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天下(校对)第8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0/1238

  可是
  刀气到了莱曼身前两米左右再次消失了,而莱曼依然那么懒洋洋的站着,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怎么可能?!”
  那刺客惊呼了一声,不可思议的看着莱曼。
  “一起动手!”
  四五个刺客同时出手,修行之力狂暴的轰向莱曼,可毫无例外的,所有的攻击在莱曼身前两米外消失无踪。那几个刺客不管如何出手,都没有伤到莱曼一丝一毫。
  “我是神灵之子。”
  莱曼张开双臂,看着那几个刺客骄傲地说道:“神灵给了我永远不会被杀死的身躯,就算你们想尽了办法也无济于事。天空上的神灵让我来统治这个世界,这是神的旨意,谁也无法违抗。如果你们愿意臣服在我脚下,我会饶你们不死。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告诉我,你们愿意臣服。”
  几个刺客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无数的侍卫从寝宫里冲出来,举起火枪瞄准那几个刺客。
  “咱们走,这个人太邪门!回头想好了对策再来杀他!”
  为首的刺客喊了一声,转身去抓那绳索准备跳下去。其中一个刺客挡在众人面前,双手张开,一股雄浑的内劲随即施展出来。就在这个时候,火枪响了。对于抵挡火枪的子弹,刺客显然有所准备。断后的这个人内劲最雄厚,所以留下来阻挡子弹。来之前他们特意试验过,用火枪朝着这个人射击,都被内劲挡在外面根本伤不到人。
  所以他们几乎没有人在意那些火枪手,转身要走。
  可是
  就在这个时候怪异的再次发生了。
  随着火枪响起来,留下来断后的刺客几乎在一瞬间被打成了筛子。血雾一团一团在他身上爆开,子弹在他的身体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血洞。而那雄浑磅礴的内劲,居然对子弹一点作用都没有!
  那些子弹,轻而易举的穿过了内劲组成的墙壁,将断后的人击杀!
  断后的刺客眼睛睁的大大的,看着那些火枪手满眼都是不可思议。他的身子摇晃了几下之后缓缓到了下去,死的如此不甘。随着火枪不断的吞吐火舌,剩下的几个刺客毫无防备的被放翻,血雾爆开,修行者的身躯和内劲无法阻挡那些子弹。
  为首的刺客被击中了胸口,血顺着伤口往外淌,也顺着他的喉咙涌上来。他趴在地上,艰难的抬着头看向莱曼:“这……到底是为什么……”
  莱曼似乎懒得再看这些人,回头看了一眼那些侍卫:“把守在山下的护卫队全都抓起来,他们不配身穿我赐予他们的护卫队服,拔了他们的制服,然后把他们全都丢进大海里喂鲨鱼,找不到鲨鱼,就喂狗。”
  他转过身,缓步走回寝殿。
  护卫们上前,将那几具死尸拖了下去。
  莱曼走进寝殿,走到巨大的铜镜前站住,他分开自己的睡衣,露出胸口上那一片巴掌大小的黑色痕迹。黑的那么透彻,就好像一大块枯死的肉皮。不同的是,这黑非但没有死气,反而散发着一种很妖异的光彩。
  他伸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个金制的杯子,将里面的葡萄酒饮尽,手掌钻进,酒杯被他揉成了一个金疙瘩。看着自己胳膊上的肌肉,莱曼忍不住笑了起来:“改变,真的很好。”
  ……
  ……
  东楚国西部边境,有一个叫做秀峰的小村子,在秀峰山深处,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这个村子里的人都很淳朴,日子过的极简单。村民们白天在山里狩猎或是在小块的土地上种些粮食,天一黑就回家睡觉。在商业气息如此严重的东楚,这个小村子的存在显得那么另类。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小村子的存在,楚国皇帝楚居正才能避开追杀。而事实上,这样的小村子在楚国内至少有二十个,这些村民也不是普通的村民,而是东楚皇族为了应付有一天或许会到来的危机而准备下的避难所。这些村民一代一代的在这样的小村子中生活,不问世事,只是为了等待着有一天忽然到来的皇帝陛下。
  东楚的商业太发达,以至于消息太灵通。所以,东楚的皇帝很早很早之前就让人秘密在国内准备了这样的避难所,不被人所知。
  “陛下……实在想不到臣能等到您。”
  村长是一个已经六十几岁的老人,眼神悲伤:“臣的祖辈父辈没有等到皇帝,他们走的时候都很欣慰。而臣等来了您,心里只剩下疼没有一点高兴。”
  楚居正苦苦的笑了笑:“朕也想着,永远不会用到你们才好……”
  “边关已经封闭了。”
  侍卫首领谭文耀愤怒地说道:“臣实在想不到,边关守将居然会被收买!这些该死的败类,早晚有一天臣会亲手割下他们的脑袋!”
  “十二大将军,其中九个不战而降,洋人暗中做了那么多事朕居然都没有察觉,这些年和洋人的贸易交往越来越频繁,朕居然还以为是好事……却没有想到,这是人家早就在布局了。朕是个失败的皇帝,手下的臣子已经大半成了别人的臣子却丝毫没有察觉!”
  “是陛下太信任那些人了!”
  谭文耀道:“陛下将所有和洋人贸易有关的事交给丞相,可丞相却成了内奸!”
  “朕用错了人!”
  楚居正仰天长叹:“数百年基业,葬送在朕的手里,朕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陛下。”
  村长劝慰道:“只要陛下还活着,就有机会。边关虽然封了,但后山的路只有我们守山的这一脉才知道。到了后山,有一个狭小的缝隙横穿整条山脉,再穿过一片山林就能看到隋国的凤凰台了。”
  “朕实在想不到!”
