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415

  随即就是一阵沉默,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凌转过身子,看着身边站着的赵霸,徐胜和赵大等人。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都觉得沧州不是我大汉的疆土,如此兴师动众的北上,岂不是荒唐?”
  赵霸等人赶紧说道:“属下不敢。”
  刘凌叹了口气道:“你们心里怎么想的,我心里一清二楚。没错,如今周国的天下北方那几个州还不是我大汉的领土。但你们要知道,那里住着的,都是汉人!”
  他顿了一下说道:“以前我大汉国力孱弱,兵微将寡,无力抵抗契丹人和党项人,只好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中委曲求全。那个时候受了很多冤枉,损失了很多百姓和财物。为了保存实力谋求发展,当初忍辱负重也就罢了。但现在不同,我麾下雄兵数十万,大汉疆域辽阔当为中原第一大国。若是再任由草原蛮夷欺凌,那岂不是真真正正的贪生怕死的鼠辈?”
  赵大叹道:“属下只是觉得可惜,裴战是一头虎,放虎归山,日后说不定会成为大患。”
  刘凌道:“他便是一只虎,今日我能打得他狼狈不堪,来日我依然能剥了那张虎皮!我手中有青锋剑,还怕一只病虎?为了打这只已经没了爪牙的虎而放进院子里一大群饿狼,而致我汉民百姓饱受欺凌,孰轻孰重,我想你们心里也有计较。”
  赵大道:“王爷决意出兵北上,属下莫不从命。只是,王爷身边只带这些亲兵,属下担心王爷的安危。如今北方局面混乱,各地乱贼群起,大着数万人,小着也聚众数千,皆是亡命之徒。且……走水路要经过博州,罗旭的虎贲精骑就在才刚刚打下博州,正是兵强马壮。属下恳请王爷,还是等杨业大军赶上来再走也不迟。”
  赵霸和徐胜也劝刘凌暂等一等杨业的大军,又或是让魏州花翎和赵二的大军护送船队。
  刘凌摆了摆手道:“乱世而起的那些贪生毛贼,再多又有何惧?至于罗旭,写一封信告诉他我要去沧州打契丹人,他若是还拦着的话,就算我看错了这个人!”
  随着刘凌一道道命令的下达,各路汉军纷纷开拔。
  一时间,风起云涌,这中原的天空,似乎更加的阴沉起来。
  
  第四百一十章
没来由的灿烂
  
  契丹人来的很突兀,就连监察院的密谍都没有发现,在祁连山下,契丹人和党项人是如何达成协议的。耶律雄机和嵬名曩霄这两个枭雄式的人物,是如何达成共识的。不可否认的是,就连刘凌也没有预料到这两个有着深仇大恨的民族竟然这么快就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乘船北上,刘凌看着两岸的如画景色,心中却并不开阔而是颇为压抑。中原这锦绣江山,难道要再一次被草原民族的铁蹄蹂躏吗?作为一个现代人,刘凌知道历史上,中原大地有多少次被血水染红。每一次草原人入侵中原,都将掀起一阵阵的腥风血雨。每一寸土地下,都埋着多少血淋淋的尸骨。
  正是夏末,两岸风光秀丽,鸟啼蝉鸣,看起来十分的安静宁和。垂柳依依,花朵绚烂,碧波荡漾,这宁静的画面,若是被草原的战马践踏之后,还会留下什么?
  刘凌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当初北汉弱小疲惫,无法抗衡强大的契丹人和党项人,所以刘凌一直忍着,让着,憋屈着。那个时候的刘凌,心中有壮志凌云,却无法实现。他有一腔热血,却不能随性而为。他想强汉,但前提是自己必须先活着。只有活下去,然后通过不懈的努力让大汉变得强大起来,这样,才能让雄心壮志得以实现。
  现在,大汉的天下虽然还没有完全成型,他还没有将定鼎中原,但是,如今的刘凌早已经不是五年前那个不能施展拳脚的刘凌了。他是大汉的王,掌握千万百姓,麾下数十万雄狮。他不会在隐忍,不会再退避。
  没错,裴战很重要,那样的一个人杰,只要给他休养生息的机会,用不了多久他就会东山再起。这个人只要活着,就是刘凌问鼎中原最大的阻碍。刘凌已经布下了十面埋伏,只等着裴战一头钻进来自寻死路。但是,草原人来了。刘凌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是先追杀裴战,还是北上抵御外敌。
  这个选择,刘凌不难做出。
  汉人之间的纷争,就算打得头破血流也是自己家里的事。但若是有外人蛮横的闯进家门,烧杀抢掠,兄弟之间的纷争就一点也不重要了。
  刘凌记得八年抗战的时候,某委员长说过一句话。
  攘外必先安内。
  刘凌对这句话,对说这句话的人只有一个评语,滚你妈的蛋!
