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之门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432

  太后苏晴暖今年才三十九岁,如果不是因为她的亲生儿子因病早逝,也轮不到沐长烟回来做国王。而之所以选择沐长烟,是因为苏晴暖很清楚很了解沐长烟的性子。看起来有些癫狂,但实则懦弱。而且沐长烟没有主见,往往都会被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的思想。
  这样的人,最适合做傀儡。
  事实证明,苏太后的眼力确实厉害。沐长烟此生做过最有勇气的事,就是为了保护叶韵而去了幻世长居城。而回之后,看到苏晴暖的那一刻,这种勇气就荡然无存。
  “起来吧。”
  苏晴暖的声音稍稍有些沙哑,不是那种动听的温柔的女声。但这不影响她的那种美,那是一种很冷傲的很雍容的美。她本是赵国公主,联姻嫁给了燕王。燕王病死之后,朝权就始终都在她手里把持着。若非自己称王名声不好,那些家族势力又不好全面得罪,她何必把自己最不待见的沐长烟弄回来做王。
  苏晴暖的身材保持的很好,不到四十岁,但身上找不出一点赘肉。她的脸上也没有什么皱纹,只是眼角处还是有岁月留下的痕迹。
  苏晴暖快步走进东暖阁,身后的两个侍女弯着腰小跑着跟着。她一转身,那两个小侍女立刻跪下去为她把长长的衣服后摆整理好。
  苏太后在椅子上坐下来,看了一眼桌子上堆积的奏折,脸色更加的不善。
  “你是大燕的王,是万民的王。”
  啪的一声,苏太后的手重重的拍在桌子上:“但看看你现在的样子!”
  沐长烟抬起头,却没有说什么。他知道自己从回来的那一天就败了,败的彻彻底底。他带着叶韵回来的半路上,脑子里设计了一万种方法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他甚至想到,如果太后逼的太紧,他就反抗,真真正正的反抗。宁可不要什么王位,也不能让叶韵受苦。
  然而在回到方固城,看到苏太后眼睛的那一瞬间,他就知道自己败了。
  “怎么,连个解释都没有?”
  苏太后问。
  沐长烟低下头:“是儿臣懈怠了,母后责备的是。儿臣以后多注意些,绝不敢荒废政务。”
  苏太后冷冷地说道:“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也知道你恨不得杀了我。但你心里想的那件事,除非我死,不然绝不可能发生。我对她已经仁至义尽,当初为了我没有杀她,只是将她囚禁……若非为了皇族的脸面,为了你这个燕王的脸面,这个女人早已经死了几百遍。”
  “那个女人不是你的女人,她是前太子的女人!”
  沐长烟猛的抬起头:“我知道她心里爱的始终都是大哥,但是……”
  “没有但是!”
  苏太后站起来,身后的侍女连忙跟着往前爬。
  她走到沐长烟身前,和沐长烟的脸相隔不到一尺。她就那么直直的盯着沐长烟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说过了,只要我活着,你就休想娶那个女人。因为她,前太子被废乃至于意外身死。我不能让她再毁了我另一个儿子,而且还是大燕的国王!她当初狐媚诱惑前太子,以至于前太子在先王面前放肆,现在又把你迷的神魂颠倒……我警告你,若你再这样荒废下去,我就先杀了她。”
  “不要!”
  扑通一声,沐长烟跪倒在地:“母后,儿臣知错了,儿臣一定听从母后的教导。”
  “大王。”
  苏太后语气缓和下来,俯身单手把沐长烟扶起来:“你是大燕的希望,我也是对你期望太高所以才会严厉些。想当初大燕雄踞北方,几近一统,那是何等的威风。幽国,韩国,永国这些死敌全都臣服,就连我的母国大赵也派人来表示了敬服之心。难道你就不想重现大燕的荣光?”
  沐长烟低着头:“儿臣必会尽心尽力。”
  “我看你今天也乏了。”
  苏太后语气更为缓和:“让安承礼把这些奏折都送到我宫里去,我会帮大王把这些都批阅了。但我不能事事都为大王分担,大王以后还是要多上进些。”
  沐长烟一直低着头不敢看苏太后的眼睛:“儿臣知道了。”
  苏太后嗯了一声,往四周看了看:“我听说,最近方知己又出去练兵了?”
  沐长烟回答:“是,东南边境和幽国之间摩擦不断。大将军说带着铁流火往东南运动一下,震慑幽国。铁流火自重建以来,尚未有过大战的经历,虽悍勇,但战场经验不足。所以大将军的意思是,以战练兵。”
  苏太后点了点头:“用兵方面,不用去质疑方知己的手段。铁流火交给他,大王可以放下。不过此人做事随心而动不顾大局,以大将军之身份亲率铁流火南下,丢在京城的一大堆军务怎么办?大王总不能亲自去练兵,更不能去操持兵部的那些琐事。所以我想着,是不是恢复文王时候的双大将军制?”
  沐长烟脸色猛的一变,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了,可是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
  “儿臣……儿臣认为,若朝廷有两个大将军,难免会相互掣肘……”
  他的话还没说完,苏太后一摆手:“你顾虑的太多了,做大王怎么能瞻前顾后。尤其是军务事,当断则断。两位大将军的话,还能相互监督相互比较,更有利我大燕的军防发展。崇明候苏纵饱读兵书为人谦逊,而且对我大燕忠心不二。我看可堪大用……回头这件事在朝堂上提一下,让那些文武重臣瞧瞧可行不可行。铁流火依然交给方知己带着,其他的军务事都交给苏纵。若是可行,就这么定了吧。”
  苏太后一转身,让人带走了所有奏折,如风一样走了。
  沐长烟呆呆的站在那,一脸的凄苦。
  “这大王……还做了有什么意思?”
