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415

  柴荣叹了口气道:“孙玄道,你一句罪该万死就成了?就算你真的死一万次,就能换回我大周两万勇士的性命?”
  他站起来,手扶宝剑,看了看帐外灰蒙蒙的天空。
  “你是两朝的老将了,领兵多年,一直深受先帝的信赖。这些年无论是对北汉,还是后蜀,南唐,你领兵作战都能取胜,现在却为何攻不破这小小的玉州?”
  孙玄道以头触地道:“臣有负皇恩,请陛下责罚!”
  柴荣冷哼了一声道:“责罚,罪该万死,你除了会说这些,就没有别的了吗?孙玄道,当年你的血性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先帝征伐后汉,你领兵五百奇袭汉军大营,杀了个三进三出斩敌数千。征讨后蜀你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身中两箭依然毫不退缩,一举将后蜀军追杀出去七十余里。与南唐战与江北,你只带三千军马守住河道,断了南唐大军的退路,一场大战下来血透重甲。”
  他直视着孙玄道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问道:“这些事,你都忘记了吗?”
  孙玄道身子一颤,抬起已经苍老的脸,看了一眼柴荣,随即再次深深的把头低了下去。只是,他身子不断的轻颤着,显然难以掩饰内心中的激动。是啊,柴荣说的没错,那些往事都是他的辉煌经历。可是……可是如今那只不畏死不退后的猛虎已经老了,心里多了一分慈悲一分善念。猛虎的爪子已经不再锋利,牙齿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冷冽锋芒。
  他见多了死人,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淡然,已经习惯。可是老了老了,却越来越承受不住死亡带给他的冲击了。看着攻城的士兵一个一个的身死,他的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或许,随着太祖陛下的离去,也把他的战魂同时带走了。
  若不是昨夜皇帝派了钦差督战,他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士兵那样送死一般的攻城的。一夜半天的苦战,非但没有攻下玉州,反而葬送了上万士兵的性命,他心如刀割。可是,他能说什么?本来他就是反对这场战争的,本来他是想围而不打逼迫玉州守军投降的,本来他是想尽量的少牺牲一些鲜活的生命的,可是,他身不由己。
  死了那么多人,若不是你这陛下不断催促,又怎么会死那么多人?
  只是他身为臣子,又怎么能说出来。
  当初郭家还没有发迹的时候,他就在郭家了。眼看着郭家的人逐步走向辉煌,也逐步凋零。虽然郭威登基帝位,九五之尊,但是郭家的人已经死绝了,没有了血脉相传。如今这大周,连皇帝都不再姓郭了,他还能说什么?
  “孙玄道,不是朕怪罪你,而是你这些日子实在让朕失望了。”
  柴荣叹道:“皇兄被北汉的奸细所谋杀,先帝更是因此而龙御归天。如此不同戴天之仇,百姓愤慨,三军用命,你怎么敢如此懈怠?你如何能对得起先帝,对得起朕对你的信任?”
  “朕再给你一次机会,今日朕亲自到阵前督战,看你如何攻破玉州,杀尽那些北汉人,给先帝,给太子殿下,给死去的将士们报仇!”
  孙玄道身子猛的一颤,他抬起头,神情苍凉的看了一眼皇帝,深深的把头埋了下去。他声音颤抖着说:“臣……遵旨!”
  柴荣坐回椅子上说道:“希望你不要再辜负了朕的信任!”
  他扫了一眼帐下跪着的将领们说道:“朕听说上午攻城的时候,锐金营将军宋毅不但没有尽全力,而且按兵不动,致使青木营损失惨重而并不支援,可有此事?”
  下面跪着的锐金营将军宋毅连着磕了几个响头,带着哭腔说道:“启禀陛下,非是微臣不肯用命,而是北汉军守城实在悍勇,确实损失惨重啊!如今的五行大营,前几日的攻势下来,厚土营已经名存实亡,一万大军已经不足两千。今日一战,青木营一万将士,活着回来的不过几百人。五行大营如今已经损了两个,微臣实在不忍在将锐金营派上去送死啊!请陛下明察,就给五行大营留一点活路吧!”