  事有轻重缓急,什么是急?把那些敢来自己家里抢钱抢粮抢女人的外敌打出去,打到他怕,打到他想都不敢想再有第二次,这才是急!至于裴战,就这样吧。既然能废他一次,就能废他两次。
  大船航行的很平稳,破浪而行,刘凌站在船头,一身黑衣随着风轻轻飘动。从来都是古井不波的脸上,也挂上一抹淡淡的忧色。这次契丹人来势汹汹,整整四十万大军南下,兵分两路齐头并进,这一战,兵不好打。抛开仇恨和偏见,实事求是的说,契丹人的骑兵确实很强大。尤其是四十万最精锐的宫帐军,可以说是天下第一雄狮。虽然这几年在于党项人的战争中宫帐军损失了不少,但威力仍然不可小觑。
  刘凌训练汉军骑兵,必须熟练掌握的就是骑射之术,不可否认的是,这骑射之术是草原人的拿手好戏。那些草原男子,五岁就能纵马,十来岁便能达到弓马娴熟的地步。放下弓箭弯刀就是牧民,拿起武器就是士兵。他们是天生的战士,草原部落间征战不断,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在一次次战斗中生存下来。这样的残酷的生存环境下,造就了一大批善于作战的骑士。
  草鱼的生存环境与中原地区差异太大,他们看似好客豁达其实多疑善妒,看似豪迈热情其实嗜血冷酷。而且,在他们眼里,中原汉人不过就是两脚羊而已,与他们牧养的牲畜没有任何区别。每一次草原人南下,都会抢光所有的财物粮食和女人,杀光男人,就如同屠羊宰牛一样不带有一点怜悯。
  刘凌不是对这次战争没有信心,他微微皱着眉头,是因为他在脑子里不断的设想着战争的发展方向。虽然他连续下达了很多命令,但是仓促之间,他能调集的人马并不太多。王半斤的二十万大军只留下了三万人,不能再多,因为他要面对的是同契丹人一样善战的西夏精甲。就算加上骆缚的建雄军,兵力总数也少于李虎奴率领的党项大军。岚州地理位置重要,是太原的西北门户,一旦岚州失守的话,太原也将岌岌可危。虽然如今都城已经从太原迁到了晋州,但太原依然还是根基之地,若是太原丢了,对大汉的打击实在太大。独孤锐志麾下人马不多,而且还要兼顾代州忻州两地,他的责任也十分的重大。
  刘茂麾下的三万人马,需要抵抗契丹大将离妖那颜的十万大军。离妖那颜目标是赵州,而刘茂此时就在冀州,两地相隔不过百里,大战是在所难免的。花翎和赵二的三万五千人马赶到冀州,最少还要二十几天,刘茂肩膀上的胆子不轻松。但刘凌最不担心的反而是赵州方面,因为他知道,刘茂最强的本事就是防守。刘凌麾下的这些将军们,绝大部分都是善攻之将,只有程义厚和刘茂两个人善于防守。如今程义厚在延州,刘茂在赵州,这两个地方刘凌并没有太担心。
  他担心的是王半斤,虽然王半斤汇合了骆缚之后麾下人马达到十七八万之众,但以王半斤的性子,说不好会直接对党项的三十万大军发动攻击。所以刘凌给王半斤下了严旨,战争初期以防守为主,切不可轻敌冒进。同时,他下令在晋州的周延公火速北上,辅佐王半斤抵抗党项人的攻势。周延公虽然是个文人,但这个人的大局观之强,绝对在刘凌麾下所有将领们之上。
  刘凌安排好了几路大军,却将最凶险的一路留给了自己。
  他如今能调动的军队,只有杨业麾下那五万精兵,再加上胜屠野狐和赫连铁木率领的修罗营狂屠营一万人马。六万人马,对抗辽国南面宫大王耶律极的三十万大军。这将是刘凌领军作战以来,最艰苦的一场恶战。而且,刘凌现在几乎算得上只身北上,他的船队只有千余名亲兵,杨业和胜屠野狐的人马赶到沧州,最少也要十五天。而刘凌一路坐船北上,会比他们快三天。这三天,刘凌拿什么对抗耶律极的三十万大军?
