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415

  糜荒抚须而笑,一脸的得意。只是,他却没有看见,岳乐在低下头的那一刻,一道凌厉的视线一闪即逝。那阴冷,就好像万年不化的寒冰一样,令人心悸。
  岳乐告辞出了糜荒的帅帐,带着自己的亲兵回到了自己的大帐里。回到大帐之后,岳乐就让亲兵们在大帐外面守着,任何人不准接近。他自己则在大帐里狠狠的发泄一番,摔坏了几个杯子,砸烂了一张桌案,还砍翻了一个侍寝的小妾。血溅了岳乐一脸,温热的血让他见见的冷静下来。
  岳乐气喘吁吁的拉了把椅子坐下,吩咐亲兵把大帐里收拾干净,把那个昨夜还在他身下宛转承欢的小妾拉出去埋了。命令亲兵将自己麾下最亲信的几个将军叫来议事,任何人不准打扰。
  等亲兵走了之后,岳乐的表情也逐渐平静了下来,只是脸色却越来越阴沉,眼神里的寒意越来越浓。
  “青州王?糜思远,你真以为自己是九五之尊了?!这青州军有一大半是我岳乐的人马,你想做皇帝,问过我没有?!”
  他低声咒骂了几句,随即冷笑着自言自语道:“真以为汉王刘凌和李天芳是傻子?会任由你回军开封?汉军的后续大队人马没有出现,你还傻乎乎的以为那大军埋伏在裴战大军的半路上,你也不想想,几十万大军,能藏得住?只怕此时……汉军的大队人马已经开到冀州了,和冀州的朱三七里应外合,一举将围困冀州的二十五万定安军剿杀干净才会罢手吧!我的好大哥,别做白日梦了。到时候汉军从北而来,不但你我,就连李天芳都会被打个措手不及,这才是刘凌的妙手!”
  站起来,舒展了一下筋骨,岳乐自嘲的笑了笑:“我一直在你面前扮白痴,你就真以为我是白痴?”
  他盯着舆图,眼神中的寒冷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浓烈的炙热。
  这天下,总是要争一争的,我的大哥,你,就是我手里那杆耍着玩的枪,等杀足了人,我再撅断了你就是了。白痴,看看最后,咱们两个谁是白痴!
  
  第四百章
谁能定中原
  
  大汉大统三年七月十四,汉军和周军在飞龙坡已经对峙了一天一夜,虽然没有大的冲突,但是双方的小手段不断使出来,摩擦出一连串的火花。就好像拳台上的两个拳手,在比赛之初都在不停的试探着对方。现在看起来,拥兵十五万的裴战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而只有四万兵的花翎和杨业,则是轻量级的。不过很多时候事情都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谁知道看似弱小一些的汉军是不是有什么后手留着?
  曲胜安排了两千骑兵,在夜里对汉军大营进行了骚扰。但没想到的是汉军不知道什么竟然在大营外严阵以待,看起来至少有五千人马方方正正的排列着阵势,好像等着周军来自投罗网似的。带队的周军将领没敢继续往前靠,无奈之下只好返回了大营。曲胜听说汉军早有准备倒是也没有太大的吃惊,倒是觉得这样的对手才能让自己足够重视起来。可是到了第二天日出之后曲胜带人去观察汉军大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汉军大营外面整整齐齐的插了数千个草人,就那么示威一般还插在那里,像是在炫耀,又像是在取笑。
  曲胜大怒,回去之后就把昨夜领军的将领抽了一顿鞭子。消息传到裴战的耳朵里,斜靠在软软的床榻上喝酒的裴战只是撇嘴笑了笑,对汉军这些小手段倒是颇为佩服。不费一兵一卒,不发一箭一矢就惊退了两千骑兵,这也算是一场不大不小的胜利了。最起码在气势上,人数少的汉军反而占了优势。
  明明看到周军的将领们就在大营不远处明目张胆的观察,汉军倒也不介意,只是哼着歌儿将那些草人拔起来抱着回了大营里,还不时甩向那些周军将领一个鄙视的眼神。本想给将领们壮胆气的曲胜,领着人近距离观察汉军大营,可是对方竟然不理不睬的熟视无睹,那感觉就跟早泄一样沮丧。你来耀武扬威表示勇气,我偏偏不理你,双方还没有真正开打,但是心理战却已经打的如火如荼。
  曲胜带着气回了大营,将昨夜领军骚扰汉营的将领一顿好打。打了足足二十鞭子,可是他还是没有感觉到出气。那将领其实并没有犯错,曲胜也不知道自己心里怎么就憋着那么一股邪火,烧得他十分的难受。知道再打下去就会引起军士们的怨言,曲胜下令停了鞭子后拂袖而去。
  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大帐里,曲胜就被裴战的亲兵叫了去。进了大帐之后,曲胜给裴战行了军礼后有些闷闷不乐的站在一边。
  裴战看着他那样子笑了笑道:“你也跟着我南征北战的有些年头了,怎么心里毛毛躁躁的还想个毛头小子似的?”