  他不住的磕头,额头上很快就流出了血液。他声音嘶哑,歇斯底里,身子不住的颤抖着。
  “哼!”
  世宗柴荣一声冷哼。
  “战前退缩,还敢狡辩?”
  他怒斥道:“五行大营建立的目的是什么?!是保家卫国!是开疆拓土!而不是为了保住自己性命畏缩不前,临阵脱逃!锐金营,青木营,四海营,烈火营,厚土营此五行大营,自建立之初随先帝与朕多次征战,战功彪炳,从来不曾如此退缩过!怎么到了你的手里,这锐金营就变了味道!”
  “除了四海营不善陆战,锐金,青木,烈火,厚土四营征战南北,立下了多少功劳?就因为你这懦夫,你这怕死的懦夫!五行大营从不退缩,从不言败,从不低头的意志还剩下多少?五行大营的脸都让你丢光了!”
  “你还有脸说为了保存五行大营的根本,若不是你锐金营临阵不前,青木营独自奋力攻城,又岂会攻不破那小小的玉州!又怎么会让青木营几乎损失殆尽!”
  柴荣越说越怒,指着宋毅骂道:“你这样的人,有什么面目统领锐金营?又有什么面目在朕跟前委屈!军令如山,你却不遵从号令。朕让人传来的话你都敢不听,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些功劳,这大周就是你一人的天下了!”
  这话可诛心,如晴天霹雳!
  宋毅再次叩首道:“陛下,臣不敢啊!五行大营乃是先帝所建立,如今眼看着五行大营的人马越来越少,臣心痛!臣不敢有二心,只是想保留一些五行大营的骨血。再照这么打下去,五行大营名存实亡啊陛下!”
  世宗柴荣气的面色煞白,他怒道:“还敢狡辩!五行大营自建立至今已历十二年,其中三次,五万大军几乎全部战死,如今这五行大营还不是屹立不倒?历任的各营将军,无不悍勇。所有五行大营的士兵,无不向前。五行大营如今是我大周军队荣誉的象征,你却将这荣誉践踏的一文不值!这五行大营,不是你说有就有,你说没有就没有的!”
  宋毅一怔,还想再说的时候,柴荣一挥手说道:“来人,将这个懦夫给朕拉出去斩了!人头挂在大营辕门处示众,以儆效尤!”
  几个御前武士拥了上来,三下五除外将宋毅绑了就要拖出去砍头。下面跪着的将军们都有些心急,只是谁都不敢说话求情。世宗柴荣为人谨慎严酷,军法上的事更是严肃认真,谁敢替一个违反了军法的人求情?
  虽然有几人与宋毅私下里关系很好,但此时也只能低下头去替宋毅感觉到悲哀。其实大家都知道,皇帝陛下说的并没有什么错。若是上午的时候,锐金营全力进攻而不是敷衍了事的话,说不定玉州真的就拿下来了。青木营几乎全灭,锐金营却只损失几百人,还能瞒得住人吗?
  当青木营一部攻上玉州城墙,拼死抵抗汉军反扑的时候。离着最近的锐金营若是奋力向前攻上城墙的话,说不定一举就能将汉军赶下去。只要控制了城门,后续大军一拥而入,凭着汉军那几千残兵是断然抵抗不住的。
  他错了,就是错了,不管他的动机是什么,不管他是为了自己考虑还是为了大周考虑,他都错了。
  他错在了把锐金营看成了属于自己的财产,错在于感情最终战胜了理智。
  这个时候,谁还能替他说话?跪着的将军们偷眼去看老元帅孙玄道,只见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将也只是匍匐在地,一言不发。连元帅都刚刚被陛下骂了不敢说话,其他人就更没有胆子求情了。
  就在几个殿前武士扒掉了宋毅的盔甲,将他的里面的将军袍服也脱了,只剩下贴身的衣服绑的如同粽子一样,眼看着就要扬起屠刀砍掉他头颅的时候,老元帅孙玄道用力叩首道:“陛下饶命,请陛下留下此人的性命吧!”