  赵大走到刘凌的身后,将一件大氅披在刘凌的肩头。
  “王爷……就要过博州了。”
  赵大想了想,还是提醒刘凌道。
  刘凌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
  赵大犹豫了一下后说道:“要不要命令船队减缓速度,等晚上再走?”
  刘凌摆了摆手道:“不必,直接开过去就是了。”
  赵大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忍住。他知道,王爷虽然看起来温文儒雅,但只要他下了决心,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他的决定。他转身吩咐徐胜加强戒备,弓箭手时刻做好迎敌的准备。虽然这样安排了下去,但赵大心知肚明,博州罗旭,拥精兵四万,若是堵塞河道的话,光靠大船上这千八百亲兵,是绝对无法抗衡的。
  “你说说看,为什么是耶律极而不是耶律德光?”
  刘凌忽然问道。
  赵大想了想后说道:“帝王之术,不过是让两个儿子都不能安逸下来而已。用耶律德光来刺激耶律极,让其时刻感受到自己太子的地位不保而不断拼搏。如今耶律德光得势,再用耶律极来刺激他,耶律雄机是要把他两个儿子逼得水红不容。”
  刘凌笑了笑道:“无论耶律极这次是胜还是败,只怕他太子的地位都保不住了。”
  他撇了撇嘴,温文尔雅的吐出一句脏话:“狗屎的帝王心术,耶律雄机不过是吃饱了撑的。”
  赵大忽然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话:“据密谍发回来的消息说,耶律雄机前阵子刚刚得了第三个儿子,十分喜爱,才满月就封了王,取名耶律泽胜。”
  刘凌笑了笑,没来由的灿烂。
  
  第四百一十一章
就在沧州
  
  大船经过博州的时候没有停留,没有减速,也没有刻意做出什么防备的姿态,就那么大模大样又淡然的驶了过去。不出刘凌的预料,博州军并没有阻拦。沿路很太平,连一个甲士都没有看到。
  赵大一直站在刘凌的身后,虽然他升任监察院指挥使之后很少再上阵搏杀,但一身功夫还是在的。不然,当初在雍州的时候,谢俊那一刀,或许直接就将他劈为两半了。赵大最喜欢也是最信奉的一句话,是刘凌说的。
  如果你不想死,那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不是那么容易被人杀死。
  所以,即便身为监察院指挥使,这个大汉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正二品的军衔高官。但赵大除了伤重其间,一直没有停止过练功。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刘凌麾下的这些将军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就拿早起锻炼来说,包括花翎,赵二,杨业在内的很多将领们都在坚持着。而且,他们对于刘凌“独创”的那些锻炼动作很喜欢,比如,俯卧撑,引体向上之类的方式。
  刘凌自然也不会解释这些东西并不是他原创的,一来解释起来很麻烦,二来,就算是解释了,估计着他们也不信。在他们眼里,刘凌是除了不能生孩子之外近乎全能的完美男人。而汉军如此团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刘凌的个人崇拜。在特定的时期,个人崇拜是可以有的。
  虽然经过博州的时候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是赵大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就盯着船队。那眼神很冰冷,也很犀利。
  自从成为监察院指挥使之后,本就阴柔的赵大更加的黑暗了。他熟悉黑暗,喜欢黑暗,所以对黑暗中的东西格外敏感。他知道,在某个隐秘的地方,一定有一个人在盯着船队经过。这种感觉很不好,就好像洗澡的时候旁边站着几个男人在看着一样。
  他郁闷的摇了摇头,索性不再去看岸上。
  “王爷,根据院子里得到的确切消息,沧州只有不足四千的郡兵,装备也比不上周国的正规战兵。就战斗力来说,虽然沧州的郡兵打过几次胜仗,但对战的都是那些草寇,真实的实力还是有待商榷。杨业将军的人马最快也得比船队慢三天抵达沧州,这三天……”
