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新明朝(精校)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426

  圣驾左右内监奉旨高喊:“中书舍人李佑上前回话!”
  李佑虽然诧异,不知道太后叫他作甚,但仍然迅速出列走到宝座下。
  “李佑你自己作何想?”钱太后问道。
  这句问话,让殿中所有人感到意外,李佑也很吃惊。
  这不是他上辈子那个时代,以本朝体制,官职铨选完全是有限几个大佬暗箱操作,并没有询问本人意见这道程序。然而太后却打破常规的问起他的想法……
  六品很诱人,分票中书更不可放弃。李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先吃鱼而后取熊掌者也。
  脑子转了几转,李佑很中规中矩的答道:“臣伏惟圣母之意!”
  闻言所有人心里都冒出个词——无趣,不过也只能这样无趣。
  李佑并没有住嘴,继续奏道:“臣另有它事,斗胆陈情。圣寿节上,圣母赐下宫女,臣一时昏昏蒙昧谢恩。但归宅左思右想,实觉不妥,宫娥彩女岂是人臣敢用?幸而如今赏赐未至,大错可挽,还请圣母收回此赏,以全臣节!”
  大多数人都不明白李佑好端端的说起这鸡毛蒜皮的私事作甚?回头上个辞谢奏疏就可以了,根本不必小题大做的在殿中絮絮叨叨,显得小家小气很没有品位。
  这时令人惊讶到目瞪口呆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
  珠帘内圣母皇太后点点头道:“所言极是,那赏赐便改为加官尚宝司丞。”
  就这样简简单单将李佑提拔为六品?殿里群臣如果没听错的话,太后说的是加官尚宝司丞,而不是升为尚宝司丞。
  那么李佑的本职还是分票中书,尚宝司丞只有代表品级的意义。轻轻松松由七品变成了六品,级别上升的同时分票权力依然在手,简直占尽了便宜。
  这是怎么一回事?最聪明的几个人已经反应过来了,不由得暗暗赞一声“实在是高”!
  这其中机遇可以说稍瞬即逝,大多数人遇到了甚至都不会觉察出来,李中书居然能福至心灵,巧妙地利用时机引导太后给自己加官。
  小人要的是实惠,贵人要的是体面,那皇家更得要体面。圣寿节是国家大庆典,当日李佑祝寿之诗冠绝全场,出于政治意义必须要重赏,不然圣母皇太后的体面何在?只是那时李佑险些闹了点丑闻,只好用两个宫女糊弄过去。
  但李佑今日突然用大道理将两个没到手的宫女退回去,那皇家总该给点别的补偿罢?不然显得抠门小气不体面。
  恰好前面某阁老提到尚宝司丞,还主动造舆论与李佑联系起来,给了太后一个顺水推舟机会。
  分票中书升为尚宝司丞能被看作赏赐么?不能!
  分票中书加官尚宝司丞能被看作赏赐么?这个可以有!
  加到六品虚衔,在太后眼中也就是个芝麻绿豆大小的事情,朝廷也不缺这几两银子俸禄。而且她还可以借此将尚宝司丞之事盖棺论定,同时避免对分票中书职位的动向直接表态,继续保持让群臣琢磨不透的态势……
  却说李佑急忙谢恩,完毕倒退回位,心里的喜不自胜不需赘述。
  之前怎么也没想到有这个机会,他也只是抱着姑且一试的念头,但今天这好运真是绝了,太后她老人家竟然真能赏给他六品衔头。
  别了!大理寺左评事,别了!宣议郎,李佑心里默念。
  始作俑者彭阁老眼睁睁看着李大人加官晋爵,而且自己还是推波助澜者……
  其实本来无所谓,李佑加不加官影响不到他,但一想自己可能成了别人眼里丑角笑柄,便气血冲顶,眼前发黑,浑身冰冷。他实在无脸继续立在陛前,紧紧咬牙也退回了班列。
  旁边的袁阁老忽然很同情这个竞争对手,有点感同身受。
  殿中的义务裁判纷纷在心里判定:第一回合,李中书大获全胜。又一次经验教训生动的证明,果然是谁先沉不住气谁倒霉。
  
