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415

  老渔民道:“承蒙王爷问候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世代居住在此地,日子过得虽然略微清苦些,但却安稳。”
  刘凌问道:“赋税可还沉重?”
  老渔民连忙垂首道:“回王爷,远来李氏当权的时候赋税定的沉重,自从王爷率雄师皆解救我等百姓于倒悬之后,日子已经好过的很多很多了。王爷定的赋税相比于李氏当权的时候要低很多,郡守大人又爱民如子,所以我等百姓的日子过的并不沉重。”
  刘凌笑了笑道:“老人家不必如此,但凡地方上有什么苛刻之处你尽可以说来,尽然今日孤到了此处,自然会替你们做主。”
  老渔民躬身道:“确实不曾有什么委屈事。”
  刘凌举步往前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老人家今年高寿?”
  “回王爷,草民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
  “哦……知天命,难为你了,如此年纪还要操劳家务。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草民有一子一女,倒是女人走得早。”
  刘凌嗯了一声道:“老人家……祖籍何处?”
  那老渔民张了张嘴,忽然醒悟过来:“回王爷,草民世代居于此地。”
  “哦……老人家,可曾到过流求?”
  老渔民孙金秤身子停了一下,然后追上刘凌的脚步道:“王爷要征伐流求?”
  “正是!前些日子流求的蛮人竟然敢袭扰我大汉疆域,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孤这次率水师南下,正是要征讨流求。但海上天气变幻无常,激流暗礁诸多困难。若是没有人引导的话,大军难以穿越茫茫大海。孤这次到了你这村里,也是为了寻找有没有熟悉去往流求海路之人。”
  孙金秤正色道:“王爷所说极是,大海之上航行乃是极凶极险之事。草民虽然不曾到过流求,却听父辈之人说过。从崇武出海,若是顺利的话只需十数个时辰就能到流求岛。但却要等风向,若是风向不对,走不了多远就会葬身鱼腹。大海之上气候无常,此时风平浪静,说不得下一刻就会黑潮涌动。流求之民不可怕,可怕的是喜怒无常的大海!”
  刘凌一怔,想不到这孙金秤也有如此见识。
  “老人家从过军?”
  刘凌微笑着问道。
  孙金秤的身子猛地僵硬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王爷说笑了,草民打了一辈子的鱼,不曾从军。”
  刘凌一把攥住孙金秤的右手说道:“老人家,何必骗我?就算你不曾从军,也是在刀剑上下过一番功夫的人。放心,无论你之前是兵是匪,如今唐国以被孤所灭,之前的种种孤都不会追究。只要你从成为大汉之臣民起安生本分,以前的事没人会深究。”
  孙金秤被攥住手腕的时候身子猛地一颤,左腿后撤半步,右腿绷紧,左拳微微勾起,随时都能做出反击的动作来。只是被刘凌的一番话打断了下面的动作,孙金秤顿时变得惶恐不安起来。
  “王爷……草民真的不曾从军。”
  刘凌笑了笑,放开孙金秤的手掌说道:“孤说了,以前无论你是什么人,杀人放火的强盗也好,唐国的军卒也好,只要你今后不会做出什么危害大汉之事,孤没兴趣追究。孤这次来是寻找向导的,若是你能帮孤顺利抵达流求岛,孤重重有赏,就算给你个军职也未尝不可。”
  “王爷说的,可当真?”
  孙金秤小心翼翼的问道。
  “孤为大汉之主,怎么会言而无信的骗你?”
  刘凌昂起下颌说道,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
  孙金秤想了想,随即跪倒在地道:“实不瞒王爷知道,草民确实并非世代居于此地。草民……本是与一伙人在海上做无本买卖的。因为与其中一人不和遂独自出走,后来到了此地,娶妻生子算算日子,已经十五年了。再后来,因为我帮村民赶跑过几批小伙的贼人,就被大家推举为里正。说还羞愧……我这里正并不是县府任命的。唐灭国之后,大汉的官员来此登记造册,知我是里正也没有更改换了别人。请王爷恕罪,草民出身不甚干净,所以才会有所隐瞒。”
  刘凌淡淡笑道:“起来吧,都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不必再提。你所说的什么父辈提说流求岛,只怕也是谎话吧?”
  孙金秤脸上一红道:“回王爷,草民确实不曾去过流求岛上。只是与我合伙做无本买卖的那人性子极野,曾经带人到过流求岛,还抢了几个平埔族的女人回来。草民听他提起过,只是年月太久,具体已经不记得了。”
  刘凌问道:“与你合伙的海盗叫什么名字?现在在什么地方?”
