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新明朝(精校)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426

  “李先生到了!快入座。”赵良礼举杯招呼道。
  李佑笑道:“赵大官人好生无礼,叫在下来吃残羹剩饭么。”
  “几日不见先生变得如此见外,真令我萧索。”赵良礼道。
  那宽厚背影也回过头来,大约是四十几岁年纪,面貌还算英俊,对李佑微微颌首示意。
  李佑心头雪亮,此人必然地位不低的。不然即使是不拘礼的,这时候也该立起来道个久仰久仰才对。
  等他入了座,赵良礼似笑非笑地介绍道:“这一位可是先生你神交已久却素未谋面的,当今国戚钱澄钱老爷。”
  竟然是钱皇商!李佑面色不变,坐着行礼道:“原来是钱老爷当面,失礼失礼。”
  赵良礼又指着钱皇商道:“三月时钱老爷做事不地道,胡乱编你我的笑话,今天来赔礼了。”
  钱皇商怒道:“我说了那不是我传的!”
  “哎呀,钱兄,亲家做不成也不是仇家么。明人就不要说暗话了,无论你今次为何而至,我只当你来道歉。”
  李佑冷眼旁观,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赵大官人没有与钱皇商撕破脸,双方仍维持着关系,其实只要不结亲也就没什么被连累的风险。二是钱皇商不知有何事相求,说不定还是求到他。赵大官人那句不成亲家也别成仇家,也是含有暗示。
  以前他和钱皇商也间接打过几次交道,但钱皇商自持身份从来不亲自露面,今天却出现了。
  这时钱皇商不理赵良礼,转头道:“休要听赵三老爷胡言乱语,我对李大人向来是很欣赏的。”
  “在下愧不敢当。”李佑应对道。
  后面三人饮酒闲谈,一直没说什么正事。
  “今天白日里有一桩笑话,实在好笑。”钱皇商道:“在那大庙桥头有我一家典铺,在附近有家破产典铺换了东主重新开张。我手下一个掌柜去看动静,却瞧见按察分司陈巡道的家奴在那里当了一二十件字。”
  赵大官人疑道:“怪哉,陈巡道也不像是公然打秋风的人,当铺给了他多少银两?”
  钱皇商道:“二十两!岂不好笑。”
  赵良礼大笑,“这当铺真有趣!将堂堂的分巡道视为敲竹杠的街头无赖一般打发么。”
  “说不定陈巡道为官清廉,多余的一文不取。”李佑插嘴道。
  “陈巡道也许可以清廉,但店家却不能真当清廉。那东家如此幼稚还开什么当铺,好蠢材笑死人也。须不知,清官也有三分火气!”
  躺着也中箭的李大人无言以对,不得不承认赵大官人之语入木三分。换句话说,老爷们不收礼,但你也得给老爷们拒贿的机会啊,送礼都不送,那也太瞧不起人了。
  钱皇商也赞同道:“是极,这东家见识如此短浅也敢开典当铺,确实没有自知之明。”
  他二人有钱有势,心气也高,只把这当笑话,一时联想不到别人去当铺花几百两赎陈巡道一幅字的意义。李佑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土财主和苏松道官员,不是他二位这般通天人物。
  赵良礼想起什么问道:“钱老兄,你派掌柜的去那铺子作甚?以我看来,你怕是又要打巧取豪夺的主意了。”
  钱皇商对此毫不掩饰,“那当铺虽然前东家经营不善,但存货可观,盘活了就是一笔大出息,何况与我家大庙桥头当铺离的近,合二为一独占此处岂不美哉。可惜我家管事的一时不察,叫别人捷足先登了,所以我已经寻着前东家,逼他签了一张时间更早的假合约。不过今天去了后,钱家招牌不入眼哪,那家不肯相让,看来须得打官司判归属了。”
  赵良礼恍然大悟道:“难怪你来示好,敢情打官司用得着李大人。”
  李佑默默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这世道……玩金融果然没势力就别想安安稳稳的。这时代还没产生票号,典当行差不多就是唯一的金融行业了。
  见李推官不说话,此中老手钱皇商很上路的伸出一根手指头道:“必有重谢,一成暗股如何。还听说那东家是个美人,李大人尽可拿去享用,我绝不争夺。”
  “钱老爷,我得要十成哪。”
  “李大人不要戏弄人,给个痛快话罢,有事好商量。”
  李佑很诚恳道:“实不相瞒,那个美人是在下的相好,在下就是你们口中的无自知之明、见识短浅、幼稚好笑的真正东家。”
  刹那间钱皇商表情僵住,饶是经验老到此时也不知该怎么说了。
  赵大官人闻言一愣,便前仰后合捧腹大笑,“我居然没想到,陈巡道怎的会莫名其妙去当字,不是你在其中弄鬼还有谁能说得动陈大人。”
  钱皇商尴尬无比,实在是近年来最无地自容的一次。
  “不知者不怪,诸位不要伤了和气,满饮!”赵良礼举杯邀酒道。
  酒又过几巡,钱皇商又开口道:“还有一事须求到李大人。”
  李佑再次感到头大,他实在不想与钱皇商扯上关系,但此人也不好轻易得罪。只能道一句:“请讲。”
  “若府城修筑新城,工料从我这里出如何?”
  李佑为难推脱道:“此事石大参总理其事。”
  钱皇商道:“我拜访过石大参,他说你熟悉本地民风地理,此事由你全权做主。”
  李推官第一时间便断定,这就是个大坑!即使他清白无辜,也会被石参政栽一个私相授受勾结外戚的名头。
  想至此,李佑如实相告道:“在下与石大参势不两立!筑城之事纯属石大参强人所难,在下不会参与。至于石大参的委托,在下绝不敢当。”
  钱皇商稍一思索,便明白了李佑的话外音,暗指石参政这是在坑他。于是低头沉吟,不知在想什么。
  李佑看钱皇商不说话,微微放了心。他担心钱皇商又扯出王知府的治河之事要包揽物料,那他便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了。不过似乎钱皇商目前还不知道这事。
  酒席散了后,钱皇商先走。赵良礼送李佑至大门,单独相处时问道:“势不两立?如此严重?莫非院试之前分守道署门外乱子……”
  李佑一瞪眼否认,“与在下无关。”
  赵良礼嘿然道:“并非我猜的,我二兄道是幕后少不了你操弄,还说你……”
  李佑倒真有些紧张赵良义的看法,这可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官场中人,要被他厌恶了就是一个损失了。“老大人如何看待在下?”
  赵良礼想了想,“不去当宰辅九卿可惜了。”
  李佑倒吸一口凉气,呛的自己猛烈咳嗽,这算什么评价?他一个吏员出身的小推官哪里当得住,夸张到吓杀人也。
  本朝官场上的九卿是什么,不是什么太常寺之类的二流衙门,乃是六部尚书加上都察院都御使、通政司使、大理寺卿三个,合起来就是九卿;至于宰辅就是入阁的大学士。这两种都是文官金字塔最顶层存在。
  宰辅九卿……他何德何能?赵二老爷这是喝酒喝昏头了才说的罢?
  瞠目结舌半晌,李佑回过神来道:“大官人真是爱说戏言。”
  赵良礼认真说道:“我二兄或许是戏言罢。他对我说你的作为感觉很熟悉,仔细一想,宛如朝争,与你手法有甚多相似处。凡有朝争,必先串联科道言官以造势,其后发动各种科参弹劾围攻以借势。朝堂之上有才力去操纵此种大势的,无不是宰辅九卿之流。”
  这个比喻有意思,朝廷大佬们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啊……李佑无语,赵良义或许是戏言,但也从侧面说明朝廷不安定,不过与他无关就是。
  
