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415

  他说,他可以杀了汗王刘凌,也有能力率军击败汉军。
  大言不惭吗?
  李煜是绝对不会相信一个太监这种近乎于疯狂的许诺的,但他不介意让雨小楼去试试看。所以他给雨小楼回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简单,寥寥几十个字。
  若能取刘凌性命,朕就给你国公的爵位。提着刘凌的人头,来跟朕换十万雄兵。
  本来,在周军攻入南唐之后,南唐屈辱的割地赔款求和,南唐之主就只能称王而不能称帝的。这个朕字,李煜他不能用。但柴荣死了,大周完蛋了,李煜还怕什么?南唐雄兵数十万,为了复仇准备了数年,他不但要称朕南唐,还要称朕中原!
  雨小楼拿着南唐后主李煜的信笑了,笑得很灿烂。
  若是拎着刘凌的人头,天下各国,他随意到哪儿不是上卿?
  契丹,党项,南唐,后蜀,这些国家,或是恨,或是忌惮,谁不想刘凌死?雨小楼知道南唐李煜不过是在敷衍他,国公?让一个太监做国公,他李煜背不起那个骂名。也扛不住南唐文臣武将的口诛笔伐。但给他一两万人马应该是可以的,当然肯定会派监军节制他。雨小楼其要的不过就是这个,他没有足够的实力,要想在这个乱世闪耀自己,就必须先谋求实力。
  谁说太监就不能有雄心壮志的?
  他只是低估了监察院的力量,他虽然已经很重视了,但还是不够。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布局竟然被刘凌算得一清二楚。他也不知道,刘凌什么时候请来那样一个恐怖的高手。雨小楼对于武力很自信,他认为自己的修为足够强了。所以他才会说,一切权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
  但对自己有足够自信的雨小楼现在在做什么?
  在逃命,像条狗一样的逃命,夹着尾巴,低着头,不停的逃。
  他布置的后手全部被大汉监察院的人毁掉了,步飞经负责退路,被监察院那些该死的黑衣人一网打尽了。凰翰是他手下武力值最强的人,比那个叫姬无名的监察院金衣还要强,可是就那么轻而易举被那个白衣如雪的年轻人杀死了。
  而现在,那个年轻人,正在后面紧紧的追着他。
  十几艘大船还在福缘渠停靠着,四周凡是露了头的契丹斥候都被解决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被发现,正相反,就因为契丹斥候都被杀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已经被发现了。派到这个方向的斥候一个都没回去,如果契丹人不是白痴的话,就肯定能猜到,这个方向出了问题。
  于是,一队超过三千人的契丹狼骑从百里外的沧州大营出发,朝着这个方向搜寻了过来。野战中,平原上,契丹狼骑无疑是最恐怖的军队。可以说,狼骑宫帐军的装备,武器,杀人技巧,是这个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刘凌麾下的修罗营骑兵强大,但人数太少,发展到了现在也不过有五千骑兵。而契丹人虽然那经历了几年与党项人之间的战争,损失了几十万人马,但依然有超过百万大军。而这百万大军,有一半的骑兵。
  草原上,向来是不缺战马的。
  汉军虽然精锐,虽然善战,但比起契丹人来说骑兵的数量相差太多了。
  不只是汉军,中原各国军队,骑兵的数量都不是很多。平原野战,骑兵对步兵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幸好,中原多坚固的大城,骑兵就是再强大,也不可能骑着马直接跑到城墙上去。
  沧州是座大城,当初柴荣北伐,就是将沧州作为战略基地的。所以,沧州城里的军事设施很齐备。城里的粮草虽然不是很充足,但足够吃三个月的。只要能守得住三个月,那个时候就是严冬季节了。契丹人来自苦寒之地,人是不怕冷的。但不代表马不怕冷,且粮草也会供给不上来。那个时候,契丹人就会自己退回去。
  但是,靠着沧州城里的几千郡兵,五六万百姓,能守得住三个月吗?
  卓青战不知道,他虽然坚持死战,坚持不肯投降,但他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他做好了准备,只是那准备,是战死。他是汉人,不会允许草原那些茹毛饮血的野狼到中原大地上来为非作歹。沧州如果丢了,会有多少百姓被蹂躏?会有多少土地被践踏?
  那都是他的父老乡亲!
  他是大周的官员,是一州之主。他必须负起这个责任!
  这也是他的责任。
  正如他对自己麾下士兵们说的那样,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将所有人的血性都激发了出来。
  “你们愿意做那些强盗的奴隶吗?你们的妻子被淫辱,土地被掠夺,父母被杀害,而你们懦夫一样苟延残喘?”
  “不愿!”
  “既然生为大汉民族,宁愿站着死,不能跪着活!”
  卓青帝说,大声说:“我们是中原大地的主人,不允许有人来抢走属于我们的东西!”
  