  孙金秤道:“叫孙金满……乃是我的兄长。去年还曾听人说过,他就在馒头湾没多远的大屿岛上,如今手下有五六十条船,三四百手下。我那兄长性子粗野蛮横,倒是少有人敢去惹他。只是大汉威武之师到了泉州之后,我那兄长也不敢生出事端怕招来灭顶之灾,这一年倒是没听说他做出什么事,也不知道还在不在大屿岛。”
  刘凌眼神一亮道:“你可知道去大屿岛的路?”
  “知道!”
  “好!你去交待一声,稍后跟我回大营登船出海,去大屿岛找你那兄长孙金满!”
  
  第五百三十五章
集体傻了
  
  回到营地之后,刘凌派人将昭先招来。昭先正在布置大营的防务和宣布军纪,听说王爷急召离开赶到了刘凌的大帐里。
  “属下拜见王爷!”
  昭先进了大帐后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看了一眼在自己身边不远处站着的那个普通渔民打扮的老者。第一眼的感觉,昭先并没有觉得此人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个人是十几里外那个小渔村的里正,他叫孙金秤。他的兄长孙金满是大屿岛上的海盗,曾经去过流求岛从当地平埔族抢回来几个女人。你现在去安排舰船,一会儿随我一起去一趟大屿岛。”
  昭先眼前一亮,立刻躬身道:“属下这就去安排。”
  等昭先走后,刘凌问孙金秤道:“还有什么流求岛上的传闻,你都说来听听。”
  孙金秤垂首道:“回王爷,草民与兄长一向不和,那日他回来之后只是不断的吹嘘,草民懒得理他,只是躲到外面去了。现在还记得的,只是关于平埔族和高山族的一些事。这两族是流求岛上最大的两个族,两族之间也不太平,经常互相攻击。流求岛上的中山国,大部分人都是平埔族。连年纷乱中平埔族占据了上风,中山国的疆域是三国之中最大的。其中山北国以高山族为主,占据流求岛北部的疆域。山南国最小,实力最弱,却是民族最多的一个。”
  “中山国的国王叫尚顶天,据说也是一位颇有谋略胆识的人。自他为中山国皇帝之后,对山南国和山北国不断的征讨,另外两国联手也勉强只是与中山国相持。”
  孙金秤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说道。
  “尚顶天?”
  刘凌笑了笑道:“名字倒是颇为霸气,只是不知道他靠什么来顶天立地。”
  孙金秤道:“说来也奇怪,中山国的皇帝叫尚顶天,山南国的皇帝叫尚玄,山北国的皇帝叫做尚振远。三个国家相互仇视,可是皇帝偏偏都姓尚。”
  刘凌皱眉,他前世的时候虽然阅读书籍很多很杂,但没有读过什么涉及到琉球国的书籍。他只是隐约还记得,流求三国,最后统一流求的正是这中山国。毕竟他不是什么历史学家,甚至清楚的记得历史上某个朝代某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他前世只不过是个瘫痪在床只能以阅读来打发时间的病人,很多东西看过之后也就忘记了。
  他所记得的,不过都是一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已。而这个时代最大的历史事件就是赵匡胤统一了中原建立的宋朝,可很遗憾的是,历史上赵匡胤该做的事刘凌已经做完了,并且到现在为止这个人还没有出现。再者,以刘凌所知,嵬名曩霄是差不多百年之后才出现的人,而耶律雄机应该已经死了也有一百年了。现在该死的没死,该出现的没出现,不该出现的却出现了。
  刘凌一直怀疑,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是不是地球。还是什么可恶可耻的平行空间?又或者真的是在另一个银河系上差不多重复着的与地球上曾经的历史极为相似的故事?
  当然,这些事想也想不明白,所以刘凌索性就不去再想。既然已经走上了争霸的道路,管他对手是谁一概打到就是了。无论是什么大辽大夏大周,什么耶律雄机嵬名曩霄都不必放在心里。
  纠结于是不是书上记载的时代毫无意义,这是刘凌早就认识到的事。
  “难道是同族,又或者是兄弟?”
