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精校)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415

  “大周金紫光禄大夫宁浩,见过忠王爷。”
  宁浩五十多岁,曾经是后汉隐帝时期的黄门侍郎,十分受宠。后汉灭亡时投降郭威,当初汴州那么快被攻破和这个家贼里应外合不无关系。郭威称帝后对他有些防范,但是官爵却给的不低。郭威病故后柴荣即位,晋为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的文官。
  虽然级别上升了一些,但是相比于后汉时期黄门侍郎的职位,就显得离着皇帝陛下颇为疏远了一些。隐帝对他信任有加,而他出卖了隐帝。郭威对他心有顾虑,一直受到排挤。不过这不能说是宁浩的失败,不管怎么说,在朝代的变更中他活下来了,而且比很多人都活的更好。
  金紫光禄大夫,多少为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将一辈子都注定到达不了这个高度。而这份殊荣却没让宁浩有一点值得开心的地方,因为他这个金紫光禄大夫从被陛下慧眼识英才提拔上来到现在不过才半柱香的功夫。
  也就是说,在他心惊胆战的到汉军阵营之前,柴荣才刚刚给他升了官。
  “爱卿,朕知道你一向忠君奉国,深明大义,这次北猎汉室一路上不畏艰辛,乃是汝辈臣子之楷模。千里迢迢跟着朕出来打仗,你一个文臣,真是不容易了。”
  被柴荣莫名其妙的叫到身前,然后被柴荣莫名其妙的一顿夸奖,刚才被刘凌领着五千骑兵差一点吓破了胆子的宁浩下意识的嗅到了一股危险。他的脸色还没从刚才的大战中恢复过来,心却跳的更急促了。
  “臣不过是恪尽职守,不辛苦,不辛苦……”
  宁浩立刻谦虚的说道,心里却在不断的计较着陛下这是什么意思?莫名其妙的把我这个远离了权力中心的人叫过来一顿夸奖,恐怕是祸不是福啊。自从周太祖郭威对他起了疑心,很多年都不曾被皇帝夸奖过来。而宁浩也明白这次北伐世宗陛下为什么会带上自己,还不是为了图个心里安生,怕自己危害后方?
  宁浩苦笑,当初背叛隐帝是不得已而为之,做忠臣誓死追随是能流芳百世,不过怎么想都不如实实在在的活下去靠谱。身后事,管他呢。若是跟着隐帝跑路了,还不是已经被那群太监们给乱刀分了尸?
  隐帝逃亡途中被一群内侍杀了,最后的结局连个全尸都没落着。而自己不过是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已,就算那天自己没有下令打开汴州的城门,后汉的天下也长不了几天。陪着那个自以为是的小主子玩命,还不如先争取活下去且保住家族利益来的实在。
  可是,宁浩没有想到的是郭威对他的戒备心居然会那么强。郭威得了天下后给他封了个郡守这么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就打发了出去,其实还是对自己身居朝堂不放心。这一点宁浩明白,也认了。到了地方上虽然权力小了不是一星半点,不过好在离开了是非中心,更自在了一些。
  宁浩是有些水平的一个官员,到了自己的郡上之后还算中规中矩,只要不贪的厉害百姓们就认可你,除非你逼得人走投无路了否则谁也不愿意造反。正因为这样,见宁浩在地方上竟然干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百姓们都颇为爱戴他。郭威吓了一跳,心说此人要是在地方上成了事,摇旗一喊还不聚众造反?
  于是乎,刚扎了根的宁浩被郭威调回了朝廷,任户部侍郎,实缺,肥的流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郭威总不能寒了当初后周那么多投降的文臣武将们的心。他的原意是将宁浩调回朝廷,自己好好看着他,晾他也翻不出什么风雨。
  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一个尴尬地位,宁浩不敢乱说话,只能埋着头做事。户部的事他办的井井有条滴水不漏,平日里也尽量不与百官接触省得落下结党营私的罪名。这后周的文武百官,七成是后汉投降过来的。怎么皇帝陛下就盯着他不放?后来宁浩认真的想了很久,终于给了自己一个答案。
  汴州城门是自己下令打开的,而其他人都是城门大开之后周军入城后宣布投降的。差别就在于,看起来别人是被动投降,而自己是主动投降。得出这个结论后宁浩只能送给郭威三个字,每天在心里不住的默念。
  “日你娘!”