  第四百一十九章
没丢了汉人的脸
  
  卓青战说,既然生为大汉民族子孙,宁愿站着死,不能跪着活。
  刘凌还不知道卓青战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他说的话却比卓青战多了几分轻松和霸气。他说,以如今大汉的实力,咱们可以到处去欺负人了,怎么能让别人欺负了咱们?谁敢来,打回去,还要打上门去。
  真不知道,领着千把个亲兵千里迢迢来到沧州外面的刘凌,哪里来得这种自信。
  他手里有兵有将,却都不在身边。而且能抽调出来的军队只有二十几万人,大部分还都给了王半斤去抵抗党项人从西面发动的攻势。还有几万人是刘茂,赵二领着在赵州对抗辽国大将离妖那颜的十万铁骑。能调到沧州的军队,充其量就是杨业麾下那几万人马。靠着这些人,纵然沧州城墙坚固,百姓齐心,能挡得住三十万契丹人的攻势吗?虽然沧州现在被契丹人围着三面,南面城门没有堵上,但那是耶律极故意这样做的。三十万大军围不住沧州?那就是笑话了。
  围三缺一,这是围城战中很常用的一种手段。给守军留一条活路,这样守军抵抗的时候就不会拼得那么狠了。三十万大军对几千郡兵,其实耶律极完全没必要这样做。但正如刘凌分析的那样,耶律极围三缺一,不是给城里人留一条生路,而是为了放人进去。或者说,是为了引人来。
  耶律极知道,那些卑微的懦弱的汉人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往往能暴发出惊人的力量来。即便两个敌对的人,当有第三方来插手的时候,尤其是第三方还是外人,那两个仇敌都会放下仇恨一致对外。等外敌被赶走之后,两个人还是会掐得死去活来。契丹人占据燕云十六州之后,虽然保持着契丹人的高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被汉族渐渐的影响了。契丹贵族都喜欢居住在城市里,喜欢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生活,喜欢汉族女子,喜欢穿绫罗绸缎,喜欢坐轿子。他们已经逐渐不适应了塞北的风沙,不适应了逐草而居,他们不习惯粗食劣酒,这种改变是不知不觉的,连契丹人自己都没有发现。
  事实证明,谁占据了中原的花花江山,锦绣天下,谁都会堕落。没有了狼性,他们也会渐渐沦落成羊,他们,曾经最鄙视最看不起的羊。如历史上的契丹人,占据了长江以北的繁华江山之后就逐渐的没有了往日在草原上的那种锐意,当初契丹铁骑在草原上横行霸道的战力也逐渐的退化,从而被后来崛起的女真人接替成为草原霸主,继而被女真人抢走了他们在中原的位置。而女真人在占据了中原之后,他们的堕落速度一点也不比契丹人慢,紧接着就被崛起的蒙古人打了个七零八落。百万金兵,被蒙古十几万骑兵杀了个干干净净。强大的蒙古骑兵,更是创造出了三万人包围二十万金兵,进而全歼的神话。创造这个神话的人叫托雷,铁木真的四子。但是蒙古人比前两个民族腐化的都要快,曾经征服了大半个世界的他们,在醉生梦死锦衣玉食中堕落,元朝的统治只持续了几十年,就被那个放牛娃出身的,伟大的明帝国的缔造者朱重八赶回了漠北。明帝国建立初期,武力之强大是毋庸置疑的。蒙古黄金家族也是被朱家人打得彻底太不起来头。
  草原民族其实对中原文化很仰慕,也很好奇。在他们眼里汉人弱小的如同绵羊一样,但是经济文化却极度发达。而最让他们有些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看似孱弱的汉族人,在面对外地的时候会表现出那样旺盛的斗志来?党项人抵抗蒙古人,被屠了族,女真人被屠了族,很多地方都被屠杀殆尽。蒙古人解决了世界上几千万人的吃饭问题,方法确实血淋淋的屠杀。可是,他们没有将汉人屠杀光。有人说,汉人万万千千,他们杀得干净吗?事实上,相对于蒙古人在其他地方的血腥手段来说,在中原地区,他们杀得人算是少的。或许,他们也是想看看,这个民族为什么有这样强的反抗意志吧?
  汉武大帝时候,有个叫陈汤的校尉,因为大汉使节谷吉被匈奴人杀死。陈校尉带着西域几个国家拼凑出来的军队,过乌孙,进入康居界,至阗池,一战击杀匈奴单于,将匈奴上层几乎杀光后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在后世广为流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刘凌知道这句话在后世代表着多么无奈的意思,而他不允许,这种无奈在这个时代再次出现。去他妈的什么稳定最重要,去他妈的什么爱好和平,去他妈的什么不争霸。有人打到家门口了,那就干回去!
  国家弱小时期,可以隐忍一些。但依着刘凌的性子,那些屈辱,是要百倍千倍还回去的。
  刘凌说,当初北汉并不过三五万的时候,我都敢将契丹人和党项人刷得团团转,现在我手下兵强马壮,难道要反而装孙子?
  但是刘凌现在手下没兵,就算他进了沧州城,他又能做什么呢?他的自信从何而来?
  独孤锐志出潞州,三万大军一路向北疾行。用了十五天的时间到了太原,这个时候,刘凌也恰好到了沧州。然后,独孤锐志没有在太原停留,补充了给养之后大军继续开拔。过忻州,直奔代州。