  刘凌皱着眉喃喃自语道。
  孙金秤道:“我兄长也曾猜测过,他说或许是一母同胞也说不定呢。”
  刘凌仔细的从记忆中搜寻了一遍,脑子里却是对什么中山国山南国山北国有太多的印象。只依稀记得明朝之前,这三个国家的皇帝名字是找不到什么记载的。
  刘凌笑了笑道:“不管他,总会知道他们三个到底是什么关系的。”
  正说着,昭先回到大帐说舰队已经集结好,随时都能出发。刘凌点了点头,率先走出大帐朝着海边走了过去。他不打算带着敏慧和花朵朵,所以为了她们两个安全把陈小树和沐秋风留下,三名金衣只带了狄扶舟一个人登上了战船。
  刘凌没有乘坐他的汉王专属的旗舰帝胄,而是选择了一艘二十几丈长的大海鳅。这样的大海鳅出动了八艘,大海鳅的船舷两侧挂着二十人滑行的蜈蚣快船。再加上二十几艘十几丈长的艨艟战船,三十余艘战舰离开港口在孙金秤的指点下浩浩荡荡的朝着大屿岛开了过去。
  刘凌的旗舰帝胄太过庞大,动用起来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消耗都很大。这样一艘巨大的战舰,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一艘海上霸主航空母舰一样。刘凌知道,明朝时期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乘坐的宝船,最大的排水量能达到七千五百吨,比之于现代的航空母舰其实也差不了许多。
  刘凌的帝胄战舰,比起郑和乘坐的宝船也是相差无几的。
  三十余艘战舰乘风破浪,桅杆上飘荡着的火红色战旗猎猎作响。神机营研制的火炮因为数量有限,大部分都装备在了刘凌的帝胄战舰上。像这样的主战战舰大海鳅上每一艘也不过安装了两门而已。经过刘凌的参与,铸造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才会让火炮这种变态的东西提前几百年出现。战船上装备火炮来对付海盗的船只,在这个时代来说就相当于用装备了最先进导弹并且武装到了牙齿的驱逐舰欺负三米长的渔船。
  唯一遗憾的是,没能在帝胄上装上一层铁甲。
  当然,这不过是刘凌的一个奢求罢了。
  大屿岛距离大汉水师的驻地并不远,以汉军战舰的航信速度,只需一个多时辰就能到达。
  离着很远,刘凌通过千里眼就看到大屿岛的海岸边停靠着几艘渔船。还有人在沙滩上惊慌的跑动着,一边跑一边回头往大汉水师的方向张望。
  “分开三队,左右两翼包抄过去,别还靠近那些海盗就先跑了。”
  刘凌挥了挥手说道。
  昭先连忙下令,站在瞭望塔上的水师士兵挥舞令旗,立刻从舰队中左右两翼各分出一艘大海鳅五艘艨艟战舰包抄了过去,刘凌的中军则直直的朝着大屿岛扑了过去。
  大屿岛并不是很大,方圆也就几十里的样子。这岛上能隐藏的地方倒是不少,看不到有大批的船只,说明海盗的战船都在其他地方藏着,若是被他们跑了再想抓到可就难了。刘凌对流求是势在必得的,所以对那个到过流求的孙金满也是势在必得的。
  果然,见到有官军的大船靠近大屿岛,岛上的海盗开始慌乱起来。刘凌通过千里眼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从岩洞中钻出来朝着相同的地方跑去,很显然那边就是海盗们战船所在的位置。这些奔跑的人不光是男人,还有女人和孩子。那些人应该是海盗的家眷,想不到距离内陆没有多远的大屿岛竟然成了一群海盗的世外桃源。
  昭先也也发现了这个细节,于是下令舰队稍微的改变了一点航向直奔那些海盗奔逃的方向扑了过去。左右两翼的舰队也在旗语的指挥下,分两路包抄了过去。
  有句俗话叫看山跑死马,意思是说看着大山就在不远处其实还远得很。这句话若是放在大海上,就要换成看岛累死人了。大海鳅两侧的二十四对轮浆快速的转动着,这样的速度普通战船要快上不少。
  又过了一会儿,有船只从岛的一侧一艘一艘的钻出来,朝着岛背后的方向开始逃走。但大汉的水师战船远比海盗的船快,两翼包抄的船队已经完成了包围,将那些海盗的船又逼了回来。
  或许是见刘凌的中军舰船数量比较多,所以海盗们选择了另外一侧准备突围。他们的船下所以灵活,调转了方向后朝着左翼冲了过去。看他们的样子是想从汉军水师的大船空隙里钻出去似的。
  孙金秤却知道海盗们想干什么,他连忙对刘凌说道:“王爷,切勿让海盗的船只近身。这些海盗攀爬船只的手段很厉害,一旦靠近他们就会登上官军的大船近身肉搏。前些年,我们……他们都是这样对付唐国的水军。当然……唐国的水军是无法和王爷的雄师相提并论的。”
  刘凌嗯了一声,脑海里出现了加勒比海盗中那些海盗们攥着绳子凌空渡到敌人战船上的画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