  柴荣眉头一皱,指着孙玄道到怒问:“孙玄道!朕还没治你的罪,你竟然敢替他求情?!”孙玄道以头触地,颤抖着老迈的身子说道:“陛下,此人死不足惜,就算凌迟处死也不为过。只是,战前用人之际,宋毅骁勇何不给他一军让他奋力攻城。若是他率军攻破了玉州,陛下再行发落不迟。若是他死在了乱军之中……也算死得其所!陛下,身为军人,死在战场上……才是我等最佳的归宿!”
  
  第八十五章
柴荣的帝王路
  
  周世宗柴荣冷冽的眼神扫过,下面跪着的一众将领全都不敢抬头。老元帅孙玄道的话却让他们都生出了共鸣,是啊,身为军人,马革裹尸或许才是最佳的归宿吧。历来沙场征战,又有几人能全身而退?
  柴荣哼了一声道:“也罢,就暂且留下这人的性命。若是他攻破了玉州,朕就再论他的罪行。若是他死于沙场,朕就免了他的罪,给他一副清清白白的身子入土!”
  孙玄道叩首谢恩:“谢陛下不杀之恩,陛下宽宏!”
  柴荣冷声道:“宽宏?宽宏只会让你们更加的怕死,宽宏只能让你们都丧失了血性,宽宏只能让你们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军人!朕的宽宏,对于你们来说却是一剂毒药!朕希望你们都记住,在战场上,对敌人,对自己的宽宏,都是致命的!”
  “孙玄道,朕答应你并不是因为朕宽宏,而是朕想保全一个军人干干净净的灵魂!只要他战死了……他就还是朕麾下的将军,还是大周的将军!”
  众人都心里震动,柴荣这话,让他们想起了当初周太祖郭威的一句名言。
  “身为一员大将,生当驰骋沙场纵横天下,以敌人的骨肉为食,以鲜血解渴,就算是战死沙场,也要争为鬼雄!”
  或许这样的人,才是最纯粹的军人吧。
  军人是光荣的,他们保家卫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捍卫祖国的尊严和军人的荣誉。他们战死沙场,死得其所。军人也是悲哀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死后一抹黄土,连个墓碑都没有。
  军人就必须战斗,在战斗中死亡,在战斗中求生。
  柴荣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给宋毅一个机会。其实他说完这话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明白。不管宋毅打下了玉州与否,都难逃一死。就算玉州城破,他最终的结局也是战死沙场。只不过,砍掉他头颅的不是敌人的刀锋,而是陛下的一道圣旨!他活着,永远也洗不清临阵脱逃的污点,只有死了,才能还原一个清白身。
  柴荣冷冷的说道:“让他带着锐金营,朕再给他一万人马,两个时辰之内打下玉州的话,就别怪朕无情了。孙玄道你领兵作为支援,督促进攻人马!朕亲自坐镇,倒要看看这玉州是铁桶不成,还能屡次三番的阻挡我大军的铁蹄!”
  众将领一起道:“陛下万岁,大周军必胜!”
  柴荣面色稍微缓和了一下说道:“朕就在阵前看着你们,你们都是我大周的精英,而我大周的军队乃是天下第一,这小小的一个玉州城不过是你们功成名就的踏脚石而已。等踏平了玉州,灭了北汉,朕会赏你们一份天大的荣耀!”
  “将军们,来吧,用你们手里锋利的剑,随朕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
  柴荣道:“朕给你们带来了三百坛好酒,无数的美食。朕就在阵前等着你们,等你们拿下玉州之后,与朕一同把酒言欢!”
  柴荣好一手恩威并施,先是以威震慑手下的这些连日难以攻克玉州而心生退意的将领,再许之以名利,带来美酒佳肴,与他们同饮庆功酒。这一连串的手段虽然并不怎么高明,但是却将手下将领的士气完全提了起来。
  看着下面已经在摩拳擦掌的将领,柴荣会心一笑。
  他对于北汉是势在必得的,就算北汉有大辽的支持,就算西夏在一侧虎视眈眈,这北汉也一定要拿下!周太祖郭威登基的时候,封他为太原郡侯,再之后封他为晋王,这其中是什么含义柴荣心知肚明!