  代州,是北汉十二州中地处最北的一个州。代州城北二十里,就是契丹人的地盘了。在刘凌设计解决了雨小楼的威胁,再次离船而去,带着五百精兵和监察院的一百多监察卫,从陆路大摇大摆的进了沧州城的时候。独孤锐志也带着他的三万大军到了代州,然后,独孤锐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独孤锐志留下两万四千士兵,让副将毕俢镇守代州。而他自己,则带着六千精骑,在夜色中北出,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但是包括毕俢在内的留守代州的人都知道,独孤将军,还有那六千大汉的好儿郎,孤军深入契丹西京道,只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独孤锐志去了哪儿,刘凌是知道的。而且,他派那六千精骑进入契丹人的国内,不是去送死的。
  当年刘凌拱手将大同送给耶律雄机,以刘凌的性格,会那么心甘情愿?契丹人既然敢来攻我中原,我就打的他疼。疼,就要让他疼的受不了。沧州看似主战场,而刘凌,却将目光放在了辽国的西京大同。可是,如今大同有大辽重兵防守,那六千精骑能干什么?骑兵能攻城吗?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绝对不是去攻城的。
  刘凌进了沧州,就那么明目张胆的走进去的。而契丹人派出去的三千狼骑,正在汉军船队后面吃屁。徐胜被留在大船上,逗弄着那三千狼骑。这样做也不是什么妙计,而仅仅是,大船靠近不了沧州。这些大船刘凌舍不得丢了,所以要送回后方去。能把那三千狼骑引着走多远就走多远,当然,也走不了多远,杨业那数万大军就在后面赶来。吃掉对方三千人,虽然不多,也是咬下来一层皮。
  监察院五处档头柳非惊,在沧州南门,恭敬的将汉王刘凌迎接进城。这六百多人的队伍没打大旗,也没亮出身份。契丹人的斥候肯定是发现了他们的,但是区区六百人,能有什么作用呢?而且,耶律极可不相信,中原汉人的那些大人物,有谁敢带着这么点人就跑来沧州送死。与柳非惊一起迎接刘凌的,还有沧州郡守卓青战。而被柳非惊强掳来的庞准,则可以回避了,并没有出现。或许,他是觉得身为大周的臣子,不应该迎接大汉的往吧。又或者,他不过是败军之将,没有脸面出现?
  刘凌进入沧州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散步消息出去,就说大汉之王刘凌,如今正带着二十万大军从魏州赶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抵达沧州。
  散步消息这种小事,监察院的人办起来还是很有效率的。
  对于刘凌这样的安排,柳非惊想到的是汉王殿下是要隐藏行迹。而卓青战想到的则是,这个刘凌很狡猾。靠着这么一句流言,就能将契丹人的攻势缓几天。
  耶律极围困沧州,之所以这么久还没有总攻,他就是要看看,会引来几个汉人中的大人物。
  既然刘凌已经来了,他还在乎多等几天吗?
  如果刘凌真的带着二十万大军来了,沧州还重要吗?
  一座城而已,从一开始,耶律极的目光就没这么浅,目标就不是这么小。
  “大周沧州郡守卓青战,见过汉王殿下。”
  卓青战躬身施礼,但不谄媚,不卑微。刘凌第汉王,虽然不是他大周的王,但按照规矩,他还是要行礼的。而且,刘凌是一位强者,卓青战施礼,并不丢人。
  刘凌没有搞什么礼贤下士的虚伪,没有去双手将卓青战搀扶起来,也没有连连感慨说:“公真乃江山社稷之良臣,真英雄豪杰也。”之类的废话。
  他只是淡淡的看了卓青战一眼,点了点头,说了九个字。
  “你很好,没丢汉人的脸。”
  九个字,简简单单,却令人莫名心动。
  没丢了汉人的脸。
  
  第四百二十章
敲打一下
  
  刘凌到了沧州做的第一件事是命令监察院的人将他的假行踪消息宣扬出去,而他立刻做的第二件事很简单,就四个字,喧宾夺主。
  “重深。”
  刘凌很自然的叫着卓青战的表字。
  “在,王爷有何事?”
  “城中可战之兵还有多少,有百姓多少?羽箭,滚石,粮草辎重够用多少时日?”
  “城中还有可战之兵三千四百余人,前阵子契丹人攻的并不猛烈,郡兵伤亡了六百多人。城中百姓,登基造册的数目是五万三千六百一十七人,但自显德六年开始不断有百姓出走,现在城中百姓在四万两千人左右。库存羽箭三十万零一百只支,百发百中的话,刚好能将契丹人杀光。城墙上的防御准备还算充分,城外本有一座采石场,契丹人南下之前石头能搬的都搬进城了。大周显德三年的时候,陛下……先皇北伐曾将沧州作为基地,调运来大批粮草。如今库存的粮草,按五万人计,坚持三个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卓青战是个文官,在这些数目上的事还算清楚。难得的是,他居然还有心情开玩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