  刘凌看着被大船破开的河水,似乎在想着什么。听到赵大说话,他转过头看了赵大一眼,缓步走回椅子上坐下,抚摸着黑豹破敌黑亮黑亮的毛说道:“沧州只有四千装备不足的郡兵这不假,但沧州有卓青战。”
  赵大沉默,他知道王爷说的不假。
  沧州郡守卓青战,论品级,不过是个上不了台面的从五品武职。但这个人的能力简直可以说堪比一代名将,论守城来说,刘茂也远远比不上他!之所以给卓青战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从魏州北上已经走了五天,北方的局势每天都会有监察院的密谍送到船上来。五天了,面对三十万来势汹汹的契丹狼骑,只有四千战斗力孱弱的郡兵守城,沧州竟然还坚强的坚持着。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那个叫做卓青战的大周从五品小官。
  不过,如果说前五天是靠着卓青战卓越到令人心服的指挥能力和号召力保住了沧州城的话,那接下来的几天,保证沧州牢不可破的是另外一个人。
  当然,卓青战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但之后的几天,还有一个人给了卓青战巨大的帮助,正因为他的存在,沧州城防才会变得坚固起来。这个人叫做柳非惊,是监察院五处的档头。
  柳非惊在契丹铁骑南下的时候,正在冀州。他带着监察院五处精心打造的武器,随王半斤的大军北上,一举将定安军冀州大营二十万大军杀了个灰飞烟灭。监察院五处负责整个院子的装备供给和武器研发,比如如今神机营的霹雳弹,射程已经足足提升了两倍,几乎达到了弓箭的射程,这就是五处的功劳。
  王半斤率领大军开赴岚州,刘茂要对抗离妖那颜的十万狼骑,沧州这边根本就顾不过来,所以,带着一百多名监察院五处监察卫的柳非惊,向刘茂借了五百士兵,带着监察院五处研发出来的大量武器赶赴沧州。这并不是院子里的命令,也不是刘凌的命令,而是他自己做出的决定。
  柳非惊还带着一个人去了沧州,这个人是个死囚,是汉军击败定安军后抓获的最大的一个战俘,这个人在定安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人,就是庞准。
  柳非惊向刘茂借了五百士兵,也要来了庞准。柳非惊有胆子要人有胆子去沧州送死,刘茂就有胆子把人给他。非常时期,行事自然不能拘泥于小节。他们两个都知道这样做不合规矩,但他们还是这样做了。
  当赵大得到柳非惊亲自带着五处的人赶去沧州的时候,柳非惊已经到了沧州了。正是因为他的到来,已经穷途末路的沧州郡兵,才能又苦苦坚持了七八天。卓青战,柳非惊,庞准,这三个之前毫无瓜葛的三个人,聚集在一起,用他们的坚持,坚定,用他们的信念,信心,用他们的勇敢勇武,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咱们从魏州出发到现在已经走了七天,今天的院报里不是清楚的说了吗,沧州依然没有失守。”
  刘凌的话里透着一股很强的欣赏:“靠着四千郡兵,就能硬抗三十万契丹狼骑五天,这个卓青战了不起,即便换做是我,也不会做得比他更好了。柳非惊已经到了沧州,既然他还能进城,说明契丹人对沧州的围困并不是很严密。最起码,我到沧州之前,沧州还破布了。”
  赵大一惊。
  “王爷的意思是……契丹是故意不攻破沧州的?”
  刘凌笑了笑道:“耶律极这个人好高骛远,而且他现在的太子地位不保,这次能领兵南征,完全是因为他老子耶律雄机把他抬出来跟耶律德光打擂台。耶律极应该很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再加上这个人的心境本来就狂傲,第一战,他肯定是要打个漂亮仗的。这样,他才会在耶律雄机那里取得一个好的印象。仅仅打下一个沧州,对于领兵三十万的耶律极来说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他在等,等一个中原有权势有地位的人去沧州,杀了这个人,再攻克沧州,这才是漂亮的一战。”
  刘凌问赵大道:“你说,如今的中原地区内,谁的名气最大,权势最大,地盘最大,谁去沧州最能满足耶律极的胃口,他最开心?”
  赵大认真的说道:“是王爷。”
  刘凌笑了笑说道:“毫无疑问,是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