  被裴战一句话说到了心里,曲胜脸上微微泛红道:“卑职也不知道怎么了,总是心神不宁的。这么多年,倒是第一次有这种感觉。”
  裴战点了点头说道:“大战之前心中难以平静,这有情可原。但你身为一营主帅,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你是一个什么身份。如今这营里不知道孤王在军中,你便是这十几万大军的主心骨。若是主心骨的心都乱了,下面人还能安稳?孤让你做领军大将,本来看重的就是你的沉稳老练,怎么今日这么失态?”
  曲胜本来心里窝火,此时被裴战训斥了两句之后心里反而渐渐的平静下来。他知道周王殿下说的没错,自己的心却是乱了。身为领军大将,即便所有人的都乱了,他也不能乱。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萦绕在他的心上久久不曾散去。他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或许是……不祥?
  “殿下,卑职……还是觉得,应该先对汉军发动攻势的好。”
  裴战抿了口酒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座位:“说说看。”
  曲胜在那椅子上欠着身子坐下来,整理了一下措辞后说道:“卑职认为,汉军在这里摆开阵势,无非是想拖延时间。我十五万大军南返,为的是稳定开封的局势。若是在这里拖的时日久了,开封那边难免会出什么意外。李天芳不会束手待毙,他若是与刘凌那厮狼狈勾结起来,对殿下不利。”
  裴战点了点头道:“你想的不错,李天芳这个人是不会认输的。已经到了他那个位置,若是不想再进一步才怪。人都有贪欲,或是权力,或是女人,或是金钱,一旦开始想了,再想收住心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人疑心病很重,所以……他成不了大事。”
  裴战斜靠在床榻上,样子有些懒散,看起来自信十足:“孤王等得就是他来。”
  “开封城太坚固了,要打下来,很难。”
  裴战自嘲的笑了笑道:“孤知道李天芳早晚是要反的,却没有想到一个人的野心会膨胀的这么快。让他守开封是孤最大的一次失策,孤恨不得生啖其肉喝其血。只是……李天芳若是坚守开封不出,凭借开封的高大城墙,他又有十万大军,可以说牢不可破。孤不怕他与刘凌勾结,怕的是他缩在开封城里不出来。”
  曲胜不知道裴战这么强烈的自信是怎么来的,他只知道,若是李天芳和刘凌联手的话,南返的定安军将会面临一次极大的考验。
  “可是,殿下,若是放任李天芳和刘凌联手与殿下大军作对,属下担心,战局会变得很艰苦。”
  裴战摆了摆手道:“咱们有顾忌,李天芳刘凌就没有顾忌?”
  他自信的说道:“别忘了,开封东面还有左右领军卫岳乐和糜荒那十万大军!哦……对了,那两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已经将左右领军卫改为青州军了。据说推举糜荒为青州军大元帅,岳乐为副元帅。”
  “一旦李天芳敢从开封城里出来,岳乐和糜荒必然兵发开封!”
  曲胜仔细想了想后,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若是……若是刘凌和李天芳,连青州军一块拉上战场呢?”
  听到手下最信任的大将这样分析,裴战的脸色还是不由自主的变了一下。没错,他并不是没有想到曲胜所说的可能性,但是他又能如何呢?当初打算从冀州分兵回来,其实本来就不是一个好主意。现在想想,裴战苦恼的发现自己之所以做出这样冲动的决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刘凌那一封信。
  “周王在前面打天下,孤在后方稳定局势,周王打一城,孤稳定一城,配合无间,必会成为一时美谈。”
  就是这句话,让裴战失去了理智。
  一个错误的决定,必将带来无穷的后患。裴战现在已经骑虎难下,已经到了魏州,距离黄河已经不远了,就这么回去?一来,这样做他丢不起那个人。二来,即便现在返回冀州的话,说不定已经晚了。糜荒能想到刘凌的援军,他自然也能想到。三,如果往北撤军的话,那汉军这四万人马就会追在屁股后面穷追猛打。
  这个局,其实在刘凌写信给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布置了。
  裴战心里也很乱,但他必须让自己看起来很自信。
  “如果糜荒和岳乐真的出兵,那反倒好了。一次性将所有的敌人全部解决,这样岂不快哉?”