  他喃喃自语。
  小太监安承礼跪在那,看着大王的模样一脸心疼:“大王,快要秋成大典了……五年一度的选材。现在朝廷里,文官里以左丞相苏茂为首。本来军方还有方知己大将军中正贤良,但这次方知己大将军离开京城,多半也是太后逼走的。若是苏纵再任大将军,大燕文武,全在后族手里。”
  “后族皆来自赵国,赵国表面上瞧着对我大燕友善,但这种举动,分明是要不以兵戈为手段灭我大燕。大王……上次奴婢提过。大王不能就这么隐忍下去,现在老臣多是太后的人,中坚也是太后的人。大王要想成事,需收纳年轻贤才。无论如何,秋成大典大王不能不去。招揽一些青年才俊,慢慢培养着忠诚之心,只待时机到了……”
  他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已经无需说的太明白了。
  沐长烟苦笑:“谈何容易……不过孤是不会放弃的。你说的对,孤可以装作懒散游玩,去京城里转转,提早发现一些可用的青年才俊。”
  安承礼道:“大王所谋极是,奴婢这就去安排。来自各地的青年才俊都已经差不多入京了,大王索性把政务都交给太后,她觉得大王荒废,也能松懈一些。”
  沐长烟道:“那好,咱们这就出宫去转一圈,这里也憋闷的让人难受。”
  安承礼伺候着沐长烟更衣,换了一身寻常衣服,带着十几个宫内侍卫离开了天极宫。
  大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不少鲜衣怒马的少年在大街上出现,都是从各地赶来参加秋成大典的。秋成大典五年一次,为朝廷招纳贤良。对于绝大部分出身寒门的子弟来说,这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
  沐长烟也不骑马,一路步行走走看看,出宫之后心情倒也好了不少。
  城里的驿站已经几乎全都住满了,客栈也没有空置的,到处都能看到那些满怀希望的年轻人。
  “我大燕,人才济济。”
  沐长烟心情好起来,忍不住有些飘然:“有此盛况,何愁大燕复兴。”
  正说着,前面来了一队马车,一连串三十几辆,看着极有气势。至少数百个身穿黑衣的大汉左右随行,虽然不言不语,但悍勇之气沛然而出。
  “这是什么来路的人马?”
  沐长烟问了一声,安承礼立刻派人去打听。
  可人还没有出去,就看清楚了那些马车上插着的旗子,上面绣着三个字。
  天启宗。
第67章
闹事
  沐长烟有些愣神,总觉得这天启宗三个字似曾相识。可是想了好一会儿,脑子里也没有一个和面前这队人马想匹配的记忆。其实他离开方固城的时间并不久,他和叶大娘之间的故事也并不美好。
  那些黑衣大汉手里没有兵器,可人数众多,不下数百,就那么队列整齐的走过去也给人不小的压迫感。再加上那一连串三十几辆大车,浩浩荡荡,不少人都站在路边围观。每一辆马车上都插了一个小旗子,上面都工工整整的绣着天启宗三个字。
  到底为什么这么熟悉?
  这几年的荒废,让沐长烟的记忆力都出现了些问题。他越是觉得熟悉,就越是想不起来。他觉得自己时时刻刻念着叶大娘,但却忘了叶大娘与孩子那个四年之约。
  “应该是外地搬入京城的宗门。”
  安承礼压低声音道:“回头奴婢派人去宗管司查查就知道了,凡是从外地迁入京都的修行宗门,都必须在方固府,宗管司和兵部军备司三个衙门报备审批,只有这三个衙门都审批合格的才能迁入。这宗门规模数百人,应该不难查。”
  沐长烟点了点头:“若是大燕本地的宗门从别的地方迁入京都,只要手续都完备合法,那就不要刁难。若是从其他国迁过来的,就要仔细查查。”
  安承礼道:“大王放心,对于修行者,朝廷始终都盯的很紧。就算有人徇私舞弊,但在修行者的事上,尤其是涉及到了宗门的事上,谁也不敢太大意。他们都深知修行者的能力,其中的大高手,可是有一人而乱天下的力量。”
  沐长烟道:“这句话说的没错,一人乱天下。孤听闻,大羲有明法司,明法司首座死了之后。大羲的圣皇亲自扶棺,并且写了一个匾额挂在首座府里……一人安天下。”
  “如那样的强者,一人可安天下。若是反过来,一人也可乱天下。”
  安承礼道:“若我大燕有明法司……那后族的人怎敢如此狂妄。”
  沐长烟摇头:“以后不管是在宫里还是宫外,这样的话都少说。锦绣殿那边耳目众多,你要是不想死的快些,就少说话。”
  安承礼连忙垂首:“也就在大王面前,奴婢才敢放肆些。”
  正说着,那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过去。
  恰此时,在最后一辆马车里,一个明眸颜玉的少女撩开马车车窗的帘子往外看了看。当车窗开的那一瞬间,如同春风吹遍了方固城。就连沐长烟看到那少女的时候,也不由得怔住。
  “美。”
  沐长烟叹道:“纯,一个字便是美的极致。”
  安承礼笑了笑:“要不奴婢这就派人去宗管司查查?”
  沐长烟点了点头:“去吧。”
  马车里,古千叶一把将曲流兮拉回来:“你这样抛头露面,难免会招惹是非。”
  曲流兮吐了吐舌头:“终于到了方固城,只是好奇这里什么模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4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