  可是宁浩升任户部侍郎后又烦了错误,错就错在他不该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要是他表现的无能一点,怕死一点,说不定郭威也就不再关注他了,可谁叫他把户部管理的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所以,他又被郭威从户部侍郎的位置上拉下来,给了个虚位做样子。
  宁浩已经死了心了,管你如何,只要平平安安的活着比什么都强。管他什么权倾朝野还是闲云野鹤,最起码自己保住了家族。
  这次被柴荣带来,他已经做好了半路上因公殉职被汉军干掉的准备了,世宗陛下不就是这么打算的吗。柴荣比郭威狠,郭威只是防着他,而柴荣是想杀了他。直接下手难免落人口实,借刀杀人才是上上之选啊。
  连宁浩都佩服柴荣,虽然恨多一些。出征之前宁浩安排好了家事,告诉三个儿子宁可做废物也不要出人头地。将家族的财产尽量转移到地方,几个再小一辈的孩子也送到地方上去避难。安排好了一切,宁浩发现自己还是有点视死如归的气势的。
  现在柴荣在阵前把自己叫出来一顿没来由的夸奖,宁浩就预料到自己的死期到了。
  “刚才在乱军之中,你一直护在朕的身前,朕看到了,朕心里也记住了。”
  柴荣语气平静的说道。
  宁浩苦笑,既然知道自己难逃一死,拼个护驾而死的好名声,或许还能对自己的家人后代有所帮助,总比冤枉的死了好,弄不好再来个里通外国。与其被人算计死,还不如自己选择怎么死。
  所以他确实硬着头皮挡在柴荣前面了,赵二那一箭是贴着他身子射过去的,他动作慢了一步,要不然被射中的必然不是柴荣的头盔而是自己的身体。可惜,想死却偏偏没死了。
  听到柴荣这么说,宁浩心里不由得幻想,难道陛下看出来了?看出我宁浩是不会反的?可是这想法只冒出来一瞬间,就被他彻底否定了。柴荣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人,他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臣不过是尽为臣者的本分,谢陛下夸奖。”
  他不想多说什么,只是淡淡的回答了一句。
  柴荣道:“若是朕的臣子都如你这般,朕的江山也就稳固了。为臣者恪尽职守能拼死护驾,那朕就不能赏罚不明。宁浩,朕晋升你为金紫光禄大夫,阵前招讨使。”
  宁浩也是在官场上打了几十年滚的老油条,金紫光禄大夫这六个字是扯淡,阵前招讨使才是正题。妈的,想让我去送死?
  可是他能怎么办呢?只能磕头谢恩,三呼万岁。
  柴荣很满意宁浩的表现,笑呵呵的样子很慈祥,三十九岁的柴荣看上去并不比宁浩年轻多少,他笑的时候从正面看像菩萨,从侧面看像阎王。
  “你去汉军那边走一趟,告诉汉军主帅忠王刘凌,朕很欣赏他,让他看清形势好自为之,若是他肯降,告诉他,朕封他为一品天策大将军!封忠国公!”
  宁浩眉头挑了一下,同时神情一变的还有大都护虎贲郎将罗旭。
  天策大将军,正一品。
  好像从隋唐至今,除了官爵乱的不像话的北汉,只有一个人到过这个位置。那就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宗皇帝李世民他自己。除此之外,凡是能做到二品的,已经是武官的极境。
  你倒是好大方!
  宁浩心里冷笑了一声,用我的命去换来汉军将领之间的猜忌,从而打击汉军的士气?陛下啊,你想过于简单了,若是别人为汉军主帅,你这样大张旗鼓的招降他,或许真的会引起汉军将领间的猜忌不合甚至有可能引发兵变,可那个人是刘凌,他会投降?
  别说一品天策大将军,忠国公,光看爵位还比不上他的亲王,就是他想当皇帝,现在北汉也轮不到他二哥刘卓登基吧?我的陛下,你看似英明,实则并不聪明。北汉的将领们怀疑谁反,也不会怀疑刘凌反!
  想靠这种小伎俩就指望着把汉军的将领们搞分裂了?痴人说梦而已。
  宁浩能想到这里,却不能说出来。他叩头道:“陛下宽容仁慈,实在是北汉军民的大幸。料那刘凌必然被陛下所感动,臣提前祝贺陛下兵不血刃再收一猛将。”
  柴荣哈哈大笑,摆手道:“你去吧,看看刘凌还有什么条件,朕能答应的都不会拒绝。”
  柴荣说了一句废话,将宁浩打发到两军阵前做说客去了。等宁浩带着两个仆从上马走出去很远之后,柴荣忽然觉得宁浩刚才的话并不是什么赞美之词。仔细想了想,柴荣的脸立刻就变了颜色。白,气的煞白。
  宁浩!你是在骂朕白痴吗?
  远远的,似乎是听见了柴荣心里的怒斥。宁浩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喃喃道:“陛下,你确实是个白痴。”
  
  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死势
  
  “忠王爷,不知道……你肯不肯杀了我?”