  曲胜今天第二次对裴战这有些荒唐的自信感觉到怀疑,只是很快裴战就给了他如此自信的答案。
  “孤已经派人快马加鞭赶回冀州大营,令庞准暂时放弃攻打冀州,大军即刻开拔南下。这也是孤为什么要在这里停下来的缘故,只要孤王大军汇合,即便刘凌,李天芳,再加上岳乐和糜荒的青州军同来,孤又有何惧?!”
  他站起来,走到大帐的门口,目光看向远处,似乎能看到大营外面的草绿花红,能看到整个中原的锦绣江山,似乎将天下尽收眼底一样。
  “曾经,辽有耶律雄机,夏有嵬名曩霄,大周有先帝,三雄鼎立,天下格局已定,绝难一统。当下,辽夏双雄拼得两败俱伤,而先帝驾崩,谁来继承这中原的霸主地位,谁就能与辽夏两国的胜利者逐鹿天下。有实力取代先帝位置的,不过三人而已。”
  裴战伸出一根手指:“孤”
  第二根:“刘凌”
  第三根:“李天芳”
  “如今孤与这两人能提前决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待孤王灭了刘凌,刮了李天芳,整顿我大周河山之后,便当挥师北上,提兵南下,灭辽夏,屠蜀唐,立一统帝国,建不世功业!”
  曲胜下意识的问道:“那岳乐和糜荒呢?”
  裴战摆了摆手冷笑道:“投机取巧两只跳梁小丑耳,胆小如鼠,愚笨如猪,不足为虑。”
  看向苍穹,裴战有些落寞的说道:“其实说来说去,谁都想在这乱世分一杯甜美的羹品尝,却不知,为了尝这一口美味,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岳乐糜荒没有这个实力,李天芳也不能和刘凌相提并论。这中原的英雄豪杰人物,唯孤与刘凌二人,此一战,谁能胜,则谁定鼎中原!”
  他的目光深远,似乎,能看到在某处同样仰望苍穹的一人。
  ☆★【第五卷
狼烟不灭】★☆
  
  第四百零一章
朱三七的选择
  
  诚如岳乐猜到却没有对糜荒说的那样,刘凌的后手就在冀州。从洛阳出发的第二批大军二十万,由老将忠义侯王半斤为主将,虎亭侯刘茂为副将,雷渊为先锋,从洛阳出发后绕路进入原来的北汉境内,然后绕过了魏州,直接往冀州的方向杀去。二十万大军,即便绕路,想要掩人耳目总是很难的,而汉军从原来的北汉过境东侧出来的时候已经离着冀州不远了,再加上王半斤这次发了狠,过一城,只要是穿军服的,一律杀无赦。
  若是依着王半斤的性子,他甚至想把所过之处的人都屠了,无论百姓还是军人。幸好,他知道如果自己真那样做了的话,即便打了胜仗,刘凌也会把他剥了皮。幸好,百姓对周军和汉军都一个态度,避而远之。没有人会千里迢迢的跑去给裴战报信,更不会有百姓拿起武器来抵抗侵略。在这个乱世,百姓们心里没有侵略的概念,有的,只是他们明天向谁交赋税的担忧。话说回来,汉军控制地区的好政策已经传遍了,相对来说,百姓们对汉军的友好程度比周军还有强一些。
  当然,老百姓们对当兵的有一种深深的抵触心里。仗打得太久了,久到人们已经回忆不起太平的滋味来。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的伸缩力最强……请你打住思维,不要考虑二弟的事。好吧,换一个词汇。如果说这个世界上什么物种的伸缩力最强,毫无疑问,是人类,而且,是最底层的人类。
  他们已经习惯了压迫,他们会因为懦弱而被压迫的吃不饱饭,甚至活不下去。可是当压迫到了极致的时候,他们就会爆发,爆发出比野兽还强大的力量来。推翻不公平的压迫阶层,然后,若干年后,他们又习惯了压迫。老百姓真能挺直了腰板做人,古往今来,好像只有某国建立之初那十几二十年。虽然那个时候穷,但穷的有骨气。
  有阶层就有压迫,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二十万汉军出北汉境,又走了三日过邢州,再两日后,已经距离冀州不远了。王半斤今生第一次指挥如此庞大的军队作战,紧张,兴奋,甚至越是离大战到来的日子越近,他竟然开始睡不着觉。他已经五十岁了,五十岁,达到了人生武功方面的辉煌顶点。整整二十万大军啊,放在十年前,倾北汉之全力也凑不出如此庞大的军队。
  十年前,他已经是忠义侯了。那个时候,他麾下不过三千人马。十年后,他的爵位还是忠义侯,但他却比刚刚得到这个爵位时更加兴奋和激动。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第二个大汉时代!