  第252章
第二回合
  
  钱太后金口玉言给李佑升了一品,其实说完就后悔了。回想起来,方才好似进入了一种语境,很顺其自然就这么提拔了。
  感觉有点便宜了李佑,这么大的天恩就换了两个宫女?但是“君”无戏言,出了口就反悔更丢面子。太后也只能暗暗苦笑道,至少此人看起来还算顺眼,若有什么万一,也算是安抚了他。
  其他人还好,唯有王启年王御史眼角盯着李佑要喷出火来。自从以分票中书为职业目标以来,他便将李佑视为最大障碍。却见敌人一边轻松愉快地升到六品,一边继续把持分票中书职位,真让王御史恨不能取而代之。
  且先忍耐,他终是跳梁小丑,王启年按下自己心中嫉妒想道。
  据他所知,李佑此人胸怀不宽厚,报复心甚强,绝不是个肯善罢甘休的人。以这种品性怎么可能会放着彭阁老家罪行不管不顾?他暗中将彭四公子制造程家冤案的证据送到李佑手里,那李佑不如获至宝奏上一本就见鬼了。
  别看李佑眼下似乎得了太后眷顾,但是当这小人拿程家冤案死缠烂打彭阁老,却意想不到的牵扯出太后兄长新宁侯时,自然就会晓得什么叫“雷霆雨露皆是圣恩”。
  现在太后给李佑加官只是口谕,尚未经过内阁草诏。到了那时,只怕李佑的加官诏旨墨迹未干,又得销毁掉罢……
  真是令人期待啊!想象着李大人的下场,王御史渐渐找到了心理平衡。不过让他不能理解的是,方才李佑为何不乘胜追击,直接将程家冤案捅出来上达天听?无论如何,那李佑手里捏着如此关键的把柄,总该有点表示,怎的若无其事一般?
  岂不知此时的李大人惊喜到内伤,飘飘欲仙的哪有心情想其他事情,一时忘了程家冤案,旁边王御史的眼神更被无视了。
  不必责怪李佑没有涵养,要知道,从天而降的意外之财永远比本本分分的收入更令人销魂……
  殿内重新清静,没过片刻,文渊阁大学士徐岳徐阁老出列奏事。“山东布政使司有本上奏,临清许氏一族强占田地,殴伤人命……另有在临清关欺行霸市,包揽商税……”
  临清乃是吏部尚书许天官的籍贯,知晓这一点的都暗暗叫道,第二回合开始了!
  徐阁老嘴里的临清许氏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许天官近亲,不然拿到这里说作甚?看来徐大学士也是学乖了,认真汲取袁阁老与彭阁老的教训,不与李佑纠缠,转而直捣其后台。
  那许天官微微皱眉,对方的突然袭击有点棘手,他却对此一无所知,这个状况下得想法子拖延一下才好化解。
  殿里众人目光都聚集在许天官身上,等待他接招时,却不防班列末位人影一晃。中书舍人李佑再次出列,趋步至陛下道:“臣有下情上陈。”
  王启年御史大喜过望,以李佑的素质,为了给许天官解围,这番定然是要针锋相对、以牙还牙、胡搅蛮缠的告彭阁老黑状了!他的算计要得逞了!
  “尽可言之。”钱太后允道。
  李佑先对徐阁老拱手示意,正色道:“得罪了!敢问阁老,此疏得自山东布政使司?”
  徐阁老何等样人,立刻就明白李佑这是要拿公文程序说事了,论理山东布政使司的奏章不该直接到他手里的,其实这从头到尾就是他指使的。但他不走常规章程也没办法,若走正常程序肯定要外泄,许天官有了提防,使人快马加鞭回乡准备,那搜集来的这些黑材料就没什么效果了。
  当即徐阁老对太后告罪道:“臣看过照会副本,一时心急今日先奏闻了,臣愿领罪。”
  李佑也上前奏道:“正经移文岂有副本之说?朝廷体制,皆有法度,分票中书之设,正为分条清理,明责其人。若为直奏章本密疏,当于圣前开拆,严禁经他人之手,徐阁老何以有之?若是入阁奏章,须经本官在内阁登录分发,为何此疏却本官不得闻,反而到了徐阁老之手?”
  随即又叩首大声道:“臣李佑,弹劾文渊阁大学士徐岳截取奏疏,所用阴私!太祖有律,凡有为机密事入递圣前之奏疏,上官中途截取者,得实证后,斩!”
