自己的时候,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于是,他抛出了一个自己深思熟虑之后的计策。向大清河借水,水淹卫州城。
  卫州就在大清河边上,河道距离卫州城不足五里。黄河这一段,被当地人称之为大清河,也叫齐河。大清河,大清河,水却一点也不清。虽然此段的黄河水相对平缓,但现在是五月末,已经到了汛期。前阵子下了四五天的雨,大清河的水位上涨了不少。若是决开河堤水淹卫州城的话,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是一条毒计,也是一条绝户计。若是用了此记的话,不只是卫州,只怕方圆数百里都会变成一片菏泽。
  没有十年,别想再恢复沃野千里的景象。
  胜屠野狐的话让大家都是眼前一亮,无疑,这是目前攻克卫州城的最好办法。伤亡会最少,大水直冲下去,只需搜集足够多的船只,甚至可以坐船直接冲到城里去。大清河的河道本来就很高,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地上河”。河面在地平线以上,若是大堤破开的话,洪水倾泻而出,那将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刘凌,希望从刘凌的脸上能看出他对这条狠辣计策的看法。但是显然,从刘凌紧皱的眉头上,大家都预感到王爷应该是不会赞成这条计策的。
  “卫州城里有二十几万百姓。”
  刘凌淡淡的说了一句。
  他站起来,缓步走到大帐的门口,看向大清河的方向。
  “我们为什么打天下?”
  刘凌问了一句。
  众人一愣,随即想起王爷之前说过的话。
  “我们打天下,是因为这天下太乱了。想要让这乱世结束,就必须用一种强力的手段将这四分五裂的天下整合在一起。暴力是一种必然的手段,而杀人,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下去。有战争就要死人,但我们发动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建设。为什么要结束这乱世?为了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有田有房,安居乐业。为了将来的天下太平而杀戮,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我们不能为了杀戮而杀戮。无论如何,如果发动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活更多的人,而是为了死更多的人,那不管发动战争的是谁,最终都会走向失败乃至灭亡。”
  这话说起来有些冠冕堂皇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凌虽然杀伐果决,死在他手里的人数不胜数,但他活人更多!刘凌打下了大周的半壁江山,他击败的杀死的周军已经超过五十万。五十万人,手拉着手能从青海到北京!他活人之数呢?最少超过七百万!大周过千万人口,还能活下去且活的不错的百姓,都在刘凌占据的地区!
  诚如刘凌所言,战争就难免会有死亡。而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杀死敌人是无可厚非的事。在战场上,容不得你有一丝一毫的妇人之仁!
  刘凌拒绝胜屠野狐的提议,掘开河堤引水淹没卫州城,这是妇人之仁吗?答案毋庸置疑是否定的。
  为了攻克一座卫州城,而要让数百里甚至上千里被洪水淹没,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会有多少良田变成沼泽,而这沼泽下面将埋葬多少枯骨?最重要的是,这些枯骨,不是敌人!
  刘凌幽幽的叹了口气道:“我要的是城市,不是一片沼泽。我要的是百姓,不是枯骨,就算掘开黄河水淹卫州,甚至大水顺道而下一举淹了下游的滑州,我大军不费一兵一卒就连克数城,但我们能得到什么?”
  刘凌转过身,看着自己麾下的这些青年才俊们一字一句的说道:“只会是千古骂名!”
  胜屠野狐躬身道:“是属下想的太肤浅了,请王爷责罚。”
  刘凌笑道:“你用心谋划,为的是又不是一己之私,责罚你做什么。只是有一件事你们要记住,凡我汉军,上至孤王,下至小卒,每战之前都应切记,你们打仗为的是什么。你们都是军人,但别忘记你们也是这天下百姓之一。再者,若是我今日掘开河堤,明日天下百姓都将以我为敌!”
  众将起身,肃然一拜。
  刘凌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脸上恢复了和蔼的神色道:“卫州虽然戒备森严,防御稳固,但天下既然没有所谓攻无不克的进攻,也就没有固若金汤的防守。如今看来,这卫州若是想克之,还是要从卫州内部想办法的。”
  内部?
  众人都愣了一下,内部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监察院的作用可不仅仅是肃清吏治,监督百官那么简单。汉军每战必胜,究其根本离不开监察院三处密谍的情报之准确。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句话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如今卫州被周军封锁的好像铁桶似的,卫州城里的监察院密谍根本就无法和城外的汉军有所联系,当然,城外的人也没有办法指挥城里那为数不多的密谍做事。卫州已经被隔绝起来,如何从其内部着手?