  太原郡候?太原是北汉的都城,是北汉天子坐堂的地方。他这个太原郡候,名不副实!之后的晋王封号,更是郭威有意为之。这其中的寓意,自然是希望有朝一日柴荣能将北汉十二州的江山打下来,划为大周的领土!
  只要灭了北汉,吞并十二州之地。北可拒辽,等待时机发兵北伐,收服燕云十六州之地。而且有了北汉这十二州之地作为缓冲,大周的都城汴州就更加的安稳了。向西,则可兵锋直指西域,只要能占据黑水城,将丝绸之路控制住,那就代表着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入大周。
  西夏占据黑水城,阻止西域各国与中原通商,这对于中原和西域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西域的骏马,香料,饰品,皮毛都是中原需求之物。而中原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等都能从西域换回来大量的金银。可以说谁占据了丝绸之路,谁就将拥有无数的财富!
  对于西夏来说,北汉的十二州之地不过是块鸡肋,取与不取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大辽来说,有北汉十二州作为缓冲,后周的威胁就会减少太多。站在的角度不同,看待的问题自然也不相同。所以,在后周柴荣眼里北汉十二州是必须要拿下的,而在西夏国主嵬名曩霄和大辽皇帝耶律雄机的眼里,北汉存在远比灭亡要有利。
  对于后周来说,西夏和大辽眼里的这块鸡肋,却是一块肥的流油的大肉!而对于柴荣本人来说,却是一个十几年挥之不去的梦想!
  三通战鼓擂响,六万大军集结。在周军大营的后面,十二万随御驾而来的周军则正在搭建简易的营地,看样子并不打算在这里久留。其实统兵将领给士兵们下达的命令就是:埋锅造饭,建造简易的营地,今日攻克玉州之后明日一早就要开拔,大军过玉州,直逼北汉的南大门,应州!
  跟随周世宗柴荣来的十二万人马,从上到下谁都没有想过会在这玉州长期的驻扎下去。天子御驾亲征,现在共计十八万大军,又怎么可能攻不下小小的玉州城?
  只要打通玉州,应州也只在眼前!
  更何况,在晋州,还有十五万大军已经严阵以待,只待皇帝陛下一声令下就会大军开拔。这一次,表面上看柴荣是率领二十万人马进攻北汉,实则是三十五万!这还不包括为了应对西夏乘虚而入而留下了十五万大军,后周为了这次北伐,整整集结了五十万大军!
  周世宗向北伐汉,看似仓促至极。其实不然,柴荣为了这次北伐,其实已经准备了很久!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包括登基为帝!
  别忘了,柴荣身为晋王,主掌大周军国要务!
  整个后周的军队,其实早就在他的控制之中了。九十八州属地,七十二营兵马,在他登基之前就已经抓在了手里!
  登基,不过是他为了兵指北汉的一个阶梯而已!
  正如柴荣登基之日问左谏大夫王朴:“朕能做多久的皇帝?”
  精通卦数的王朴回答道:“微臣所学有限,只能看到之后三十年。三十年后陛下正是春秋鼎盛,之后多少年,微臣就推算不出来了。”
  这话马屁的成分很大,柴荣登基的时候已经三十九岁了,做三十年皇帝已经六十九岁,在古代这已经算是长寿。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就是古代老人真实的写照。据一份非官方的数据显示,盛唐时期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就是在四十岁左右。在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平均寿命就更低了。
  六十九岁,已经是相当的高龄了。
  历史以来所有的帝王加在一起,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有两位,汉朝三十一位,三国十一位,晋朝十六位,五胡十六国七十八位,南北朝五十九位,隋朝三位,唐朝二十二位,五代十国五十五位,宋朝十八位,金,辽,西夏一共三十五位,元朝十八位,明朝十六位,清朝十二位,还有南明,北元,其他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再加上仅仅做了两个月皇帝的洪宪皇帝袁世凯,一共是四百零八位皇帝。
  若是从秦始皇以前历时八百四十年的东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公,候加进去的话,能算行使帝王权利的人中国有八百二十九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