  这是宁浩对刘凌说的第二句话。
  见刘凌的脸色变的诧异,宁浩笑了笑,云淡风轻。
  “我知道这么说太唐突了,王爷勿怪。”
  宁浩笑了笑,很轻松。
  “我是后汉的旧臣,当初周太祖皇帝郭威攻打汴州的时候,是我下令城防军打开的城门。也是我安排人带着隐帝陛下从北门逃生的,可惜,陛下居然还带了一群太监最后死于他们之手,笑话啊。”
  宁浩对刘凌抱歉的笑了笑:“请王爷听我说完,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要杀了我。”
  “我是汉的罪臣,但我是周的功臣,这样说不错吧?当初我若是不下令开城门,守城的官兵恐怕剩不下几个。血战数日,郭威的兵已经杀出了血气,破城之后只怕全程百姓都会跟着遭殃。我这样说并不是想表示我大仁大义,其实我不过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
  “而且我有我的家族,数百口人,我是汉之重臣,城破之后难免连累家人。而我若是降了,不但可以保证家人不受伤害,全程百姓也能得到一分安宁。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郭威并不信我,从头到脚都不信。”
  “郭威给了我个郡守的小官,发配一样丢到了穷乡僻壤。只要能活着,家族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我认命。为官四年,我恪尽职守,也算是造福了一方。自我上任,地方上无大盗,少刑事,百姓安乐。可郭威怀疑我收买人心意图不轨有不臣之心。但他为了维护自己仁君贤主的样子,却不能杀我,于是将我调回朝廷放在他的眼睛前面。”
  “我任户部侍郎,政务井然,从不曾贪墨一枚制钱,下属敬爱,上司看重。历两年,郭威怕我结党营私,给了我个县伯的爵位赏赐了一座大宅,让我赋闲在家。也好,家人团聚,合家欢乐,我乐得逍遥。”
  “至世宗陛下登基,我的好日子也到头了。陛下命令我一个赋闲在家多年的县伯随军出征,打的什么主意就算是三岁的孩子都能猜到吧。就在刚才,世宗陛下晋升我为正二品的大官,金紫光禄大夫,阵前招讨使,这是我在大周为官十数年最大的官位了,却并不荣耀。”
  “之前一战,我拼死替世宗陛下挡箭,可惜人老了,反应也慢了,王爷麾下勇士那一箭没射着我。我若是死了,众目睽睽,乃是为了保护陛下而死,是为了我大周而死,这才是荣耀,念及此情,我的家人或许就能逃过一劫。”
  “可惜……我求死都不能。王爷是聪明人,宁某说到这里相信王爷也明白了。求王爷成全,一刀斩我于马下,这样一来我依然是为了大周而死,陛下那里会留下我家族。”
  宁浩语气平淡的说完,然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请王爷定夺。”
  刘凌心神巨震,他实在没有想到阵前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宁浩虽然语气平淡,一片的淡然,但是刘凌听得出他话里的决绝。这是一个说不上犯了什么大错的人,现代人的思维决定了刘凌的认知。他并不觉得宁浩犯了什么弥天大罪,打开城门是他对后汉不忠。可是他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这也正是刘凌现在正在努力在做的事情。
  而若是让他杀了宁浩,他却下不去手。
  见刘凌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宁浩歉意的笑了笑说道:“让王爷为难了,浩心中愧疚。只是请王爷替我家族数百人考虑一下,我知道这样的请求难免强人所难。但世宗陛下眼见我求死不能还给我这招讨使的官做,陛下是料定了王爷不会投降的。所以,一旦我无功而返,只怕陛下立刻就会将我治罪。再安上一个里通外国的罪名,我全家老小都会受到株连。”
  “王爷,浩恳求您。成全了我吧,我一人身死保全家族,死得其所。”
  刘凌的心没来由的一痛。
  这就是为官者的悲哀吗?连自己决定怎么死都是一种奢求吗?刘凌见多了为官者的嘴脸,欺压百姓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收受贿赂的时候趾高气昂。贪官污吏占据了官场人物的百分之九十,这样的人死不足惜。但宁浩显然不是一个贪官,虽然刘凌只是听了他的一面之词,但是刘凌相信宁浩没有骗他。
  这样的官,活着不更好吗?可是他偏偏有一个必死的理由,不死不休。
  刘凌看着他,无言以对。
  见刘凌不肯动手,宁浩长叹一声道:“既然王爷为难,我也不强求王爷了。请恕我得罪,王爷不肯成全,我只能自己争取!”
  说完,宁浩回头看了一眼远处帝王车驾上端坐着的柴荣。他忽然脸色一变,高声喊道:“贼子刘凌!你不识时务,阻拦我大周雄狮,阻拦我大周天子一统中原的宏图壮志!宁某身为我大周阵前招讨使,既然你不听良言相劝,就别怪本官无情!”
  喊完,宁浩猛地从怀里摸出一柄匕首,高高的扬起,故意在空中停留了一会儿,他对刘凌歉意的一笑,一脸的决绝。匕首猛的刺落,刘凌叹息一声,闭上了眼睛。
  噗!
  一杆马槊从刘凌的身后刺了过来,正中宁浩的胸膛。那槊锋一转,在宁浩的咽喉上一扫而过。一道红线出现在宁浩的脖子上,随即血好像瀑布一样喷射出来。宁浩脖子一歪,朝着一边从马背上栽倒了下去。
  在他身死的那一刻,他闭上了眼睛,嘴角挂起一抹满足的微笑。
  花三郎铁枪已经丢失,从旁边骑兵手里抢过一柄马槊刺死了宁浩。他听到了宁浩和王爷的对话,他也知道刘凌不会下手,所以他来杀人。从军至今,花三郎杀人无算,从来没有感到过悲哀。而这一次,他杀人的手颤抖的那么剧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4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