  刘凌想了想说道:“再等几日,迁都的事情已经基本上已经完成,赵大已经从洛阳出发往这里赶过来了。监察院的事,还是他熟悉。”
  他笑了笑说道:“但咱们也不能干等着,敌人没有露出破绽,是因为咱们逼得还是不够紧。若是逼得紧了,自然会露出马脚的。”
  他下令道:“下令大军,从明日起开始围城挖掘壕沟,不要露出身子来,要让城墙上周军的弓箭手射不着,让那些抛石车砸不着,摆出一副长期围城的架势来!”
  众将听令。
  第二日,数万汉军行动了起来,开始在卫州城外挖掘壕沟。壕沟只有一米半左右宽,一人深,一直朝着卫州城墙下挖。数万人一起挖沟的场面也算得上蔚为壮观了,一时间卫州城外尘土飞扬,热火朝天。城墙上的守军发现汉军的异常举动之后,立刻报告给了楚飞虎。楚飞虎急忙带着一众将领们上了城墙,站在高处观察汉军的动作。
  “将军,那些汉军在搞什么鬼?”
  一名郎将皱着眉头问道。
  楚飞虎冷冷哼了一声道:“无非是想将战线拉近而已,刘凌那厮已经没有什么计策了。挖壕沟?他还能挖穿了卫州城墙不成?就让他们去挖,只要靠近城墙,就给我乱箭射下去。我倒是要看看,他还能有什么办法攻破我卫州!”
  毛太祖曾经说过,人多力量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从数万人挖沟的成果上就能体现出来。数万人只用了三天,就在卫州城外挖出一片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壕沟来。最近的地方,已经挖到了卫州城下五六十米远的地方。城墙上的周军弓箭手虽然狠狠的将箭壶中的羽箭倾泻出去,奈何汉军缩身在壕沟里,羽箭对他们的伤害微乎其微。
  虽然汉军也没有办法继续往前挖下去,但两军之间的距离已经拉的足够近了。每天,都会有汉军在壕沟里扯着嗓子对城墙上的周军挑衅,周军弓箭手一放箭,他们立刻就躲在壕沟里,任凭羽箭在头顶上呼呼的飞,然后哈哈大笑,讥讽周军弓箭手射出来的箭像娘们儿一样软绵绵的没有力气。虽然汉军没有办法破城,但就这么尽在咫尺的嚣张着,也让周军跟吃了死苍蝇一样恶心。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守城的周军发现,每日的羽箭消耗数量太大了。每一天,汉军挑衅之后周军都会用弓箭手教训他们,虽然效果微乎其微。只短短的三五天,羽箭竟然消耗了十万只以上!
  得到这个数字的楚离火叹了口气,终于无奈的下令不要再浪费羽箭了。虽然卫州城里有制作羽箭的作坊,军中的司库坊也能制作,但是制作羽箭是需要材料的。如今卫州被围困,城里能制作的羽箭的材料不多了。一旦羽箭被汉军引诱着消耗光,那城墙上的箭楼就失去了作用。光凭着几十架重弩,十几架抛石车,能挡得住汉军的进攻吗?
  而汉军的挑衅,在发现周军已经不再用羽箭还击后变得越发的激烈了。汉军的弓箭手,甚至抽冷子就往城墙上射几箭,效果不怎么样,但是在心理上对周军的打击是巨大的。周军士兵的感觉就两个字,憋屈。被人围着骂,围着打,除了忍着竟然毫无办法,这仗打得确实够憋屈的。可是他们又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教训那些嚣张的汉军,只能一天一天的忍受着汉军的嘲笑。羽箭伤害不了对方,抛石车也砸不到壕沟里藏身的汉军,简直让人想对着城墙撒尿!嗯,别说,确实有周军士兵往城下撒尿来羞辱汉军。然后汉军毫不示弱的反尿回去,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场尿战上,汉军是一点胜算都没有的。
  终于,在七天之后,监察院那辆漆黑如墨的马车,在三百缇骑的保护下终于到了卫州城外的汉军大营。那个虚弱得还需要轮椅来代步的监察院指挥使赵大,在到了卫州大营之后第一件事不是去见刘凌,而是让马车直接上了那座高坡。赵大下了车,坐在轮椅上,仔仔细细的端详了很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