  第179章
烈日当空阴云密布
  
  次日,李佑继续领几个衙役在自家当铺门前蹲点,享受着扮猪吃虎痛殴市井无赖的恶趣味,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当然,他可不是真什么都不管不问了,府衙里的消息一样传得到他耳朵中。譬如王知府昨天去拜见石参政,请停筑城事,双方进行了言辞激烈的会谈,但没有什么结果。今天早晨,王知府又再次去见石参政,结果尚不得知。
  眼看烈日当空,渐渐热了,已到正午,李推官便收了工请客吃饭。没吃几口,便见自家仆役带着王知府的随从过来找他。
  “李大人,你去劝劝我家老爷罢!”那随从叫道。
  劝什么?李佑问道:“这话怎讲?”
  “我家老爷现在分守道署门外,我等束手无策,杨先生说只有你出面了。”
  原来王知府昨日无果而返,今天再去,却被石参政拒之门外,从上午一直到此时,仍在分守道署外苦候而不肯离去。那石大参也发了狠,就是不见王知府。
  当李佑赶至分守道署外面牌楼下,入眼便看到王知府乌纱锦服冠带齐整,昂头挺胸面朝分守道署大门,那一团火热红袍笼罩下的背影分外高大,脊梁格外笔直……
  李佑心里也不得不赞一句,这位老大人的优点就在于坚忍。换成他,绝对没有耐性穿着全套官服,在烈日底下这样莫名其妙从上午烤到现在,这都已经是午后了。
  不禁又想起去年王知府还是王同知时,被毛知府逼着去虚江要钱,堂堂五品文官屈尊到九品巡检家里谈笑风生的往事,到底是能忍啊。
  更走近些,看得更清清楚楚,六十岁老知府背上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李佑立于侧面,行礼道:“府尊何苦如此。”
  王知府眼不斜视,负手远望,口中淡淡道:“你终于来了……”
  “下官深受府尊毅力所感。”
  “不敢当……他娘的!”王知府突然破口小骂,声音只有两人听到,但依然维持着昂首挺胸姿势。
  李佑装聋作哑只当没听到,看来王老头心里还是不平静。
  王知府面不改色但嘴里唉声叹气道:“骑虎难下了,这参政不愧姓石头的,油盐不进,不吃本官这套。”
  李佑感到惊疑不已,不由问道:“府尊之意是……”
  王知府面露苦笑,“本官欲虚张声势地唬他,但石参政软硬不吃,为之奈何。”
  李佑险些跳起来,敢情王知府先前大张旗鼓、大肆举动都是做样子!只是为了造出筹码逼石参政退让,不见得是真心要大修水利。
  竟然连自己都骗住了!李佑再次记起来,当初那个王同知不但是敢丢脸到屈尊拜访九品巡检的同知,还是能深藏不露到骗住府衙里所有人的同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