  大汉大统三年七月十四,阴。
  二十万汉军在冀州西六十里外停了下来,王半斤没有派出斥候去打探冀州的情况,因为这件事斥候做起来,远不如监察院的密谍得心应手。这次行动,调集了大汉如今全部人马的四分之一,看这个数字并不显得有多紧要,但是如果分析一下就会知道,这其实是大汉如今能调用的全部人马!晋州,洛阳,雍州,延州,这些重要的州府都需要大量的人马来镇守,尤其是晋州和延州,晋州是大汉的临时都城,茂元领精兵十万镇守。延州地处西北,是遏制西夏大军南下的咽喉之地。王半斤奉命率军北上,程义厚接替他在延州训练二十万大军。这两地之重要,对于当今大汉的天下来说乃是前两位。
  相对来说,大周的西京洛阳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这里虽然也有重兵把守,不过其政治意义比战略意义要大得多。大周丢了西京洛阳,在士气上倍受打击。但洛阳的战略地位其实并不如何重要,所以在洛阳大周朝廷连十二卫战兵都没有安排驻守。
  王半斤善攻,刘茂善守,刘凌派这两个人率领大军北上,就是考虑到这两个人在性格上和能力上刚好能够互补。由这两个人指挥这次大战,这次战役,力求将定安军主力全歼,以达到基本上清除大周战兵的目的。只要定安军一灭,那十万青州兵不过是一支孤军,没有什么威胁。
  监察院不止三处才有密谍,四处的刺客,也是潜行的高手。相对于军队的斥候来说,四处的刺客更能轻易的接近周军的大营。军队的专业斥候发现敌情后,往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将消息传递回来。而监察院的人,潜伏,窥视,然后悄然退回,这是他们的基本功。
  其实监察院的密谍在汉军大队人马到来之前,就已经观察冀州的情况很久了。消息通过监察院特殊的渠道快速的传递到汉军中,为将领们制定作战计划提供最详尽的情报。所以,当周军并不知道并没有察觉在六十万里已经有二十万精锐汉军虎视眈眈的时候,他们的敌人对他们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了。
  刘茂站在山坡下的树荫里,用监察院制造的千里眼看着附近的地形,他是一个稳妥谨慎的人,习惯了到达某处后先熟悉地形,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因为,他是在确定危险的因素同时找出撤退的最佳路线。为谋进而先谋退,这是刘茂的特性。
  “山远。”
  王半斤叫着刘茂的字,走了过来说道:“过了这个小山包,在往前就是一马平川了,此处距离冀州六十里,这个距离很难发动突袭。怎么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想到好办法了没有?”
  刘茂收起千里眼摇了摇头道:“大帅,六十里的距离太远了,就算骑兵突袭,六十里也已经力尽,强弩之末,定安军在冀州外面有二十五万大军,打击的力量如果不够大不够突然,很难一击奏效。”
  王半斤走到他身边,接过千里眼一边看一边说道:“如果……能将这个距离拉近一半的话,就有把握了。”
  刘茂皱眉道:“根据监察院送来的情报看,指挥定安军攻打冀州的应该是裴战的军事庞准,这个人,谨慎而又不缺乏锐意,性格果断且不鲁莽,实在是个对手啊。定安军的斥候巡察范围在四十里外,而且每隔十里就搭建了一座简易的烽火台,一旦有军情立刻点燃烽火,定安军大营就会立即做出应对。想靠近定安军三十里之内而不被对方发觉,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
  王半斤摇了摇头道:“如果仅仅是烽火台倒也不难对付,忘记白衣渡江的典故了?一个烽火台的守兵不会超过三十人,虽然无法弄出什么商队什么丧事之类的幌子来,但别忘记了,监察院这次触动了二十名银衣,一名金衣协助咱们。想要屠掉一个烽火台的守兵,简单。先等等,等监察院的人把情况打探清楚了咱们再做决定。”
  刘茂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还有件事,为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