  楚居正悲戚道:“有朝一日,朕居然要去投靠隋人!而复国的唯一希望,居然也在隋人身上!”
第0872章
发展也是硬道理
  这次东疆之行虽然没有耽搁,但还是超出了方解的预计时间,来回几个月,留守大营的人心里的焦急等待可想而知。幸好有骁骑校这样效率很高的谍报组织,隔不了多久方解的行程都会传回大营,家里的人才能安心一些。
  说起来,方解这样的领袖确实很少见。任何一个在创业初期的领导者,都不会轻易的冒险去敌人的地盘做看起来并不是很重要的事,一旦出什么意外的话,那么之前的奋斗也就烟消云散。
  有时候方解是一个理性的很可怕的人,有时候他是一个感性的很难理解的人。如果换做黑旗军是别人辛苦打拼出来的基业,或许绝不会为了完颜重德的事而赶去东疆,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这都不是一件称得上智慧的事。但方解就是这样做了,这和理性似乎没有一点关系。
  回到大营之后,留守大营的人全都松了口气。
  独孤文秀带着黑旗军的将领们出大营几十里迎接方解回来,各营将领,地方文官,看到方解安然无恙的时候,脸上终于轻松下来。
  白狮子浑沌离开方解几个月,一直有些不适应,见到方解的时候它立刻冲上去,用那颗硕大的脑袋摸索着方解的身子。从嘴里发出来的声音透着一股责备埋怨的意思,就好像在说为什么离开这么久?
  方解抚摸着白狮子的头,笑着和众人打了招呼。
  “家里没有什么事吧?”
  方解一边走一边问。
  独孤文秀连忙回答:“回主公,家里一切安好。这个月来属下分派下去的地方官员也已经全部就职,地方上倒是还太平。南边那三道有些小乱子,但因为主公之前就留下了军队镇服,所以倒是很快就被清理。”
  “大理城那边的事,魏西亭也处理的极好。按照主公的意思,原来南燕的地方重新化为一道,名为云南道。魏西亭就任云南道总督之后,所有事都按照主公制定下的规矩来,安抚百姓,治理地方。散金候安排了货通天下行的人手专门负责工坊建造的事,现在大理城的工坊已经出具规模。南燕的船厂本来已经多年没有再造战船,恢复起来需要点时间,不过工匠都已经招募齐全,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开始造船了。”
  “铁矿那边,将军秦远亲自分派了一支人马过去镇守,说到这,还有个好消息,云南道的铁矿质量比起西北金世雄手里那做铁矿还要好些,现在已经开始恢复开掘。”
  “陈搬山他们向南进攻的可还顺利?”
  方解问。
  “还顺利。”
  独孤文秀回答道:“有朱持检的帮助,陈将军他们向南进军的速度很快。只是主公才离开没多久,云南道送来消息说陈搬山因为水土不服病了,属下来不及请示主公,所以和诸位将军商议之后,由陈定南将军急赴云南道接替陈搬山将军。”
  “嗯,这件事骁骑校已经用千里加急送到我手里了,你做的不错。”
  方解点了点头说道。
  “陈定南将军就是主公的一员福将啊。”
  独孤文秀忍不住赞叹了一声:“到了云南道之后,陈定南立刻接替陈搬山主持军务,半个月之内连克三城,南燕的残部连战连败。昨天收到战报,陈定南已经带兵攻打到云南道最南边了,估摸着用不了一个月,云南道全境就会清理干净。”
  “看来回头要好好给他个嘉奖了。”
  方解笑了笑道:“刚跟着我的时候,陈定南还是个容易激动的少年,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陈搬山怎么样?病好点了吗?”
  “已经好了不少,他现在留在大理城,协助魏西亭处理地方上的事。陈定南打的太快,所以难免身后会留下什么遗患,陈搬山性子稳妥谨慎,他留下善后,两个人配合倒是天衣无缝。”
  独孤文秀笑着说道:“云南道那边基本肃清了南燕余孽之后,魏西亭派人来和我商议,他打算将云南道的百姓迁移一部分到平商道,平商道是鱼米之乡,但是现在百姓数量太少了,田地荒芜的太多,而南燕人大部分都居住在那些大城里,耕地也不够分发的,所以魏西亭打算迁移一部分人。属下觉着这是有利于南边稳固的好事,所以允了。”
  “嗯。”
  方解点了点头:“不但要从云南道迁移百姓过去,还要从雍北道,南徽道迁移百姓过去,尤其是要从这两道那些世家人控制的百姓中强行把百姓迁移走,他们要是不敢因此而闹事,那就最好,若是因此而闹事了,那则更好。借着他们闹事的由头,杀一批人才会让地方上更安静。”
  “属下回头就派人去安排。”
  独孤文秀垂首说道。
  方解翻身上了白狮子,笑了笑说道:“其他事等回去再说,让你们这么多人陪着我走也不像话。”
  ……
  ……
  “主公的军令送回来之后,属下就和诸位将军商议了一下。”
  崔中振抱拳说道:“信阳城一线是防御的重中之重,江南那边,如果朝廷人马,金家两兄弟和罗屠三方决战的话,一定会有溃兵往西南这边逃过来。所以属下连夜调派人马往信阳城布防,夏侯百川将军已经出发,因为怕耽误了正事,所以没有等主公。夏侯将军带兵六万在十天之前离开的大营,走的是安县那条路,因为最近查到有些愚民信奉邪教,在地方上传播,所以夏侯将军带兵走安县那边顺路剿灭。”
  方解嗯了一声:“逢乱世必出邪教,这样的人愚弄百姓,收敛钱财,做不出一点好事来。独孤,你回头通令地方官府,一旦查出来有邪教存在,不要心慈手软。劝告是不会让百姓们回头的,只有让人见了血才知道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0/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