  李大人这个“斩”字出了口,霸道之极,好似炸雷一般,在所有人耳中轰然鸣响。
  再见多识广的人,也从来没见过有谁当面指着一个大学士说要砍他头,这也忒凶猛了。知道今天有戏看,但也没想到如此劲爆。
  趁着大家惊呆的时候,李佑再次高声道:“请圣母裁决示下,以儆效尤!”
  徐阁老表面没什么,但脸上肌肉已然僵硬。他倒不担心自己的头颅,哪有为这点事砍大学士脑袋的道理,只是被李佑这种赤裸裸的羞辱气到了。
  便有位不认识的大臣出列斥道:“李中书危言恐吓夸大其词!徐阁老不过是看过副本,何至于你罗织罪名构陷大臣!”
  李佑应道:“私底下看的算为副本,但拿到圣前奏事还敢巧言令色说是副本?这位大人敢否以人头担保此不是密疏?”
  又有人出列打圆场道:“大学士位尊体贵,预闻奏章算不得大事,偶有过失不必苛求。”
  李佑冷笑几声,义正言辞,“以你之意,是劝本官阿附权贵,对大学士违制之事视而不见?本官虽人微言轻,但也知道十五个字,有法度必依,行法度必严,违法度必究!此乃为人臣者在朝堂安身立命之则!”
  李佑的话还真让殿中诸公找不到漏洞……太冠冕堂皇了,没法说他是错。
  但随即又听李大人缓和了几分口气道:“不过大学士身为朝廷体面所在,为不伤圣母仁慈之名,施恩于下,不必极刑也可。”
  王启年终于忍不住了,冲上前去指着李佑叫道:“夸夸其谈,大言不惭,虚伪至极!方才所言,尔自己都做得到?”
  “本官才浅德薄,力有不逮,行事或有差池,有待诸君子匡正。但本官尚知依此十五字修身自省,有错即改,无则加勉。堂堂的大学士,人人皆道是宰相之尊,本当更为表率,却反而不如微末七品明白事理?”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累也累死了……李大人看到人群中还有蠢蠢欲动要出来舌战的,赶紧转身面朝太后作总结发言。
  “其行不正,所言便不可为准!臣冒死一谏,请圣母废掉此疏,处置奸邪,以为天下法!不然朝廷设分票中书,所为何来?不过徒费国家钱粮,又多一大学士之属吏而已!”
  殿中有看热闹的对左右点评道:“就算李大人罢官了也不愁没饭吃,凭此尖牙利嘴,去当个闹堂讼棍绰绰有余。”
  徐阁老实在没有心气和李佑斗嘴,斗也肯定斗不过。他直接免冠顿首,这是摆出“乞骸骨”架势了,熟稔得很。一切都交给太后做主,他不信真会为了一个七品构陷就罢免他。
  此时武英殿大学士彭春时突然也出列,同样免冠顿首,看样子要与徐阁老共进退。
  更令人惊奇的是,文华殿大学士袁阁老不知道怎么鬼迷心窍,这时候也莫名其妙的出列,还是免冠顿首。
  不得不说,三个大学士并排请辞,很是壮观。
  正交头接耳的人目睹此景,不约而同住口不言,停息屏气,气氛陡然紧张起来。现在大学士一共才四个,有三个同时请辞,这比天子驾崩也轻不了多少了。
  这时只有某人的嘲讽回响在殿中。“遇事不思认错改过,一言不合只知要挟圣母,如同小儿童子滚地撒泼,何曾见得真君子风度?无赖三阁老,本官羞与尔等同列庙堂!”
  李佑的毒舌没有给他挣来多少眼球,而是许天官又成了目光焦点……
  大家都懂,李某就是你许大人放出来的,你就是他的最大后台,这时候你还不出来将他栓回去?真要闹得内阁总辞职那可就开了大明新风气,朝政会彻底大乱的,耽误了国事你许尚书罪莫大焉!
  这是要彻底失控……许尚书也麻木无措了。
  若许大人也是穿越者,一定会感慨道:给他一个机会,他能还给你奇迹;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起整个地球;给他一点阳光,他能造出撒哈拉沙漠……
  大明政治危机的关键时刻,姜还是老的辣,兵部卢尚书站出来了,对李佑喝道:“你退下!朝堂上也是你胡言乱语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42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